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解析蔡京宦海浮沉:被惩处后饿死在赴贬所路上

时间:2025-04-19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导语:蔡京在赴儋州贬所时,携带大量金钱,但是他的招致老百姓的反感,在路上用钱也买不到东西,因此不由得感慨:“京失人心,何至于此。

”最终,80岁的蔡京于七月二十一日饿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崇教寺。

在众多的海南贬官中,有大量勤政为民的正面人物,多因政治斗争或者自身耿直的性格而被流贬海南,到达贬所之后努力造福当地,他们的身世遭遇得到人们的同情,受到人们的尊重;当然也有不少、祸国殃民的反面人物被放逐琼岛,彰显了善恶有报的千年古训。

被贬海南的蔡京、、蔡攸、曹泳等,都属于祸患朝廷的反面权奸。

蔡京四次担任宰相都是在徽宗时期,而且是北宋走向灭亡的时期,他的宦海沉浮给我们关注北宋后期政治提供了独特视角。

四度为相的权臣 蔡京(1047—1126), 字元长,兴化仙游(今福建莆田)人。

熙宁三年(1070年)和弟蔡卞同榜进士。

初任钱塘尉,又改为舒州(今安徽潜山)团练推官。

元丰六年(1083年),以奉议郎的身份出使辽国,因有功被拜为中书舍人。

蔡京初入仕途时支持变法,再加上其弟蔡卞为女婿,因此得到赏识,甚至还被认为是日后宰相人选之一。

司马光当政时,废止新法,蔡京又积极追随,政治上的两面手法,可见一斑。

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后恢复新法,用熙宁年间被王安石提拔重用的章惇,蔡京因此于绍圣元年(1094年)以龙图阁直学士身份权户部尚书。

徽宗初立,在宰相曾布的打压下,蔡京被排挤出京,处于政治上的低谷期。

但是由于他结交被宠幸的内侍童贯,很快返回京城,开始了先后四度为相的宦海沉浮。

崇宁元年(1102年)四月,由于童贯的极力推荐,加上蔡京进退有道,投徽宗之所好,因此得到赏识。

这一年闰六月,曾布罢相,随后蔡京为相,长达四年。

蔡京采用了多种手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如援引同党,打击异己,掀起声势浩大的党禁,并撰《奸党碑》全国刻碑传布;迎合徽宗继父兄之志,进行变法;倡“丰亨豫大”之说,助徽宗享乐;开展对西夏的战争,收复湟、鄯等地,显示政绩。

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彗星现于西方,这一奇异的天象引起当政者的高度关注。

有谏官认为是变法和对元祐党人太过严厉所致,徽宗因此要求各地禁毁“奸党碑”,除党禁,恢复元祐、元符年间迁谪者士籍,而蔡京也因此于当年二月被罢相。

徽宗虽然将蔡京罢相,但是并不是失去任,而是因为天变做出的反应。

不到两年,大观元年(1107年)正月,蔡京得以复相。

他延续当年援引同党、的做法,进一步结交内侍童贯;吸取前次的教训,减轻对元祐党人的处罚;继续倡导“丰亨豫大”,助徽宗享乐。

由于张商英、何执中、张康国等人的排挤,蔡京于大观三年(1109年)六月再次罢相。

这次担任宰相时间为两年半。

蔡京二次罢相之后,何执中、张商英等先后担任宰相,但是时间都不长,可见内部斗争激烈。

蔡京充分利用人事矛盾,再加上童贯居中调停,因此在三年之后的政和二年(1112年)五月第三次担任宰相,这是他为相生涯中时间最长、地位最稳固的一次,长达8年多。

由于善于迎奉,徽宗对其恩宠有加,甚至还将公主茂德帝姬嫁给他儿子蔡鞗结成亲家。

宣和二年(1120年)六月,蔡京再次罢相,时年74岁。

原因大致有三,首先是年过70该致仕却仍居相位,这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其次是倡导的新法招致很多人的反对,甚至长子蔡攸也成为坚定的反对派;其三是儿子蔡絛依仗其权势狂率不羁,侵凌同列,招致很多人反感。

