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子嗣最多的母亲:共生四个帝王两个皇后!

时间:2025-04-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导读:若问后宫嫔妃的主要职责是什么?答案只有两个,一是传宗接代,二是满足的生理需要。

但是后宫嫔妃之多,为了争宠可谓是各个,想要在宫中生下胎儿纯属不易。

但是偏偏有一人打破了这一法则,共生了四位皇帝两个皇后。

真可称得上最牛母亲。

是中国时期的一位传奇女性。

她的传奇,不仅表现在她帮助开创了王朝基业;还在于她为高欢生育的六子二女中,有三个儿子登基称帝,两个儿子封王,一个儿子被追谥为皇帝,两个女儿均成为一代皇后。

网络配图 娄昭君是大富户的女儿。

祖父鲜卑人,是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的贵族,父亲内干是怀朔镇司徒,“掌管籍田,征发徒役。

”家僮千数,牛马以谷量。

娄昭君虽然生于贵族人家,但她自幼“明悟”过人,尤其是婚姻大事上极有个人主见,为此,很多“强族”都遭受过她的白眼。

史书记载她“少明悟,强族多娉之,并不肯行”。

直到她看到在城门巡视的士兵高欢时才,感叹说:“此真吾夫也。

”之后她委身下嫁高欢。

高欢(破落子弟) 高欢六世祖高隐为的太守,三位先祖又仕慕燕国,曾祖父时降附魏朝。

爷爷高谧官至魏朝待御史,因犯法被流放到怀朔镇降为兵户。

与娄昭君成亲之后,娄昭君拿出全部家资,让高欢结识天下英雄豪杰。

高欢此人深沉,富于机谋,逐渐由一位普通士兵成为怀朔镇的队主,进而转任为镇函使,屡立战功,最终官居东魏丞相,控制东魏政权达16年之久,后其子建立北齐后,追为献武皇帝。

高欢共有一妻十妾,十五个儿子,三个女儿。

娄昭君独自一人就生了八个孩子,由此不难看出高欢对她的宠爱。

娄昭君为人妻 娄昭君平日柔顺勤俭,谦卑自守。

视姬妾所生诸子均十分慈爱,不异己出,对诸子每人必赐一袍一裤。

时常向高欢进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废公。

不仅如此,娄昭君处事能够顾全大局,委曲求全。

当时高欢为了与少数民族建立外交关系,打算纳娶茹茹公主,因考虑娄昭君而犹豫未决,娄昭君便以国家利益为重,劝谏高欢说:“国家大计,不要迟疑。

”高欢娶回茹茹公主后,她自动腾出正室,让高欢合婚。

还有一次,娄昭君分娩双胞胎时遭遇难产,当时正值高欢带兵攻打西魏。

宫人要将难产的消息送信给高欢,昭君制止不让,说:“王出统大兵,何得以我故,亲离军幕。

”后来终于忍痛生出一男一女的双胞胎。

日后高欢听到以后,很受感动。

网络配图 娄昭君为人母 说来也奇,娄昭君每次怀孕都会做怪梦,“孕文襄则梦一断龙;孕文宣则梦大龙;孕孝昭则梦蠕龙于地;孕武成则梦龙浴于海;孕魏二后,并梦月入怀”。

《》上面的这种记载虽然荒诞,但她的儿子、、先后称帝,被追谥为文襄皇帝,两个女儿分别成为北魏孝武帝和东魏孝静帝的皇后,却是不争的事实。

长女:永熙皇后 北魏孝武帝,532年被高欢立为帝。

元修即位后与高欢的长女结婚,夫妻彼此都没有感情。

534年与高欢决裂,投奔,十二月被泰毒杀。

同年十月高欢另立为帝,迁都邺。

北魏孝武帝元修皇后,再嫁元韶。

高氏二女:孝静皇后(太原长公主) 初嫁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再嫁杨愔。

皇长子:被追谥为文襄皇帝 皇次子:文宣帝高洋 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独担魏朝大任,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

次子高洋袭位,这位“内虽明敏、貌若不足”的人,很快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建立大齐,建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史称后齐。

