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世界史

曹魏灭蜀之后 东吴是怎么单独作战的

时间:2023-08-1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还不知道:蜀汉灭亡之后,东吴是如何单打独斗,对付魏国以及西晋的?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正所谓唇亡齿寒,在蜀汉没有灭国的时候,东吴尚且可以和蜀汉联合起来抵抗曹魏,可是等到蜀汉灭国之后,东吴就彻底变成单打独斗了,面对强大的曹魏,东吴是如何夹缝求生的呢?

  不仅和曹魏斗争,就算是后来西晋建立之后,东吴依旧顽强生存了十几年,很多人比较疑惑,当时东吴究竟是怎么对付西晋的呢?

image.png

  东吴与曹魏之间的较量

  东吴和蜀汉两个国家,算得上是一个矛盾体,他们既有共同利益,又有相互合作的必要性,所以不管是赤壁之战前的合作,还是后三国时期刘禅与东吴新皇帝孙休之间的合作,本质意义上都是为了抵抗曹魏,防止被曹魏灭国。

  奈何就算是东吴与蜀汉联合起来,实力也远远不及曹魏,因此在后期的战争中,大多数时候都是曹魏胜利,这些现实事情早已决定了蜀汉和东吴的命运,之前我在分析蜀汉灭亡时间的时候,就曾经说过,蜀汉之所以能够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又延续了接近三十年时间,实际上并不是蜀汉人才多,也不是刘禅能力强,而是曹魏内部矛盾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集中收拾蜀汉,才让最弱小的蜀汉苟延残喘三十年。

  等到司马昭想要借助灭蜀汉一事来提升自己威信之际,蜀汉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当钟会等人的大军抵达汉中时,刘禅就着急了,迅速请求东吴的帮助,孙休得知司马昭攻打蜀汉之后,立即作出指示,安排军队前往汉中支援蜀汉。

  只是可惜孙休的大军还没有抵达汉中,蜀汉就在邓艾的偷渡阴平下失败投降了,一时间孙休彻底陷入绝望,考虑到接下来自己将会单打独斗,孙休忧心忡忡,在安排军队返回东吴之后,孙休都始终难以平复心情,生怕司马昭乘胜追击灭了东吴。

image.png

  好在蜀汉灭亡之后,魏国内部也发生了内斗,先是钟会在姜维的怂恿下,直接将邓艾父子铲除,随后是胡烈、卫瓘等人发兵杀掉钟会,一时之间成都乱成一锅粥,刚好魏国内部也没有时间处理这些事情,孙休抓住机会派出陆逊之子陆抗带领大军偷袭成都,想要趁机将成都占为己有,可惜当时成都在蜀汉旧将罗宪的带领下,只用了几千人马就击败东吴大军,孙休想要趁机占便宜的计划破产。

  这边孙休计划破产了,那边魏国内部也发现了成都的问题,司马昭立刻安排大军到成都控制局面,孙休所有的努力,一瞬间化为乌有,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尽担忧,终于孙休在这种忧虑中英年早逝了。

  随着英主孙休的去世,东吴即将进入一个万劫不复的时代,因为接下来的这位东吴皇帝,不仅是三国时期数一数二的暴君,还是一个能力和野心完全不匹配的家伙,他就是孙皓。要是按照正常继位顺序,孙休去世之后,理应让其儿子继承皇位,可是当时孙休的儿子尚且年幼,东吴内部担心幼主上位,无法掌控大局,于是在张布等人的拥立下,已经23岁的孙皓才顺利登基,成为东吴最后一位皇帝。

  孙皓登基初期,其实还是比较兢兢业业的,他当了三个月明君,随后就本性暴露,不仅将曾经拥立自己的张布等人杀掉,还不断放纵自我,残暴嗜杀、沉迷酒色、刚愎自用,经过孙皓的一番操作后,东吴可谓是危在旦夕,很多有想法的东吴人才,都纷纷投靠了魏国,只有孙皓不明所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

image.png

  要是此时魏国集中火力攻打东吴,可以说东吴基本上不堪一击,很快就会被灭国的,可是当时魏国内部也出现了问题,一个是司马昭突然去世,另一个是新继位的司马炎在魏国威信不够,需要时间慢慢树立威信,方才可以攻打东吴。