蔡京虽早已超过致仕年龄,但是对权力的欲望却依然强烈。

在宰相王黼被童贯、朱勔等人排挤后,宣和六年(1124年)十二月,78岁的蔡京再次被任命为宰相。

蔡京早已老眼昏花,头脑也不甚清楚,大小事宜基本上都由儿子蔡絛操作。

蔡絛的专横跋扈招致很多人的不满,尤其是蔡京长子蔡攸屡次进行弹劾。

在多方攻击下,蔡京于宣和七年(1125年)四月再次罢相,从而结束了四任宰相的生涯。

在宋朝133位宰相中,只有7人任职达10年以上,而达到14年以上的仅有蔡京、、史弥远、等四人,且均为负面权奸。

祸国的“六贼”之首 《宋史》将蔡京列入“奸臣传”,并如此说:“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之力以自奉。

帝亦知其奸,屡罢屡起,且择与京不合者执政以柅之。

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蒲伏扣头,无复廉耻。

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诗,阳寓不可之意,冀事不成得以自解。

见利忘义,至于兄弟为参、商,父子如秦、越。

暮年即家为府,营进之徒,举集其门,输货僮隶得美官,弃纪纲法度为虚器。

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

”虽然后世有人写文章为蔡京翻案,对其经济管理才能以及书艺特长进行正面评价,但是,北宋的灭亡,蔡京是难逃其咎的(当然主因在于徽宗)。

这大致体现为两个方面: 其一,有意识迎合徽宗的喜好,进一步放大其玩物丧志的心性。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但是作为一代君主却不可取。

蔡京是知名的书法家,因此能够获得徽宗的好感,这恐怕也是他多次担任宰相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当政之后,首倡丰亨豫大,视官爵财物如粪土,极力鼓动徽宗大肆挥霍,力主修《大晟乐》、《宣和画谱》,大兴花石纲之役。

他自己也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迎合君主的偏好,各地官府层层加码盘剥,给百姓造成深重灾难。

老百姓“愁困不聊生,而京僴然自以为稷、契、周、召也”。

这一场景,在小说《传》中有生动的描写。

其二,大规模打击政敌,扶持亲近。

蔡京先后四起四落,因此政敌无数,一旦得势便假公权对政敌进行狠命打击,其中最恶劣的当为元祐党禁,将309人入奸党碑传布天下。

为了争权夺利,甚至对自己的弟弟蔡卞、儿子蔡攸也毫不心慈手软。

徽宗朝人事更替频繁,是和当权者排斥、打击异己不无关系的。

在打击异己的同时,蔡京极力扶持亲近如童贯等人,他之所以能够多次,和这方面有着很大的关系。

虽然所扶持的亲近最终也有的,但是作为政客的蔡京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使得朝廷的人事关系更加复杂,大敌当前却只算计各自的利益,怎能不亡国? 金兵不断南下,国家形势日益紧急窘迫,蔡京为保全自己,将全家都迁至江南。

国难当头,朝野官民纷纷揭露蔡京、童贯等人的罪行,要求对其进行惩处。

宣和七年(1125年),太学生陈东向朝廷上书,将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等人称为“六贼”,认为他们祸患国家,应当诛杀,并且“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宋史·陈东传》)。

“六贼”中,尤以蔡京位高权重,祸国最为严重。

面临众情激愤的场景,钦宗在元年(1126年)将蔡京“连贬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又徙韶、儋二州”(《宋史·蔡京传》),并于七月乙亥,安置儋州。

而与蔡京并称为“六贼”的其余五人,在半年内分别受到应有的惩处,结局如下:李彦赐死;王黼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今湖南零陵),途中被仇人杀死;梁师成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途中赐死;童贯贬于吉阳军(今海南三亚),途中赐死;朱勔贬于循州(今广东龙川),不久被斩首处死。

祸患国家的“六贼”终受惩处,却也无法挽救北宋灭亡的命运了。

携大量金钱赴儋州 被称为“六贼”之首的蔡京四次为相,把持朝政长达18年之久。

从“六贼”的结局来看,或者死于仇杀,或者被朝廷赐死、杀死,对蔡京的惩处则是层层加码,最终是被安置于海南儋州,算是善终了。

在陈东等人上书请诛“六贼”后的靖康元年(1126年)二月十八日,蔡京责授中奉大夫、秘书监、分理西京(河南洛阳)致仕,这只是一个很轻的处分。

三月三十日,责授崇信军节度使,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安置,不久又安置于韶州(今广东韶关)。

