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西晋末年名将苟晞简介 他的人生都做过哪些事情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苟晞(?-311年),字道将。

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焦作市修武县)人。

西晋末年名将。

苟晞出身寒微,精通兵法,时人比之韩信、白起。

八王之乱时候,先后投靠多王,战败汲桑、吕朗、刘根、公师藩、等,威名甚盛,人称“屠伯”,累官大将军、太子太傅、录尚书事等,封东平郡公。

后为石勒所败,遭其俘虏,署为左司马。

因图谋反叛石勒,不久后即被杀。

人物生平 辗转八王 苟晞最初担任司隶校尉部从事,时任司隶校尉极为器重他。

后又获东海王司马越引荐,任通事令史,后调任阳平郡太守。

永宁元年(301年),齐王击败的赵王,以大司马身份辅政,苟晞则受命参大司马军事。

之后改任尚书右丞、尚书左丞,并考察属下诸曹办公,下级官员都对他十分忌惮。

太安元年十二月(303年),长沙王司马乂击败司马冏,苟晞亦因司马冏倒台而被免官,但不久即被随后上台的司马乂任命为从事中郎。

永安元年(304年),司马越带晋惠帝北征邺城,讨伐皇太弟司马颖,苟晞任北军中候。

晋惠帝兵败被司马颖俘获后不久,八月,王浚和东嬴公司遣乌丸骑、羯朱袭击司马颖于邺城,司马颖大败而挟晋惠帝退回洛阳。

苟晞也此时则投奔范阳王司马虓,司马虓承制任用苟晞行兖州刺史。

比拟韩白 永兴二年(305年),司马颖旧将公师藩因见司马颖被废,于是在河北地区起兵,牧帅汲桑亦加入,并且进攻多个郡县,逼近邺城,司马虓派苟晞和广平太守丁绍一同击退公师藩。

次年,苟晞更在白马县攻击准备渡过黄河的公师藩,并将他斩杀。

永嘉元年(307年),汲桑作乱,自称大将军并称要为上一年被杀的司马颖报仇,并进攻邺城。

新蔡王司马腾兵败被杀,邺城陷落,汲桑于是打算南攻兖州。

太傅司马越知道后大惊,先命苟晞为前锋进讨汲桑。

后见苟晞与汲桑部将石勒在阳平、平原二郡相持,并互有胜负,又领兵出镇官渡,声援苟晞。

汲桑素来畏惧苟晞,于是在苟晞攻来时在城外设栏栅加强防卫,苟晞先让士兵休息,只派单骑向汲桑部众陈述祸福,汲桑部众大惊而退入城,后苟晞又领兵在东武阳击败汲桑,汲桑退走;及后苟晞追击汲桑和石勒,连破九垒(《》作八垒)。

冀州刺史丁绍随后又击败刚重整的汲桑军,令事件得以平息。

苟晞亦因而获升抚军将军,都督青、兖诸军事,封东平郡侯。

因苟晞屡破强敌,建立起威名,当时的人更将他与韩信和白起比拟。

内外争斗 东海王司马越最初与苟晞交好,更结拜为兄弟。

但河南尹潘滔此时则建议司马越自领当时由苟晞所统的兖州,说兖州是军事要冲;又称苟晞有大志,不会甘愿只作臣下,长期统领兖州这个重要地区,一旦生变后果就会很严重。

司马越亦同意,于是接纳潘滔的建议,自任丞相并领兖州牧,改苟晞领青州刺史、假节都督青州诸军事,并且升苟晞为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封东平郡公,增加他的名号去讨好苟晞,但二人关系自此却出现裂痕。