高洋在位初期,尚能励精图治,后来却嗜酒残暴,滥杀无辜。

忧心如焚,一再苦劝,并以杖击之。

但高洋始终执迷不悟,终因酒色过度不能进食而亡。

高洋死后,高洋的儿子即位。

皇六子:孝昭帝高演 由于高殷的母亲李是人,感到汉族文化威胁的娄氏废高殷为济南王,由高欢第六子,常山王高演即位。

皇建二年九月,高演出于政治利害关系把高殷杀害。

后高觉得愧对兄长高洋。

不久,他开始神志错乱了,高演夫人连忙叫人来“驱鬼”,将煮沸的油在宫殿内外扬洒,命令、仆役们个个手持火炬,整夜围着宫殿站立,防止“鬼魂”侵入宫殿。

十月,高演郊外打猎时从马上摔下肋骨折断,后病情急剧恶化。

为保证死后长广王高湛不会杀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当皇帝。

斟酌再三后改立皇储,另立高湛为皇位继承人。

网络配图 皇八子:襄城景王高淯(美仪容,英年早逝) 皇九子:武成帝高湛 武成帝昏庸无能,沉湎于美色之中,不思国事,北齐岌岌可危。

565年,传位于太子,自任太上皇,最后也因为酒色过度而死,年仅三十二岁。

皇十二子:博陵文简王高济 高湛病危时高济说:“这下该我做皇帝了。

”高湛的儿子高纬听到后,派人刺杀了高济。

有德有才又识大局,自然博得了皇帝的喜爱。

也正因为行善积德,才有了子孙满堂个个不凡的命运。

有因必有果,能得来如此结果,都是娄昭君自己修来的福气,你若羡慕,先想想自己是否做到宽宏大量,善待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十六国时期最让人叹息的帝王是哪位?

