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世界地理

关于三角龙的事实

时间:2024-04-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蜘蛛网eeook.com)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Joseph Castro):三角龙生活在白垩纪末期,距今6700万至6500万年。新的化石发现表明,它曾经被认为是独居动物,可能是群居动物。三角龙有三个角,后脑勺有骨质褶皱,是最容易辨认的恐龙之一。它的名字是希腊语音节tri-的组合,意思是“三”,kéras的意思是“角”,ops的意思是是“脸”。大约6700万至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1.45亿至6600万年前),这种恐龙在北美洲漫游。


那里有多少种三角龙?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14年的一项研究,自1887年三角龙被发现以来,人们已经提出了多达16种这种恐龙,但目前只有两种被认为是有效的——可怕三角龙和前三角龙。该研究发现,可怕三角龙很可能在100万至200万年的时间里进化成了前三角龙科恐龙。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并分析了蒙大拿州地狱溪组的恐龙化石,该组包括下部、中部和上部地质分区。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蒙大拿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和三角龙专家John Scannella说,从该地层中最常见的恐龙是三角龙。


Scannella告诉《现场科学》:“我们开始注意到,地层下部的三角龙与上部的三角龙不同。”。“中间单位的三角龙具有下部和上部单位个体的特征组合。”


他说,三角龙是在地层的上部发现的,而中部上部的标本具有更多的三角龙特征和更少的可怕三角龙特征。


目前,关于角龙科(三角龙属)的另外两个属,Torosaurus和Nedoceratops(前三角龙),是否真的是不同的属,还是只是处于不同生命阶段的三角龙标本,存在一些争论。


在《古脊椎动物杂志》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Scannella和他的同事John(“Jack”)Horner认为,托龙实际上是老年的三角龙。托龙与三角龙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有一个带大洞的膨胀褶皱。Scannella说:“我们发现证据表明,(三角龙)头骨背面的褶皱在生长过程中扩展得相对较晚。”他补充说,托龙骨骼的微观结构表明,它们甚至比最大的三角龙标本还要古老。“这表明,托龙并不是一个独特的属,而是一个完全成熟的三角龙。”


在2011年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的一项后续研究中,Scannella和Horner使用了类似的推理,认为只有一个标本的孵化内多角龙实际上是年轻三角龙和老托龙之间的过渡阶段。同样,这些动物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褶皱:托龙有大的褶皱洞,内角龙的褶皱洞较小,三角龙则没有(尽管一些标本似乎显示了洞开始的证据)。他们推断,这表明,随着褶皱的发展和扩展,孔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然而,其他一些古生物学家对这个属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例如,在2012年《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提供了托龙骨骼未完全融合的证据,表明该标本仍不成熟(因此,不是完全成熟的三角龙)。他们进一步提出,Nedoceratops的皱褶孔是病理性的(与疾病或健康问题有关)。


Scannella说,更多的内多角龙化石和一个明显的幼年托龙标本将解决这场争论。


大象大小的恐龙



三角龙的体型与非洲象相似,长到30英尺长。(图片来源:uux.cn/iStock/Getty Images)


根据《白垩纪研究》杂志2011年的一篇文章,三角龙是一种体型巨大的动物,其体型可与非洲象相媲美。它长到30英尺(9米),体重远远超过11000磅(5000公斤)——一些大型标本的体重接近15750磅(7150公斤)。


它有强壮的四肢来移动和支撑它庞大的身体。前肢比后肢短,每个前肢有三个蹄;后肢各有四个蹄。2012年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三角龙的姿势像大象一样直立,而不是像蜥蜴那样伸展、手肘向外的姿势。


三角龙的头部是所有陆地动物中最大的,有些占恐龙全身长度的三分之一。根据斯坎内拉2010年《古脊椎动物杂志》的研究,发现的最大头骨估计长8.2英尺(2.5米)。


三角龙有三个角:眼睛上方有两个巨大的角,鼻子上有一个较小的角。根据2006年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的一项研究,随着三角龙年龄的增长,这两个眉角似乎已经扭曲和拉长。在三角龙幼年时期,它的角是向后弯曲的小短柱;随着这只动物继续成长到年轻的成年期,它们的角变直了;最后,角向前弯曲,长到3英尺长(1米),可能是在恐龙达到性成熟之后。


根据2009年PLOS ONE的一项研究,三角龙的角和褶皱很可能被用于对抗其他三角龙,以及视觉展示(交配、交流和物种识别)。


这种恐龙在与主要捕食者霸王龙的战斗中也使用了角和褶皱。根据发表在《霸王龙,霸王王》(2008年,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一书中的一项研究,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三角龙的额角和头骨骨头,这些骨头从霸王龙的齿痕中部分愈合,这表明三角龙成功地击退了袭击者。但1996年《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霸王龙在其他三角龙骨骼上的咬痕表明,这种食肉动物有时确实以角恐龙为食。


三角龙的皮肤,至少在尾巴周围,可能覆盖着鬃毛状的结构,而不是光滑的,类似于古代角龙类的Psittacosaurus。


三角龙吃了什么?


