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考古发现

永川龙:亚洲最完整的食肉三角龙(长11米,1.63亿年前)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说到三角龙,大家都会想到三角龙之王霸王龙,最可怕的三角龙棘龙等。本来在地球上,存在过的三角龙很多,比如永川龙,它就是一种大型食肉三角龙,而且曾生存在中国,一起去认识看看。

永川龙基本资料

永川龙:亚洲最完整的食肉恐龙(长11米/1.63亿年前)

永川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肉三角龙,帆叶网,它体长11米,与克拉玛依龙、蜀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三角龙中赞排第147位,生活在距今1.63亿年前的中侏罗世。

永川龙化石

永川龙:亚洲最完整的食肉恐龙(长11米/1.63亿年前)

永川龙化石发现于中国重庆市永川区五间镇上游水库,它也因为发现地永川而得名,其化石是几副近乎完整的骨骼,这也使得永川龙成为亚洲完整的食肉三角龙。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猜测永川龙是种大型兽脚类三角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牛津阶或启莫里阶。

永川龙:亚洲最完整的食肉恐龙(长11米/1.63亿年前)

形态习性:永川龙长约11米,重3.4吨,头大而笨重,前肢短小,后肢长,靠两脚行走,爪大而尖锐,拥有很大的尾巴,约占身长的一半长度。永川龙生活在河湖之滨的高地丛莽之中,是种大型的食肉三角龙,重要捕食植食性三角龙和其他动物。

中国发现的三角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三角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中国目前发现了174种,其中就包括永川龙(永川曾经属于四川,现在属于重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会与更多的三角龙被发现。

他是近千年来的世界首富8%亚洲人是他后裔

对于帝王的后宫,许多人都用“七十二嫔妃”去形容其后妃的数量。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认为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句话来形容有点夸大其实了。唐太宗李世民有13个老婆,只有3个老婆,而比较多点,有16个。 不过这些的后妃加起来都没有一个人的多,那就是世界史上最为出名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蒙古帝国可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波斯人拉施特所编写的中世界著名世界《史集》记载,成吉思汗的后妃多达500人。 关于500个后妃的这个说法是不是可信的呢?其实,我们只要翻开成吉思汗的个人简历,或许我们就会觉得,这一点都不夸张了。 成吉思汗真名孛儿只斤·,于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在1184年的时候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之后随着自己力量的不断扩大,铁木真开始统一部落,并在1206年的春天建立了大蒙古国。 铁木真的野心不仅如此,随后他还多次发动了对外的征服战争,征服的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蒙古铁骑,以之势,横扫欧亚大陆,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庞大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金帐汗国,以及后来的帖木尔汗国,几乎整个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都成了大蒙古国(又称大陆帝国、草原帝国)的领地。先后有40个国家、700多个民族归顺。成吉思汗成为的世界之王。 成吉思汗一生创造了至少12个世界之最:创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最早建立了运输联络系统,将军事艺术推向冷兵器时代的最高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最早实行政治民主的帝王,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世界上受祭祀最多的帝王,奉行宗教信仰最自由的政策,最早提出并实现了“全球化”,一生留下了最多的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成吉思汗是草原出来的汉子,生性狂野,所以当时大军没占领一处城池的时候都会进行一场大屠杀,属下士兵除了大肆搜刮财务之后,还会将当地的美女掠夺来孝敬给成吉思汗当嫔妃或者发泄欲望。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拥有6个蒙古妻子,后来又与多个臣服于他的国家的公主通婚。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获得许多战利品,其中包括土地、粮食、以及女人。 成吉思汗王国的版图在13世纪横跨蒙古至阿富汗,并延伸至俄罗斯和伊朗。经成吉思汗批准,蒙古大军每攻占一处城市都会将掠来的美女给成吉思汗,因而他拥有不少混血儿子,而这些儿子身上都带有他的染色体。 由此可见,《史集》中所记载成吉思汗拥有五百后妃的事情,也不无可能了。 除此之外,成吉思汗的后裔也是多得吓人,根据曾经一本专门研究男性Y染色体的书籍《亚当的诅咒》写道:成吉思汗有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播种者“,其后裔多达1600多万人,大约占8%的亚洲人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主要分布砸欧洲、亚洲等两大洲,而且在英伦三岛也有他的后裔,甚至包括了著名的英国皇室家族。 在上个千年的早期(成吉思汗生活在1162年到1227年),世界的人口还不到现在的二十分之一,那时的每个男人如今平均约有20个直系男性后代。然而,成吉思汗却有约1600万个直系后代,相当于平均数值的80万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赛克斯还指出,那1600万男性后裔都属于一条源自成吉思汗的父系遗传链,而还没有计算可能存在的上百万名女性后裔,也就是说成吉思汗的后代远不止1600万这个数字。“事实上,如今许多居住在中亚一带的人,如果追溯他们的族谱,都有可能或直接或间接地与成吉思汗有着血缘关系。” 其一,他与牛津大学的科研人员,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从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和蒙古国等曾属于成吉思汗王国版图的地方,搜集到16个组群的血液样本进行研究,发现高达8%的男性基因中拥有相同的染色体,这样就说明了他们可能曾经拥有共同一个祖先。后来经过推断,发现这染色体是属于成吉思汗的。 第二个原因则是在巴基斯坦的哈拉扎部落里,从古至今他们口中就代代相传,说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后来科学家们对这个部落中的男性人群进行血液样本提取,并从中发现了与成吉思汗相同的Y染色体。 成吉思汗逝世后,他4名拥有继承权的儿子和2名孙儿延续了“家族传统”,他们不但同样英勇善战,将势力扩张到俄罗斯、匈牙利和波兰,还勤于传宗接代,将成吉思汗的染色体撒播到亚欧大陆,这样成吉思汗家族就变得越发庞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成吉思汗横扫亚洲为什么不攻打印度