今天小编带大家把目光转移到中国魏晋的十六国时期,而介绍的一位帝王就是十六国时期最为传奇的帝王,在位二十余年的他,曾经让前秦统一北方,一时拥兵百万,资财如山。而数年之后,却是北方大乱,最后身死人手。但没有为天下人嘲笑,而是。或许,从他的失败经历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什么,他就是宣昭帝。网络配图1、诛杀暴君,承继大统苻坚本身不是国君,或者应该这样说,本身他没有资格承继帝位。他的爷爷,是三秦王符洪的,但是继任君主符健却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伯父。当然,自己的伯父待他不薄,后来封他做了东海王。符健死后,第三子符生即位,如果说自己的兄弟好好执政理国,可能苻坚最后也不是发动政变,偏偏这个符生生性残暴,好杀人。史书记载:大臣每至,则令侍从箭上弦,刀出鞘,大臣每战战兢兢,因稍有不慎,即杀之。这日子久了,大臣们自然对符生不满意,于是私底下有一些大臣就劝说苻坚夺取皇位。而苻坚因为自身力量不足,加上符生力大无穷,勇猛过人,未敢动。而事件多的导火索却是在一个侍女身上。所以说,有时候不要小看历史上的一些小人物,他们有时候甚至可以改写历史。这符生有一天晚上又喝多了。这竟然拉着侍女的手说:苻坚符法兄弟不可信,旦日当杀之。可是这个侍女呢?恰恰是苻坚它们安排的人,于是连夜出宫报信。这让苻坚它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连夜点起亲兵,杀入宫中。抓到了烂醉如泥的符生。苻坚不敢背负弑君的骂名,于是让手下带符生到隔壁房间,秘密处理了。然后就是召集大臣,商讨皇位问题。这有人可能说,还商量啥,这肯定是苻坚了呀。但是不要忘记,苻坚还有一个哥哥,同样参与宫廷政变的符法。于是两兄弟开始让来让去,符法推辞,是因为知道自己不如这个弟弟,苻坚则是处让。最后还是它们的母亲,一位大妈站出来了:这我儿子确实没有能力当,这就算了,可是以后诸位要是还推举错了人,这责任就要大臣们来担了。这大臣们一听,跪着求苻坚当皇帝,最后苻坚这种处理了一下,不称皇帝,号大秦。2、励精图治,推举贤良这苻坚即位后,一看,天下就是个烂摊子嘛,所以一方面,他兢兢业业地工作,效仿先王,励精图治。一方面,却又苦于没有得力助手。这有一日,听闻一个手下叫吕婆楼的人推荐,见到了一个汉人士子。一聊天,发现这个人不得了,立马任命做中书侍郎,后来听说始平县豪强们闹得凶,于是让王猛前往治理。这一去就出事儿了,王猛一到任,立刻杀了一个欺男霸女的豪强,这下子捅了马蜂窝,豪强们抱团凑份子,贿赂执法官,把王猛投进了大牢。这就更有意思了,因为这件事情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苻坚听说王猛被关入大牢,赶紧的就去看他。结果苻坚就问,为啥去就杀人啊,你这样搞的我很焦灼啊。这王猛索性说,老大,这不杀一儆百的,以后天下还咋管。反正人是我杀的,这你要放我出来呢?我该杀害的杀,这你要讨好那些豪强呢?就赶紧把我杀了,这事儿就当没发生过。这苻坚一听,有道理。索性放人。虽然没有明言夸奖,但是其实就是在说:你干的不错,这些家伙我老早看不顺眼了。毕竟作为老大有时候是不能好好说话的。网络配图这王猛被放出来了以后,又瞄准了一个大头,这家伙叫做樊世,和前面的人不一样,这家伙不光是豪强,还是个侯爷。下面咱们听一听樊世和咱们王猛大爷的对话:樊世:这位和先帝打天下的时候,你还穿开裆裤呢?现在敢和站在一起,信不信我削你。王猛:你要打我啊,我看你啊,连劈柴都不配,不光劈柴,你以后还得给我当伙夫。樊世:咱两走着瞧,我非把你狗头揪下来不可。这的,有时候樊世还要当众打人。苻坚烦了:你们吵吵啥,你樊世就知道吵吵先帝,现在是我当老大,你这么喜欢先帝,下去陪他把。咔嚓,就把樊世给杀了。这以后,豪强们被吓住了,所以后来虽然还有少部分人闹事,但是王猛都可以独自解决。3、积蓄国力,统一北方整顿豪强只是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积攒国力。苻坚首先就是以身作则,他先是下令,宫里除了我老婆以外,其他人只允许穿布衣,然后自己每天也不追求山珍海味了,能吃饱就行。除此以外,他还带着老婆亲自去从事劳作。一个人种地,一个人养蚕。同时,削减官员工资。用来干嘛呢?捐给灾区,或者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就这样,短短数年间,前秦出现了人民家给人足,商贾往来不绝的场面。一时间,天下大治。当然了,苻坚也明白加强官员教育的重要性,他兴办太学,在各地兴办学校。后来更是规定,官员们必须要精通一经一艺,不然,就回家卖红薯吧。当然,效果是明显的,汉文化在前秦得到了传播,也有利于加强官僚建设。当然了,这统一北方,是苻坚和王猛等人一直以来的愿望。王猛在临死之前就说过:前燕、前凉这些皇族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就是不杀它们,也要让他们甘心归顺。而东晋现在不是我们的主要敌人,还是等它们自己出乱子比较好。当时的北方,除了前秦以外,还有前燕、前凉、代国(后来北魏的前身)等政权。苻坚在积蓄力量以后,在前燕精疲力尽之时将其消灭,之后又陆续消灭了其他政权,统一了北方。4、骄傲自满,最终身首异处这苻坚统一北方以后,立刻将眼光放到了东晋身上。在那时,益州也已经被攻下,大半个天下已经在苻坚的手上,可是他还是想完成统一大业。但问题是,北方政权尚不稳定,最终使得统一的前秦如同。而当时很多人都反对对东晋用兵。如苻坚弟弟符融说:从天象上看,东晋天象平稳。而且北方新定,根基不稳,同时士兵疲惫,人民厌战,不是好时机啊。可是,那时的苻坚已经听不清谏言了。打就打,偏偏苻坚要集中步兵60万,骑兵27万,结果军队因为战线过长,一时不能集中,加上很多士兵士气不高,最终导致了惨败。网络配图这一败不要紧,前秦开始了。北方之前臣服的慕容家族纷纷起兵,龙骧将军也趁机起兵,苻坚先是在洛阳收集散兵,后退往长安,在那里,和昔日男宠打了几仗,互有胜负,当然,长安城粮食稀缺,已不能久持。这个时候,偏偏又出来了一个谣言,说:帝出五将久长得,就是说,你苻坚去五将山躲躲就没事儿了。结果苻坚带着一部分老婆孩子去避难,让太子符宏守城,结果他前脚刚走,长安就陷落了。可惜了苻坚花大力气建设的崭新的长安城,就这样被破坏了。长安被焚毁严重,苻坚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刚到五将山,就被昔日手下姚苌围起来了,后来把他捆到了新平寺。应该说,苻坚还是有帝王气息的,在姚苌询问玉玺的时候,苻坚大骂道:小子你也配问玉玺,老子我已经把它送到东晋了。有要求苻坚退位,要搞一个禅让。苻坚由骂道:你也配当皇帝,还禅让,那是圣人做的事情。这姚苌心理承受能力确实不强,一怒之下,把苻坚勒死了,结果让自己在后来被众人骂。应该说,苻坚还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而前秦的灭亡,不应该都怪罪在他身上。在一个民族矛盾突出的大家庭里,分家是早晚的事情,所以后世常常将苻坚失败的一大原因归结为对别国皇室太过宽容,乃至“柔情似水”,所以后世很多皇室在国家灭亡后,难以保全。同时,大家也学习到了,在内部稳定以前,绝对不能对外开战,因为这样往往容易被动,后来的北魏,在统一北方后就吸取了前车之鉴,一直以来,没有倾尽全力对南朝发动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一代奸雄曹操最为倚重的一位奇怪谋士是哪位?因何而出名

