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宋儒则重阐释义理、兼谈性命,因有此称。

理学是中国古代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理学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兼容佛道两家的哲学理论,论证了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至成为官方哲学。
重要理学家有北宋周敦颐、邵雍、、程颐、程灏,杨时、、陆九渊、林希逸,元吴澄、、、 、姚枢,廉希宪,张文谦,、赵汸、汪克宽、华幼武、吴海、戴良、李祁、张宪、梁寅、苏天爵等,明湛若水、、朱得之等,广义上包含、、司马光等。
其哲学中心观念是“理”,“理”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
理学出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概述 宋明理学,即为两宋至的儒学,虽然是儒学,但同时借鉴了、玄学甚至是道教和佛学的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果实,也是和这一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
它以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宋嘉祐治平年间(1056年—1067年),儒学发展形成了王安石荆公学派、司马光温公学派、的蜀学等派。
后来谈兼性理而著名者,有周濂溪的濂学、张载的关学、(程颢、程颐)兄弟的洛学。
后来洛学由朱熹发扬光大,在福建创出闽学,成为居正统之位的程朱理学。
濂、洛、关、闽四学派,人称理学四派。
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
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将上的地位。
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

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命题。
明代,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
为学主“明体心”、“致良知”。
此外,北宋张载提出的气一元论,与二程截然不同。
明代王廷相以及明末的王夫之、颜元等,对程朱、陆王皆持反对态度。
至戴震著《字义疏征》,得出“理存于欲”,指出“后儒以理杀人”,则更给予了理学以有力的批判。
宋明理学,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
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
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
(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
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产生原因 1.经学的发展瓶颈促使了儒学内部的改革 2.佛教、道教的冲击 3.三教合一的思潮 4. 先秦儒道、诸子分家后,儒家宇宙论、本体论、心性论的不完善 5.理学家们的个人努力,提出复兴理学 6.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打击。
代表人物 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
即北宋五子; 南宋:朱熹、陆九渊; 明代:王阳明。
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官方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
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

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而有所不同。
理学与唐以前儒学尊《五经》一个重要不同之处,《四书》成为尊信的主要经典。
价值体系和功夫体系都在《四书》。
《五经》为粗米,《四书》为熟饭。
理学的主要根据和讨论的问题都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紧密相关。
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理气、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静、涵养、知行、已发未发、道心人心、天理人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等。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