三角龙是一种草食性动物,主要生活在灌木和其他植物上。根据《进化》杂志1996年的一项分析,它喙状的嘴最适合抓握和拔毛,而不是咬。它也可能利用它的角和体积来倾倒更高的植物。


进化研究指出,它有多达800颗牙齿不断补充,并被排列成一组,称为电池组,每个电池组每侧下颌有36到40个齿列,每列有3到5颗牙齿。它可能吃了一系列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苏铁和棕榈。


关于三角龙的事实


了解三角龙的角、骨骼、栖息地和其他秘密。(图片来源:uux.cn/Ross Toro,Livescience撰稿人)


化石发现


1887年,第一批三角龙的骨骼在丹佛被发现,并被送往Othniel-Charles Marsh。起初,马什认为这是一头野牛。直到1888年发现了更多的三角龙骨骼,马什才给这种动物起了三角龙的名字。


根据Scannella 2014年PNAS的研究,迄今为止,仅在地狱溪组就发现了50多个三角龙头骨。


虽然还没有出土完整的骨骼,但在蒙大拿州、南达科他州、北达科他州,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和阿尔伯塔省)发现了部分骨骼和头骨,包括一些婴儿的骨骼和头骨。三角龙被限制在北美洲,因为该大陆已经从欧洲分裂出来,在恐龙进化时,三角龙和南美洲已经开始漂洋过海。


三角龙是群居动物吗?



最新发现的化石似乎表明三角龙是一种群居动物。(图片来源:uux.cn/iStock/Getty Images)


三角龙化石通常是作为单独个体被发现的。但在《古脊椎动物杂志》2009年的一篇文章中,科学家们报道了首次发现三角龙“骨床”,其中包含三具幼年遗骸,并表明恐龙具有群居(可能是放牧)的性质。


2013年,在怀俄明州寻找霸王龙的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群曾一起生活和死亡的三角龙。经过十年的挖掘,他们发现了至少五个人的1200多块骨头。


骨床表明这些个体作为一个群体一起死亡,可能是在沼泽中。对在该地点发现的牙齿的分析表明,它们是迁徙的,并一起长途旅行。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吉米·德·鲁伊是挖掘团队的一员,他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当然会引发各种新的问题。”。“这种社会行为到底有多复杂?”


金-安-齐默尔曼对此文章做出了贡献。

宋高宗制造了一种什么令人觉得非常荒诞的立太子方式?