手下谋士众多,且各具特色,各擅胜场。相比较而言,除了和一度号为 谋主 的(的侄子,但年长荀彧六岁),最为曹操倚重的,便非荀彧莫属。在中有一个人,他充满智慧,手上却没有一把鹅毛扇可供上镜;胆识过人,在血雨腥风的沙场上又难觅他的踪影;他天生一个美男子,却从来不像、那样将自己的阳刚壮美书写上简帛汗青,此外他还是那样谦退沉稳,简朴本分,不与人争,在三国群英争相辉耀自己在历史星座中的光芒时,他却躲在遥远天幕的尽头,仿佛一颗晦暝的四等星。网络配图 他就是荀彧,字文若。至少曹操知道,在自己熠熠烁烁的谋士团里,荀君是最璀璨的一颗,当真是才华丰茂,郁郁葱葱;曹操有所不知的是,就命运而论,荀君又是最背晦的,临终前的荀彧,其心情之郁郁难平,煞是让人叹息不已。 郁郁乎文若 ,这个句法上有欠斟酌的句子,于是便成了我对荀君的临时概括。说到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没有人比荀彧更合适了,事实上多年来曹操已习惯于将大本营,连同受自己挟制的,无限信赖地交给荀彧全权掌管。如果荀彧有意专权的话,他所处的尚书令高位倒是非常恰当的(荀彧常因这一官衔而被人称为 荀令君 ),后来曹魏政权之所以毁于司之手,起因正在于讨吴时,一不留神,将看家护院的 尚书令 角色赋予了。 当然,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且各具特色,各擅胜场。相比较而言,除了郭嘉和一度号为 谋主 的荀攸(荀彧的侄子,但年长荀彧六岁),最为曹操倚重的,便非荀彧莫属。区别是,郭嘉和荀攸常年不离曹操鞍马左右,随时献计供策,荀彧则始终远离战场烽火,一面治理后方,一边远远地通过传书递简的方式为曹操输送谋略。运筹帷幄之中,之外,用以形容荀彧的工作风格,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荀彧出生在颍川一个极有名望的家族,不仅父辈皆名震当世,时人号为八龙,众位兄弟亦个个气宇不凡,知名当时。儒雅俊美的荀彧,虽小曹操九岁,种种迹象显示,心高气傲的曹操长时期来一直将他视为畏友,对他敬重有加。他被曹操委以重任时年仅二十九岁,没过多久,他就以自己处变不惊、智勇双全的才能,挽救了曹操。 那是在曹操最狼狈的时刻。当时曹操初获兖州,又刚刚在对的讨伐中获胜,大功初建,不觉想念起家中的老父兄弟,寻思着将他们接来,共叙天伦之乐。然而正是这一番孝子美意,引来一场家门惨祸,他的合家老小被徐州牧新近收罗的一名黄巾降将张闿尽数杀害。曹操气懑填胸,立即率领大军,以之势,杀气腾腾地扑向徐州。孰料祸不单行,他多年旧友、恰在此时陡然翻脸,联络了西北独狼,欲在曹操背后捅上一刀。由于陈宫、张邈在兖州极有势力,吕布的虎狼之师又勇冠三军,所以短短数天之内,曹操赖以自立的根据地便落入敌手。这一下变起仓促,人鬼难防,在徐州作战的曹操除了对当地百姓犯下屠城血罪外,本来就没有获得多少实质性的战果,现在又突然面对无家可归的境地,曹操受到打击之大是的。何况,就说背叛曹操的张邈吧,那本来竟可算是曹操最知心的朋友,曹操甚至对家属讲过这样的话:若我在外面遇到不测,你们可以投靠张邈,只有张邈是我最可靠的朋友。网络配图 家门惨痛继之以祸起萧墙,曹操一时还没弄清楚眼泪该为谁而流,泪眼迷离之际却蓦然发现,留任后方的荀彧已如南天一柱,拔地而起。负责镇守兖州的荀彧,,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处变不惊,指挥若定。他充分显示了运用有限人力资源的高卓能力,在骤然煮成一锅乱粥的时势面前,荀彧像一个高明的棋士,一瞥之下便洞悉了全部利害:何处宜弃,何处宜保,何人可寻求互助,何人可使之不敢轻举妄动。最后平安化解危机。曹操戎马生涯中有很多重要的关节点,几乎每一个关节点,我们都能看到荀彧的智慧。荀彧的智慧与郭嘉不同处在于:郭嘉更擅长以猎豹般的机敏,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荀彧则更像一位治国大师,统览全局,所提的方案往往周赡完备,切实可行,极具长远的战略眼光。