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男人们以娶五姓女为荣,女人们以嫁五姓男为荣。
李唐皇室在龙兴之前,就喜欢和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氏联姻。
大唐世祖景(追封)李昺唯一的女儿、高祖太武皇帝李渊唯一的亲妹妹、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唯一的亲姑姑,同安特进大长公主,就嫁给了太原王氏王仁佑为妻。
李世民的三女儿南平公主,就嫁给了太原王氏王敬直。
李世民的儿子晋王,就娶了太原王氏女为晋王妃。
李治娶的这个老婆,是他的姑奶奶特进同安大长公主做的媒。
李治成为太子之后,王氏顺理成章当上了太子妃。
李世民对太子妃王氏非常满意,弥留之际还交代托孤大臣褚遂良说:“朕佳儿佳妇,尽托于卿。
” 李世民驾崩之后,李治登基称帝,太子妃王氏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后。
王皇后是大唐历史上第二位册封的皇后,王皇后后来被李治抛弃了。
李治找了一个“谋行鸩毒”的借口,废了王皇后。
还不放心,她怕王皇后死灰复燃,就要求李治杀了王皇后。
王皇后死后,李治得了头痛病,无法看清东西。
李治看不清奏章,根本就没办法处理国家大事。
李治没办法,只好把国家大事交给武媚娘处理,搞了个“二圣并尊”。
李治死后,掌握了大唐权柄的武媚娘,开始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武媚娘为了登上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对大唐皇室展开了疯狂的清洗。
李世民的弟弟、妹妹、儿子、女儿、、孙女、曾孙、曾孙女遭到了大规模屠杀,李唐皇室几乎被武媚娘杀了个精光。
李治的儿子们,好几个死于非命,成为武媚娘登上皇帝宝座的垫脚石。
活着的李显和,也被迫改氏,变成了武显和武旦。
要不是张柬之等人发动,逼武媚娘把皇帝宝座还给了李家,的宗庙社稷就完蛋了。
李隆基是李旦的儿子,也是李治和武媚娘的亲孙子。
李隆基早年的时候,是废帝李旦之子,满朝文武和大唐宗室唯恐避之不及。
李隆基倒霉的时候,也娶了太原王氏女为妻。
当时的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王氏也就顺理成章当上了临淄王妃。
李隆基早年并不得势,是个奶奶不疼姥姥不爱的孩子。
有一次李隆基过生日,堂堂的郡王生日,居然没人道贺。
是王皇后的父亲王阿忠,买了半斗面,给他做了一碗长寿面。
唐朝的时候,面条不叫面条,而是叫汤饼,长寿面的名字叫做“生日汤饼”。
李隆基不愿意当一个混吃等死的失势郡王,他决定放手一搏,发动夺权。
临淄王妃王氏和娘家人,把全家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陪李隆基搞政变。
李隆基终于当上了皇帝,王妃王氏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后。
李隆基当了皇帝之后,依然没有实权,大唐的权柄被掌握在手里。
李隆基又搞了一次,终于搞死了太平公主,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唐天子。
两次政变,王皇后和娘家人都是出了大力气。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王皇后的作用,犹如在中的表现。
” 李隆基当了皇帝,他迷恋武媚娘的侄孙女,就想废了王皇后,改立武皇后。
这件事情,让王皇后知道了,她问李隆基:“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 王皇后的话,击中了李隆基的软肋,李隆基短暂搁置了废王皇后立武皇后的事情。
李隆基毕竟是变了心,王皇后终究没有留住李隆基的心。
李隆基还是下了一道圣旨:“皇后天命不祐,华而不实,有无将之心,不可以承宗庙、母仪天下,其废为庶人。
李隆基想起了王皇后当年的好处,满怀愧疚之情,下令用一品礼制安葬王皇后。
李隆基的后悔,来的实在是太晚了,他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武惠妃得势之后,陷害李隆基的三个儿子太子、鄂王、光王谋反,一天之内就害死了李隆基三个儿子。
废王皇后事件,武惠妃也没有成为赢家,她被吓疯了。
武惠妃死了以后,唐玄宗寂寞空虚冷,就带出了杨贵妃。
唐玄宗整天和杨贵妃享乐,对国家大事不关心了。
安禄山和杨国忠谁也不服谁,终于搞出了一个”“。
安禄山打进潼关之后,唐玄宗吓得是撒丫子就跑啊。
伪燕朝廷建立之后,大唐的宗庙社稷自然是要捣毁的。
唐玄宗在安禄山起兵造反之初,杀了安禄山在京城的儿子。
安禄山在打进长安之后,到处搜寻李唐皇室子孙,找到了就杀他们为儿子报仇。
在长安来不及逃跑的李唐皇室子孙, 被安禄山杀了一个精光。
李治辜负了太原王氏美女王皇后,导致大唐社稷被武周取代,皇室子孙惨遭屠戮。
李隆基也辜负了太原王氏美女王皇后,导致大唐社稷被伪燕朝所毁,皇室子孙又一次惨遭屠戮。
就在这一年里,李唐皇室恢复了王皇后的封号。
由于唐玄宗生前追封武惠妃为皇后,李唐皇室在追封王皇后的同时,也废了武皇后的封号。
皇后的名分可以追封恢复,只可惜,被安史之乱断送的大唐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
