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中国历史就是帝王和权臣掰手腕的过程,皇上一方面委任权臣官职,以便驱使他们为自己效力。
一方面又担心无法掌控他们,于是玩阴谋耍手腕,期间充满了“厚黑学”。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唐太宗李世民在临死前,和儿子唱了一出双簧戏,爷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玩”了徐茂公一把。
李世民考虑自己不久于人世,主动选择了白脸,把红脸这个角色留给了儿子李治。
李世民在临终前,把开国元勋徐茂公流放到了外地,李世民为何要惩罚徐茂公呢?老徐犯了什么错误了?欲知详情还得从头说起。
徐茂公是《》书中的人物,他所对应的原型是唐初名将徐世勣,字懋公。
徐世勣因功被李渊赐“李”姓,后避讳李世民中的“世”字,改名为李勣。
再后来他的徐敬业起兵反,失败被诛灭三族,武则天一怒之下把死去多年的徐世勣挫骨扬灰,并追夺其“李”姓,恢复“徐”姓,当然这都是在李世民和李治死后的事了。
真实历史上的徐世勣可不是牛鼻子老道。
史书记载徐家本是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东明县)的富豪,【家多僮仆,积粟万石】,徐家父子却是事实。
徐世勣18岁时初投瓦岗山李密,后失败归顺了李唐,从此跟定了李渊。

徐世勣足智多谋勇猛善战,很快成了李渊的股肱之臣,李渊称其为“纯臣”。
后被李渊加封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功封莱国公。
徐世勣在征讨各地乱军中,紧跟李渊的二皇子李世民,唯马首是瞻,在战争中和李世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并被李二赏识。
在时,徐支持李世民上位,并积极备战,秣马厉兵。
政变成功后,成为了之一。
李世民称帝后,他和大唐名将李靖一起开疆拓土,东挡西杀。
尤其在灭突厥,灭战役中,“一人灭一国”,其功绩彪炳史册。
李世民对他厚待有加,封其为太常卿,太子太傅等官职,可谓权倾一时、风光无两。
徐世勣乃两朝元老,位高权重。
在李世民51岁时,突患“火疾”,烦躁怕热,御医对此束手无策,为了养病,在骊山山顶修了一座翠微宫,李世民在含风殿养病。

有一天,李世民觉得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急忙召来儿子李治。
他对儿子说:“我将不久于人世,你继位后,徐世勣功高盖世,你对他又没有什么恩惠,他对你没有感恩之心。
” 李世民喘了口气,看着低着头的儿子,继续说道:“我打算把徐世勣流放到外地做官,等我死后,你马上再派人把他召回,复任他原来的官职,并让他执掌朝廷机事要务。
” 此时李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这分明是父亲做白脸,让自己做红脸。
可怜天下父母心!李治含泪点了点头。
这就是徐世勣没有犯错被流放为官的原因。
可以说是爷俩合演了一出好戏。
“一打一拉”让徐世勣对新皇感恩不尽,更加死心塌地为李治效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杨誉为什么如此大胆竟敢追逐挑逗唐太宗李世民的女人?
贞观七年(655年),宫中发生了一桩丑闻。有个叫杨誉的,行为,竟然在皇宫禁地追逐、挑逗宫女。网络配图 这件“逐婢”丑闻事涉皇亲国戚(杨誉的女儿是唐太宗第六子的妃子),所以影响极其恶劣。消息一传开,朝野上下一片哗然。都官郎中薛仁方闻讯后,将杨誉扣留起来查问,准备依法处置。 此案尚未来得及裁决,担任侍卫保镖的杨誉之子却出来发难了。他不但不为杨誉所为感到羞耻,反而为其大诉冤屈,向唐太宗告状说:“因为我父亲是皇家亲戚,薛仁方才故意节外生枝,把他老人家扣留起来,又迟迟不做决断,这是在拖延时间,有意刁难皇上啊。” 跟皇家过不去,这还了得?唐太宗听了他的话,大怒说;“薛仁方不可容也!”当即下旨打他一百杖,解除公职。网络配图 对唐太宗要惩处薛仁方的做法,实在看不过去,进言说:“城墙下的狐狸和土地庙里的老鼠,虽然都是微小的动物,只因它们倚仗巢穴做掩护,除掉它们尚且不易,更何况那些世家贵戚,自古以来就难于治理,以致、西晋以来外戚专权,发展到朝廷不能驾驭的严重地步……” 魏征的话无疑给唐太宗敲了一记警钟:皇帝要管好身边人,以防他们像“”那样成为朝廷的祸害。接下来,魏征据法力辩,说薛仁方既然是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国家执行法纪,怎么可以因此对他滥施刑罚,助长外戚的私欲呢?皇帝这样放纵皇亲,此例一开,就会招来各种事端,将来后悔莫及,要改变也就困难了……网络配图 唐太宗听了这些话,内心有所触动,决定赦免薛仁方。但是,薛仁方拘禁皇亲未及时上奏,也是专权作势,虽不宜治以重罪,也应稍加惩处。于是,他命人打了薛仁方20大棍才算完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太宗做了什么事?让单身狗快速找到老婆
单身狗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网络俚语,指那么没有恋爱对象或没有结婚的单身男女。特别是最近几年,单身这种社会现象越来越普遍,在中国古代也虽然实行的是早婚制度,男女通常在十几岁就成婚,但仍然存在不少单身的情况,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拯救那些“单身狗”的呢? 历朝历代都提倡早婚、多生的政策,甚至制定法规,严惩那些一直没有成婚的男女。比如在时期,朝廷的法令规定,“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也就是说,如果您家有女孩年满十五岁,但还没嫁出去,那您一家人就准备坐牢吧。除了坐牢外,朝廷还要进行严厉的罚款,“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当然当时的朝廷也明白,造成单身的原因并非是男的不想娶、女的不想嫁,更多的是经济方面的原因。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男女结婚要经过“三媒六聘”,期间男方除了家境不错外,还要向女方提供大量聘礼,否则是不能成婚的。如果男方连房没有,女方父母怎么会同意这门婚事呢? 特别是在战乱之后,大量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更没有经济实力来成婚,唐太宗李世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话说在开皇年间,全国人口达到4600多万,但经过隋末战乱,到贞观初年,全国人口仅为1200多万。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可以说人口就是国家的财富与支柱,人口少,劳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国家赋役的征收以及兵力的来源,这也是历朝历代们为何鼓励早婚生育的原因。为了拯救“单身狗”,李世民在即位初年就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颁布了著名的《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来帮助广大单身青年,解决婚姻问题。 李世民在诏书中表示“朕肃奉天命,为之父母”,也就是说朕是仰承天命,做了皇帝,就是所有百姓的父母,所有你们的婚姻大事,朕也很关心。李世民首先关注的是那些没有房子、没有家业的青年男女,当然主要是男子,“其庶人之男女无室家者,并仰州县官人,以礼娉娶,皆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取”。 换言之,没有家业的男女的婚姻问题,由当地“州县官人”们负责,“以礼娉娶”,而且可以让他们自主选择,不得“拉郎配”。李世民还明确规定了男女成婚的年龄,“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另外对于广大贫困青年,李世民也没忘了他们,“若贫寠之徒,将迎匮乏者,仰于其亲近,及乡里富有之家,衰多益寡,使得资送以济”。 对于不能提供聘礼的人,由他的亲戚以及同乡之中的富户负责出资,帮助他们成婚。李世民还把“婚姻及时”、“户口增多”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李世民的这项政策得到了广大群众支持,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贞观末年,全国人口增长到1900多万,为唐朝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