宋高宗年号 宋高宗年号有两个,一个为建炎,另一个则是绍兴。年号建炎是公元1127年至公元1130年期间使用的;而绍兴这个年号则是用于公元1131年至公元1162年,直至他退位,赵昚即位,改年号为隆兴。 宋高宗的父亲与异母兄长曾在之变中被金兵抓去作为俘虏,并被押送北上,至此,北宋灭亡。于是在一年之后的五月初,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建炎,并沿用的国号和正朔,成为的开国。这就是宋高宗年号之一建炎的由来。 宋高宗在位期间,宠信佞臣小人、等人,与他们一意享乐,虽然后因舆论压力所迫而罢免了汪伯彦等人的官职,但是宋高宗早前的行为早就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其中苗傅与两人利用军中将士对宋高宗的不满发动了兵变,史上称为苗刘兵变。之后金兵再次渡江南侵,宋高宗率领众朝臣逃亡南方,相继逃到了越州、明州、定海、温州等地。直到建炎四年,也就是公元1130年的夏天,金兵退兵撤离江,宋高宗才率人返回绍兴府、临安府等地。一年之后,公元1131年,宋高宗改年号为绍兴。以上就是另一个宋高宗年号的绍兴的由来。 总的来说,建炎和绍兴都是宋高宗年号,并且两个年号都代表着宋高宗在位的一段时间。 宋高宗 女儿 宋高宗虽然因为后期失去生育能力而只有一个早夭的亲生儿子以及两个养子,最后只能让养子继承他的皇位,但是宋高宗女儿却有五个,是在他还是康王的时候所生育的,之后都被金兵抓去做了俘虏。 宋高宗女儿在金兵抓住当做俘虏后押送北迁时年龄都非常小,最为年幼的就两岁,年纪最大的也就只有四岁。宋高宗五个女儿中有三个女儿在被金兵押送北迁时死在了途中,分别是三岁的康三宗姬、两岁的康四宗姬与康五宗姬。另外两个女儿康大宗姬赵佛佑、康二宗姬赵神祐在北迁后被金兵送入了浣衣院,当时她们才年仅四岁。从这里可以看出,金兵轻视生命、不讲人情的一面,而宋高宗五个年幼的女儿的命运也令人深感同情。 根据《新安县志》中的内容记载,宋高宗的其中一个女儿在建炎三年的时候,被一个名为邓元亮的江西县令于出兵援救君王的时候在路上收养,后在在长大后就嫁给了邓元亮的儿子邓自明。直到即位的时候,带着自己的长子前去见了宋光宗,被宋光宗称呼为皇姑,并被封为郡主,而赵氏的丈夫邓自明也被追封为税院郡马,并且还被赐予东莞这块封地。后来赵氏他们的后人就散布居住在香港龙跃头、锦田、厦村、东莞等地区。 总的来说,宋高宗女儿的命运都不怎么好,或许有一个人的人生还算比较好,但是那几个那么年幼就入浣衣院或者去世的宋高宗女儿让人心生同情。 宋高宗选太子 与其他皇帝立长子或者朝廷官员联名举荐的立太子方式不同,宋高宗创造了一种新的令人觉得非常荒诞的立太子方式,他用十个处女来选太子。因此宋孝宗赵昚能够得以继承皇位,一方面是因为宋高宗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皇位,只能在赵氏宗亲中另选太子,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对于宋高宗所送的十个绝色处女的处理表现。 宋高宗因为在扬州逃跑时受到了惊吓,导致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因为没有子嗣后代,他就只能在赵氏宗亲中选太子人选,在仔细挑选后,最终选中了赵昚。然而赵昚在宫中待了快二十年,却迟迟没有被封为太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宋高宗对不是亲生的赵昚始终抱有戒心,另一方面是宋高宗的母亲显仁不喜欢赵昚,劝宋高宗立里一个养育在宫中的孩子赵琢为太子,这使宋高宗对于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动摇不定。为了不惹显仁太后生气,同时也为了考验赵昚和赵琢两人,宋高宗想出了用处女来选太子,赠送赵昚赵琢两人分别十名美丽的处女,半个月之后,检查哪一方的美女中破处最少,就决定谁是皇位继承者。最后,送给赵昚的十名美女依旧是处女,而送给赵琢的十个美女已经都不是处女了,于是赵昚被宋高宗立为太子。 有人认为,宋高宗用处女来选太子的方法虽然看上去非常荒诞,但是实际也有高明之处。宋朝时期理学盛行,要求人清心寡欲、修身养性,而赵昚的表现则表明了他不近女色、品质端正,这使得他受到了宋高宗的喜爱。而事实证明,宋高宗的选择是正确的,宋孝宗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宋高宗和宋孝宗 宋高宗和宋孝宗两人是养父子关系,宋高宗是宋孝宗的养父,当初宋高宗赵构在扬州逃跑的时候由于受到了很大的惊吓,导致他失去了生育能力,无法留下后代,于是就将赵昚收为养子,封他为皇子,后又立他为皇太子,最后让位于赵昚。 宋孝宗赵昚是的七世孙,于绍兴二年被宋高宗收为养子,接入宫中养育,绍兴三十年的时候,被立为皇子,同时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与宁国军节度使。到了绍兴三十二年,赵昚被立为皇太子。同年,宋高宗退位,赵昚继位,成为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同时也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至此,宋朝的皇位再度回到了宋太祖那一系。 宋高宗和宋孝宗两人虽然都是宋朝的皇帝,但是两人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宋高宗在位期间,重用秦侩等奸臣,迫害打击忠臣良将,而宋孝宗不同,历史上对于他评价普遍都是赞扬他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赵昚虽然只短短在位二十七年,但是在位期间,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作出了有效的措施,开创了南宋政治清明、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新局面。 除了各种为政举措之外,宋孝宗赵昚还为此前冤死的爱国将领平反,恢复岳飞的官职并以礼大葬;并且使那些秦侩等奸臣制造的冤案都得以沉冤得雪。中医说,宋孝宗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不论是在为政方面,还是在用人方面,都可以看出来,宋高宗与宋孝宗之间的大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宋高宗退位后,为什么继位的是养子而非宋高宗的亲生儿子?

