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白花鹅掌柴ScheffleraleucanthaR.Vig.的根或茎、叶。
分布于广西、广东等地。
根、茎水煎服,治风湿性心脏病,经前腹痛,感冒;水煎,冲酒服,治风湿腰痛;水煎服兼洗身,治水肿;捣烂敷患处,治骨折;捣烂敷伤口周围,治毒蛇咬伤。
外用:煎汤洗;或鲜品捣敷。
外表面灰白色至淡黄棕色,具纵皱纹及点状皮孔。
有时可见环状叶痕,栓皮常片状脱落,体稍轻,质坚实。
断面黄白色,皮部薄,木部宽广,放射状纹理明显,髓部质松或成空洞。
叶多切碎,完整小叶片革质,长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并稍向下反卷。
上面灰绿色或灰棕色,下面色略淡。
中脉及羽状侧脉于上、下面凸出。
气微,味微苦、涩。
叶有小叶5-7;叶柄长4-8厘米,幼时密生短柔毛,很快变无毛;小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稀椭圆状长圆形,长6-9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无毛,边缘全缘,反卷,中脉仅下面隆起,侧脉5-6对,和稠密的网脉在两面甚明显而隆起;小叶柄纤细,长0.5-2.5厘米,中央的较长,两侧的较短,被毛和叶柄一样。
圆锥花序顶生,长约12厘米;分枝很少,多少呈伞房状,幼时被绒毛,老时变稀至无毛;伞形花序直径约1厘米,总状排列在长约7厘米的分枝上;总花梗长1-1.5厘米,花梗长约5毫米,均疏生星状绒毛;萼长1毫米,被毛或无毛,边缘近全缘;花瓣5,长约2毫米,无毛;雄蕊5,花丝长约3.5毫米;子房5室;无花柱,柱头5;花盘稍隆起。
果实卵形,有5稜,黄红色,无毛,连隆起的花盘长6-7毫米,直径5毫米;花盘五角形,长为果实的1/3。
花期4月,果期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