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韩浩差点害死夏侯惇,一代奸雄曹操知道后却很高兴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复侯,名惇,字元让,西汉名臣的后裔,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相传夏侯家是当地有名的富户,祖父因为家里穷,到宫里当了宦官,因为混的不怎么如意,回乡后,亲戚们对他,还瓜分了他的财产,正穷困潦倒之时,夏侯家收留了他,还把家族里的一个小孩过继给曹腾,好延续曹家的香火,这个小孩就是曹操的父亲。

从那以后,曹家和夏侯家就好的像一家人似的,一直将曹操当成自己的哥哥,他俩关系就能有这么近。

夏侯惇其人也很有本事, 十四岁时乡间学艺,因有人侮辱了他的师父,他就敢手刃仇人,十四岁就能如此厉害,夏侯惇本事如何已经可想而知,就这样的人,曹操刚起兵讨伐时,夏侯惇就跟随了他,从副将起家,作到校尉、太守、将军、前将军、大将军,在曹操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的过程中,夏侯惇多建奇功,成曹操麾下一个相当重要的将领。

从这个层面讲,夏侯惇之于曹操,既有亲戚关系,又那么有本事,曹操对夏侯惇应该惜之如命才是,可有人差点害死夏侯惇,曹操不但不严厉的惩罚 ,还很开心,他开心什么?是夏侯惇跟曹操产生了什么矛盾,才让曹操如此讨厌他吗? 故事其实是这样的。

夏侯惇 历史上的夏侯惇,并不像小说里说的那么有勇无谋,相反,他很喜欢学习,喜欢读书,对读书人非常尊重,除此之外,还生活简朴,曹操有什么赏赐,一律分给手下军士,一辈子不置私产。

有武功,有知识,清廉、爱兵如子,曹操将之比拟为春秋晋悼公麾下名将魏绛,而且大家也承认,这种比拟一点都不夸张。

正因为如此,曹操是一直将夏侯惇当一位可以独挡一面的方面大员来使用的,每每出征,都喜欢留夏侯惇镇守后方,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夏侯惇镇守后方的时候。

公元193年,曹操在山东兖州站稳脚跟,之后,便派人到琅琊迎接父亲曹嵩。

曹嵩很讲排场,带着妻妾财物,浩浩荡荡的路过徐州,徐州刺史想讨好曹操,派兵随行护送。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派出去的部将眼红曹嵩的财产,竟然在半道上把曹嵩给杀了。

曹操听说以后能干吗,很固执地认为杀死父亲就是陶谦指使的,于是就在当年秋天,亲自带兵,命令全军挂孝,浩浩荡荡征讨陶谦,对陶谦进行报复性打击,临走之前,为了保障老窝的安全,特地将夏侯惇留了下来。

起兵 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徐州战事进展顺利的时候,长安李傕、郭汜之乱后逃亡到山东的突然发难,兖州辖下陈留郡太守,听从了吕布谋士的游说,突然起兵背叛曹操,并打算支持吕布当兖州刺史。

有了张邈的支持,吕布更是,很快打到兖州小县甄城,为什么?曹操家眷都在甄城,如果吕布拿下甄城,就等于掐住了曹操的咽喉。

夏侯惇能干吗,立刻率领精骑火速驰援,但吕布根本不想跟他正面交锋,攻打甄城是陈宫的主意,目的就是诱出夏侯惇,然后乘虚夺取兖州。

就这样在半道上,夏侯惇倒是跟吕布派出来拖延时间的游骑打了几架,好容易到了甄城,甄城是安全了,可很快就有探马来报。

吕布已经乘虚夺取了兖州,夏侯惇心里这个恼火,那是,立刻火速帅兵救援兖州。

然而等他赶到时已经晚了,吕布已在兖州大肆掳掠一翻,补充了点给养后跑了。

你问他为什么不占领兖州,不自己当刺史,吕布不傻,他知道凭他那点人马,占了也守不住,无非是白白的浪费军力而已。

夏侯惇没有办法,只能进城灾后重建,然而刚一进城,就有一大拨人过来投降 ,其中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将军,说是张邈、吕布的人马,因为知道这俩人迟早打败仗,所以早点过来投降,也好为自己谋个前程。

