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猫咪的牙齿、眼睛等办法来判断阿比西尼亚猫的年龄。
一般来说,未满一岁的猫咪牙蕾发白,牙齿较为锋利;一岁到两岁的猫咪部分牙变黄;两岁到五岁的猫咪会出现牙石、轻微磨损、部分黄牙等牙部疾病。
此外,年轻的猫咪的虹膜干净且光滑,老年猫咪的虹膜会逐渐变薄且色素沉积呈斑驳状态。
1、看牙齿
一般猫咪14天左右开始长牙,8周的时候乳牙全部长齐。
34个月的时候,开始换乳门牙。
45月的时候相继更换犬牙、臼齿。
58月龄的时候,乳牙全部换成恒牙,恒齿全部长齐,,一共30颗。
未满一岁的阿比西尼亚猫牙蕾发白,牙齿较为锋利。
一岁到两岁的猫咪部分牙变黄,两岁到五岁的猫咪出现牙石、轻微磨损、部分黄牙、个别牙齿出现松动、容易出现牙部疾病。
五岁到十岁的猫咪牙齿中度磨损、色素沉淀、咀嚼能力下降。
到了十岁到十五岁的猫咪牙齿磨损严重、牙石沉积严重、牙齿脱落、咀嚼能力差、牙齿钝。
2、看眼睛
我们也可以通过阿比西尼亚猫的眼睛虹膜来判断年龄大小。
年轻的猫咪的虹膜干净且光滑,老年猫咪的虹膜会逐渐变薄且色素沉积呈斑驳状态。
有些老年猫咪还会患上老年性虹膜萎缩,老年性虹膜萎缩表现为虹膜瞳孔边缘及间隙不规则,呈线状或孔样表现。
一般多出现于12岁以上的老猫。
阿比西尼亚猫多大算成年
阿比西尼亚猫1岁算成年,12月龄以下都属于幼猫。
成年是指猫咪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等已经发育完全,具备了基本的生殖、繁育等条件,身体的形态特征也已经基本定型,基本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成年后的猫咪注意饮食健康,避免因为过度肥胖导致心脏、关节等其他身体器官的疾病。
拿破仑二十六元帅之一——波尼亚托夫斯基
手下前后共有二十六位元帅,其中有一位最为悲情,他是一位波兰人,高级贵族,亲王,终身为波兰的解放事业奋斗,战功无数,可惜才授予元帅军衔三天,就在莱比锡会战中为了不当俘虏纵马跃入河中,最后不幸阵亡。他就是今天的主角:波尼亚托夫斯基。 约瑟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获得大鹰勋章,也是由拿破仑晋升的众元帅中唯一一个外国人。他的座右铭是“上帝,荣誉,祖国,”他风流潇洒颇有女人缘,但有传闻说他迷恋一个大他十岁的女人。对于法国人来说他们承认他的能力和荣誉,并称他为“波兰的拜亚尔”。 波尼亚托夫斯基 1762年5月7日,波尼亚托夫斯基出生于维也纳,他是有很强军事背景的一位波兰贵族的后裔。他的父亲名安德烈·波尼亚托夫斯基,是波兰亲王,同时是在奥地利军队服役的中将。他的叔叔奥古斯特为波兰国王。他热爱波兰与波兰人民,这也同样注定了他以后必将为波兰而战斗。 1778年,约瑟夫被任命为奥地利军队中尉。1788年,由于他的特殊家庭背景,奥地利约瑟夫二世任命他为龙骑兵上校和皇帝的侍从副官。 在1787--1792年期间的第二次俄国-土耳其战争中参战,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依靠家庭背景而当上上校,他主动请缨,在萨瓦河战役中,他率领一个步兵纵队向沙巴茨要塞进行突击。因为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他的部队迅速突破军队的外围防线,突入沙巴茨要塞。然而不幸的是,他被爆炸的炮弹的弹片击中右腿而负伤,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奥军的作战行动。此后在其叔父国王的请求下,转入波兰军队。 1789年波尼亚托夫斯基从奥军退役,回到波兰,他作为一名主要将领加入波兰军队。他已经找到心中的答案:我要为波兰人民而战! 1792年晋升中将。指挥波兰军队在乌克兰作战,以抵御入侵的俄军。 这时他遇见了他一生最好的伙伴:塔德乌什.科希丘什科。 虽然敌我实力悬殊,但他还是决心誓死保卫波兰。他睿智的目光很快锁定了杰隆卡和杜边卡。在那里,波尼亚托夫斯基将让俄罗斯人付出血的代价。震天价响的炮火阻挡不了波兰军队前进的步伐,在杰隆卡和杜边卡,他用极短的时间就击败了敌军。当他正准备北上时,一个噩耗传来。虽然他取得了一场胜利,但还是改变不了波兰战败的命运,国王屈服于俄罗斯的意志,波尼亚托夫斯基对他的叔叔非常失望,并辞去军职。但他还是相信他的叔叔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会发动全国人民起义去反对俄罗斯 他写了一本小册子要求人民反对俄国,并将俄国人赶出波兰后,他先后游历了维也纳和布鲁塞尔,他希望能排解他苦闷的心情,但亡国的耻辱与痛苦还在深深的煎熬他的心灵。 