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由隋唐之际的发其先声,由中期以后的、李翱、诸人继其后续,而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形成一场声势浩大、而又影响久远的儒学运动。
在时间上,这场儒学运动持续到明清之际,影响直至当代;在空间上,这场儒学运动不限于儒学的故乡,还牵涉到受儒学影响的东亚诸国,以至于在这些国家,所谓的儒学主要就是理学(或称性理学);宋明理学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他们在消化吸收道佛二教思想的基础上,对佛道二教展开了一种与孟子“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
然而也正是这个智慧成果,其在成功地回应佛老而使儒学重新走上正统地位。
我们研究理学哲学智慧,不仅在于了解它对回应与解决当时社会与文化问题作了怎样的解答,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对其的分析来帮助我们思索一些诸如“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何正确回应外来文化”、“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等对当代仍至为重要的哲学问题。
从新树立国人的信仰,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随机文章英国机敏级攻击核潜艇武器配置,可瞬间摧毁任何航母俄罗斯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唯一美国无法拦截的导弹现代企业管理十大法则,上下级沟通/避免破产/激烈员工等技巧揭秘赤练蛇有毒吗,长有后沟毒牙(被咬有一定几率中毒昏迷)外星人正在向地球发信号,外星人发求救信号被科学家破解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清朝文字狱简介是怎么回事?该制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实施的
或称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为止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 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 文字狱自古就有但是除清朝外都并未对社会构成严重威胁。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时期自开始,中经、、四朝,历时140余年。少数民族掌权的清朝,对汉人控制极严。 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清代的文字狱保守估计200余起。除了极少数事出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 清帝大施文字狱维护自己的统治,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的思想言论而制造的一些因言论而获罪的案件。清朝的文字狱案件多样,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 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日趋腐朽、没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强化集权统治,造成了的局面。 历史背景 民族矛盾 清朝时期,清朝统治者对留下来的文人,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采取招抚办法,另一种是对不服统治的,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手段。 清朝入主中原,从汉族传统观念看,叫“乾坤反覆,中原陆沉”,“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在以儒家文化为正宗的汉族学问分子中间有着相当剧烈的民族敌忾心情。康熙初年南明王朝覆灭,中国大陆上有组织的抗清武装斗争基本结束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清朝某些有关政策的改变,满汉地主阶级的进一步合流,以及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到雍正时期,阶级矛盾这时却发展到相当尖锐的程度。 而反清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字作品在民间流传,并与以恢复明朝为目的的反清斗争结合起来,使统治不得安宁。雍正帝曾说:“从来异姓先后继统,前朝臣服于后代者甚多,从未有如本朝奸民,假称,摇惑人心,若此之众者。” 中国史学家顾颉刚形容清朝文字狱在二百多年间基本上没间断:“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 综合史书档案、《清实录》及其他材料,从康乾盛世初期开始,各种形式的斗争已在频繁出现,发展虽不平衡,却此伏彼起,连绵部绝,不断冲击封建统治秩序,对清政权构成的威胁日甚一日。 随机文章有关秦.隋朝的灭王和功迹?苏联最具野心航天计划,研制可重复使用太空船对付美国科学另类解读时间之谜,宇宙时间并不存在毁掉你的科学认知为什么夏天会下冰雹,夏天雷雨季节湿度大/容易产生强对流空气一亿倍光速飞出银河系要多长时间,14个小时横穿银河系(难以实现)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清代前期蒙古族重要将领:博尔济吉特·策棱的生平简介