永嘉四年(310年),潘滔及尚书刘望等诬陷苟晞,令苟晞极为愤怒,上表请求斩杀潘滔等人,亦请司马越的从事中郎刘洽为他的军司,但司马越都一概拒绝。

苟晞于是与司马越正式决裂,自各州郡宣告自己的战功而陈述司马越的罪状。

当时亦厌恶专权的司马越,于是下诏支持苟晞,又命苟晞进攻在境内叛乱的和石勒。

此时王弥将领曹嶷正攻打青州,负责留守的苟纯闭门固守,而曹嶷则集结兵力,连营数十里,苟晞回来后与曹嶷作战,成功击破。

次年正月,苟晞再选精锐与曹嶷作战,但因大风扬起风沙令苟晞战败,只好弃城夜逃,并遭曹嶷追击,部众都向曹嶷投降。

苟晞逃到高平,在当地募兵数千人。

此时,晋怀帝密诏苟晞讨伐司马越,司马越亦截获诏命,于是宣布苟晞的罪状,并命杨瑁、裴盾讨伐苟晞。

苟晞派兵收捕河南尹潘滔,但被潘滔成功逃脱,另苟晞亦斩杀尚书刘曾和侍中程延。

司马越见此而忧愤成疾,当年三月就在项县去世,裴盾等人亦被叛乱的王桑杀死,晋怀帝于是命苟晞为大将军、大都督、督青、徐、兖、豫、荆、扬六州诸军事。

骄纵自害 苟晞见当时洛阳正有饥荒,四周亦有乱事,于是上表请求迁都仓垣,并派从事中郎刘会率船数十艘,宿卫五百人和一千斛谷粮护送怀帝迁都,晋怀帝答应但朝中官员却因害怕潘滔而不肯迁都,宫中人员亦贪恋宫中财宝而不愿离开。

晋怀帝最终还是决定到仓垣,但因没有足够士兵守卫,出宫不久就被盗贼掠夺,被逼折返。

不久,汉赵将领就率军攻破洛阳,俘掳晋怀帝,豫章王司马端和和郁等逃出洛阳投奔苟晞,苟晞置行台,立司马端为皇太子;而司马端又承制命苟晞为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苟晞原本出身寒微,今天身居重臣,因而十分自满,蓄养婢女千人、侍妾数十,纵情享乐而且刑罚和施政的很苛刻。

阎亨上书谏止,更遭苟晞杀害。

苟晞属下的从事中郎明预知道后,即使抱病仍去见苟晞,以尧舜和纣王的对比劝谏他,终令苟晞面有愧色。

但当时人心已离,无人再为苟晞效命,部将温畿和傅宣都已叛离,同时石勒亦攻灭苟晞的盟友王赞,并且袭击苟晞所驻的蒙城。

苟晞为石勒所捕,并被署任为左司马。

一个多月后,苟晞和王赞图谋反叛石勒,石勒于是将他们杀死。

人物评价 潘滔等:有大志,非纯臣,久令处之,则患生心腹。

:公威震赫然,枭斩藩、桑,走降乔、朗,魏植之徒复以诛除,岂非高识明断,朕用委成。

等《》:①苟晞擢自庸微,位居上将,释位之功未立,贪暴之衅已彰,假手世龙,以至屠戮,斯所谓“杀人多矣,能无及此乎”!②道将鞠旅,威名克举,领虐有闻,忠勤未取。

王夫之:苟晞挟私争权而内相攻夺。

个人作品 《全晋文》收录有其奏疏《承诏罪状东海王越表》、《又表》、《移檄诸征镇州郡》。

轶事典故 苟晞作风果断而且严厉苛刻,无人敢随便欺骗他。

苟晞的姨母前来投靠,苟晞亦供养甚厚,但一次姨母之子请求苟晞让他为将,苟晞拒绝,说:“我不会姑息作何犯法的人,你日后不会后悔吗?”但他坚持,苟晞于是将他任命为督护。

