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被孔融称为“冢中枯骨”,袁术真的一无是处吗?

时间:2025-04-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被称为“冢中枯骨”,真的一无是处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的人物中,袁术是很多三国迷都看不起的,在许多人眼里,袁术是一个志大才疏的人,如果没有家世,或许根本就不会史书留名。

死后,迎接为徐州牧的时候,刘备曾经推辞,并且建议由袁术来接任,但是孔融却: “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

” 孔融对袁术的评价是冢中枯骨,也就是说孔融看袁术就是个死人,。

那么,问题来了,袁术真的如孔融评价的那样一无是处嘛? 三国没有一个人物是一无是处的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得益于乱世,只有乱世才会给众人表现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但凡是乱世,都是人才辈出的年代,比如时期、秦末汉初、三国、隋唐等,莫不如此,当然并不是喜欢乱世,而是时势造英雄这句话是没错的。

在东汉末年的时代,能够举起大旗,招揽各路英雄割据一方,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袁术也是如此,袁术的结局并不好,但他也曾经割据淮南,东汉末年也算是风云人物,能做到这一点的袁术,绝对不是冢中枯骨,甚至比评价他的孔融要好上很多,孔融能让人记住的也只有他小时候的孔融让梨了。

或许会有人说,袁术能够有如此的成就,完全是因为他的家世,背景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不信的话,来看看,哪一个不是有背景的,是宦官是假,和袁绍是四世三公,、是汉室后裔,的祖上也是世代做官的,就连出身最卑微的刘备,也号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和攀上了亲戚,否则怎么会号召到这么多英雄豪杰的。

如果仅仅认为袁术的成功归结于家世,把失败看成是一无是处,那未免太狭隘了点。

袁术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的《白马篇》开篇是这样写的: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可见当时的游侠风非常的流行,就跟90年代的非主流一样,所以当时的很多世家子弟都是颇具游侠风的。

咱们首先来看看史书是怎么记载这些英雄人物的,《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三国志·先主传》载, 刘备“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三国志·吴主传》载,孙权 “好侠养士” ;《·袁绍传》载:“袁绍以豪侠得众” ;《三国志·袁术传》载:“袁术字公路,司空(袁)逢之子,(袁)绍之从弟也。

以侠气闻。

”基本上这些人物都有游侠的一面,如果在那个时候你说你不是游侠,你都说你是混社会的。

袁术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个花花公子,不学无术,是不会得到的拉拢的,而且袁术也及时结束了游侠的身份,积极入世,为自己的政治生涯积累资本。

更何况,袁术在杀害何进的时候,与吴匡合力进攻皇宫,宦官们手持武器负隅顽抗时,他火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胁迫十常侍弃皇宫出逃。

进驻以后,袁术是讨伐董卓的重要力量;都出自其手下,如果说袁术不学无术,那也搞不出这么多事情来。

袁术的起家的依仗是什么? 袁术起家可谓是一帆风顺,没有像刘备,曹操那样心酸,要靠他们自己奋斗。

第一,他的出身好,袁术是真正的“含着金钥匙长大”,他的父亲是汉司徒袁逢,他的家族是淮南四世三公的,家族影响力巨大,门客故吏遍及四海。

作为嫡子,他刚刚出道时便担任了后将军,这一职位可是平常百姓难以企及的,可见袁术赢在了起跑线上。

有这么好的背景,使得他在社会知名度高,普通老百姓也认识他,一旦他号召起兵,自然会有大批仁人志士投奔他,现在这叫做品牌效应。

其实历史的进程很少跟底层人有关系,绝大多数都是上层社会在推动,当然是个例外。

第二,他的地盘位置好。

他的地盘在哪呢?大体在江淮一带,这些地方可是富庶之地,人口也多,动乱较少。

并且当时江东孙坚依附于袁术,将从张咨手里夺来的南阳献给袁术,《后汉书》曾记载:初,术在南阳,户口尚数百万。

可见南阳地广人多,粮食产量多,袁术要人有人,要粮食有粮食。

坐拥这么些好地方的袁术自然是,不愁没有人来他的军营。

第三,孙坚等的依附。

孙坚作为袁术阵营的成员,经常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替袁术打出了名声。

《后汉书·吴书》中提到: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兄子贲,帅将士众就术,术复表贲为豫州刺史。

