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世界地理

世界十大著名航天卫星发射基地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航天器发射场承担着发射卫星、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等一系列重要任务。航天科技发展半个世纪以来,各航天大国相继建立的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航天发射中心。现在世界之最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世界十大著名航天卫星发射基地,中国两处上榜!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一起往下看!

世界十大著名航天卫星发射基地1、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

组建于1955年,位于哈萨克斯坦锡尔河畔丘拉塔姆以北地区,是前苏联建造的航天器发射场和导弹试验基地,可以说这是人类史上早建立的一个航天发射场。曾经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前苏联航天员就是从这里走进太空,开始人类首次太空之旅的。不过,美苏冷战结束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归属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每年要向哈萨克斯坦支付1.15亿美元的租金,俄罗斯才能在该发射场进行火箭发射任务,而租用期至2050年。

2、肯尼迪航天中心

肯尼迪航天中心

美国大的航天器发射场,属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位于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卡纳维拉尔角地区,总占地面积达560平方公里,中心坐标为西经80°42′,北纬28°30′。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过"双子星座"号飞船、“阿波罗”号飞船、“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和“发现”号航天飞机。

3、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

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

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位于美国洛杉矶北面,是美国重要的军用航天发射基地,主要用途是针对导弹武器试验,武器系统卫星等,航天发射次数居全美之首。

4、普列谢茨克基地

普列谢茨克基地

位于俄罗斯白海以南300公里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建于1957年,主要用于发射大倾角的侦察、电子情报、导弹预警、通信、气象和雷达校准卫星,是世界上发射卫星多的发射场,发射次数占全世界总数一半以上。它是俄罗斯第一个航天发射场。其发射量约占世界航天器发射总量的40%,占俄罗斯卫星发射总量的60%。

秦始皇嬴政陵墓没人敢挖,看了卫星地图才明白。

古代的人喜欢土葬,因为古人认为,尸体是证明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而且也是转生的唯一。 尤其是在中国,对于古人的尸体,那是十分看重的,所以在下葬的时候也是十分的讲究,会建立规模庞大的陵墓。 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在地底下埋葬了很多的秘密,有的陵墓规模很大,有的陵墓规模比较小。 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陵,作为规模最大的陵墓,里面有太多太多的秘密了。 那么作为规模如此之大的陵墓,为何至今没有人敢挖呢? 看了卫星地图之后,所有的人都了解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1965年的时候,中国著名的学者郭沫若开始研究秦始皇陵,并且觉得应该对这个陵墓进行挖掘。 当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好了之后,所有的人都在等待政府的批准,就可以开始对陵墓进行挖掘了 。 可是当申请提交上去之后,立刻就被政府拒绝了。 不仅如此,还告诉郭沫若,以后也不许再说挖掘秦始皇陵的事情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 因为在当时,所有人都知道秦始皇陵下面有很多的秘密,还有很多的宝藏。 如果真的挖掘了,那么肯定能够对研究历史起到很好的作用,而之所以挖掘的工作被拒绝,有这么几个因素。 首先是因为秦始皇陵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已经埋葬了很久,贸然打开,以当今的文物保护技术,并不能确保文物不会受到破坏。 如果真的打开了,那么文物真的可能氧化,化为乌有了。 而且据说秦始皇陵里面有很多的机关,如果盲目的进入,很有可能会遇上危险。 还有秦始皇陵里面有很多的水银,而水银作为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所以挖掘的计划被取消了。 还有最后一个因素,那就是风水方面的因素,从卫星看秦始皇陵,能够发现,从华工到娇山这段地方看起来就像是一条龙。 而秦始皇陵就刚好在龙眼上,可以说十分的蹊跷。 随机文章海恩法则是什么意思,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区别(任何事故都可预防)比恐龙更可怕13种动物,史前恐象能杀死霸王龙(凶猛无比)修行人能看到几维空间,可获得通灵或开天眼能力/最高可达七维月亮为什么跟着我们走,月亮不会跟着人走(人的视觉效应)戴森球有建造的价值吗,价值巨大成为人类征服太阳系的标志性造物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林弥一郎是如何建设航天学校的 他回国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建设航校 1946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决定成立东北航空总队,林弥一郎担任东北航空总队的副队长兼参议。2月,由于发生了通化事件,林弥一郎的几名部下受到了牵连,中共通化分省委书记吴溉之曾经三次下令要求处决林弥一郎,但是反战联盟主任前田光繁坚定反对、航空总队第一副政治委员黄乃一出面做保,林弥一郎才免于错杀。 为了收集航空修理材料,林弥一郎所部奉命进驻到辽宁省本溪市,与东北民主联军分工协作,将奉集堡、辽阳、荣口和四平等地的前关东军飞机场遗留的破损飞机及飞机零部件全部收集了起来。经过东北民主联军的多方收集,前后收集和修复了日式飞机总计46架。 同年3月1日,中共东北局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林弥一郎再次被任命为主任教官。林弥一郎在担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主任教官期间,在理论、实践、训练、教学等诸多方面开创了共军航空的基础,培养了大量的优秀航空人材。包括王海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民志愿军飞行员均为林弥一郎的学生。林弥一郎为人民空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日本方面的军事专家称为解放军空军之父。 回国生活 1956年8月,林弥一郎返回了日本。由于当时东西两大阵营对立极为严重,林弥一郎及其下属处境非常微妙和困难。林弥一郎被自己的同期生们非议帮助了中国空军建设,因而林弥一郎一直是保持沉默,很少谈及自己协助组建中国空军一事,也极少出席任何公开活动。据其下属转述,林弥一郎曾吐露其本人的真心话,说在当时二战日本投降后的极端混乱中,他的也是没有办法,他坚持说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也不后悔。 1977年5月,林弥一郎夫妇受当时的第一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的邀请,首次访问了中国。在该次访问中,林弥一郎受到了廖承志的接见,并会晤了多名自己当年的学生(注:没有具体的官方材料证实)。访问回国后,林弥一郎在日本各地组织了“航七会”(即“七航校会”),为创建“中国归国者友好会”(又称“日中友好会”,即后来的“日中和平友好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该会最多时曾有会员1000多人。 1996年,林弥一郎再次来到中国,参加纪念东北老航校成立50周年活动。1999年8月14日病逝,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航七会”会员举行了隆重的追思会,称他是一位中国人民永远尊敬的空军之友。 人物贡献 在中国空军的历史上,不能不提及东北老航校,在东北老航校的创建史上,也不能不提及为之倾洒热血甚至献出生命的300余名日本友人。四野日籍官兵中功勋显著者,无疑是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的林弥一郎部,这支关东军的王牌集体加入东北民主联军时,计飞行员20名、机械师24名、机械员72名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是从解放区转送来的投诚和被我军俘虏的日籍航空人员。以这些日籍官兵为骨干组成的东北老航校成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这里共培养出飞行员160人,其中23人参加过开国大典的阅兵。当年的空军司令员王海、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以及曾经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乔治·安德鲁·戴维斯的张积慧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