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从起义到灭亡,混战五十四年。
明末人口为一亿,到时全国人口只剩下1400万人了,锐减了80%多,损失人口8000多万。

轰轰烈烈 崇祯元年,陕西的大饥荒弄到人相食的地步,正是这场空前的大灾难拉开了明王朝灭亡的序幕。
李自成的战马饮惯了人血,对水。
上了战场,战马一闻到血腥味,奔腾嘶鸣,眼睛发红,简直像狮子一样。
大顺军打下安徽桐城,一农民在城门口拦住几个大顺军战士,向他们讲述自己的苦难,一个大顺军小头目说:“哎呀,你既然那么苦,何必活在世间?”就把老农杀了! 生生死死 农民军在河南攻掠,最大目标自然是洛阳的福王(崇祯的叔叔),此人乃第三子。
李自成看见跪着哭喊饶命的王爷,让手下人把他绑上,剥光洗净,又从后园弄出几头鹿宰了,与福王同在一条巨锅里共煮,名为“福禄宴”,与将士们共享。
事后,李自成手下搬运福王府中金银财宝以及粮食洗劫一空。

磊磊落落 李自成进京后,命人遍索皇宫,发现大内府库中只有黄金十七万,白银十三万,骇异之下,失望至极。
自缢后,只有李国桢一人跪在灵柩前痛哭(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但是,李自成的士兵闯入李国桢家里(京营总督,正部级),几百人轮奸了李国桢的老婆和宅子中所有的妇女,然后,他们把李国桢老婆赤条条抱于马上,在大街上边走边喊:“都来瞧都来看,这就是襄城伯李国桢的夫人!” 哭哭啼啼 大学士魏藻德,状元出身。
他隔门缝乞求,刘宗敏(李自成的名将)审问魏藻德:“你位居首辅,为何让国家变成这样” 魏藻德答:“我是书生,不懂政治,崇祯昏庸,国家才成这样。
” 刘宗敏大怒:“你一个状元,三年就升为首辅。
崇祯什么地方对不起你,竟然说他无道昏君!” 于是,刘宗敏用力扇了魏藻德数嘴巴。
魏藻德大呼:“我有一女,愿献给将军为妾!”刘宗敏听了高兴,奸污后送入军营,听凭军士轮奸。
刘宗敏更加不屑,严命兵士加紧拷掠,最后魏藻德脑袋被刑板夹裂,脑浆流出而死。

