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气候观察

跟着节气过日子:风吹叶黄 白露节气看哪里凉风阵阵秋意浓

时间:2024-09-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中国天气网讯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跟着节气过日子。今天(9月7日)我国进入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常年此时,北方大部冷空气活动频繁,秋意渐浓,昼夜温差较大;南方则是秋意尚浅,江南等地需防“秋老虎”出没。为适应天气变化、庆祝丰收,民间有采集“十样白”、饮白露茶、啜米酒等习俗。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白露风俗图鉴和白露全国天气地图,看看这个节气怎么过。

白露这样过:采集“十样白”办秋社 预防秋燥庆祝丰收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时节秋风来袭,北方多地早晚时段已能感受到阵阵凉意,空气也变得愈发干燥;此时全国大部地区也陆续进入秋粮收获的时节。人们常以采集“十样白”、饮白露茶、啜米酒、办秋社等习俗来适应天气变化,庆祝丰收的到来。

bqtb

白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暑热天气基本结束,虽然此时白天仍有热意,但太阳落山后气温会明显下降,早晚时段秋凉显现。经过夏季的酷热,此时茶树迎来生长佳期,茶叶浸泡后甘醇清香,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之说。因此,白露时节,人们常常选择饮用白露茶来清热解渴,缓解秋燥。

天气干燥在饮食上也更要注重滋补润燥、少凉多温。俗话说:“白露十样白,老来腿不摆。”在江南等地,人们会采集十种名字里带“白”的草药,如白术、白茅根等,与乌骨白毛鸡或鸭子同炖,人们认为吃了可以滋补强体,对治疗关节病有一定好处,也不失为缓解秋燥的一种好方法。

秋天不仅是凉爽的季节,同样也是收获的季节。进入白露节气,农民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庆祝秋收的活动也在各地陆续展开,办秋社就是其中之一。在古代,人们敬拜神灵来酬谢丰收,祭神仪式过后,大家可以共同享用社酒、社肉。

除了农事风俗,白露时节也有啜米酒的习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会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酒招待客人,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具有滋阴补肾等功效。米酒不仅可以直接饮用,还能制作桂花米酒圆子、米酒煨蛋等美食,深受大家的喜爱。

白露看天气:北方大部秋意渐浓 江南等地暑热犹存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白露时节是热与凉的分水岭,我国华北平原多地开启夏秋转换,秋天的版图自北向南不断拓展。常年此时,冷空气频繁影响北方地区,早晚天气逐渐转凉,多地昼夜温差加大;江南等地则是暑热尚存,“秋老虎”不时反扑;华西地区秋雨连连,需警惕持续降雨致灾。

bqdt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常年白露节气全国天气地图来看,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昼夜温差加大,此时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气温下降也逐渐加速。北方大部秋意渐浓,不过在冷空气间歇期间,华北平原等地雾或霾天气增多,需注意防范低能见度天气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

在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北地区北部等地,冷空气会带来明显降温,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可能降至5℃上下,此时较易出现初霜冻,容易对尚未成熟的玉米、棉花、水稻等秋收作物和未收获的露天蔬菜、果树等造成危害,农民朋友需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白露期间,秋天的版图自北向南不断扩展,但江南、华南此时还停留在夏天。湖南、江西、湖北、安徽中南部、江苏南部等地暑热尚存,部分地区不时还会有高温天气出没,需注意防范“秋老虎”,当地小伙伴们防暑降温工作不可松懈。

对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来说,白露时节台风仍然活跃。此时台风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实力强劲,常与南下冷空气结合带来更强的降雨,更容易致灾,沿海居民需密切关注台风临近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加强防范城乡内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各类次生灾害。

总体而言,白露期间降水开始显著减少,但华西地区却比较特殊,此时正是“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时节。由于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滞留在华西的暖湿空气相遇,使锋面活动加剧,往往会给华西地区带来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局地雨势较强,当地公众需防范连阴雨天气对生产生活、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不利影响。

白露是仲秋时节的开始,没有夏季的酷热,也没有冬季的寒冷。此时秋菊绽黄、秋叶渐红,色彩斑斓的季节也即将来临,不妨抽空陪同家人或约上三五好友,去户外领略秋天的美好。(策划/杜冰冰 设计/陈玉洁 数据支持/欧阳翼 沈雨旸)

