首页 > 百科

福州职工社保卡上的个人账户如何共济给家人

时间:2025-04-2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社会保险是给国民的一项福利,保险范围广,程度也相对较低,但社保是基础,商业保险是补充,社保的功能是商保不能替代的,所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议先购买社保,再考虑商保。

社保的养老保险缴纳足够15年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医疗保险缴纳够20年,在退休后还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福州自己的社保怎么给家人用随新社通小编来了解一下:福州社保卡怎么给家人用?绑定流程及方法社保卡里的余额给家人使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一、电子社保卡亲情服务此外,还可以通过电子社保卡的亲情服务功能,为家人提供便捷的电子社保卡签发和应用服务。

具体步骤如下:打开电子社保卡首页,点击右上角“我的”-“亲情服务”。

点击“添加”,验证电子社保卡密码后,阅读并同意添加亲情账户告知书。

输入要开通人的姓名、社保号码、亲情关系,点击“添加亲情账户”并上传身份凭证(小于16岁需同时上传人脸正面照)。

亲情服务绑定对象进行人脸识别操作,认证通过后则开通亲情服务成功。

通过电子社保卡亲情服务,可以帮家人查询个人社保权益单、进行社保待遇资格认证、办理社保网上转移申请等,同时也可以使用社保卡里的余额。

二、社保卡绑定家人通过社保卡的家庭共享功能,可以将社保卡的余额绑定给家人使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社会保险服务个人网页自助办理:登陆个人网页,进入社保业务办理-医疗业务办理-个人账户家庭共享-新增绑定,输入亲属社保电脑号、亲属身份证号及亲属关系,提交保存,即完成绑定。

到社保分局医疗保险窗口申请办理:在社保部门医保现金报销窗口刷卡绑定,刷被使用人的社保卡,并录入使用人的社保卡号。

在定点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办理:在医院医保办,通过“网上医院”刷卡绑定,刷被使用人的卡,并录入使用人的社保卡号。

完成绑定后,家人在就医时就可以使用社保卡里的余额进行支付了。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卡里的余额属于个人所有,给家人使用时需确保符合要求,不得进行违法违规操作。

另外,不同地区的社保卡使用可能有所不同,具体操作方法还需根据当地而定。

目前首批开通个人账户跨省家庭共济的地区(统筹区)有哪些?1、安徽省(淮南市)2、江苏省(苏州市)3、河南省(郑州市、信阳市)4、河北省(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辛集市、定州市、雄安新区、省本级)5、重庆市(云阳县)6、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7、山东省(德州市)8、四川省(省本级、成都市、广安市)9、湖北省(襄阳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潜江市)共31个地区(统筹区)已开通个人账户跨省共济使用。

福州如何准确计算各类社保费用?2025社保缴费金额计算公式方案为缴费社保人员提供了重要的社保缴纳计算知识,让您在缴纳时候了解自己的社保费用。

下面随新社通小编一起了解详情。

全额缴纳社保的计算公式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及相关法规来确定的。

全额缴纳即按照员工的实际工资来缴纳社保。

具体计算公式和要点如下:社保缴费金额计算公式社保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确定缴费基数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

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各项社保的缴费比例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特定比例缴纳(如22%),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8%缴纳。

医疗保险:单位与个人分别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具体比例可能因地区而异,如单位10%,个人2%+3元。

失业保险:单位与个人也分别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如单位1%,个人2%。

工伤保险:缴费比例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通常在5%-2%之间,个人不缴费。

生育保险: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如8%),个人不缴费。

请注意,以上缴费比例和计算方法可能因地区和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根据当地社保进行具体计算和缴纳。