凄凄惨惨 李自成研究会的副会长说,李自成败退出京城的时候,曾经将国库中的金银财宝掠夺一空,意图日后。
李自成在通城(湖北一带)殉难后,其夫人高桂英、丞相和大顺军家属隐居在幕阜山(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的深山老林,他们在其后裔处发现各类大顺文物6000余件,其中李自成御用品就达400多件,还有不少是从明皇宫劫夺的文物。
是是非非 伟人说,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就跟穷人诈富一样。
李自成能有(伟人敬重的人之一,都是布衣天子)的雄才大略,便不会有晚清的百年痛史。
一定要吸取李自成的教训,万万不可匆匆进京,再匆匆撤退,退回来就失败了。
明太祖朱元璋杀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全家的真实目的
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网络配图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实现了从放牛娃到至尊的华丽转身,登基之后他迫切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封功臣,这些跟随他征战四野的开国元勋,哪一个不是、功勋卓著,、、、胡大海,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即便是在600多年以后,依旧在被世人熟识和传诵。而在朱元璋的功劳薄上,排在最前列的就是韩国公,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度身居宰相高位的头号大功臣,最后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76岁已经年逾古稀的李善长,至死也许都没弄明白,压在他脊梁上诸多罪名的虚实与真假。曾几何时,李善长可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他不止一次地称赞李善长是自己的“在世”,就是这位“在世萧何”形影不离地跟在朱元璋的身后,把朱元璋从一个草莽一步一步地推上了权力的顶峰。朱元璋每一步成功的背后,都能看到李善长的身影。网络配图大明王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位列众人之首,荣耀至极。朱元璋之所以如此信任李善长,除了在关键时候,李善长忠贞不二地站在朱元璋一边之外,他还做了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竭尽全力地帮助朱元璋一步步地登上了皇帝宝座。从投靠到朱元璋的队伍中,到大明建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善长与朱元璋之间都配合默契,相互信赖,对朱元璋交办的事情李善长无不,不敢有丝毫怠慢。然而,就在李善长受到皇帝给予的莫大荣耀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朱元璋不太信任李善长了。因为李善长权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了朱元璋皇帝的权力。所以朱元璋就撤了李善长的丞相职位,而李善长也对朱元璋不像以前那么谦卑和恭敬了。洪武九年,朱元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封他为驸马都尉。朱元璋这个女儿虽然是皇帝的女儿,却根本没有大小姐的脾气,特别守妇道,对李善长尊敬如父。李善长荣誉达到了极致。可是这一下,就遭到了同僚们的嫉妒。有人弹劾李善长,说他儿子娶了皇帝的女儿,他就从此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陛下病了十几天不上朝,你连问都不问一句?朱元璋也觉得,李善长也太不像话了,一生气,就扣了李善长18000石奉禄。史书说,“帝始微厌之”(《李善长传》),也就是皇帝开始有点讨厌李善长了。网络配图在小编看来,朱元璋对李善长的定罪依据,无论是参与谋反,还是擅自带兵,如果其中有一件是真的,都是灭门的大罪,然而通过推理,却发现其中漏洞百出,无法令人信服。对于这样的无力指控,甚至连朱元璋都无法说服自己,于是,他需要更为充足的理由。就在朱元璋不知如何处理李善长的时候,负责观测天象的官员来报,说观测到了“填星犯灵台”。所谓“填星”就代表大臣,“犯灵台”就是要遭灾了。意思是说,将要有大臣遭灾了。这一下,朱元璋心想,杀李善长可是天意。朱元璋终于找到了杀李善长的借口。就这样一声令下,把李善长一家70多口人满门抄斩。当李善长被杀之后,太子对父亲朱元璋说,父皇啊,您杀人太多太滥,这会有伤和气的。他说这个和气,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和气,而是大自然之间和社会中的生命的能量。朱元璋听完之后没吱声。第二天,他把太子叫到跟前,往地下扔了一根长满了刺的棍,让太子捡起来。太子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朱元璋就说,这棍上有刺你不敢捡是吧?我替你把刺去干净了。我杀的这些都是天下的坏人,我把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好当家啊。朱元璋和太子的这番对话,就暴露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真实动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老爹夺走妻子之后,李瑁的下半辈子是如何过的?
老爹夺走妻子之后,的下半辈子是怎么过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如果不是杨玉环,可能李瑁这个名字,一直都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的皇子,后人也不会有太多人知道他,因为一旦提起李瑁,那必然就会提起杨玉环。李瑁与杨玉环本是一对夫妻,杨玉环正是寿王李瑁的寿王妃,却被自己的老爹夺走了妻子,李瑁想必心里也是很憋屈吧。那被抢了妻子之后的李瑁,下半辈子是如何度过的? 李瑁原名李清,是唐玄宗第十八个儿子,这个排行当然就与太子没什么关系了,他一生最好的情况或许是当一个能建功立业的王爷,当然前提是对他不错,不管是老爹还是当了太子的哥哥,最差也不过是一个闲散的王爷,毕竟皇族中不缺这样的人。李瑁与杨玉环成亲的时候,杨玉环还不到十七岁。 当时他的生母正得皇帝的恩宠,李隆基面对李瑁自然也不会有多苛刻,李瑁与杨玉环婚后也有五年的幸福生活。但是没想到武惠妃因宫廷之事受惊而死,李隆基见到了自己这个的儿媳,有人说是因为杨玉环惊为天人的容颜,也有人说杨玉环长得像武惠妃,但不管原因是什么,她最终都成为了李隆基的杨贵妃。 当时,贵妃这个封号已经从李世民时代起就废置不用了,然而却被李隆基赐给了杨玉环,而封号的这一天,距离李瑁娶了父皇给自己安排的另一位妻子,才刚刚过去了十天。后来被立为太子,这就意味着李瑁这辈子与太子之位是真的没有一丝的可能了,原本拥有的一切,都像是一场梦一样,除了自己还是皇子,什么都没有了。 想想当初,武惠妃为了让李瑁成为太子,害死了三个皇子,自己也被吓死,结果却把自己一心想要扶持上位的儿子给害到这样的地步,不知道武惠妃泉下有知的话,会是怎样的反应?而在这之后的李瑁,为养父宁王守孝三年,李隆基也对这个儿子逐渐疏远,或许是心中有愧,也或许是眼不见为净,总之李瑁是越来越透明了。 李瑁后来娶的韦氏,两人一共生有五个儿子,其中有三个人被封王,而之前与杨玉环在一起五年没有孩子,杨玉环成为贵妃之后也没有生育,或许就是杨玉环自身的身体问题了。李瑁的一生就这样被一笔带过了,距离他迎娶韦氏三十年后,李瑁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后半辈子史书没有什么记载,但是可以想象,那一定是非常憋屈的。 要是别人还好说,偏偏是自己老爹抢走了媳妇,李瑁能怎么办?被老爹疏远又能怎么办,他本身也不是那种天纵奇才,没有耀眼的童年,没有辉煌的人生,他的一生只有这一件事情被记载在史书里,也是很悲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