夏侯惇想也没想,过去热情的接待,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刚刚走到跟前,怪事发生了。

这些人便,猝不及防的抓住了他? 为什么? 逃兵而已,想抓住夏侯惇勒索点财物,夏侯惇就这样一个不小心上了当,当了绑匪的俘虏,将军被抓了,底下人怎么办,乖乖答应绑匪的要求?一般人当然会如此,然而夏侯惇的部将,一个非常勇敢的猛人不干了。

他是谁? 韩浩,三国演义里也出现过几回,基本上属于领盒饭的,但事实上呢,这个人很了不起,是夏侯惇亲自向曹操推荐的人才,现在是他手下一位很得力的部将。

按说夏侯惇对韩浩有知遇之恩,如今夏侯惇落难,韩浩应该想方设法的搭救才是,然而: 夏侯惇被绑架之后,曹军是一阵混乱,可韩浩却表现得非常镇定,命人把住城门,拦住绑匪去路,然后带本部人马包围了绑匪,怒斥他们说: 汝等凶逆,乃敢执劫大将军,复欲望生邪!且吾受命讨贼,宁能以一将军之故,而纵汝乎? 什么意思? 你们真是罪大恶极吗,竟敢劫持大将军,难道不想活了吗。

以为有大将军在手了不起,哼,妄想,我等奉命讨贼,杀掉你们才是我应干的事儿,哪儿会因为一个将军放纵你们这些绑匪呢,完事之后又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又转过头流着泪对夏侯惇说: 当奈国法何! 请将军谅解,我不会因为你而放过绑匪,只会用国法来处理这件事。

说完这句话,就下令手下攻击。

绑匪一看,怎么人质也不灵了,人家并肩子上,我们多少人也不够砍的啊。

于是一个个吓得跪在地上,也是流着泪连连向韩浩恳求说: 我但欲乞资用去耳! 我们只想得到钱财,并不想伤害大将军性命,请你不要杀了我们。

你瞧瞧,就这么你流泪,我流泪的,大家都哭了个稀里哗啦,那么,韩浩心软了吗?当然没有? 那是大手一挥,兵士一拥而上,眨眼就把这些个还跪在地上磕头、流泪的绑匪砍了个。

不久,这件事就被曹操知道,假如当时绑匪心狠一点,夏侯惇不就领盒饭了吗? 如此重要的人物,差点让他领盒饭,曹操很生气,并且严厉的惩罚韩浩了吗?没有, 卿此可为万世法。

为麾下出了这么个能人很开心,所以号召大家都向韩浩学习,学什么?曹操下令说: 自今已后有持质者,皆当并击,勿颐质。

今后遇有绑匪劫持人质的,可以同人质一齐消灭,据说此令一出,曹操治下,再也没人敢绑架人质了。

这就是“此人差点害死夏侯惇”的故事,古人就是这么有趣,不被一时利弊蒙昏头脑,他们考虑的,往往都是长期有效,可以为后世表率的方法,也许,这就是和胸怀大志的区别,可笑有人还担心夏侯惇会因此和韩浩结仇,韩浩以后官至长史、司马、中护军,被曹操加封为万岁亭侯,拿下汉中后,还为曹操执掌,他是夏侯惇的部将,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能离开夏侯惇的提携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梦到差点出车祸躲过了