  东吴与西晋之间的较量

  司马炎在司马昭去世之后,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不仅安葬了司马昭,还顺利继位,并且在继位之后就称帝建立西晋,成为西晋第一个皇帝,他之所以这么着急,就是为了获得皇权之后好树立威信,而他树立威信的办法很简单粗暴,那就是通过给大臣赏赐或者更多权力,以达到利益捆绑的目的。

  经过司马炎的一番操作之后,西晋终于出现了短暂的表面上的稳定,至于内部则始终还是处于争权夺利之中,这也是司马炎在称帝之后,也始终无法自作主张攻打东吴的本质原因。

  这边西晋是没有时间以及精力攻打东吴,那边东吴内部是乱成一锅粥,可孙皓还自以为是,既然西晋不敢攻打自己,那自己就主动派陆抗带领大军去偷袭一下西晋,你别说,这次偷袭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更加促使孙皓迷失自我。

  占了一次便宜之后,孙皓还想继续占便宜,可惜天公不作美,后来陆抗英年早逝了,随着陆抗去世之后,东吴最后的军事人才也凋零了,孙皓彻底陷入无人可用的地步,要是他有自知之明,在这种时候韬光养瑞,也许东吴还能多活几年,毕竟当时西晋内部也不同意攻打东吴,要不然东吴早就一命呜呼了。

  为何西晋内部不支持攻打东吴呢?实际上这就涉及到西晋那些士族门阀和司马炎之间的利益矛盾了,统一东吴,对于西晋的士族门阀而言,可以说是弊大于利的,因为一旦统一了东吴,就会促使司马炎威信增加,同时在统一东吴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晋贵族,到时候自己的利益将会受到影响,要是严重一点,甚至可能直接动摇士族门阀们的根本利益。

  考虑到这些利害关系,以贾充为代表的老贵族们,就坚决不支持攻打东吴,并且还提出诸多不能攻打东吴的理由,从表面来看,感觉他们确实在为西晋稳定着想,可是司马炎心中明白,这些老贵族是为了自己利益着想。

image.png

  所以从老贵族们站出来反对司马炎攻打东吴开始,司马炎就一直都在找机会收拾这些老贵族,司马炎的手段包括了培养新人,以及故意为难老贵族等方式,靠着司马炎多年的操作,西晋内部的情况终于有所好转,以贾充为代表的主和派,逐渐失去话语权,以张华、杜预等人为代表的主战派逐渐有了发言的机会,攻打东吴的时机在不断成熟,就等司马炎一声令下了。

  这个过程看似很简单,实际上在当时而言,不仅困难,还花费了很多时间,也就是在司马炎处理内部事情的这段时间里,东吴得以在夹缝中求生,孙皓甚至还三番两次挑衅西晋,不得不说孙皓的作死气质,实在是拿捏不住啊。

  279年,司马炎在平衡了西晋内部关系,并且解除周围其余外族侵扰的情况下,终于下定决心攻打东吴,尽管这次战役中间,还是存在一些插曲,不过以西晋绝对的实力而言,想要灭掉东吴已经势不可挡,仅仅六个月之后,东吴就被司马炎灭掉了。

image.png

  结语

  东吴之所以能够在蜀汉灭亡之后,又存在了几十年,其实并不是因为东吴的皇帝多么厉害,而是因为魏国以及西晋初期内部问题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攻打他们,对于西晋而言,孙皓的统治,无疑是他们灭掉东吴的最佳机会,一旦孙皓去世,东吴换一个英主,可能西晋想要灭掉东吴,就越来越难了,再加上西晋内部的问题,始终没有彻底解决,以至于后来乱成一锅粥!