博尔济吉特·策棱(1672年-1750年),前期重要将领。博尔济吉特氏,嫡裔,蒙古喀尔喀部人,喀尔喀台吉。 三十一年(1692年),其祖父丹律携他从居住地塔米尔投归,康熙帝授策棱为轻骑都尉留居京师入内廷学习,将其属部划入察哈尔镶黄旗。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指婚皇十女,授和硕额驸,并赐贝子品级。后奉命回驻塔米尔旧地,击败入侵的准噶尔兵。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从傅尔丹多次击败准噶尔兵,授札萨克。元年(1723年)特诏封多罗郡王。雍正二年(1724年)驻守阿尔泰,授副将军。雍正五年(1727年)偕内大臣斯格等赴楚库河与俄罗斯使节萨瓦立石定界签订《》;雍正九年(1731年)大败准噶尔军获鄂登楚勒大捷,晋封为和硕亲王,赐银万两,并授喀尔喀大札萨克。雍正十年(1732年)光显寺大捷,赐号"超勇",晋封固伦额驸。清廷从土谢图汗部分出19旗赐予他,统称赛音诺颜部。雍正十一年(1733年)为定边左副将军进驻科布多。元年(1736年)驻兵乌里雅苏台。 乾隆十五年(1750年)去世,终年78岁,襄,入祀京师贤良祠。从雍正十一年(1746年)至乾隆十五年(1750年),策棱一直驻防漠北,对北方边境的安宁,起着重要作用。 策棱是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喀尔喀部人。他的曾祖父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十八世孙图蒙肯,号班珠尔,对黄教的复兴作用很大,西藏达赖喇嘛非常重视他,赐号为赛音诺颜。他的第八子丹津生纳木扎勒,策棱就是纳木扎勒的儿子。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丹津的妻子格楚勒哈屯携带着策棱及其弟弟恭格喇布坦从塔密尔入朝归顺,康熙帝授予策棱三等阿达哈哈番的职位,在京师为其赐予住宅,下令将他带入内廷教养。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帝为策棱指婚和硕纯悫公主,授和硕额驸。不久赐予贝子品级,康熙帝下诏令策棱回归塔密尔放牧。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康熙帝命策棱前往推河从军,从北路出军防御策妄阿拉布坦。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出击准噶尔部,策棱跟从振武将军傅尔丹从布拉罕出军,一直到达格尔额尔格,多次击破准噶尔的军队,擒获准噶尔宰桑贝坤等一百多人,俘获与斩首甚众。在乌兰呼济尔大战准噶尔军,烧毁了准噶尔的军粮。大军回师的过程中,在半路遇到了准噶尔的援兵,再次击败了准噶尔军,因功被封为札萨克。 策棱常年生长在漠北,而且多年从军,对当地的山川地理十分熟悉。对喀尔喀部多次为准噶尔部欺凌的事非常愤怒,暗地里训练军队,培养猛士数千,归附于帐下作为自己的亲兵。又因为准噶尔军擅长突袭作战而喀尔喀的军队军纪不规范,每次外出游猎都在当地停止驻军,都会以军法规范自己的军队,而且都是严阵以待、如临大敌。自此,赛音诺颜的军队强大起来,称雄漠北。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特诏进封策棱为多罗郡王。 雍正二年(1724年),策棱亲自入朝觐见雍正帝,雍正帝命策棱和同族亲王丹津多尔济一起进驻阿尔泰,而且授予他副将军之职,下诏策棱可以用正黄旗的仪仗。 雍正五年(1727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派萨瓦伯爵来华谈判中俄中段边界划定问题,雍正帝先命国舅隆科多为中国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与萨瓦会谈。在谈判过程中,朝中有人检举隆科多私抄玉碟底本,雍正帝下令将隆科多逮办,命策棱继隆科多任中方首席谈判代表,策棱和内大臣四格等人一起赴楚库河,与俄罗斯帝国使臣萨瓦勘定边界、竖立界碑。完成这项任务后,策棱竟然陈兵边境鸣炮,朝廷因此事治策棱削爵之罪,雍正帝下令改为罚俸。 雍正九年(1731年),策棱跟从靖边大将军、顺承郡王锡保出师征讨噶尔丹策零,通过侦查得知准噶尔军自和通呼尔哈诺尔窥伺清朝的图垒、茂海、奎素诸部,策棱与翁牛特部贝子罗卜藏等人分兵将准噶尔军击退。 准噶尔部的首领大策凌敦多布、小策凌敦多布等人,都是噶尔丹策零的同族,与噶尔丹策零沆瀣一气。 噶尔丹策零派遣大策凌敦多布率领三万大军入侵喀尔喀蒙古诸部。噶尔丹策零听说锡保驻扎在察罕寿尔,振武将军傅尔丹驻军在科布多,于是派遣大将海伦曼济等率领六千人取道阿尔泰向东进军,分兵袭扰克鲁伦及鄂尔海喀喇乌苏,留下剩余的部众驻扎在苏克阿勒达呼作为自己的援军。