1794年,科希丘什科发动起义,波尼亚托夫斯基闻讯返回波兰。他起初拒绝担任任何将领,他只想做一名普通的士兵来解放祖国,但是经过科希丘什科的劝说,他同意指挥一个师,在4-8月及8月26日-9月6日的华沙保卫战中表现出色。 然而胜利的天平并未向他们倾斜,起义军中混杂着的昏庸的指挥官在波尼亚托夫斯基接手部队前,耻辱的吃了败仗,然后溃逃,波尼亚托夫斯基失去了信心。他将指挥权交给了另外一位重要的伙伴:东布罗夫斯基。 起义失败了,他拒绝为俄军服役,他退役后来到其在维也纳附近的庄园。直到1798年他才回到了华沙。 他想通过普鲁士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来重新使波兰独立。1806年,他接受了由普鲁士国王任命的华沙总督一职及波兰临时政府中的陆军部长职务。他开始活动,准备着波兰的独立,因为法兰西的雄鹰让他感到鼓舞与充满希望。 这个希望很快变成了现实,拿破仑·波拿巴,这个传奇般的法兰西“雄鹰”,解放了波兰,让波兰人民建立了华沙大公国。他对拿破仑的崇拜达到顶峰。 波尼亚托夫斯基没有积极参与波兰复国行动直到1806年法军击败俄军并占领华沙。尽管他与元帅很快就成为了朋友,但在那段时间元帅和拿破仑都怀疑他别有用心。 1807年早期,拿破仑一世任命他为在法国服役的第一波兰荣誉军团司令和华沙临时政府的战争部长。华沙大公国建立后,被任命为大公国总司令。他开始了他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一段时期。 1809年他率领波兰军队同奥地利军队作战。4月19日,他仅率领15000人将40000奥军阻击于拉什因。此后不久,在戈拉,他突然进攻奥军一个师,击败奥军,俘虏1500人。随后继续进军,驱赶奥军。7月,攻克克拉科夫。 拿破仑对他的巨大成就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为他颁发了荣誉之剑,之后波尼亚托夫斯基又获得了荣誉军团大鹰级勋章和华沙大公国大十字军事勋章。 在长期的战斗中,他意识到波兰军队体系的不完善,返回华沙后,波尼亚托夫斯基开始筹建军队医院、炮兵及工程兵学校。作为法兰西雄鹰的羽翼,遍地的反法炮火并没有给他留下太久的时间来进行修整。 1811年,作为波兰的公使前往巴黎,觐见拿破仑一世,讨论目前的局势。 1812年,拿破仑决定向“北极熊”发动攻击,波尼亚托夫斯基被任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大军团第五军(35000人)军长,该军由波兰人和萨克森人组成。在8月7日的斯摩棱斯克战斗中,他担任右翼,面对着这个坚城,他的卓越才能又得到体现。他迂回后强攻该城,取得胜利。 9月7日的博罗季诺战斗中,他还是担任右翼,迂回攻击俄罗斯名将的左翼部队,但遭到顽强抵抗而未能成功,不过在这场战斗中波尼亚托夫斯基使巴格拉季昂本人受了了致命伤,成功的使巴格拉季昂不久后见了上帝。在11月27-29日别列津纳河战斗中,不幸再次降临,波尼亚托夫斯基再次负伤。 一回到波兰,波尼亚托夫斯基就着手改组剩下的波兰军队。作为盟军开始为法兰西帝国流血,他给曾经给予他不公正待遇的奥地利陆军元帅施瓦岑贝格送出一份决斗书,然而施瓦岑贝格并没有回应他。 1813年3月12日,伤愈后的波尼亚托夫斯基担任第八军(7000人)军长,参加德国战役。10月2日,奉命赶到莱比锡之南,由缪拉元帅统一指挥,负责阻击联军波希米亚军团。第八军坚持勒堡、多里兹和孔尼维兹一线,在10月12日被长矛所伤 在中波尼亚托夫斯基指挥大军右翼,并且拿破仑为了表彰他为帝国做出的贡献和出色的指挥能力,10月15日授予他帝国元帅军衔。 只不过在莱比锡周围残酷的战斗中,他的15名参谋人员阵亡,他也再次负伤。 莱比锡会战面临失败,法兰西的雄鹰不得不回巢处理它满身的伤口。皇帝命令他加入后卫部队。当他企图控制埃尔斯特桥(法军后撤唯一通道)时,他两次负伤,一次是他的手臂,另一次是身体 不久由于他愚蠢的参谋人员,桥梁被提前误炸,波尼亚托夫斯基和他的部队被困在这座城市。为了不当俘虏,他骑马冲入河流,但战马未能爬上陡岸,反压在他的身上,就这样,卓越的指挥官和深受波兰人民爱戴的英雄,充满荣誉感和勇敢精神且具有高尚品质的人,法兰西第一帝国刚任命的元帅约瑟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于1813年10月19日在埃尔斯特河被淹死。 他的遗体从河中打捞上来以后被临时安葬于莱比锡。11月19日,在华沙的神圣十字教堂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 波尼亚托夫斯基是一位勇敢无比的指挥官和深受波兰人民爱戴的英雄。拿破仑一世评价他为: 充满荣誉感和勇敢精神,具有高尚品质的人。 