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健康知识

体内有瘤,腰部先知!身体若发出4种求救信号,劝你赶紧检查

时间:2024-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老刘今年52岁,开了大半辈子的货车,也落下了腰酸、腰痛的毛病,平时开车、坐着都得拿靠垫垫着才能缓解。

去年9月初开始,老刘感觉腰部疼痛的感觉越来越频繁,时常站不了一会儿就得坐下休息,更不能弯腰提重物,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在拖了三四个月后,老刘才到医院骨科检查。

经过CT检查,报告提示胸腰椎及骨盆等多处骨质破坏,腰椎病理性骨折,同时抽血检验提示贫血、球蛋白升高、白蛋白降低、肾功能异常,医生建议老刘转血液科就诊,一番折腾后,老刘最终被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需立即住院治疗。

面对诊断结果,老刘十分疑惑:多发性骨髓瘤?听都没听过,怎么突然就得了这个病?腰痛跟它有什么关系,不会很难治吧?

体内有瘤,腰部先知!身体若发出4种求救信号,劝你赶紧检查

一、多发性骨髓瘤——吃骨头的血液病

多发性骨髓瘤又被称为吃骨头的血液病,是一种发生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血液肿瘤,约占我国恶性血液病的10%-15%,发病率以每年0.8%的速度递增,好发于中老年人。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非常善于伪装,误诊率超过50%。

临床上,多发性骨髓瘤的首发症状多为骨骼疼痛,较为典型的是腰痛和胸痛,但也容易被误诊是腰椎间盘突出或骨质疏松,此外随着肿瘤侵袭,还可能出现肾损害、贫血等症状,也会误以为是肾病、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

再加上多发性骨髓瘤的潜伏期较长,在潜伏期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特异性症状,导致一错再错,最终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二、抓住四大核心症状:C、R、A、B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王羽提醒:中老年人常出现腰部、背部、胸胁、四肢关节等部位骨骼疼痛,很容易想当然以为自己是得了骨质疏松、腰肌劳损、关节炎等疾病。

但除了上述疾病容易引起骨骼疼痛外,多发性骨髓瘤也常常导致中老年患者多部位骨痛。

因此要提高认识,多留心观察,避免耽误治疗时机。

因此,要想发现早期多发性骨髓瘤,一定要抓住C、R、A、B四大核心症状,也就是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和骨质病变。

C:高钙血症 Calcemia,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多尿、便秘、乏力、食欲不振等。

R:肾功能不全 Renal insufficiency,表现为肌酐升高、白蛋白明显减少、出现蛋白尿或血尿、脸部或下肢浮肿。

A:贫血 Anemia,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慌气短、脸色苍白、身体虚弱。

B:骨质病变 Bone disease,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骨痛、腰背痛、反复骨折、肢体瘫痪。

体内有瘤,腰部先知!身体若发出4种求救信号,劝你赶紧检查

三、多发性骨髓瘤潜伏期可长达10年

多发性骨髓瘤虽然目前无法治愈,但是一种可以治疗的慢性疾病,潜伏期可长达10年。

如果定期体检,进行早期筛查,就可以及时发现,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有资料显示,90%的患者在确诊2年前就存在M蛋白

M蛋白是一种大量的异常免疫球蛋白,由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产生,在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等血液恶性肿瘤中很常见。

所以,如果早期能进行M蛋白鉴定,就很有可能发现异常,实现延缓或阻断疾病的进程。

M蛋白鉴定,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球蛋白轻链定量、免疫固定电泳和尿免疫球蛋白轻链定量(24小时)等。

此外,如果出现了疑似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比如骨痛、贫血、蛋白尿等,还要接受血液检查、尿液检查、骨髓检查、影像学检查。

1.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等。

2.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蛋白电泳、24h尿轻链、尿免疫固定电泳。

3.骨髓检查:包括骨髓形态学检查、骨髓病理活检、骨髓细胞免疫分型检查、骨髓基因(FISH)检查等。

4.影像学检查:包括检查X线、CT或MRI等。

体内有瘤,腰部先知!身体若发出4种求救信号,劝你赶紧检查

其实,多发性骨髓瘤虽然发病隐匿,容易和其他的疾病混淆,但只要提高警惕,掌握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症状,并且做好筛查工作,就能及时找出险情。

以前,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存期只有2-3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经过规范的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生存期正在逐渐延长,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控制的慢性病。

有数据显示,约有6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而关键在于早诊早治。

#家庭健康守护官##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长期忽视的腰痛,背后竟是致命隐患!潜伏期长达十年,多数人中招!》.北京卫视养生堂.2019-10-31

[2]《多发性骨髓瘤有个螃蟹特征》.健康时报.2019-12-23

[3]《如何早期筛查多发性骨髓瘤》.济南血液病医院.2021-12-28

注意了!2025年社保一次性补缴新规来了,断缴的赶紧补上!