策棱与丹津多尔济分兵迎击噶尔丹策零,到达鄂登楚勒之后,策棱派遣台吉巴海率领六百人进入准噶尔军,引诱他们出来追击,然后策棱设下伏兵突袭,斩杀准噶尔军的大将,准噶尔剩余的部众全都溃散,大策凌敦多布和海伦曼济等都逃走。策棱因功被雍正帝下诏进封为和硕亲王,赏赐白金一万两。不久清廷又授予策棱喀尔喀大札萨克的职务。 雍正十年(1732年)六月,噶尔丹策零派遣小策凌敦多布率领三万人自奇兰进发至额尔德毕喇色钦,策棱与将军塔尔岱青一起到达本博图山。还没有到,准噶尔的军队就侵扰了克尔森齐老,又分兵侵袭塔密尔,策棱的两个儿子和所部牲畜都被准噶尔所掠去。 策棱前来救援已经来不及,侍郎绰尔铎护送粮饷到达,对策棱说:"王爷应该速速率军前去截断敌军的归路,那样才能破敌。"策棱招丹津多尔济前去救援,但是他没有到达。 策棱回军奔袭准噶尔军,但是距离准军还有两日的路程。 准噶尔的军队直取额尔德尼昭,到了八月,策棱率兵追赶上了准噶尔军,策棱与之作战十余次,多次击破准噶尔军。 小策凌敦多布率军占据着杭爱山一带,靠近鄂尔坤河列阵。策棱令满洲兵于鄂尔坤河以南驻扎,自己亲率一万人埋伏在杭爱山一侧,蒙古诸军在鄂尔坤河以北驻扎,与准噶尔军交战。 准噶尔军看见满洲兵背水列阵,而且军容很差,就非常轻视,径直进击满洲兵。满洲兵败退,准噶尔军前往追击,策棱在山下的伏兵突然出现,像风雨一样冲击准噶尔军,斩首一万余,谷中布满准军的尸体,策棱俘获牲畜、军械不可胜计。 小策凌敦多布率领准军剩余的部队渡河,蒙古兵等待准噶尔军渡到一半的时候出击,准军大多在河流里溺死,河水都染成了血色。 顺承郡王锡保上书朝廷告捷,首先就为策棱请功,雍正帝十分高兴,为策棱赐号"超勇",并赐予黄带。下诏说:"策棱此次军功不是寻常时候的战功可以比的,这次随征的将士,一定要着重嘉奖。" 雍正帝因为策棱原牧地被准噶尔侵扰,赏赐给他们马匹二千、牛一千头、羊五千头、白金五万两,并赈济那些因战乱无可生计的部众,下令建造塔密尔城,为策棱建造府邸。 同年十二月,策棱晋封为固伦额驸,当时纯悫公主已经薨逝,雍正帝追赠她为固伦长公主。 雍正十一年(1733年),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统军进驻乌里雅苏台,雍正帝下诏令策棱佩定边左副将军印,进屯科布多,不久授予他为盟长。 雍正十二年(1734年)五月,清廷下诏令策棱进京商议军务。六月,移军察罕廋尔。 雍正十三年(1735年),准噶尔部向清朝乞和,请求以哲尔格西喇呼鲁苏为准噶尔与喀尔喀的游牧界,雍正帝询问策棱对策。策棱对雍正帝说:"之前喀尔喀的游牧地界尚未到达哲尔格西喇呼鲁苏,准噶尔部这个提议可以允许。但是准噶尔部的游牧边界,必须以阿尔泰山为界,"但是准噶尔部没有同意。 乾隆元年(1736年),大军回师,乾隆帝命策棱率领喀尔喀兵一千五百人进驻乌里雅苏台,并分兵驻防鄂尔坤。乾隆帝因为策棱的母亲常年居住在北京,策棱又在西北军中,不能与其母朝夕相见,于是将其母放归西北,并赐白金五千两进行安置。 乾隆二年(1737年),噶尔丹策零致信与策棱,自称为"车臣汗",并再次提出了之前议定边界的事项。策棱将此事上报朝廷,乾隆帝命策棱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噶尔丹策零回信。策棱在给噶尔丹策零的书信中说:"阿尔泰为议定的边界。你的父亲珲台吉在位时,阿尔泰以西没有厄鲁特蒙古的部落游牧。自从朝廷剿灭噶尔丹之后,朝廷命我来建城,驻兵其地,这是众所共知的事情。这里不允许有游牧者,原来是因为这里是两个部落之间的间隔地带,可以留出缓冲,使两个部落不相及,以减少事端的产生。如今台吉您反而说不能让出这个地方,请你想想阿尔泰是谁的土地,谁能让出这里?如果你能诚心遵从皇上所指定的边界,我肯定不会首先挑起战端,也不会再驻扎在科布多。而且你还声称我们的哨兵逼近阿尔泰,应该撤往内地。在这里设置哨兵的圣祖皇帝时的旧例,既然划定了边界,岂能不设哨兵?请台吉仔细考虑一下吧!"同年冬,准噶尔部的使臣达什博尔济奉表到达策凌处,乾隆帝命策棱与他们一起前来北京。 乾隆四年(1739年)春,乾隆帝降诏策棱返回喀尔喀。准噶尔赴京谈判的使臣哈柳去拜见策棱,哈柳说:"额驸您游牧的部属在喀尔喀蒙古,为什么要居住在别处呢?"策棱回答说:"我的主上居住在这里,我应该跟随主子。喀尔喀只是我部游牧之处啊!"同年冬,噶尔丹策零再次派遣哈柳奉表到达京师,开始商议决定准噶尔牧区不能越过阿尔泰山梁的事情,不再提议迁移卡伦的事。自从雍正年间清廷与准噶尔商议边界,策棱三此去京师,准噶尔忌惮他的权威很重,最终同意了他的提议。乾隆帝嘉奖策棱忠义,封其子成衮扎布为世子。 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帝命策棱勘定喀尔喀各部的游牧界限,不能越过扎布堪、齐克慎、哈萨克图、库克岭诸地,喀尔喀与准噶尔各守固定的界限。 乾隆六年(1741年),乾隆帝因为策棱年老,命移军驻扎塔密尔。 乾隆十五年(1750年),策棱病重,乾隆帝召其次子车布登扎布前去侍疾,派遣侍卫德山等前去慰问。不久,策棱病逝,终年78岁。策棱遗言请求与纯悫公主合葬,丧报传至京师,乾隆帝亲自驾临祭奠,命配享太庙,谥号"襄",御制诗挽之。 随机文章明朝[永乐大钟]的由来?兴义万峰林天坑深达600米,人类在坑底定居了600多年小行星也会有卫星吗?小行星妊神星有两颗月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牢骚效应,企业应对发泄情绪的员工宽容对待谷歌创始人佩奇布林,曾计划将230亿美元资产捐给马斯克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