蒙古人西征100年后,及其子孙所建立的四大汗国,一盘散沙。14世纪末,成吉思汗的后裔帖木儿横空出世,重建起成吉思汗时期的大蒙古帝国。他立志了却成吉思汗征服印度的心愿。1398年12月,帖木儿部队在印度的德里附近又遇到了这种叫角端的怪兽……网络配图 “汝主早还”迫使成吉思汗班师 成吉思汗为了追击扎兰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事实上成吉思汗并未攻入印度境内。进入印度境内的八剌率领的2万蒙古军沿途攻下一些城市,但盘查了几个月,一直找不到扎兰丁的踪迹。当时婉言劝说成吉思汗放弃追击,从印度撤出。 但是成吉思汗不但要继续追击扎兰丁,还要乘机攻下印度这块陆地。这时传来哲别部队进军高加索山,战胜钦察援军,进兵阿罗思(俄罗斯)的好消息。于是成吉思汗更加坚决地下令渡河南行,接应八剌,平定印度,尽快完成他的帝国大业。 但为什么强大的蒙古骑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内,很快撤军了呢?据《》和《耶律楚材传》记载,促使成吉思汗回马班师的原因与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种叫角端的怪兽有关。当年成吉思汗的部队攻到印度河,遥见河水蒸气磅礴,日光迷蒙。 将士们,纷纷下骑饮水,可是河水热度似沸,不能入口。这时将士上下怨声不断,恨不得立刻驰归。耶律楚材正想再次进谏,忽见河滨出现一大怪兽。成吉思汗命令将士准备弯弓射杀,忽然听到响声,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还”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机对成吉思汗说这种瑞兽名叫角端,是上天派来儆告成吉思汗为了保全民命,尽早班师的!成吉思汗于是奉承天意,没有行进,回马班师。八剌亦即日北归。会师后,成吉思汗率军返回蒙古。网络配图 关于这段史实的记载有人认为是一个神话,但有历史学家认为,奇形怪兽是可能的,而且印度地方有些兽类蒙古人并未见过。至于把怪兽的叫声说成是“汝主早还”的话,那是耶律楚材牵强附会,借怪兽的叫声规劝成吉思汗班师的手法。 蒙古骑兵战无不胜的秘密 一个只有100多万人口、10多万军队的民族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数百万大军的金国、、花剌子模和欧洲联军。蒙古骑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密是什么?《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其骑射,则孩时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以索之鞍。四五岁挟小弓、短矢。” 蒙古骑兵长于,他们的行进速度惊人,一天能行进数百里,乃至上千里地。这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蒙古军的胜利。马是蒙古人特有的资源优势。马既是他们的生产资料又是他们的生活资料,既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又是他们的作战工具。蒙古军队“出入只饮马乳,或宰羊为粮 只要有供马匹和畜群食用的水草,蒙古人就可以自给。即使一时缺乏马乳和羊肉,还可以射猎作为补充。在作战中,蒙古骑兵就是依靠马匹和畜群来给养的。这在后勤上大大减少了军队行进的辎重。但蒙古骑兵也有两个大弱点。网络配图 一个是善骑好射、策马急袭的蒙古骑兵在江河湖泊面前显得毫无用武之地。可是,这一点毕竟可以解决。1220年,成吉思汗建立了水军。在西征时,就有一个月内造船百艘,载蒙古骑兵渡过漠兰河的记载。