他一生为了波兰能够独立而战斗,但他企图利用法国和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来达到让波兰独立的目的,却导致波兰成为法国的侵略基地,他的波兰军团也成为法国侵略政策的工具,最终使自己成了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曾经一直有传闻说保罗一世是叶卡捷琳娜与情人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的儿子,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后来在他的情妇的赞助下成为了最后一任波兰-立陶宛国王,而他的侄子正是波兰亲王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 如果传闻是真约瑟夫.波尼亚托夫斯基就是亚历山大一世的叔叔了,老铁们有兴趣可以去查查看,嘿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法国元帅波尼亚托夫斯基身怀复国的梦 却意外死在自己人的手里
约瑟夫-安东·波尼亚托夫斯基,1763年5月7日生于维也纳,父亲安德烈·波尼亚托夫斯基是波兰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的弟弟。父亲在他10岁的时候去世,之后波尼亚托夫斯基一直由伯父抚养教育。1780年他加入了卡宾枪骑兵第2团,一年后被擢升为中队指挥官,1786年成为约瑟夫二世轻骑兵团中校,次年他奉命前往俄罗斯,并在基辅呆了半年。 1788年春,波尼亚托夫斯基带兵去解沙巴茨之围,在4月24日战斗中大腿受了伤。1789年1月他自荐指挥摩德纳军团,但还未开战就被召回波兰。在国内这段时期,他一直游走于政坛。1790年春,波尼亚托夫斯基被委任指挥驻于布拉茨拉夫的第4师。1792年5月俄军入侵乌克兰,波尼亚托夫斯基奉命前去指挥在乌克兰的波兰军队,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客观条件不足让他很快被打败。6月,波兰国王同意将波兰至于俄国的管理下,这让他与国王产生了嫌隙,6月30日他递交了辞呈,8月被伯父流放。1794年波兰爆发起义,约瑟夫想投身革命,并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加入了莫科罗诺夫斯基师。1794年8月他接管了该师。11月击溃起义军,波尼亚托夫斯基将军队交给了卡米涅茨基后返回华沙。 耶拿战役后,法军进入华沙,1807年波尼亚托夫斯基在华沙认识了缪拉并赢得了后者的好感。1月他在缪拉的支持下担任波兰督政府战争部长,同时负责指挥波兰军团的第一军。法俄提尔西特条约签署后,波兰大公国被交给了萨克森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将此举视为背信弃义,但依附法国仍是波兰复国的希望。10月,波尼亚托夫斯基接受了波兰军队总司令一职,但要收约束。 1808年拿破仑通过达武告知波尼亚托夫斯基只要波兰提供40,000士兵就有可能复国,波尼亚托夫斯基完成了任务。4月17日奥军在拉申(Raszyn)向波兰军队发起进攻,波尼亚托夫斯基在战斗中亲临前线英勇战斗,但波军仍溃败而去。波尼亚托夫斯基决定身处劣势下进行反击,7月成功攻克卡拉克夫,被波兰人视作民族英雄,为了表彰他此番行为拿破仑特赐予他一把荣誉马刀。 1810年-1812年波尼亚托夫斯基虽然在军事上得到了拿破仑的认可,但政治上拿破仑仍视他为危险人物。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罗斯,这激发了波兰人极大的热情,波尼亚托夫斯基被任命指挥第五军。向莫斯科进发的战斗中,波兰军团大部分时间在右翼掩护前卫,后撤时军团残部与奈伊元帅部队一起进行后方保卫。波兰军团在俄罗斯战役中损失惨重,波尼亚托夫斯基想过自杀,但这不是他的错。沙皇向波兰人频繁示好,但波尼亚托夫斯基仍对拿破仑保持忠诚,他想着为波兰战死沙场。 1813年3月,波尼亚托夫斯基为拿破仑筹募了8000兵力,拿破仑任命他为第八军指挥。他参加了莱比锡战斗,10月15日拿破仑检阅第八军授予他法兰西元帅权杖,不过这根棍子对一心复国的波兰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件摆设。1813年10月18日下午,拿破仑下令法军全线撤退,波尼亚托夫斯基在后撤中受伤但仍拒绝投降。当他骑马渡过埃尔斯特河时被一发(很可能是来自友军的)子弹打中,跌入河中溺毙。伴随着他的死而消散的是波兰独立的希望,之后不久,绝望的波兰军团也解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