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古时候十大幸运帝王排行,清朝独占4位,第一名颇具争议性!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中国的数不胜数,雄才大略者有之,昏聩无能者有之,他们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群体,妄评出下面十大幸运皇帝 TOP.10 同治幸运指数:5.5 幸运理由:独生子就是好呀 爱新觉罗·(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

为帝长子,生母为。

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

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起义。

同治四年(1865年)的满蒙(兵)中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军之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

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京紫禁城,终年19岁。

庙号穆宗。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TOP.9 幸运指数:6 幸运理由:和尚皇帝,天下独一 大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

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公。

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

1367年命、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也被收回。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建立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地位。

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

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TOP.8 幸运指数:6.5 幸运理由:天下好事都给他一个人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出生,于1799年2月7日逝世,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皇帝第四个儿子,母亲钮钴。

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一七九九年在睡梦中离开人世,享年八十九岁。

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

他修建了壮丽宏大的,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庙号清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葬于清东陵,清裕陵。

TOP.7 幸运指数:7 幸运理由:一个女人换了个花花江山,赚吧?!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永福宫,生母为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1] 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辅政。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

同年,顺治皇帝迁都北京。

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

面对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福临同大臣经过反复筹商,决定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

使局势逐渐好转,为日后进攻云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顺治十年(1653年)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

十四年,又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

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

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

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

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

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

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的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享年二十四岁。

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

TOP.6 幸运指数:7.5 幸运理由:是你的就是你的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第四子,母,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

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

汉高祖死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

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丞相等大臣把诸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

当时百裕,天下小康。

刘恒为代王时有位王后,生有四个嫡子,在刘恒称皇帝后不久,这四个嫡子相继去世,其余诸子中宠姬之子最长。

刘恒登基后三月后(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刘启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窦漪房为皇后。

汉文帝与其子统治时期被合称为 。

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

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

道德方面,汉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尝药,深具孝心。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汉文帝崩于长安,后葬于霸陵。

在古代,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

所以,其庙号太宗,谥曰孝文皇帝。

也是《》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TOP.5 幸运指数:8 幸运理由:从平民到皇帝的伟大传奇! 汉元帝(shì)(前74年—前33年),与嫡妻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奭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

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妻子毒死。

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

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

汉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

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在位16年,葬于渭陵。

TOP.4 刘邦 幸运指数:8.5 幸运理由:一个无赖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的教父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不事生产。

秦时任沛县泗水,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

起事后不久,刘邦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马。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向刘邦投降。

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

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

战争前期,屡屡败北。

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的力量,终于。

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臧荼等异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

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

有人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TOP.3 幸运指数:9 幸运理由:中国第一个皇帝,还不够?再加上万里长城!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

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等人,重用、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

同时在中央实行,管理国家大事。

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统一度量衡。

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

TOP.2 幸运指数:9.5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1] ),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

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获赐号“武媚”。

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

高宗驾崩后,作为、的皇。

期间,改名为“曌”。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

武则天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

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

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中宗恢复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

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

有《垂拱集》、《金轮集》,今已佚。

《全唐诗》存其诗。

TOP.1 幸运指数:10 幸运理由:一场天花诞生了一位千古一帝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

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立中国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主权,举行“”取代战争,怀柔招抚喀尔喀蒙古。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学者将其尊为“千古一帝” ,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这四个古时候名人既是叛贼,又同时是兵法高手

