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东汉名臣陈蕃的报国志向:愿扫除天下不平事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是东汉时期名臣,与刘淑、窦武一起被称之为“三君”。

陈蕃十岁时候,父亲的朋友薛勤奋来看他,见他屋舍脏乱,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屋子来招待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薛勤听了后对他十分赞赏,认为他有治理天下的志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蕃以孝廉步入官途,一生为政清廉,曾因服母丧辞官,而后被公府征辟,又得太尉李固上表荐举,授职议郎,后升乐安太守,时乐安有个叫赵宣的百姓在亲人墓中居住、服丧二十多年,被人们称赞其孝行,郡里把赵宣推荐给陈蕃,陈蕃查出他五个子女都是在他服丧期间生的,判其迷惑民众、侮辱鬼神之罪。

陈蕃后来因得罪大将军粱冀而被贬职,而后又因上表请求整顿吏治,得罪了汉恒帝的进臣,被外放为豫章太守。

延熹二年(公元159年)陈蕃升任大鸿胪,因上书解救直言劝谏而获罪的李云,被罢免还乡,不久又被征为议郎,升禄卿,陈蕃任光禄卿后,屡陈时政,对待官员选举公平公正,但因为其不偏袒权贵,被诬陷控告,又被获罪罢免,不久重新被征召回朝,任尚书仆射,转任太中大夫,后又代杨秉任太尉,陈蕃为人刚正不阿,说话直切,汉恒帝不满,借口选举人才不当,罢免了陈蕃。

汉恒帝死后,窦封陈蕃为高阳乡侯,陈蕃以身无功绩为由,连续上表十次辞让,坚决不受封。

后中常侍、王甫等人贪婪暴虐,陈蕃与窦武谋划诛灭宦官,但因事泄,窦武被曹节等人假借窦太后命令杀死,陈蕃也被抓入北寺狱,当天就被杀害。

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

先祖曾是河东的太守。

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十分悠闲的一个人住在外面,庭院和屋子十分的混乱。

有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前来拜访他,并且对他说:“年轻人,你为什么不打扫打扫房屋去迎接客人呢?”陈蕃答道:“大丈夫为人处世,应当以扫除天下为自己的责任,怎么可以仅仅局限在整理房间这方面呢?”薛勤认为他有处世报国的志向,觉得他非常。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蕃年少时期就有宏伟的志向。

年纪轻轻就被举荐为孝廉,担任过郎中、豫州别驾从事、议郎、乐安太守等官职。

因为不遵从梁冀的私交被降到了修武县令,担任尚书。

后来又因为上书得罪了宠臣,而被外放,担任豫章太守。

在职期间,对待政事很是严峻,使得人民都很敬畏他。

后来因为上书替李云求情而被罢免。

不久之后,又被授予了尚书仆射,转而成了太中大夫。

延熹八年升到了太尉,任期的那段时间里,多次上书讨论政事,再次被罢免。

灵帝登位之后,担任太傅,和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宦官的事情,后来事情败露,被处死了。

从陈蕃愿扫除天下可以看出他的志气,同时也向世人说明人的精力有限,成大事者可以不拘泥于小节。

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如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的小事上,那么就很难在重要的事情上有大的作为。

‍‍ 徐孺下陈蕃之榻 ‍‍著名诗人在他的名篇《滕王阁序》中说:“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诗中所写的陈蕃是指东汉时期的名士陈蕃,陈蕃在京城洛阳因为直言,因此得罪了权贵,也因此被贬谪到豫章担任太守。

豫章那住着一位名士,叫做徐穉,字,徐孺子“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有“南州高士”的美誉。

但他对朝廷多次任用他都给予了推辞,比如说,授予他担任太原太守,不答应。

朝廷又以安车,以及备上厚礼,想要征用他,徐孺子仍然不理睬。

因为他认为东汉王朝早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大树要倒的时候,并不是一根绳子就能系着的”。

陈蕃对他这样的名士非常尊重,于是在他一到章豫的时候,连官衙都没进去,就直接带领官僚们直接去徐孺子的家。

想要先看看他,再做其他事情。

之后,陈蕃仍然不死心,想要聘请他到府衙内担任功曹,徐孺子还是坚决不答应,推辞了他的请求。

但还是出于对陈蕃的敬重,徐孺子答应会经常拜访太守府。

陈蕃也出于对徐孺子的敬重,专门派人给徐孺做了一个床,平时就把它挂在墙上。

只要徐孺子前来拜访,就把床放下来,两个人彼此十分珍惜,经常通宵达旦的聊天。

徐孺子走了,就把床悬挂在梁上。

这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故事的由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名将坚镡的故事 他对建立东汉做了哪些贡献?