由此可见,孙坚集团是依附于袁术的,那么江东也是在其范围之内。

袁术的失败很大原因是称帝 袁术跟电影中一个人物很像,那就是灭霸,袁术是一个固执的人,或许在东汉天下大乱的时候,袁术就已经有了称帝的想法,只是没有对外说,而且,他一直寻找机会称帝,他固执的认为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

而恰恰机缘巧合,又让他得到了玉玺,袁术终于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狂喜,认为这是天赐。

袁术虽然占据的地盘小,但却是最富庶,受到战争影响最小的区域,全盛时期,袁术带甲10余万。

虽然袁术的手下都反对,但是袁术依然选择了最好的时机,军事实力强大,获得了玉玺,同时,其他的军阀,袁绍还在和争夺北方四州,曹操还没有打败,刘备,兵力比起之时,只少不多;刘璋还在跟互掐,刘表进去不足,守城也是有问题的,综合来看,袁术选择的时机还是很好的。

但是,袁术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人和,这个人和并不是说老百姓,而是各个割据势力,或者说当时的贵族吧。

袁术一称帝,马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成为“众矢之的”,孙策首先宣布独立,曹操、孙策、袁绍、吕布、刘备等同时围攻。

常言道:双拳难敌四手。

钮成独自一个,如何抵挡得许多人?更何况是天下人的围攻。

天有不测风云,袁术的辖区又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就这样袁术称帝仅仅坚持了不到两年,就失败了。

但是,袁绍和曹操都是没有当的,而袁术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可以说勇气可嘉,也实现了他心心念的皇帝梦,从这个角度来说,袁术比绝大多数的英雄都要成功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孙坚被乱箭射死后遗体是如何回到江东的?是哪位去要回来的

今天的故事见于《》第七回至第八回,发生在进犯荆州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桓阶和蒯良。原文如下: 刘表军自入城。孙策回到汉水,方知父亲被乱箭射死,尸首已被刘表军士扛抬入城去了,放声大哭。众军俱号泣。策曰:“父尸在彼,安得回乡!”曰:“今活捉黄祖在此,得一人入城讲和,将黄祖去换主公尸首。”言未毕,军吏桓阶出曰:“某与刘表有旧,愿入城为使。”策许之。桓阶入城见刘表,具说其事。表曰:“文台尸首、吾已用棺木盛贮在此。可速放回黄祖,两家各罢兵,再休侵犯。”桓阶拜谢欲行,阶下蒯良出曰:“不可!不可!吾有一言,今江东诸军。请先斩桓阶,然后用计。” 却说蒯良曰:“今孙坚已丧,其子皆幼。乘此虚弱之时,火速进军,江东一鼓可得。若还尸罢兵,容其养成气力,荆州之患也。”表曰:“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安忍弃之?”良曰:“舍一无谋黄祖而取江东,有何不可?”表曰:“吾与黄祖心腹之交,舍之不义。”遂送桓阶回营,相约以孙坚尸换黄祖。孙策换回黄祖,迎接灵柩,罢战回江东,葬父于曲阿之原。丧事已毕,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渐渐投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孙坚围攻襄阳,刘表派吕公出城向袁绍求援。吕公按照谋士蒯良的计策,在岘山设下埋伏。孙坚一时疏忽,中了埋伏,中箭身亡。孙策手下军吏桓阶进城要求取回孙坚的遗体,遭到蒯良的反对。但刘表最终采纳了桓阶的意见,让其将孙坚的遗体送回,以换回被黄盖俘虏的大将黄祖。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孙策得知父亲孙坚身亡后的神态,叫做“放声大哭”,意为放开声音大声的哭。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已不可查,但应该很早便已经出现。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孙坚被射杀及桓阶换回遗体的情节,是符合历史原貌的。据《•孙破虏讨逆传》注引《英雄记》载:“刘表将吕公将兵缘山向坚,坚轻骑寻山讨公。公兵下石。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三国志•桓阶传》称:“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不过,这位帮孙策要回孙坚遗体的桓阶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孙策的军吏,而是一位身居高位的朝廷官吏。按照《三国志•桓阶传》的记载,此时的桓阶是朝廷的尚书郎。因为父亲病逝,他回到故乡长沙奔丧,不巧又遇上了孙坚身亡这件事情。 既然桓阶不属于孙坚阵营,他为何会冒险向刘表求情要回孙坚的遗体呢?原来他与孙坚还有一层特殊的关系。据其本传记载,桓阶早年在家乡长沙郡担任过功曹,当时担任长沙太守的正是孙坚。孙坚欣赏桓阶的能力,推荐桓阶为孝廉。正是因为这次的推荐,令桓阶的仕途更加顺利,数年后便担任了朝廷的尚书郎。按照汉末的说法,孙江是桓阶的“故主”。故此,桓阶才会冒险前往襄阳向刘表求情。 随机文章全美最著名的未破凶杀「黑色大理花」!怀星梦的小咖女星,竟遭惨无人道分尸、散落公园…宋代王安石变法中”贡举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法国圣女百年不腐尸身,126年宛如活人详解世界十大危险运动,最高死亡率达31%美国三叉戟洲际导弹,4000万美元一枚可摧毁任何导弹发射井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哥特式军刀有着什么样的来历?为什么被英国士兵所喜爱