随机文章玄武门之变的起因?中国第一块区块链牌照发给谁,区块链上市公司排名(耳熟能详)为什么要警惕人工智能,未来25年超级人工智能诞生(超越人类成上帝)外星人说人类前世是神,美国秘密研究外星人(外星人说人类是神)老子参透了宇宙真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诠释宇宙奥妙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比如现在的,原来都是姬氏,现在的,原来都是嬴氏。
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他爵封唐国公,还被赐姓大野氏。
古代的时候,讲究“尊者赐,不可辞”,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李虎和他的后代只能以大野氏为姓了。
大野虎打仗英雄了得,生孩子的本事也非常强。
据《新唐书.宗室列传》记载,大野虎一共有八个儿子,长子大野延伯和次子大野真都早逝,三儿子大野昺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
大野昺有个儿子名叫大野渊,大野渊又继承了大野昺的唐国公爵位。
大野渊碰到了“”改汉姓名为“”的影响,也改回汉姓李氏,成了大名鼎鼎的李渊。
李渊改姓之后,大野虎和大野昺又成为李虎和李昺了。
大野昺或者说李昺这个人,身为李渊的亲爹,也就是李世民的亲爷爷,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大野昺没存在感,跟名字没取好有那么一点点关系。
昺字,也作昞,读音念饼,这个字太生僻了,我以前读《》碰到这个“昺”字,硬是不知道念啥,去查了字典,才知道念“饼”。
当然了,如果一个人非常出名,他的名字再怎么用生僻字,也不会没有存在感,还能让生僻字变成常用字。
比如大名鼎鼎的,那个“鞅”字够生僻吧?人家硬是把“鞅”字给弄成常用字了。
再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彧字够生僻吧?但是也很少人把他的名字念成“狗货”吧? 大野昺没存在感,关键是他没有什么像样的功劳。
大野昺这个人,身为李渊的亲爸爸,被追封为世祖元,但是他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或者政绩。
打个比方说,称帝之后,他的爸爸也被追封为皇帝。
人家孙坚就有战功,以勇猛著称于世,《志》专门给了孙坚列传。
再比如,也是追封的皇帝,也是追封的皇帝,也是追封的皇帝,这父子三人,都是有大功的,所以在《》里面,都有本纪。
李昺同样是追封的皇帝,但是实在没什么事迹好写,所以《新旧两唐书》都是以李渊的本纪开头。
也是一天皇帝都没当过,《三国志》照样以他的《武帝纪》开头。
要成为曹操这样的人物,你得对这个王朝的建立立下大功啊。
唐国公的爵位,是大野虎打下来的,大野昺只是这个爵位的传承者。
李昺这个人 ,对于李渊的仕途基本上没有帮助。
李渊的前途,主要是靠他妈妈独孤元贞的妹妹独孤文献。
独孤文献是的皇后,李渊在独孤文献的关照之下,小小年纪就成了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
跟李渊同样是西魏八柱国后人的李密,由于朝中无人,所以仕途就很悲剧。
大家去翻看《新旧两唐书.李密传》就会发现,李密由于朝中无人,身为八柱国后人,却只能去给隋明(炀、闵)帝站岗。
看李密不顺眼,一句话就把李密打发回家读书去了。
把李渊和李密的遭遇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李渊有个皇后小姨是多么的重要。
在我看来,李昺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的作用,远远不如他的老婆独孤元贞重要。
他对大唐朝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娶了独孤元贞为妻,就是成了生出三个皇后的牛人的女婿,就是他与独孤元贞一起生下了李渊。
李昺那一辈子,也是运气好,他先是熬死了两个哥哥继承了唐国公爵位,又娶了皇后的姐姐当老婆。
偏偏他的儿子李渊和李世民厉害,建立了大唐王朝。
李昺死了45年之后,他的儿子突然当了皇帝,他也被追封为皇帝了。
李昺作为追封皇帝,但是实在没有英雄事迹值得史书记载。
史官们没办法,只好写一写他的谥号、追封的爵位什么凑数。
大家去翻看有关唐朝的史书《》《唐会要》《新旧两唐书》,就会发现关于李昺的记载都是某年某月某日,被追封为王,某年某月某日,被追封为皇帝,某年某月某日被追加谥号那一类的记载。
由于李昺在历史上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书写的事迹,导致史书对他的记载实在太少。
又由于记载李昺的史料太少了,再加上他又取生僻字为名,导致他的存在感实在太低了,好多人都不知道他是李世民的亲爷爷。
在我看来,大野昺活着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后来会变成李昺,也不知道他死后会追封为皇帝,所以没有存在感的事情不能怪他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