后来他犯法,苟晞依例处斩他,姨母恳求但苟晞不听。

及后则哭着说:“杀卿者兖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将。

”可见其执法的严苛。

亲属成员 苟纯,苟晞弟弟,在苟晞麾下,曾代兄长领青州刺史。

后和苟晞一同被石勒所杀。

史料记载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守边16年竟鲜为人知

(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谥武毅。山东蓬莱人。但有一说是山东济宁人,另一说是安徽定远人。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嘉靖、年间,率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成为明朝的抗倭将领。网络配图 生平 戚继光从小受其父戚景通严格教育,戚景通一发现其缺点,会严厉批评。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兵部主事计士元,推荐戚继光“留心韬略,奋迹武闱[wéi]。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持不荀。”更获得信任。戚继光从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戚家军。 戚继光擅长用火器,但考虑火器数量与训练不易,只好使用传统冷兵器。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戚继光创立“鸳鸯阵”,此阵法以十一人为一队,居首一人为队长,旁二人夹长盾,又次二从持狼筅,复次四从夹长矛、长枪,再次二人夹短兵。阵法可随机应变,变纵队为横队即称“两仪阵”,两仪阵又可变为“三才阵”,三才阵攻防兼宜,适合于山林、道路、田埂等狭窄地形。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台州,戚家军大破倭寇于浙江临海,九战九捷。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与福建总兵、广东总兵等创平海卫大捷。从此倭患终被荡平。戚继光曾为诗:“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居正死后,被杨四畏排斥,被调到广东任镇守,郁郁以终,晚年、医药不备,且被妻子遗弃。万历十五年(1588年)十二月初八日,逝世于蓬莱故里。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这本著作中,虽然推崇其治军严谨、拥有卓越战术能力与眼光,但也指出戚继光有巴结权贵,秘密纳妾,崇尚迷信等缺点。戚继光还用重金购买称为“千金姬”的美女送给张居正。有一年,总兵府中竟因为缺乏炊米之薪而不能及时辞岁。可是北京著名餐馆的名菜,如妙手胡同华家的煮猪头,却由百十里外走马传致。戚继光生前,元配不育,娶妾三人,生子五人。《》本传说戚继光与俞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人”,意思是戚继光的操行不如俞大猷,却比俞大猷[yóu]更加果决坚毅。网络配图 军事生涯与成就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袭父戚景通,职为登州卫(今山东省蓬莱县)指挥佥事。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参加武举乡试并中举。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赴北京参加会试,时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率军入侵,上陈守御方略,临时受任总旗牌,督防京城九门。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改迁浙江都司,任参将,镇守宁、绍、台(今临海)三府。戚继光鉴于明军纪律松弛,素质不良,战斗力低下,至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4000余名,编组训练成水军‘戚家军’,成为抗倭主力。在的指挥下与俞大猷[yóu]、刘显等人共抗倭寇。 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处大胜倭寇,九战皆捷。次年奉调援闽,连破倭寇巢穴横屿、牛田、兴化,闽境倭寇主力被消灭殆尽。因功升署都督佥事。 嘉靖四十二年再援福建,破倭寇巢穴平海卫(今莆田东南),进官都督同知,升福建总兵。 此后转战闽粤沿海各地,终于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隆庆元年(1567)十二月,戚继光奉命北上,到京师不久,便上《请兵破虏四事疏》,提出自己的边防策略。但一些官员议论不休,纷进谗言,戚继光结果被任命为禁军神机营副将。隆庆二年(1568年),明廷特召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16年间为防备北方蒙古俺答汗的入侵,他用自己的士兵作为工人整饬防务,加强战备,预计修筑御敌台3000多个,大规模修补增建(现今的长城大都于此时新建或重修),设立武学,训练将士,编成一支车、骑、步三者皆备的精锐部队,使防御巩固,京师(今北京)安全。网络配图 在八达岭的戚继光像。(PS:我去八达岭长城的时候没有看见,不知道在哪里。) 万历二年(1574)升左都督,七年加太子太保,录功加少保。为当国大臣、张居正等倚重。戚继光在蓟州十六年。加固长城,筑建炖台, 整顿屯田,训练军队,制订车、步、骑配合作战的战术,形成墙、台、堑密切联络的防御体系,多次击退侵扰之敌,军威大振,蓟门平静。时人誉为“足称振古之名将,无愧万里之长城”。 戚继光在蓟州凡十六年,“一年三百六十天,多是横戈马上行”。他加固蓟镇长城,成为 万里长城之精华。 当重用他的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死后即被弹劾免职,万历十一年(1583年)南调镇守广东。之后再被诬陷夺职。部下的将领胡守仁、王如龙、朱任、金科等人也受到革职或戍边的处分,罢免将军一职,逼迫回乡。 晚年贫病交迫,医药不备,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日(1588年1月5日)卒于登州。 八年(1635年)为褒扬戚继光,于蓬莱阁府前街东侧建戚继光祠堂,赐额“表功祠”。 为了纪念的成就,现在浙江丽水、金华、义乌以及台湾台中市、高雄市等地都有继光街。 福建福清、马祖列岛的继光饼,也是来自戚继光部队当初抗击倭寇时候的所吃的饼。 继光刀:戚继光将日本倭寇的武士刀根据中国特色改装而成,后改称苗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他是唐朝名将 被抓之后因为长得像首领父亲而躲过一劫

