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电动汽车已经在国内汽车市场征战多年,产品力的不断完善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不过大家在选择纯电动车时,最关心的依旧是续航里程的问题。一直以来,纯电动车的额定续航里程都用“NEDC”工况进行表示,而现在使用“CLTC”测定的续航里程越来越流行,那这两种测定工况有什么区别呢?到底哪个更贴近真实的续航里程?
1、NEDC工况的测定标准
在此之前,国内纯电新能源车几乎全部都使用“NEDC”宣传车辆的续航里程。其实,NEDC是“新欧洲驾驶周期”的缩写,它是欧洲制定的一套汽车能耗测试标准,之前国内绝大部分纯电动车都用这种标准进行车辆续航里程的测试。

NEDC测试路段结合了城市驾驶和市郊驾驶两种工况,单次测试时长为1180秒,包括4个市区循环(780秒)和1个市郊循环(400秒)。其中,在测试市区循环中最大车速不高于50km/h,平均车速为19km/h;而市郊循环测试最高车速不超过120km/h,平均车速为62km/h。不过由于实际道路测试路况较为复杂,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所以这一系列测试都是在模拟机上完成。
需要了解的是,车辆的测试过程中,车内空调、大灯以及所有用电功能都是需要关闭的,虽然这种测试出来的结果续航里程会更远,但它并不符合我们的日常用车场景。而且这种测试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匀速状态行驶,与实际汽车行驶环境完全不吻合,所以说这也就造就了NEDC标定的工况与实际真实续航里程相差较大。
2、CLTC工况的测定标准
事实上,国内相关部门很早之前就发现了用NEDC标准作为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测定标准存在诸多漏洞,所以在2015年4月,工信部就已经在着手策划新的工况续航标准,该项目由中汽研牵头,组织业内专家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研开发工作,并于2019年10月25日正式发布了“中国汽车行驶工况”标准,这一工况标准简称为“CATC”,也就是我们熟悉的——CLTC,它属于其中一部分的测试内容。
CLTC测试标准从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相较于NEDC,CLTC的测试里程增加到14.48km,其中包括低速、中速和高速三种工况,分别对应日常城市驾驶、郊区行驶和高速行驶三种路段。

如图所示,CLTC测试标准总时长为1800秒,其中,低速工况674秒,中速工况693秒,高速工况433秒。而在模拟高速路段测试时,最高时速为114km/h,整体所有路段测试的平均速度为28.96km/h。从数据对照不难发现,CLTC工况下测试的速度区间跨度更大,这样也是为了更好地模拟我们日常驾驶车辆等灯、起步的过程,所以相比于NEDC,CLTC更符合国内实际道路驾驶情况。
3、为什么使用CLTC工况测定续航里程反而更长了?
CLTC标准测定的续航里程更加贴近实际续航里程,所以CLTC相比于NEDC理论上测定的续航里程应该更短才是,那为什么有些车型换了CLTC工况标定之后,续航里程反而变长了呢。例如:特斯拉Model 3在对三电系统未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换用了CLTC标定后,续航里程从之前的605km变成了675km,续航里程增加了70km,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电动车和燃油车不同,燃油在高速路况下行驶最省油,但是在走走停停的市区道路上行驶反而费油。而纯电动车则恰恰相反,市区这种走走停停并不会出现和燃油车相同的情况。反而行驶的速度越高,越费电,尤其是当时速超过120km/h后,续航里程往往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掉。而在CLTC测试标准下,最高行驶速度由之前的120km/h降低至114km/h,这也就说明了CLTC相比于NEDC更加偏向于中低速的表现。除此之外,CLTC测试工况下需要频繁的加速和减速,这时候对于动能回收效率较高的车辆来说非常有利,所以这也就不难解释特斯拉Model 3在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会增加的问题了。
总结: 国内纯电动汽车产品正式启用CLTC标准之后,很多车型的续航里程标定都增加了,这其中获利最大的莫过于车企,相当于额外免费的广告。不过在此我依旧要提醒广大消费者,我们在选购纯电动车型时,一定要了解车企宣传的续航里程到底是哪种标定方式。另外,我们还要通过查询了解其他车主实际真实续航里程是多少,心里要有个算盘,衡量之后再决定是否要购买。还有,购买纯电动车型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来,如果你经常用来跑长途,记得一定要优先选择续航里程长的车型。
对纯电动车续航影响的因素都有哪些