曹操回到兖州后,还没来得及当面对荀彧表示感谢,便先洗耳恭听了荀彧下面一番教诲: 当年保关中,光武帝据河内,为君临天下都是先力求,以便进能够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即使不断遭到挫折和失败,仍然能够成就大业。将军本以兖州创业,今天虽然有些残坏了,其实仍然不难自保,这便正好像将军的关东与河内,务必先求安定。将军若先分一支兵东击陈宫,陈宫必不敢西顾,我们正好乘这段空闲时间把麦子收了,待到粮草丰足,吕布便可一举而破。破吕布之后,将军再与南面的扬州结好,共讨袁术,届时将军兵临淮、泗河上,大业可传檄而定。倘若将军暂时放下吕布,先去征讨陶谦、袁术,多留兵守备则将军难免兵员不足,少留兵则大家先去保城,无法收麦。吕布必乘虚而入,大肆劫掠,民心难免有变,虽然鄄城和范、卫三县仍然可以保全,其余诸县自将改弦易帜,不复为将军所有了,到那时,将军又何去何从呢? 被曹操由衷地赞许为 略不世出 的荀彧,这时又以自己独具的战略眼光,向曹操奉献了一个更加卓越的建议:打牌。说荀彧 打皇帝牌 ,荀君估计不会高兴,因为他的本意并非将皇帝看成一副牌。他确实从心底里认为,曹操在道义上也应该维护汉室江山,他当年投奔曹操与此时劝曹操迎奉天子,思维上本是一脉相连的。只是,由于这一建议本身也极具谋略价值,再联系曹操本人日后对待皇帝的态度,我们才感觉出其中 打牌 的意味。后来,大军向曹操开拔过来时,荀彧又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由于荀彧在袁府多年,亲兄弟也在袁绍处效力,所以他对袁绍及其手下众谋士武将的判断,甚至较郭嘉更准确,更神奇。在与 臭嘴 的一次辩论中,荀彧不仅一一指出了袁绍手下众人的性格特征和能力局限,更对他们日后的结局──应该说下场──做了精准的预言。唉, , 若我们相信陈寿的记述,则荀彧在这里简直显示出一种超级巫师的才能:所有经他评点过的人物,一个也没有摆脱他预先为之设计的结局。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已有半年,曹军粮草堪堪不济,形势日见危急,曹操不免有些胆怯。曹操每当心绪不宁,计策未定之时,便有给荀彧写信的习惯。远在的荀彧见曹操信中流露出回军退守的意思,火速修书一封,遣快马送与曹操,竭力表示反对。因自己不在前线,不谙具体地势,所以荀彧的回信中并无一计一策,但他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时机。网络配图 荀彧坚信,目前正值曹袁实力消长的关键时刻,双方都有困难,只要坚持,再坚持十天半月,必然会出现决定全局的可贵战机。实力对比已不重要了,现在是双方主帅比拚智力的重要关头,智高一筹者,有可能。曹操再次听从了这位奇佐,不多久,他就觅得了稍纵即逝的战机,一举击败袁绍。 荀彧除了出众的管理才能,卓越的大局观,在识拔人才上,也显示出高出群侪的眼光。曹操手下不少著名谋士,都由荀彧举荐而来,包括郭嘉、钟繇、司马懿。荀彧赖以威服众人的,还有自己风高节亮的道德风范。他为人谦和, 折节下士, 居高不傲,为官不贪,一心为公,散尽家财。不仅曹操对他充满敬仰,同事下僚也多对他崇敬有加。后来曾被曹丕称颂为 一代伟人 的著名谋士钟繇,对荀彧就佩服得,称他为颜渊再生,所谓 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 。司马懿更不避美言地认为:无论在书籍中还是自己 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不宜如此”,因此惹怒了曹操。对荀彧之死,有一种来源可疑的传说:曹操曾托人送给荀彧一只食品盒,打开后空无一物,荀彧立刻明白了对方的用意,遂服毒自尽。当然权威的说法(陈寿)也颇为笼统含混,说荀彧五十岁时 以忧薨 ,时为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荀彧死后第二年,曹操进封为魏公。曹操终究没有用自己的强力废除,终究没有做过一天皇帝,隐隐中是否慑于荀君来自黄泉之下的逼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