一、 先来说说英布,英布是秦末汉出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被称为黥布。 英布出身寒微,曾和郦山的一货囚徒出来在江泽作强盗。起义后,他聚众上千人也开始起义,投靠,拥立。项梁被秦将杀了后,杀宋义夺得楚军的指挥权,以英布为先锋,击败围困巨鹿的秦军,后杀二十万秦降兵。 项羽军队进军咸阳,末代皇帝奉玺跪地在城外向迎,可是项羽却让英布“手起刀落”杀了子婴。英布作战勇敢,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其间项羽迫使楚怀王迁都,暗中派英布在路上予以截杀。 英布到九江上任后,齐王田荣叛楚,项羽出兵伐齐,向英布征兵,英布托病,只派部将率几千人前往。在彭城击败项羽,英布还是托病不救,这就引起了项羽对英布的怨恨。 在刘邦再次和项羽彭城大战,刘邦兵败时,刘邦派隋何去九江游说英布反项羽。 英布听了隋何的话,表面上答应,但是心里还是拿不定注意,刚好此时楚使来催促英布发兵,隋何是趁机跑出来说英布已经降汉,楚使慌忙逃走,隋何给英布说反叛已成事实,应派人赶去杀了楚使,英布此时只能照做,杀了楚使。 项羽大怒,派龙且攻九江,英布不敌,败逃汉地,从此开始事汉。后随汉军转战至垓下,项羽最终乌江自刎,战争结束。 没过几年安生日子,被杀,紧接着也被杀,三个“异”只剩他一个,他担心会有同样的命运,所以积蓄力量,制定作战计划。后被他爱妾私通的贲赫告发,被逼造反。最终还是被刘邦所败,落了个被杀的命运。 二、 吕布是三国名将,勇冠天下,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吕布先跟随并州刺使丁原,董卓进京后,被董卓利诱杀了丁原,率众投奔了董卓,认董卓作义父。董卓迁都长安后,肆无忌惮,引起了朝臣的不满。司徒遂用貂禅设“美人计”挑拨董卓与吕布的关系。 最后“美人计”成功,吕布为貂禅杀了董卓。董卓死后,其部下攻打长安,吕布败走。后成一股势力,投奔兄弟,可是袁氏处处利用和暗算他,后投奔张扬,后被击败又转投。 在刘备和相斗时,抢了刘备的地盘,害的刘备只能成了“无地”的势力,只能投奔了曹操。最后曹操大军攻占徐州,杀了吕布。 陈寿在《——吕布臧洪传第七评》对吕布有评价:“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可见,吕布乃是一反复小人,惟利是图。军事上无甚谋略,比曹操强大时也未能战胜曹操。当然他也是一代情圣,他对于貂禅的情可是呀! 三、 侯景可以说是时期除了名的叛将。侯景乃北魏怀朔镇人氏,是一个鲜卑化的羯族人,自小臂力过人,善于骑射,早年在北魏边镇当兵,后因带兵击败葛荣,而升任定州刺使,受封濮阳郡公。 后来北魏的实权分别被和控制,侯景投靠了高欢。成了东魏和西魏,高欢任东魏丞相,为东魏实际掌权者,对侯景很不放心,高欢死后侯景果然带人马投了西魏。西魏宇文泰了解侯景为人,宇文泰接受了侯景的投降,但是侯景须来长安述职,实际就是想解除其兵权。 侯景是聪明人,现在只能选择投降南方的梁朝了,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准备接纳侯景,让带五万人北上接应侯景,路上遭到东魏军队的进攻,兵败被俘。东魏军队趁胜进攻侯景,侯景大败,逃到南梁境内的寿阳。 东魏此时不愿和南梁发生战争,遣使愿意归还俘虏萧渊明,这事被侯景知道后,他想借此试探梁武帝接纳他的诚意,遂派人假冒东魏使者,提出用侯景交换萧渊明的罢战条件,梁武帝答应了。 侯景得知梁武帝这一态度后,马上又叛变,招兵买马,一直打到建康。梁武帝被俘,最终被饿死,侯景扶持了两个傀儡皇帝后,最后干脆自己当皇帝,国号汉。侯景到处屠杀掠夺,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史称“侯景之乱”。 后来,梁朝大将王僧辩、率领大军从江陵出发,进攻建康。侯景的叛军兵败,侯景只带了几十个心腹乘了一只小船狼狈逃走,半路上被他的部下给杀了。 侯景此人先叛东魏,接着又叛西魏,后来又背叛南梁,还差点都吞并整个南梁,改写历史了!用“狡猾多变”来形容他一点都不为过,他可是反叛类的最高境界呀! 四、 众所周知,吴三桂是明末清出的大汉奸。吴三桂明辽东人,锦州总兵吴襄之子。少时随父抗击后金的进攻,作战勇敢。后升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部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铁骑部队。当时已经快攻到北京了,皇帝是飞书要求吴三桂部回守京城。 可惜吴三桂部慢慢吞吞,到达河北丰润时,北京已经沦陷,崇祯也自尽了。吴三桂遂退守山海关,李自成招降吴三桂,吴三桂答应投诚,在路上遇见家仆诉说父亲被虐和爱妾被占,所以冲冠一怒为红颜,又反了大顺,重新夺回山海关。 李自成亲率大军来攻打山海关,吴三桂战败,向满清借兵,引清兵入关共击李自成,李自成大败。吴三桂在北京城本欲立朱明后嗣继位,好招揽自己的实力,可惜清兵入关后一发不可收拾,多尔衮早看出吴三桂是投机分子,立即命令他西追农民军。 后来入主中原后,吴三桂被列为三藩,封平西王,镇守云南、贵州一带。 初年,听闻康熙欲撤藩,遂再次造反。自称周王,与其它两藩尚之信、耿精忠,以及起原部下王辅臣等一起叛清,史称。最后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同年病死。 观其一生,吴三桂根本就是一投机分子。做人毫无原则,居然勾结满清打击本族势力。暗自培养自己的势力,最终目的就是要登基当皇帝。 最后他的愿望的的确实现了,但是太短暂了,还没来得及体味,就死了。他的愿望已经建立在“大汉奸”的基础之上,愿望虽然实现,但是最终落一骂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姜子牙竟是古时候历史上裸婚第一人?有何真相