现在纯电动汽车也成为众多国内消费者所喜爱的全新汽车类型,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随之不断扩大。对纯电动汽车来讲,续航也是消费者考虑购买的其中一大原因,对纯电动车续航有影响的因素,有电池的容量、外界的温度、风阻、以及道路的条件等等。电池的容量和燃油汽车油箱一样的电池本身的容量也决定了整个车辆具体的续航里程,对此电动车来讲电池容量大的情况之下也会有越长的续航里程。电池容量和车身的尺寸也有很大的关系,车辆车身尺寸越大,装载的电池组相对来说会更多,普遍的家有中型轿车通常电池可达到60kw/h。外界温度温度对纯电动车在续航上的影响极为显著,低温环境之下,电池内部存在的化学反应速度会随之降低,让电池在放电效率上也会有所降低。另外,使得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变得更为粘稠,对电池导电性能会有所影响。对大部分的纯电车来讲,冬季在续航上会比夏季短一些。风阻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需要克服的空气阻力,对于纯电动车来讲,测试过程中纯电动车要去消耗能量,同时对各种阻力克服,伴随车速不断的增加,风阻也会变大,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电动车要消耗本身具有的更多能量和风阻对抗。道路条件在陡坡或者道路极为崎岖的这种情况之下,停电动车需要取消耗自身的能量,对重力进行克服,导致电池能量的消耗会随之加快,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续航里程缩短。道路较为湿滑泥泞时让纯电车的能耗会随之增加,驾驶时可以合理规划行驶路线。
质用车:毫无干系 解读CVT和E
随着国内油价持续攀升,现在很多消费者在购车中开始着重关注混动车型。而很多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一般混动车型搭配的变速箱大部分为E-CVT变速箱,这种变速箱和燃油版车型上搭配的CVT变速箱有何不同呢?今天,针对CVT变速箱和E-CVT变速箱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CVT无级变速箱 首先,CVT变速箱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比较熟悉,这类变速箱在日系车型上非常常见。CVT变速箱在结构上和AT以及双离合变速箱完全不同,它重要依靠两个压力缸(也被称为:锥盘)搭配钢带进行力量的传递,这种结构类似于可变速的自行车原理,只不过CVT变速箱压力缸之间是非常平滑的,依靠挤压钢带完成变化,所以在加速过程中,车辆驾驶感受非常平顺。E-CVT无级变速箱 而E-CVT被称为电子无级变速箱,该变速箱重要用于混动车型。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很多人会以为E-CVT只是在CVT变速箱基础上增加一个电机,本来不然。E-CVT和CVT只是工作原理上有些类似,本来内部是完全两套不同的结构,E-CVT可以看作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搭配在混动车型上,利用这套系统来实现发动机、电池以及电机之间的协作。丰田THS混动架构 而且不同品牌之间所使用的E-CVT结构也完全不同,例如:广汽丰田凯美瑞和广汽本田雅阁这两款混动车型都采纳的E-CVT电子无级变速箱,但丰田THS混动系统重要是利用一套行星齿轮组实现混动,行星齿轮组区别连接发动机和2台电机以及车轮,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对发动机和电机区别进行动力分配,从而达到高效地驱动车辆。本田i-MMD混动架构 由于行星齿轮组混动结构已经被丰田注册了专利,所以很多品牌采纳的E-CVT结构里面并没有采纳行星齿轮组。相比于丰田,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结构则更加简单,这套系统直接采纳发动机和车轮以及发电机相连接,然后发电机连接电池和驱动电机,同时发动机和车轮之间还配备了一个离合器,大部分路况下,离合器都是断开的,发动机只负责给电池充电,利用电机驱动车轮。而在跑高速或是急加速的情况下,离合器才会闭合由发动机直接用于驱动车轮。比亚迪DM-i混动架构长城柠檬DHT混动架构 国内很多车企也都参考了本田这套混动设计,例如: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长城的柠檬DHT混动系统在市区大部分工况下都是优先使用电机来进行驱动,发动机只负责给电池充电。只有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才会直接参与车辆驱动,所以在城市中平常代步,帆叶网,这类车开起来更像是台电动车,整体驾驶感受比较轻快。 另外,相信大家都知道,CVT变速箱实际感受虽然异常平顺,但这种变速箱由于中间采纳钢带相连接,并不能承受特别大的扭矩,因此配备CVT变速箱的车型并不适合经常暴力驾驶,容易导致钢带断裂、压力缸被拉花。不过E-CVT 变速箱并不存在这种问题,它重要是依靠行星齿轮来传动,中间没有钢带相连接,相比较起来可靠性更强。 总结: 可以肯定的是,E-CVT和CVT变速箱基本上没有半毛钱关系,它们唯一相似的点就是驾驶品质都比较平顺,当然这和厂家的调校功底也有巨大关系。另外,从结构性能上来看,CVT变速箱更加偏向于机械性能,而E-CVT更依赖于机电一体。总的来说,E-CVT有着独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说是为混动车型专门设计的一款变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