这个人物在时期非常的著名,他本来是统治之下的一名小官吏,后来看到起兵的行为之后,果断的决定要投靠于他,于是跟随他一起开展了河北地区的战争,成功的压制住了当地的农民军,在之后还帮助刘秀一起建立和巩固新的政权,是东汉时期非常出色的一名将领。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信息在坚镡简介中有着一些具体的记载,那么坚镡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坚镡简介中介绍到这个人物出生时间不详,在23年的时候见证了王莽政权的失败,同时绿林军也拥护起成为新一任的,事情到了这个阶段,河北地区的人士反而不敢轻易的有所动作,只想暂时观望一番,而这个时候刘秀也正在各地寻找人才,于是便听到了有人介绍起坚镡,在见了坚镡之后马上任命他为当地的主簿,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升职成为偏将军,于是开始和刘秀一起进行了河北地区的战争。另外坚镡简介中还介绍了他的一些事迹,在河北战争告一段落之后,他又参加围攻洛阳的行动。尽管在战争中坚镡并没有真正占领洛阳,可是却让守城的将领失去了战争的信心,以至于刘秀再次派人劝降的时候很快就取得了成功。后来坚镡开始攻占南阳地区,并且抓获了当地的将领,可是后来却突发变故,以至于他独自一个人带领军民孤军奋战,在粮食和兵将都缺少的情况下坚持了一年的时间,最后才终于和刘秀里应外合获得了胜利。 提起坚镡这个人物可能许多人都曾经在一些评书或者演义作品中听说过这个人物,他在东汉时期跟随刘秀走南闯北建功立业,创造出了许多的功绩,也是刘秀身边重要的大臣之一。而民间也有许多关于坚镡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他归顺刘秀时候的事情,那么这个坚镡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在坚镡的这个故事中他本来是王莽统治时期的一个小官吏,同时也属于南阳太守的管辖范围之内,他和另外七个将领共同组成了八名大将,不管是武艺还是智谋都是非常出众的。而坚镡平时的武艺也十分出色,最擅长使用的是以口巨大的斧头,挥舞起来虎虎生威。而人品方面他也是属于心直口快的那种人,绝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谄媚上司。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在八个将领中非常有地位,很多人都自愿的听从他的安排。 后来刘秀起兵的活动对南阳地区也造成了影响,为了防止人心浮动,所以太守派出坚镡等人,命令他们亲自带领五百名将士去逮捕刘秀以绝后患。可是坚镡等人却早已听说过刘秀的事迹,认为刘秀是比王莽更适合统治天下的人,而且王莽如今已经呈现出落败的迹象,所以坚镡决定归顺与刘秀。于是他带领着另外七名大将和士兵,真心诚意的归顺了刘秀的军队,并且在此之后杀死了太守,将南阳地区献给了刘秀以表明自己的决心。 坚镡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将军,他不光辅佐了王莽建立政权,又在后来刘秀建功立业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立了许多的功勋,所以人们对坚镡的评价也是非常崇高的。那么人们对坚镡的评价到底如何呢?人们在评价坚镡的时候会认为坚镡对合肥地区做出了莫大的贡献。坚镡作为刘秀身边的重要将领,在合肥被赏封为侯之后,特别重视合肥这个地区的建设,将整个城池的布局进行了重新规整,集合各种新型功能,既能进攻又能防守。坚镡的家族在合肥几十年中,上对君王下对百姓,一直都,尽可能的为百决各种难题,从务农到教育,切合实际的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合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最终也带动了国家的进步,使得社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另外人们也认为坚镡是一个十分机灵的人,他在王莽统治时期,各方面做得就很好,但他自己觉得没什么挑战性,在投奔刘秀的时候,刘秀并没有完全认可他,觉得他是个心思重的人,而且功利心太强。但是却不能否定他的能力所以依旧决定用他,让他做自己擅长的工作,发挥自己的长处。坚镡成为将军之后,他也利用他的机灵取得了农民起义的胜利。在辅佐刘秀的后期,刘秀却再也没有给他委以重任,或许这也是因为他觉得坚镡太过机灵的缘故。对于坚镡的评价,有许多不一样的说法,但是对于机灵这一点,还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东汉开国功臣李通生平简介 李通是如何死的?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