蜀汉中太监黄皓排挤忠良,乱政误国,蜀汉亡后司马昭将其活剐是怎么回事?。

时期,大家对三国时期的故事耳熟能详,不管是曹魏、蜀汉,还是孙吴,都在尽量抑制力量,不允许太监干预朝政。但人算不如天算,到了三国后期,蜀汉还是出现了一名乱政太监,仗着信任自己,其将蜀汉内部弄得一片混乱。因的存在,刘禅堕入深渊,沉迷酒色,不能自拔,其对国家不管不顾,蜀汉因此崩塌。 黄皓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生,但是死在263年。在刘禅还是太子的时候,黄皓就一直服侍着他,除了阿谀献媚之外,黄皓基本没有其他本事。刘禅继承皇位后,对黄皓更加的器重,但由于此时还建在,黄皓不敢太猖狂,更没有胆量干预朝政,否则分分钟被干掉。在《前出师表》中,诸葛亮曾劝诫刘禅:“亲贤臣,远小人。” 当诸葛亮崩卒于五丈原之上,接替其掌权的是。董允也是一位刚正不阿的良臣,黄皓十分惧怕董允,始终不敢为非作歹。当每次董发现黄皓有干涉权政的苗头时即刻就向后主刘禅劝谏,每每都把黄皓给训斥一通,让黄皓也是不敢言语。董允在世之日,黄皓的官位一直不过黄门丞。 延熙九年,董允去世,陈祗接替他担任侍中,陈祗不再排斥宦官黄皓,并与黄皓,使得黄皓开始有机会参与政事。他和黄皓互相勾结,控制了蜀政,并排挤等忠臣。姜维想杀他,每次都被刘禅拒绝。最后姜维害怕被其所害,于是只得退回沓中屯田,一时间竟然不敢回到成都。 后来邓艾功进蜀地,邓艾早就听说黄皓的为人,就想把他关了起来然后杀掉,不想,黄皓用钱和打通了人脉,又顺利的活了下来。公元263年魏灭蜀刘禅投降、押往洛阳,再次抓获了黄皓,以他“祸国殃民”为由,将他凌迟处死。 随机文章巨型小行星带含太阳系98%小行星,或为第十行星爆炸形成探寻美国恶魔之坑,直径1280米是超级陨石砸出来的(深180米)可怕的太阳系皮壳理论,人们看到的太阳系都是假象(阴谋论)北极冰川什么时候消失,冰川什么时候融化(全球变暖冰川消退)水星为什么没有生命,昼夜温度相差600度(水星上没有水资源)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三国董袭身为东吴十二虎臣之一为什么会被淹死?

死后,吴夫人担忧年纪太小不能成事,召见张昭等人询问江东能否安定。此时有一人,从东吴地势到人才一一分析,吴夫人这才放心。 这个人却不是文臣谋士,是个武将,叫,身长八尺,武力过人,十二虎臣之一。 当时山阴惯盗黄龙罗、纠集党众几千人,孙策亲自出兵征讨,董袭亲手砍下黄龙罗、周勃的首级。 吴夫人问江东能否安定。董袭回答:“江东之地,有山川之固,长江天险,而主公是一位好的掌事者,对百恩德,上下都齐心效命,张昭掌管大事,我董袭等人为帮手,正是之时,不用担心。”众人都认为董袭的话豪壮! 208年,孙权报父仇,征讨黄祖,黄祖用两条艨艟横在河面扼守沔口,艨艟之上有一千多人,弓弩交替发射,箭如雨下,孙权军无法向前。董袭和各带100名敢死士,每人身披两副铠甲,突击到艨艟前。董袭亲自用刀砍断两条缆绳,艨艟散开,孙权大军终于能够前进。 黄祖打开城门逃走,被吴兵追杀。次日宴会,孙权举杯对董袭说:“今日宴会,归于你断缆之功!” 213年,南征至濡须口,董袭跟随孙权前往,孙权命董袭率五楼船驻扎濡须口。至夜深时,暴风狂袭,五楼船倾覆,众将士乘走舸逃走,并求董袭一起逃出。 但董袭大怒说:“我受主公重任,在此处防备敌人,怎能委身而去,再说要逃走的立斩!”于是无人敢逃。当夜船沉,董袭淹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东吴蜀汉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