宋高宗阳痿 在宋高宗退位后,继承皇位的是宋高宗的养子赵昚,而为什么继位的是养子而非宋高宗的亲生儿子?其中的原因是宋高宗阳痿,失去了生育能力的宋高宗无法留下任何子嗣,所以最后从宗亲中挑选中赵昚继位。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关于宋高宗阳痿的事情主要是这样的:建炎三年的二月份,金朝的宗翰突然出兵袭击扬州,并且攻陷了天长地区,这个时候金军的前锋距离扬州只有几十里。之后有一天深夜时分,宋高宗正在和一个宫女寻欢作乐,突然听到宫外“金兵渡江了”的呼喊声,立马慌慌张张地带着少量的随从骑马逃出城,一路飞快行进,行至瓜洲坐船渡江逃走。而就是这次突然而来的惊吓,使得宋高宗得了非常严重的阳痿,从此没有了生育能力。 有人认为宋高宗的阳痿使得他出现了心理问题。原先的武艺高强,骑射技艺极佳,并且还主张对抗金国,然而在之后却从主战派变成了懦弱地对金国卑躬屈膝,一味求和,所以有人认为原因是他在后期患上了阳痿的病。 同时还有人认为宋高宗在退位后的二十几年晚年生活中,还非常热衷于与宫女寻欢作乐,不断宠幸宫女,纳取妙龄女子为妃,其中的原因也是因为他失去性能力后心理发生了扭曲。 总的来说,宋高宗的阳痿给宋高宗带来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使他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使他没有子嗣能够继承他的皇位。 宋高宗的儿子 宋高宗在还没有失去生育能力之前曾有一个儿子,名叫赵旉。赵旉是宋高宗的儿子,而且还是唯一一个,因为在后期宋高宗因为受到惊吓而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唯一的儿子颇受宋高宗的疼爱。他的母亲则是宋高宗的妃子潘贤妃。 赵旉与建炎元年六月出生在南京,一出生就被宋高宗封为检校少保与集庆军节度使,受封魏国公爵位。建炎三年,因为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从南京逃往临安府,野心勃勃的苗傅、两人趁此机会发动叛乱,强行逼迫宋高宗退位,做太上皇,历史上称这场叛乱为苗刘兵变。之后隆祐为了稳定朝中局势,出面下旨让赵旉继承皇位,并改年号为明受,而她垂帘听政。后来,一番周折后,苗傅等乱臣最终被当时的宰相张浚杀死,引发的叛乱也被平息。之后,赵旉退位,隆祐太后不再垂帘听政。赵旉在位时间极短,总共在位二十六天。 平息叛乱后,赵旉也离开扬州,返回临安,然而在途中发了高烧。高烧期间,一个宫女走路时不小心,绊倒了放置在地上的炉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使赵旉受到了惊吓而死,当时赵旉还相当年幼,去世时年仅三岁。赵旉死后,宋高宗与潘贤妃非常伤心,整整哭了三天,处死了照顾不力的宫女和保姆,赵旉还被宋高宗追封为元懿太子。 之后因为宋高宗失去了生育能力,没有子嗣,最后将赵昚认作养子,将他立为太子,由他继承皇位。 宋高宗选太子 与其他立长子或者朝廷官员联名举荐的立太子方式不同,宋高宗创造了一种新的令人觉得非常荒诞的立太子方式,他用十个处女来选太子。因此赵昚能够得以继承皇位,一方面是因为宋高宗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皇位,只能在赵氏宗亲中另选太子,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对于宋高宗所送的十个绝色处女的处理表现。 宋高宗因为在扬州逃跑时受到了惊吓,导致他失去了生育能力,因为没有子嗣后代,他就只能在赵氏宗亲中选太子人选,在仔细挑选后,最终选中了赵昚。然而赵昚在宫中待了快二十年,却迟迟没有被封为太子,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宋高宗对不是亲生的赵昚始终抱有戒心,另一方面是宋高宗的母亲显仁太后不喜欢赵昚,劝宋高宗立里一个养育在宫中的孩子赵琢为太子,这使宋高宗对于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动摇不定。为了不惹显仁太后生气,同时也为了考验赵昚和赵琢两人,宋高宗想出了用处女来选太子,赠送赵昚赵琢两人分别十名美丽的处女,半个月之后,检查哪一方的美女中破处最少,就决定谁是皇位继承者。最后,送给赵昚的十名美女依旧是处女,而送给赵琢的十个美女已经都不是处女了,于是赵昚被宋高宗立为太子。 有人认为,宋高宗用处女来选太子的方法虽然看上去非常荒诞,但是实际也有高明之处。时期理学盛行,要求人清心寡欲、修身养性,而赵昚的表现则表明了他不近女色、品质端正,这使得他受到了宋高宗的喜爱。而事实证明,宋高宗的选择是正确的,宋孝宗赵昚是最有作为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