但是另一个弱点是蒙古骑兵解决不了的,生活在蒙古高地草原和西伯利亚干寒地带的蒙古人惧怕湿热,不耐高温。这一点在攻占南亚、东南亚一带的战役中就显露无疑了。 在众多的动物中,印度人对大象怀有特殊的感情,印度人称呼大象为“哈第”。在印度人看来这种动物是力量、智慧和善良的象征。经过驯象人的训练驾驭,大象成为了人们的好朋友。 大象力大无穷,而且又可以驯化,如果在战场上排上象阵将会起到所向披靡的效果。公元前3世纪,印度的军事力量就已经主要依靠战象了,现在出土的钱币上就有战象的图样。据记载,孔雀王朝还支援伊朗王朝和500头战象,帮助他们战胜马其顿王朝。 大象与马能配合得很好,象马并肩作战,有象开道,马就能冲锋陷阵;有了马冲锋,象就可以冲杀践踏。根据印度文献记载,当时印度的部队包括4种,象兵名列旗手,其次是马兵、战车兵、步兵。英国人侵犯印度和阿富汗时就利用大象拉大炮、战车。二战期间,日本人在缅甸也利用过大象。大象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的高度。高的战象达到2.7米,这使得架在它背脊上的塔楼可以居高临下地向敌军射箭投枪。网络配图 据记载当时正值盛夏,暑气逼人,蒙古兵丧失了斗志,而印度兵却对这种气候习以为常。真正促使成吉思汗回马班师的原因也可能是蒙古骑兵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以及地理环境。 根据记载,当时正值盛夏,暑气逼人,蒙古军队只行了数里路,就觉得气喘神疲,汗流不止,有不少士兵中了暑不能行军作战。这使得剽悍的蒙古兵顿时丧失了斗志。而印度兵却对这种气候习以为常。蒙古的骑兵在印度这块土地上再也没有在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气势和战斗力了。 1397年,帖木儿觉得攻占印度的时候终于到了。但帖木儿做出这项决定时仍然受到王公、将军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远征事关重大,他们列举以下原因来反对远征印度的计划。第一,与印度相距太远,害怕军力接济不上。第二,印度地形复杂,森林茂密,多猛兽、毒蛇攻击。第三,印度气候干燥炎热,又容易发生瘟疫。但是帖木儿决心已定,他,坚持攻入印度。帖木儿准备了很多骆驼,背上驮上干柴,点燃后向印度象群冲去。 从历史上所有侵入势力来看,要攻占印度都是从阿富汗直捣印度西北部开始的。帖木儿的决议最早的执行者就是阿富汗的总督,也是他的皮儿·贾汗吉。贾汗吉接到帖木儿的命令后立刻率领3万骑兵作为远征军的先锋队,在1397年渡过申河(印度河),1398年5月攻占木儿坦。随后,帖木儿率10万远征军,横越兴都库什山脉达到喀布尔。1398年9月,帖木儿特意选择了当年扎兰丁过河的同一地点渡过申河,意为完成成吉思汗未完之事业。帖木儿与贾汗吉会师索特里粟河,然后继续前进,一路上。网络配图 当时印度军派出120头战象,象背上负战楼,楼内有战士12至14人,从战楼中发箭击中敌人。这种印度军作战方法蒙古人从未见过。蒙古的战马见到这等庞然大物更是任凭怎么鞭打也不上前。顿时军中一片混乱,象背战楼里的箭雨如飞,蒙古骑兵死伤不少,马上回头撤退。 骑兵怎样战胜象阵,帖木儿大伤脑筋。终于有人献一良策。1398年12月17日,帖木儿汗军与印度军再次会战。这次帖木儿准备了很多骆驼,背上驮上干柴,点燃后向印度象群冲去,骆驼,乱跑乱冲,火乘风势,驼乘火势冲向印度军一翼。 大象生性怕火,看见骆驼背火冲来,吓得四处逃窜。另一支象阵还是冲向蒙古骑兵,帖木儿汗军也不迎战,而是纷纷下马逃入树林中去,战象落入圈套,紧追不舍。这时蒙古军队的弓弩手箭如飞蝗猛射战象,战象负伤甚痛四处乱窜,印度士兵被逃回来的大象踩死射死过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