六月初五,朝廷下圣旨说:“蔡京、蔡攸永不放还,臣僚敢有引荐,当正刑章。

”七月十一日,又把蔡京移儋州安置,蔡攸移雷州安置,子孙23人也被分别流放边远各地,遇有特赦也不准内迁。

蔡京多行不义而被惩处后,还写了一首词:“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

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

”对一生的荣华富贵进行了回忆,充满了感伤之情,却无忏悔之意。

蔡京在赴儋州贬所时,携带大量金钱,但是他的作恶多端招致老百姓的反感,在路上用钱也买不到东西,因此不由得感慨:“京失人心,何至于此。

”最终,80岁的蔡京于七月二十一日饿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崇教寺。

宋人王明清笔记《挥麈后录》有相关记载:“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

遂穷饿而死。

”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宋史·蔡京传》如此说:“卒致宗社之祸,虽谴死道路,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

”百姓衔恨,可见一斑。

蔡京被草草安葬于崇教寺后面的漏泽园。

漏泽园属于北宋时期社会救济机构,本为蔡京所创,主要是用来安葬贫而不能负担丧葬费用之人,真是造化弄人啊。

42年之后的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蔡京的骸骨方才由潭州迁葬于故里仙游连江里(枫亭)埔缝村。

在蔡京死后,御史上书说蔡京长子蔡攸罪不减其父,因此再被贬置万安军(今海南万宁),并于途中赐死,一同被处死的还有蔡京的另一个儿子蔡翛。

《宋史》将蔡京列为奸臣,虽然主要是为朝廷开脱北宋灭亡的原因,但是他自身多方作恶也是绕不过去的原因。

蔡京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四大家”(、黄庭坚、米芾、蔡京)之一,后世恶其声名,就用其另外一个书法家、同乡族兄蔡襄来替代。