哥特式军刀这个名字,大概会让很多人想像出一些什么奇奇怪怪的冷兵器。因此,为了打破大家多余的幻想,因此在这里要先说明一下,这种军刀其实更加严谨的名字,应该是英国哥特式笼手步兵剑(Gothic hilted British infantry swords)。不过虽然其被称作“剑”,但按照中国的标准,其实这种武器因为带有弧度,而且是单刃武器,所以在汉语语境中更加接近我们所理解的“刀”。那么这种拥有梦幻般名字的英国武器,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英国哥特式笼手步兵剑 哥特式军刀最早诞生于1822年。这种武器一开始主要是给步兵军士和们使用,而军官们则必须要自费购买。也因此,后来很多英国军官,干脆只是订做看起来颇为优雅的高级剑柄,然后在将自己中意的刀身装上。这一情况使得如今很多保存下来的早期高级哥特式军刀,从刀柄和刀身,都有着极大的区别。尤其是根据军官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一些富裕的军官,往往在自己的军刀上,装饰着繁复的字母和花纹,并且还会在刀柄上包裹鲨鱼皮以此改良手感。 哥特式军刀最值得夸耀的刀柄 到了1845年,哥特式军刀诞生了全新的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这种全新不仅表现在过去华丽的护手,被统一成固定样式,而且在刀身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当时英国军方上层,开始倾向于希望骑兵们在冲锋时,能够更多发挥军刀的刺击,这样能够增加敌人的死亡率。因此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刀尖统一变成矛尖状,并且减缓军刀的弯度。 但同时为了避免对军刀的挥砍造成影响,军刀的刀背后部也有所增加。而到了1854年,过去传统的过去镂空线条式护手,正式被钢制实心护手取代,同时制定了标准的刀身长度32.5英寸。虽然对于这一变化,有些收藏家将其称之为1854年式哥特式军刀,但由于这种改变并不统一,且过去镂空式黄铜护手也没有立刻取代,这一时期的哥特式军刀,还是被归类为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 哥特式军刀,尤其是1845年式哥特式军刀,可以说在英军中表现不俗。在克里米亚战争和各个战争中,其都有着相当可靠的表现。然而即使如此,这种军刀却依然不能令英国军方满意。不过这种不满实际上倒不是来自使用这种军刀的底层军士和骑兵,而是来自于英国军方上层。当时英军高层普遍观点认为,过去骑兵攻击时的劈砍,在战场上对敌人攻击的威力,完全无法与骑兵冲锋时,强烈的冲击力以及人力相互结合而进行的刺击相媲美。 这一观点最终导致哥特式军刀在1897年,被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取代。而这种剑却并没有继承前辈的辉煌,相反,因为换装之后新的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并不符合英国骑兵的使用习惯,因而导致了英国骑兵无用论炎霄尘上,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也最终在一战前,被全新的的1908年式骑兵剑取代。 1897年式英国步兵军官剑。 不过,哥特式军刀虽然被英国军方强行退休,但却并没有因此彻底从英国军队中消失。在之后,由于哥特式军刀优雅的外形,这一武器成为了英国和其他一些英联邦国家的元首卫队和军乐队指挥的标配。对比它另外两个晚辈,这或许不得不说又是另一种别样的幸运吧。 随机文章学心理学可以找什么工作,心理学工作盘点(企业猎头/公务员)俄罗斯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号称最先进导弹(实际不如战斧神仙为什么不能结婚,仙界资源有限/神仙结婚生子会让仙界被挤爆冥王星是什么颜色,呈明暗的斑点图像(暗灰色/冥王星没生命)ufo为什么越来越多,丘吉尔猜想外星文明或许真的存在(未证实)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