还不知道:名将王孝杰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每个时期都有很多被人熟知的将领,这些人无论是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朝代,还是在守卫边疆,都发挥出巨大作用。 唐朝,知名的将领也很多,今天我们所介绍的就是其中一位,名叫王孝杰。 那时候,西边的战事吃紧,经常需要派兵前去镇压。此时,吐蕃大军来到青海,想往这边渗透,面对这样的状况,大唐王朝自然是不能忍的。敌军来到凉州时,下令出兵前去镇压。为什么这个王孝杰会去呢? 这还要说到他的上司李敬玄。当时朝中有个人看不惯李敬玄,这个人就是。当皇帝考虑谁可以带军前去的时候,正是这个刘仁轨和皇帝说李敬玄是个很好的人才,这件事只有他才能办成,殊不知皇帝信了,答应了这个要求。 就这样作为副总管的王孝杰也去了,事实上是被政敌给坑惨了。由于吐蕃大军来势汹汹,两军交战后不久,大唐军队溃败,作为将领的王孝杰也被捉到敌人帐中,一起被俘虏的还有一位将领叫做刘审礼。 本以为上司李敬玄会前来救援,可面对这么多强悍的敌军,他退缩了,为了保命,迟迟不肯前进,就这样错失了救援机会,而此时的王孝杰作为战俘只能眼睁睁的等死。 刘审礼没过多久就被处决了,因为在战场上他受了很重的伤,作为战俘,敌人也不可能帮他救治。 紧接着,王孝杰的死期也来了,就这样在众人中,刽子手将把他处死。在敌人眼中,活捉了这么多将领确实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很多人来观看,这其中包括敌军的最首领赞普赤都松赞。 可是就在行刑的时候,松赞看着王孝杰,居然哭了,立马让人把他松绑。众人一脸惊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面对首领的命令也不好不答应。就这样,在众人的簇拥下,他被人们接到了军营,松赞让人准备很多吃食和酒水,就这样两人吃喝了一番。 原来之前的松赞也就是现在松赞的父亲去世了,而这个王孝杰和此人十分相似!看到一个和父亲长得很像的人,赞普赤都松赞自然,这是对于父亲的怀念,作为一个孝子,他是不忍心处死一个和父亲长得如此相像之人的,就这样,王孝杰因为长相酷似敌人首领的父亲而躲过一劫! 后来吃喝好几日之后,松赞恋恋不舍的将王孝杰送了回去,就这样,在众多将领都被处死的情况下,他捡回一条命。很多人说是缘分,但是在敌方看来这就是老天爷宠幸此人,违背老天爷的意愿是不可以的,所以最后得以幸免。 回到军中的王孝杰之后得到了重用,对于他这个人,在打仗时还是十分英勇的,在战场上,面对敌人毫不退却。做皇帝的时候,他受到了重用,加官进爵。后来在和契丹的战斗中,由于队友不给力,不幸丧命。 那年,契丹对于唐朝很不服气,经常扰乱边境安宁,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奉命带兵与敌军对抗。在一个山谷中,由于地形的限制,不好和敌人开战,于是他和副官商议,等离开山谷之后再返回来杀敌。 可是此时他返回山谷杀敌,却发现副官并没有来增援,心想这些人肯定认为打不过就跑了。就这样,最后面对众多的敌军,力不从心,。 最后他纵身一跃跌落山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关于此人,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