时至今日,“福建莆田将投巨资修复北宋权相蔡京墓”的传闻还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原因也多在蔡京当年之恶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袁术称帝为什么会过早的灭亡呢 他究竟都做了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称帝为何会过早的灭亡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黄巾之乱平息后没有多久,各路诸葛又开始打了起来,其中,在河北称雄,奉天子与,盘踞江东隐隐有一统之势,天下局面大乱,但很多有实力的诸侯却丝毫没有犯上作乱的心思,心里面仍然认为天子的地位无可撼动。随着衣带诏事件的爆发,天下对于曹操的逆反心理便多了起来,但是曹操对于称帝却丝毫没有想法仍以汉帝为尊。那么当时的袁术为何要突然宣布称帝呢。 袁术身为四世三公的后裔,出身于名门之家,从开始起事就备受人尊崇。在东汉末年,门阀观念的思想深入人心,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背景作为支撑单单靠自己发挥光和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汉室的族谱之上的原因,因为这样,他就能靠着皇叔的名头来打造自己的势力,事实也证明,刘备做的是对的。但是袁术却没有把这项重要因素放在心上,可能因为侵染的环境不同,袁术好像丝毫没有把自己的这个身份放在心上。他的父亲是曾经作为司空的袁逢,因此在朝堂之中有很多他父亲的人脉在照顾着他,但也是这些东西成为了他的催命符。 作为袁术的哥哥,袁绍与袁术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当然这也没有什么毛病,深受的对于尊卑一事看的非常重要,而袁绍只是庶出,为嫡子的袁术看不起也实属正常,但是袁绍对于袁术的作用就不一般了。在谋朝,各路诸侯联合讨董之时,袁术的实力是最强的存在,就连孙策父是他帐下的将军,然而因为与袁绍政见不同产生了分歧,而孙坚的死亡也加深了他与袁绍之间的仇恨。其后因为与曹操的斗争失败无奈之下退回淮南。 就在诸侯伐董之时,孙坚无意从皇宫中拿到了传国玉玺,但是根据当时的实力,孙坚无法据为己有。随着孙坚被黄祖射杀,孙策为了能够平定江东特意拿玉玺跟袁术交换了兵马,这在现在看来,不得不说孙策的眼光毒辣,他很清楚玉玺是个烫手的东西,如果一直放在自己跟前迟早要出事,还不如换点实际的东西。但是袁术却没有想到这一点,传国玉玺从天而降的喜悦压倒了一切,不久之后,袁术宣布称帝。 袁术称帝的消息一时间激起无数浪花,很多诸侯都懵了,不知道为什么袁术会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登基称帝,要知道汉朝还没有毁灭,仍活在世上,所有人的心中依然认为汉室是正统。而袁术的这一举动首先是遭到了袁绍的谩骂,认为他把袁家的脸面全部丢的精光,堂堂四世三公后代却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然后孙策宣布脱离袁术自立,导致袁术的实力出现了非常大的空缺,位于许昌的曹操则趁机发兵攻打,而率兵偷袭,在淮北大肆劫掠。在孙操吕的连续攻伐之下,袁术已无心应对,无奈之下只好退回淮南静静等待时机,但是天下诸侯为了赢得大义,好作为招揽人才的一个方法,征伐袁术就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其后不久在受到曹操派来的刘备等人围追堵截之下,在床上吐血身亡。那么为什么袁术要做出这种不符合他身份的事情呢。 在汉朝时期对于“五德始终”的说法非常迷信,秦朝时为水德,而西汉初期为火德,但到时期改为土德,所以土克水。而在光武帝时期又改为了火德。袁术认为本为,陈为后裔,所以身体里隐藏着的血脉。当时有一句谶语流传甚广名为“代汉者,涂高也”。而袁术字公路,其中“路”与“途”近义,而“途”与“涂”同音,所以他才会认为自己一定会取代汉王朝成为皇帝。这一切在得到玉玺之后袁术的野心越来越强大,为了确保自己能成为皇帝,他还特意找人为他看了面相,结果为“具有帝王之相”。结果网友们都知道,袁术过早称帝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那么在称帝之后却早早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有着四世三公作为底蕴的袁氏在东汉末年有着非常大的名声,这一切都源于每一代人的辛勤积累,但是在一个家族文化壮大的同时势必要影响到其他家族的利益。尤其是这种大门阀,树立的敌人绝对不少,而且当时的袁绍隐隐第一大诸侯的模样,所以才不敢妄动杀机。但是袁术的就为这些人提供了良好的借口,而且袁氏一族偏偏还被拉下了水,袁绍如果帮助袁术一起称帝的话反倒成全了这些人的心愿。 袁绍的影响对袁术来说不可谓不重,作为袁家的嫡子,自然对庶出的袁绍有这轻蔑之意,但是袁绍成为讨董联盟的盟主,说明袁绍比袁术强,当然这里肯定有着其他人的想法。但是也激起了袁术与袁绍两兄弟之间的火花,为了能够压制袁绍在河北的势力,袁术的称帝倒显得理所应当。但是他的实力却在那放着,在诸侯乱战的局面,袁术并不能称得上最强,况且曹操的对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其次在袁术称帝之后,并没有明君的作为,治下的百姓敢怒不敢言,整个淮南都充斥着一股死气。而袁术宫中美女众多,整个人荒淫无度,部下的劝诫都当做了。 当时恰逢连年大灾,为了能够让百姓生活不在困苦,袁术的部下舒邵想要打开府库救济灾民,但是引得袁术的不满,想要杀掉舒邵。这一举动吓坏了众将,于是部下纷纷叛变,这一刻,袁术彻底走向了灭亡。 在小编看来,袁术的死亡并没有引发同情,相反,他的死都是自己招惹来的祸事,虽然是名门豪族之后,但却是有勇无谋之辈。各位朋友你们认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生肖猪隐藏性格大解析!中枪

生肖猪 属猪的人看起来总是懒洋洋的,还有点呆呆的感觉,但其实他们是很精明的,扮猪吃老虎说的就是他们。遇事他们往往能够通过他们精明,选择一条不需要出多少力但是又能收益的路,然后等着收获。在外人看来他们很有福气,运气好,但根本不知道的是其实是他们早就做了对的选择。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