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光绪帝为什么会经常挨饿?与慈禧太后太后有什么关系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1
提到皇帝的饮食,我们自然会用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玉盘珍馐等高大山的词汇来形容。

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把皇帝的膳食总结为四句话:“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

” 溥仪的这番话可以从两点来理解:网络配图 第一,皇家的饮食,最注重排场,而不关心营养和口感。

皇帝每次“传膳”,菜品总能马上被摆在桌子上,因为御膳房早在半天或一天以前就已做好,煨在火上等候着的。

这样,饭菜已失其新鲜。

第二,清朝皇室传统的用膳规矩,也影响着饭菜的色香味。

皇家担心“因食致疾”,常常将饭菜做得不咸不淡毫无滋味,令人生腻,以此避免皇帝吃太多。

皇帝的伙食不如常人想象的那般华美,倒也不难理解,之处在于,清朝有一个常常挨饿的皇帝,即帝。

光绪无疑是清朝皇帝中境遇最凄惨、最苦命的。

1875年1月,年仅4岁的载湉入宫称帝,年号光绪,庙号德宗。

对于小皇帝的成长,御医告诫说要节食。

至于如何节食,却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于是,和乳嫫像看管囚犯一样看管年幼的光绪,常常将他饿得直哭。

据清末太监信修明记载: “光绪皇帝十岁上下,每至太监房中,先翻吃食,拿起就跑。

及至太监追上,跪地哀求,小皇爷之馍馍,已入肚一半矣。

小皇爷如此饥饿,实为祖法的约束,真令人无法。

”饥饿中的皇帝要到太监那里偷食物裹腹,也算是了。

如此看来,皇帝倒不如普通百姓之家的子弟,虽没有九五至尊的地位,若非赤贫,饮食上应是自由的。

种种记载显示,不仅少时吃不饱,成人之后受制于,饮食上也没有多少改善。

网络配图 慈禧对光绪的饮食管制甚严。

一天,光绪觐见慈禧,说自己吃的都是“草具”(粗劣的饭食),祈求太后予以改善。

慈禧地说:“为人上者亦讲求口腹之末耶?奈何独背祖宗遗训!”慈禧教训光绪要遵从祖宗之法,不讲求饭食好坏,光绪也就默不作声了。

1898年“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囚禁光绪于瀛台,光绪完全失去了做皇帝的尊严。

在此期间,光绪再次遭遇饿肚子的窘境。

据记载: “光绪戊戌,德宗被幽瀛台,每膳虽有馔数十品,离座稍远者半已臭腐,盖连日呈进,饰观而已,无所易也。

余亦干冷,不可口,故每食不饱。

偶欲令御膳房易一品,御膳房必奏明孝钦,孝钦辄以俭德责之,竟不敢言。

”摆在皇帝面前的饭食,竟然多半因过期而变馊变臭,实在难以想象。

慈禧穷奢极欲,却以节俭之名驳回光绪换一道菜的请求,可见慈禧对光绪之严格(或曰恨)。

由此可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不仅精神上受到凌辱,身体上也遭到摧残。

网络配图 曾受慈禧宠幸的大太监寇连材说:“中国四百兆人中,境遇最苦者莫如我皇上(光绪帝)。

盖凡人当孩童时,无不有父母以亲爱之,顾复其人,料理其饮食,体慰其寒暖,虽在孤儿,亦必有亲友以抚之也。

独皇上五岁登基,登极基后无人敢亲爱之,虽醇邸之福晋(光绪生母),亦不许亲近,盖限于名分也。

名分可以亲爱皇上者,惟西后(慈禧)一人。

然西后骄侈淫佚,绝不以为念。

故皇上伶仃异常,醇邸福晋每言辄涕泣云。

” 听了这一番话,也许就能明白光绪帝的遭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阿勒泰2025年社保待遇领取认证,按这几种方法认证!简单实用,一学就会

阿勒泰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之后,养老金都是从次月开始发放的,但退休人员想按时领取待遇,则就需要先认证,那么,阿勒泰社保每年的认证如何操作?怎么在手机上完成?下面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来看看详情。

一、阿勒泰社保认证最新消息,如何用自己手机帮父母养老认证?支付宝路径:首页-电子社保卡-亲情服务-绑定家人社保卡-养老待遇认证-人脸识别-认证成功微信路径:直接搜索-电子社保卡-进入微信小程序余下路径跟支付宝一样提示:1.需要输入自己的电子社保卡密码2.亲情服务绑定时,需要上传绑定的社保卡正面照片(有照片就行)3.开始认证时,是人脸识别,老人对着屏幕上的4个数字念一下就行了。