梦到差点出车祸躲过了,得此梦五行主水,主事业中有烦恼,因金钱之事多有不安,彼此求财难得,生活有不利之事,冬天梦之吉利,秋天梦之不吉利。在外求财者梦到差点出车祸躲过了,家中多出变故之迹象,与家人争吵颇多者,家中有不宁之意,财运难保。单身女人梦之,五行主水,主事业中多为他人所影响,求财有不利之迹象,财运不得,则事业多有不顺之事,与他人间有争执者,相处多为不安。已婚男人梦之,财运难以顺遂,因金钱之事与他人间争斗者,则彼此间多有不利之事,求财难以长久。老年人得此梦,主家庭纷争不断,生活有不利之事,相处多有不安。刚结婚之女性得此梦,因金钱之事与他人间争吵,则事业中多难以顺利,生活有不安之意。

李元昊的叔父山遇惟亮:差点改变宋夏格局的人

山遇惟亮,《西夏书事》介绍为:山遇,名惟亮。山遇惟亮是西夏开国李元昊的叔父 ,《西夏书事》中以「山遇」称之。因为山遇惟亮是李元昊之叔,而李元昊的党氏为「嵬名」,所以山遇惟亮又常被人称呼为「嵬名山遇」。至于「山遇」是他的官职还是外号,还是封地名现已不可考。 山遇惟亮为西夏初期的军政大臣,先事李德明,李德明死后辅佐李元昊。因反对李元昊自立为帝,逃往宋国,却被宋国押送回西夏,被李元昊乱箭射死。 山遇惟亮生前任西夏左厢监军,山遇惟亮的亲弟惟永则掌西夏右厢监军。山遇惟亮与惟永,还有他的一个堂弟惟序,均为元昊心腹股肱之臣。 山遇惟亮是其家族的首领,多次为西夏立下战功。其活跃时期应为李德明至李元昊称帝前。此期间西夏与无战事,故宋史并无山遇战绩。 宋天禧四年 (西元1020年),李德明迁都怀远镇(原属灵州,今宁夏银川市)。宋天圣六年(西元1028年),李德明命其子李元昊与山遇惟亮领兵取甘州。宋明道元年(西兀1032年)九月,李德明又派李元昊取凉州。虽然史无记载,但是从后来元昊重用山遇惟亮兄弟主持军政来看,在西夏席卷河西大漠的征战之中,山遇惟亮兄弟必然居功厥伟。 明道元年(西兀1032年)十月,李德明去世。李元昊即位后,与山遇惟亮分兵占领瓜州(今甘肃安西东)与沙州(今甘肃敦煌东)。至此西夏势力直抵玉门关,据有整个河西走廊,与宋、辽成之势。 西夏大庆二年(西元1037年)七月,李元昊召集党项诸豪酋於贺兰山会盟,提出称帝一事。山遇惟亮以西夏经济过于依赖宋国,如称帝则必将引起宋夏战争,经贸断绝,国家必困为由坚决反对李元昊称帝,无奈李元昊其意以决。 李元昊无法容忍军政大臣山遇惟亮与自己异心,遂暗命山遇惟亮之弟惟序自首其兄谋反。山遇惟序不忍,将之泄露与山遇惟亮。山遇惟亮带妻、子共二十三人逃往大宋。李元昊一路追击,宋将郭劝不知山遇是否真降,又恐得罪李元昊,故将山遇惟亮绑起遣送回西夏。 西夏大庆二年(西元1037年)九月,元昊命人将山遇惟亮绑在山坡上,然后用乱箭射死。山遇惟亮死后不久,就在同年的十月,元昊称帝建国,改元“天授礼法延祚”。 《西夏书事》:“山遇有勇略,其死也,国人(西夏人)哀之。” 宋朝大臣富弼评价道:“其(山遇)一心向化,为庸奴(郭劝)所败,遂致身死族灭,(山)遇亦穷矣!” 山遇惟亮心向宋朝,熟知西夏虚实,知兵懂兵而且在西夏威望极高。如果真能用他,宋夏战争宋国就不会打得这么惨。当然历史是没办法假设的,后人也只能叹息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