另外,对于公积金的缴纳,其缴费比例通常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10%。

个人与单位通常按照相同的比例缴纳公积金。

杭州领取社保福利补贴,有哪些实用的操作方法

社保全称为“社会保险”,是依法建立的社保制,旨在保护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怎么才能领取社保补贴?社保福利补贴领取的条件和步骤在此详解。杭州领取社保福利补贴,有哪些实用的操作方法?怎样做才能成功领取社保福利补贴?快了解。若要领取社保福利补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供选择。社保福利补贴的领取,其具体步骤与所需材料如下: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请条件:申请条件所涵盖的对象为就业困难人员(例如女性满40周岁、男性满50周岁等特殊群体)、离校2年内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还有个体工商户。所需材料:身份证、户口簿、就业失业登记证、灵活就业承诺书、社保缴费凭证等。申请流程:线上可通过当地人社局官网或相关APP申请,填写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线下需前往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街道(乡镇)社保服务中心提交纸质材料。毕业生就业补贴:适用对象: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需在中小微企业就业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补贴标准:各地金额不同,如深圳为一次性3000元,广州为3000元。申请流程: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可在满足社保缴纳要求后一次性申领。失业保险相关补贴:失业保险金:适用于非自愿失业且累计缴纳失业保险满1年者,补贴标准每月约2000元,最长领取24个月。失业补助金:适用于主动辞职或不符合失业保险金条件者,补贴标准每月300-1000元,最长领取6个月。生育津贴:适用对象:适用对象包含单位缴纳生育保险满1年的女性职工,还有配偶参保的失业女性。补贴标准:根据地区平均工资计算,通常为几万元,可一次性或按月领取。公积金和养老金:公积金:可用于申请公积金贷款或直接提取,申领条件为正常缴存公积金且无房。养老金:养老金领取条件为社保累计缴纳时长满15年,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其领取数额和缴纳金额、年限相关。?申请这些补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线上预审时,务必在官网进行操作,避免在私人链接提交信息,以防信息泄露。不同地区的补贴金额和领取期限有所不同,具体需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部门咨询或拨打12333热线确认。如不慎遭遇网络诈骗,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并立即报警。

城乡居民社保允许补交漏缴部分吗

社保指社会保险,也常被称为“五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社保一般是企业为在职员工代扣购买,个人缴纳一小部分,企业缴纳一大部分。????那么,城乡居民社保允许补交漏缴部分吗?随新社通小编了解一下详情吧!?(1)城乡社保是否允许补缴中断的社保费用?城乡居民社保缴费可以补交,但具体补交规则需根据社保类型(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及当地法规来确定。一、城乡居民社保断交补交城乡居民社保断交是可以补交的,但通常只能补交最近三个月的社保费用。如果需要补交更长时间的社保费用,可能需要满足一些特定条件,如户口在本地的居民因个人原因错过了缴费时间,可以申请补缴;或者因缴费年限不足需要补交,才能领取养老金。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交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可以补交的,大多数地区都允许一次性补交,也允许在办理退休时,一次性补交。补交养老保险的费用和具体法规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拨打12333咨询热线获取准确信息。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交城乡居民医保可以补交。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实行按年预收制,每年有固定的缴费期,如错过缴费期,通常可以在时间内进行补交。补交医保的费用和享受医保待遇的时间可能因地区而异,具体需根据当地医保来确定。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社保法规来确定,建议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查阅相关法规。综上所述,城乡居民社保缴费是可以补交的,但具体补交规则需根据社保类型及当地法规来确定。在补交社保费用时,建议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拨打相关咨询热线获取准确信息,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2)深入剖析城乡社保新规,其中新规的可补缴人员有哪些,补缴金额遵循何种算法?一次性补缴社保,哪些状况符合条件?根据《社会保险法》第63条,单位欠缴社保费的,社保费征收机构会责令单位在时间内补缴。具体按险种来说,补缴的情形有三种:1,职工养老保险:适用于单位欠费的情形。补缴时需要提供原始工资凭证、劳动合同等证明材料。对于特殊群体,比如2011年前退休的国企职工、1961-1982年下乡知青等,补缴时需要带上档案材料作为证明。3,灵活就业人员:正常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是不允许补缴社保的。但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特殊情况下,允许灵活就业人员一次性补缴至15年。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刚开始时,那些已经45岁以上但还没交过社保,或者缴费不足15年的人(主要是1965年前出生的人),到了60岁可以一次性补缴至15年。如果60岁时还没缴满,可以继续缴费至65岁,到时如果还不够15年,也可以一次性补齐。补缴,不是简单的交钱了事,而是需要严格遵循流程来申请:第一步,资格确认:可以通过社保局官网或12333热线查询自己是否符合补缴条件。第二步,材料准备:准备好身份证、参保证明、劳动关系凭证等材料。第三步,申报渠道:单位补缴需要通过电子税务局,个人补缴可以使用掌上12333APP。第四步,费用结算:补缴费用包括本钱和滞纳金,需要在时间内完成缴费。划主要:单位补缴需法定人签字确认,城乡居民补缴需村委会或社区出具证明,跨省转移人员需先完成社保关系接续。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