注意脸要离近一些!(这一步我妈重试了二十多次始终通不过,一度让我以为手机出毛病了,都想放弃了,最后还是不甘心,又把手机放她脸前重试了一遍,顺利通过验证了)4.成功后最好到认证记录里查询一下,保险一点。

注意事项无论使用支付宝还是微信认证,都需要记得做好以下规范。

在人脸识别认证时,最好不要戴帽子、口罩、墨镜、眼镜等会遮挡面部的东西,因为遮挡物会使认证出现失败的可能,我们要保持五官都清晰的在识别框内,这样更容易一次性认证成功,最好周围环境的光亮是足够的,不要在黑暗的地方认证哦。

此外,一般认证都是一次性就成功的,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如果第一次认证不成功,也不要着急,反复认证几次就好了,一般都可以认证成功。

实在不行再采取别的认证方式或者联系有关人员查看问题。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安史之乱”还是打了八年这么长时间

是玄宗末年至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将领等人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对于安史之乱来说,持续了8年左右的时间。

正是因为时间久、规模大,所以在安史之乱后,唐朝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衰落中了。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在公元757年正月就被杀了,也即其造反的一年后就死了。

不过,安史之乱还是持续了8年左右的时间。

对此,这一方面是因为安庆绪、等人继续叛乱,另一方面,唐朝对于节度使的不信任,也是安史之乱打了八年才结束的重要原因。

一 首先,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用一个月的时间由河北范阳打到东都洛阳。

在从长安逃离后,安禄山率领的叛军得以攻占长安城,这无疑是安禄山势力达到顶峰的体现。

不过,公元757年正月,安禄山被安庆绪所杀。

在此基础上,安庆绪自立为帝,年号载初。

后被迫退出洛阳,逃亡邺城。

与此同时,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已经退位,所以得以掌握唐朝大权。

在此基础上,唐肃宗重用等将领。

公元757年,郭子仪攻克河东郡,叛军将领崔乾祐悄悄向南逃遁。

对此,唐朝大军乘胜追击,消灭了十多万叛军。

二 面对唐朝大军的步步紧逼,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撤出了洛阳。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肃宗派遣郭子仪等九位节度率领步兵二十万进攻安庆绪盘踞的相州。

乾元二年(759年),安庆绪为部将史思明所杀。

史思明接收了安庆绪的部队,兵返范阳,称“大燕”。

由此,对于史思明来说,继续率领安史之乱的叛军和唐军作战。

不过,因为唐朝大军的不断反攻,安史之乱中的叛军实力受到严重的削弱。

在此基础上,唐朝完全有机会提前终结安史之乱。

但是,唐肃宗对于郭子仪、等节度使的矛盾态度,导致唐军被史思明击败。

三 唐肃宗出于对郭子仪、李光弼等藩镇的防备,所以派遣了鱼朝恩来进行指挥。

结果,想立大功,力劝唐肃宗下令各军进攻。

不得已,李光弼等人出战,唐军大败,河阳、怀州等军事要地尽归于史思明。

对此,在笔者看来,唐肃宗如果可以充分信任郭子仪、李光弼等藩镇,放手让他们去消灭叛军的话,很可能安史之乱要提前几年就结束了。

不过,唐肃宗和唐玄宗一样,担心各个节度使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壮大自己,也即担心下一个安禄山的出现,所以对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有所堤防,也即不够信任,所以派遣了宦官来进行指挥,结果自然遭遇了不少挫败。

四 最后,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上元二年(761年)春,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与部将谋杀。

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病死,时年五十二岁。

由此,唐肃宗李亨的病逝,无疑放慢了唐朝大军对于史朝义的进攻步伐。

在唐肃宗去世后,唐代宗即位。

在此基础上,唐朝军队借回纥兵之助开始反攻,攻破史朝义首都洛阳,他北逃往莫州(今河北任丘一带),后众叛亲离。

到了公元763年,史朝义的主要将领田承嗣、李怀仙等均叛去,对此,史朝义显然无法,于是其最后自杀而死。

由此,到了公元763年,唐朝终于结束了安史之乱。

不过,在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林立的格局也难以改变,这成为唐朝最终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对此,你怎么看呢? 随机文章兵马俑简介北伐失败!诸葛亮临终前叹:当初没杀他就好了!法国圣女百年不腐尸身,126年宛如活人鉴定陨石最简单的方法,外观/磁性能分辨出九成真假陨石如厕遇马桶爆炸事件,女子如厕遇马桶爆炸/险些丢掉性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