2025一次性补缴社保新规,2025年社保补缴需满足几个条件?2025社保补缴攻略:一次性补缴让您更省心,本文详细介绍了社保一次性补缴的流程、所需材料和注意事项等,让您轻松搞定补缴手续,享受无忧退休生活。下面随新社通小编一起了解详情。社保恢复一次性补缴社保的部分情况是真的,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条件因参保类型(职工社保或城乡居民社保)及地区方案差异而有所不同。以下为补缴主要条件:城乡居民社保有些地区允许年满60周岁但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在方案法规的时间节点前(如2025年3月1日前部分地区)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但需注意,自2025年3月1日起,部分地区已调整方案,要求此类人员需办理延后缴费,至年满65周岁后才能一次性趸缴。在城乡居民基本社保方案实施时(即2010年1月1日)已年满45周岁的人员,可能符合一次性补缴条件,但具体需以当地方案为准。社保法实施前的参保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即2011年7月1日前)参保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如果累计缴费不足15年,可以先延长缴费5年。若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则可以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因单位原因导致的少缴、漏缴、未缴:如果是因为单位原因导致的社保少缴、漏缴、未缴,个人可以尝试联系单位进行补缴,或者向社保局申请责令补缴。特殊群体:部分特殊群体,如2011年前退休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青等,可能符合一次性补缴条件。具体方案需咨询当地社保局。社保缴费比例: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2%-1.9%,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8%-10%,个人缴费比例为2%。同样以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基础,单位需缴纳的比例为8%-10%,个人则需缴纳2%。社保中的养老保险最低缴纳年限目前是180个月,即15年时间,这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门槛”,养老保险可以累计计算缴纳年限,参保人员在不同地区参保的,其缴费年限应累计计算。医疗保险:单位交9.8%,个人交2%。交的钱一部分进了个人账户,可以用来门诊结算、体检、去药房买药。另一部分进了的资金池。平时去医院看病,通常有个起付线和封顶线,达到标准符合相关法规并且在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就可以报销,减轻个人负担。 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8%-10%,个人缴费比例为2%。同样以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为基础,单位需缴纳的比例为8%-10%,个人则需缴纳2%。生育保险:已并入医疗保险,由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 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2%-1.9%,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通常可以在5%至12%的范围内自由选择。这意味着,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最低缴存比例各为5%,最高比例为12%。有条件的城市,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缴存比例,但一般不超过12%。

注意了!2025年安徽合肥社保一次性补缴新规来了,断缴的赶紧补上!(2025/04/21)

职工社保:就是打工人的社保,只要你给企业工作,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必须缴纳职工社保。职工社保包含五险,分别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注意了!2025年安徽合肥社保一次性补缴新规来了,断缴的赶紧补上!随新社通小编了解一下详情:安徽合肥即使没交过居民养老保险,许多地方也支持一次性补缴,而且过了退休年龄也能一次性补缴。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目前,多地已经提供了一次性补缴社保的便利。例如,一些地方,在参保人可以在60岁之前一次性补缴15年的社保费用。而另一些地方则允许参保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一次性补缴社保费用。补缴对象: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人员:部分地区允许一次性补缴,但具体还需以当地为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人员: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从而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补缴年限:一次性补缴年限最长不超过15年,且补缴年限不能早于当地实施社保制的时间。补缴费用:补缴费用包括养老保险费和滞纳金两部分。养老保险费按照补缴时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计算,滞纳金则按照补缴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具体比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缴流程:一次性补缴社保的流程相对简化,具体流程可咨询当地社保部门。补缴范围:大多数地区的补缴范围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适用于企业职工、城乡居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个体户以及未参保人员。补缴时间限制:医疗保险的补缴相对严格,断缴时间超过6个月的部分地区不允许补缴。养老保险补缴时间最长不超过2年(24个月),超过2年的欠费原则上不予补缴。特殊群体补缴: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识青年,如果社保缴纳方面存在不足,新规也给予了一次性补缴的机会。2011年以前退休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如果退休时社保未缴至最低缴费年限,新规允许他们一次性补缴至最低年限。这些新规旨在保护不同群体的社保权益,简化补缴流程,并合理控制补缴费用。建议符合补缴条件的人员及时咨询当地社保部门,了解具体流程。安徽合肥社保交15年和20年有什么区别?养老保险交15年和20年区别是什么?养老保险交15年和20年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养老金待遇、医保待遇以及其他相关待遇上。以下是对这些区别的详细介绍:养老金领取额度不同根据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可以看出,缴费年限是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缴费基数相同的情况下,交20年社保的个人在退休后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会比交15年社保的个人更多。医保待遇不同一般来说,医保退休缴费年限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法规,而是根据各地法规而定。一些地区法规男性需要缴满一定年限(如25-30年),女性需要缴满一定年限(如20-25年),才能在退休后享受终身医保待遇。缴纳20年社保的人员,相比缴纳15年的人员,在达到退休年龄时,可能更接近或已经达到医保法规的缴费年限,从而能够享受更好的医保待遇。如果缴纳年限不足,可能需要在退休前一次性补缴一定年限的医保费用。抚恤金待遇差异根据抚恤待遇的法规,缴费年限也会影响抚恤金的发放。例如,在职时去世,缴费15年可以领取9个月的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抚恤金,而缴费20年则可以领取14个月的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因此,缴费20年的个人在去世后的抚恤待遇也会更高一些。回本时间差异虽然缴费20年的个人在退休后的养老金领取额度更高,但回本时间(即缴纳的社保费用与领取的养老金达到平衡的时间)也会相对更长一些。不过,考虑到养老金的增长以及其他因素(如医保待遇、抚恤待遇等),实际回本时间会缩短,且长期来看,缴费20年能为退休生活提供更丰厚的经济保险。综上所述,社保交15年和20年在养老金待遇、医疗保险待遇、抚恤待遇以及回本时间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参保人尽量选择较长的缴费年限以享受更好的社保待遇。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