盘点历史上五位名将,他们死后国家也跟着灭亡

回顾历史,有许多名将,他们一心为国,用生命捍卫领土。而国家安定的时候,他们被统治者认为功高震主,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而丢了性命。历史上有这么五位将军,他们被杀后,国家就面临着灭亡。而如果他们在的话,就可以带兵保卫国家。他们都是谁呢?下面来详细分析一下。 第一位:战国李牧。他是一代战神,白起比他都稍有逊色。他足智多谋,会排兵布阵。战国时期,经常骚扰赵国边境。李牧率军驻扎边疆,他是个聪明的指挥官,采用保守战略,与敌人不发生正面冲突,匈奴只能无功而返。匈奴认为这位赵军统帅胆小,连部下都认为他不敢迎战。李牧坚持自己的做法。赵王听说后,十分恼火,就派人替换了李牧。结果是匈奴再犯时,赵国败多胜少。赵王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只好请李牧再回边疆镇守。李牧开始依然是跟以前一样按兵不动,等到军队士气高涨起来后,就挑选精兵和战马,排兵布队,以少胜多,将匈奴击败,匈奴此后不再侵犯赵国边境。后来,李牧又奉命抵抗秦国军队,但是秦王使用反间计,令赵王上当,李牧因而丢了性命。不久,赵国灭亡了。 第二位:楚国的伍子胥。他本是楚国人,因为亲人犯罪都被处死,因而选择外逃,到了吴国。他用心辅助,帮他成了王,将吴国建设成强国。伍子胥建议吴王处死越王,但是吴王不仅没有采纳,还因为听信小人的话,而杀了伍子胥。苟活下来的越王养兵蓄锐,最后将吴国打败了。吴王这时才反应过来,错杀了伍子胥。后悔也没有用了,吴国随后灭亡了。 第三位:五代后梁的。他的兵器是一把重型铁枪,年轻时就立有战功,是百姓心中的英雄。王彦章臂力过人,在战场上异常勇猛,但是他并没有得到重用。一次战役中,他认为没什么可怕的,十分看不起。李存勖对他十分忌讳,认为他是员猛将。可惜,王彦章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可能是他功高盖主,令统治者不放心,没过多久,就被逼解甲归田了。后梁再没有这么有实力的大将了,随后,后梁灭亡了。 第四位:明末的袁崇焕。这是一位悲惨的名将。作为一名武将,如果是战死沙场,会留下一世英名。袁崇焕建议要加强防御,他一心一意的为统治者着想,担心敌人会侵略。后来敌人果真来侵,他又率先勇猛杀敌,击败了敌人的入侵。但是,他却被统治者给处死了。没有了良将,明朝很快灭亡了。第五位:的。他是将门之后,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卫国家,十分喜欢他。秦始皇去世后,蒙恬遭到小人联合诬告,最后,他无可奈何,选择服毒自杀了,秦国随之灭亡了。 英雄应该由后代来讴歌的,不应该死在小人之手,他们为国家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随机文章赫梯人如何消失的,最早使用生化武器所向披靡最后死于内战雅典娜是什么女神,竟为古希腊神话中的战争女神99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网传末日预言和外星人入侵地球(辣眼睛)最详海水涨潮退潮时间表,教你如何计算潮水涨退时间比较中西方神话的异同,中国神话歌颂祖先/西方神话表达现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初大才子孙蕡被处死前念了首诗,监斩官也跟着丧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中国古代在漫长岁月里,都是处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系,在这种体系的权力缺乏监督,很容易就发生权力的小任性,并且因此而对于他人的人生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古时候有一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说的就是处于皇帝旁边很容易就会发生危险,但其实有时候哪怕不在皇帝身边,也会因为皇帝而发生危险,元末明初的大才子孙蕡(fen)便是典型的例子。 孙蕡出生于1337年,他的家境很普通,但是他从小就显得很不一般,具体来说就是显得比其他的小孩要更加聪明,脑子转得格外快,同样一个问题,可能其他小伙伴还在审题,他却已经交卷了。但如果仅仅是这种暂时的聪明,而没有其他良好习惯的话,那么孙蕡并不足以获得后来在文学上的地位,而是很有可能成为方仲永那样悲情人物。 但是孙蕡并没有,因为在先天聪明之外,他还养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那就是喜欢读书,而且没有半点“偏科”的迹象,诗书礼易经史子集无所不读,更为强大的是他不仅仅读书,而且在读书的这个过程中,能够真正领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并且能够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气质。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孙蕡从小就读了那么多书,自然而然就养出了豁达开朗的气质,胸襟极其开阔,很喜欢教导后学晚辈,被当时岭南地区的人们称为一代儒宗,同时他还与四位家乡好友一起,经常探讨诗文学术,被人们称为“南园五子”,而他则是的五子之首。 孙蕡的诗文乍看上去非常简单,就好像是有人在非常简单地拉家常,顺口就说出来的东西,但是如果仔细体悟就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气象磅礴,所以孙蕡也受到家乡人们的尊敬。然而富有才华的孙蕡在33岁那年才考中举人,这并不是他考试的运气不好,而是因为他少年时候正是天下大乱。 等到明朝建立三年以后,孙蕡才有机会去参加科举考试,一下子就考中了举人,随后又考中,开始入朝为官,但是因为被连累而发配到辽东,在那里给大将军的一幅画上面题了诗,这其实是一件相当寻常的事情,然而等到蓝玉被以谋反的罪名杀害时,大肆搜捕“蓝党余孽”,受到牵连的有几万人,其中孙蕡由于有给蓝玉的画题诗,所以也受到了牵连,因此而被杀。 在被处死之前,孙蕡随口念了一首诗,也就是古人所谓口占一绝“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舍,今夜宿谁家”,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虽然很无奈很苦涩,但是却也表现出了一种视乎寻常的淡然,在场的监斩官在向皇帝朱元璋回报刑场现状的时候,很自然地将这一首诗也给报上去了。 朱元璋听后大惊:“这是有才华的人!”随后又开始愤怒:“面对这么有才华的人,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呢?现在说啥都晚了,你也去陪他吧。”于是监斩官也就这么死于非命,不得不与孙蕡一起思考“今夜宿谁家”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跟着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