“裸婚”,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对这个当下时尚,在讲究明媒正娶、程序繁琐的古代似乎不可能。如果你这样想,你可能错了。网络配图 王宝钏和薛平贵的婚姻,就很典型。王宝钏是唐朝宰相的三女儿,她天生丽质,聪明贤惠。到了婚嫁年龄,她看不上诸多王公贵族的公子,却偏偏对在家里做粗工的薛平贵产生了爱意。 经过彩楼抛绣球,她有意选中了薛平贵。不料其父嫌贫爱富坚决不允。无奈之下,她与父亲三击掌后断绝了父女关系,然后毅然和薛平贵“裸婚”,住进了破弃的寒窑。 在崇尚“”的封建时代,产生如此伟大的爱情实属不易,按理应当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可事实并非如此。 王宝钏和薛平贵“裸婚”后,薛平贵从军征战,远赴西凉,尽管遭到垂涎王宝钏美色的魏虎暗算,但总算没丢掉性命,屡闯难关,战功赫赫。可此人胜利后却忘记了仍住在寒窑里苦苦度日的原配妻子王宝钏,而是迎娶了西凉国公主玳瓒,当上了西凉国国主。就这样,弹指一挥18年过去了。 薛平贵18年未回家,而远在长安寒窑里的发妻王宝钏却苦守寒窑18年。18年来,王宝钏贫病困顿,挖光了周围的野菜,苦度日月。网络配图 18年后的一天,薛平贵终于良心发现,想起了自己的糟糠之妻王宝钏,于是回到长安与王宝钏寒窑相会,然后封王宝钏为正宫皇后。可苦命的王宝钏却消受不起这样的福气,在被封为皇后之后第18天就死了。 由此可见,勇敢裸婚,貌似爱情段位很高,但它背后的隐患是无穷的。爱情是易耗品,生活又具有磨刀石般的品质,一旦爱情和生活相互摩擦起来,大抵是爱情被磨损得。 所以,我们不反对裸婚,前提是女方主动要求裸婚。但如果男人谆谆诱导女孩子与之裸婚,那就是打着爱情的幌子进行诱骗。这并不是笔者只重物质,一定要男人掏银子证明感情的深厚度,而是希望男人对女人有点最起码的尊重。王宝钏的命运无疑是佐证之一。 有人说,“裸婚”是年轻人的一时冲动,我说不对,与裸婚时,姜子牙72岁,马氏也68岁了。网络配图 当然,姜子牙与马氏裸婚的故事,刚好与王宝钏和薛平贵的“裸婚”相反,率先背叛婚姻的不是姜子牙而是马氏,但结局也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裸婚实在是相当的危险! 相传姜子牙出生时就已经家道中落,一直靠人接济度日,直到他72岁了还没有结婚。常年帮助姜子牙的好友们为他说了一门亲事,这名叫马氏的女子自愿“裸婚”,嫁给了身无分文的姜子牙。 然而,婚后二人并不和睦,时常吵架。马氏总是抱怨姜子牙没出息,看到他每天拿着无钩的鱼竿出去钓鱼更是反感。因为无法忍受婚后的贫困生活,马氏最终抛弃姜子牙改嫁。后来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称帝,贵为国相,马氏又回来找他。姜子牙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向地上泼了一盆水,告知覆水难收的道理,让马氏懊悔不已。要怪也只能怪她没眼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