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界桥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公孙瓒在元气大伤下最终覆亡

时间:2023-08-07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界桥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是袁绍与公孙瓒为争夺冀州而开打的战争,为各地诸侯争夺地盘明显化的首次会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冬,公孙瓒屯兵磐河,袁绍在界桥应战。此战之后双方仍然争战不断,如龙凑之战、巨马水之战,历时两年,以双方互相耗尽兵粮及董卓借汉献帝之名遣使和解告终。

  背景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冬,袁术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屯兵阳城。在孙坚出兵攻打董卓的时候,袁绍借机会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袁术派遣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协助孙坚回救阳城,公孙越在作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

  当时,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的公孙瓒怒不可遏地说:“我弟弟的死是袁绍惹出来的。”于是举兵攻打袁绍。公孙瓒攻势凌厉,威震河北。一时间,冀州郡县纷纷望风归降。

  袁绍大惊,为了取悦公孙瓒,缓和局势,他拔擢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为勃海太守,帆叶网,但公孙范一到勃海,却立即倒戈。初平二年(191年),公孙瓒攻破青州、徐州黄巾军,兵势日益强盛,进驻界桥(故址在今河北威县境内)。公孙瓒自己任命严纲为冀州州牧,田楷为青州州牧,单经为兖州(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州牧,并配置了郡守县令。

image.png

  战争过程

  袁绍亲自领兵迎战公孙瓒,两军在界桥南二十里处交锋。公孙瓒以三万步兵,排列成方阵,两翼各配备骑兵五千多人。袁绍令麹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以强弩千张为掩护,他统领步兵数万在后。

  公孙瓒见袁绍兵少,下令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麹义的士兵镇静地俯伏在盾牌下,待敌骑冲到只距离几十步的地方,一齐跳跃而起,砍杀过去;与此同时,千张强弩齐发,向白马义从射去。公孙瓒的军事遭到出乎意料的打击,全军陷入一片混乱,骑兵、步兵都争相逃命。麴义的军事则越战越勇,临阵斩杀了公孙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斩杀千余人,又乘胜追到界桥。公孙瓒企图守住界桥,但再次被打败了。麹义一直追击到公孙瓒的驻营地。

  袁绍命令部队追击敌人,自己缓缓而进,随身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说前方已经获胜,就下马卸鞍,稍事休息。这时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别驾田丰拉着袁绍,要他退进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他指挥强弩手应战,杀伤了公孙瓒的不少骑兵,公孙瓒的部队没有认出袁绍,也渐渐后退。稍顷,麹义领兵来迎袁绍,公孙瓒的骑兵才撤走了。

  黑山军首领张燕派部将杜长等为公孙瓒助阵,也被袁绍击败,黑山军与袁氏开始结怨。

image.png

  结果

  此战对双方都没有做成重大损失,公孙瓒有能力在次年发动龙凑之战、三万人参与巨马水之战等。但袁绍于此战中成功停止了公孙瓒的南侵,大大挫折了其锐气。

  在南进形势僵持不下之下,公孙瓒急於另图出路,引发了后期杀害极有名声的刘虞而失去人心。形势由其实名正言顺讨伐有「十大罪状」之名的袁绍变成谋害在朝廷位列三公至乎令外族臣服的刘虞的罪人,顿成众矢之的,被袁绍反过来利用刘虞的儿子刘和打著正义旗号联合乌桓及刘虞旧部围攻公孙瓒。公孙瓒在元气大伤下最后覆亡。

东汉臧宫锯门槛安抚军心的历史故事

是时期的人物,也是非常著名的一位将领,原本他只是一个小官吏,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的军队,并且开始追随着开始到处征战,建立了许多的功勋,也是占领四川等地区的主要将领之一。他曾经因为能力出众而被授予了许多的封号,后来在58年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臧宫简介中有着一些记载,那么臧宫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 臧宫图片 在臧宫简介中介绍到他曾经担任过亭长等职务,后来又带领着一些人参加了绿林军并负责校尉的职责。在起义进行之后,刘秀等人也开始发动起兵,为了拥有和对抗的能力,刘秀的军队和绿林军融合在一起,于是臧宫也开始跟随刘秀进行征伐,两个人的关系也保持的非常好。后来他开始建立了许多功绩,并因此被封为了将军,在刘秀成为之后他又从侍中这个职务上升到成安候。 另外臧宫简介中还介绍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战争,也就是在征战四川地区的时候发动的战争。那时候刘秀作战的时间已经快要达到十年,在这个过程中他几乎掌握了整个中国地区,放眼全国也只剩下公孙述还在和他对抗,于是在35年的时候他命令臧宫等人几个南阳等地共六万人的军队开始征战四川地区。臧宫在这次战争中一直表现的非常英勇,很快就带领军队进入了平阳乡地区,当地的将领也选择归顺了他,之后他又一路披荆斩棘,还杀死了公孙述的一个兄弟,立下了赫赫的战功。 臧宫的故事 臧宫是一位非常勇猛的将领,能够从一个小小的官吏受到刘秀的器重,并在十几年的战争中建立无数的功勋,由此可见臧宫的能力是十分强悍的。当然作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仅仅有着充足的勇气是不够的,有时候机智的大脑和灵敏的应变能力都有着巨大的作用,而臧宫恰好是在这些方面都做的十分出色的人物之一,民间还曾经流传过一则他机智应变的故事,这则臧宫的故事也让人们看到了他的聪慧,那么臧宫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臧宫图片 这则臧宫的故事发生在他攻打四川地区的时候,那时候公孙述可以说是刘秀在全国之内唯一的敌人了,臧宫当时带领一部分军队驻扎在中卢县,这个地区总是会聚集很多的骆越人,而敌人公孙述的大将也和刘秀的军队一直对峙着,因为刘秀这次派出的将领屡次作战失败,让骆越人开始惊慌起来,人心浮动之下很多人想要向公孙述归顺。 臧宫这时候身边的军队并不是很多,他知道如果自己贸然动手或许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到时候局面会更加难以控制。正好在这个时候其他地区送了一些运输的车辆过来,臧宫灵机一动立即有了好的办法。他命令属下将城门口的门槛锯开,然后在晚上的时候让车辆不断的在城门来回的出入。这样的车辆行进的声音整整响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骆越人都知道汉军又派出了大量的军队支援,于是对臧宫便十分的客气和热情起来,臧宫原本安抚人心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臧宫的评价 臧宫本来只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小官吏,可是自从加入了绿林军之后他的人生就开始发生了转变,和刘秀的相遇也让他遇到了自己的伯乐,之后跟随刘秀建功立业,创下了许多辉煌的战绩,因此人们对臧宫的评价都是非常崇高的,那么后人们对臧宫的评价都有哪些呢? 臧宫浮雕 范晔曾经在撰写《》的时候评价过臧宫,在他看来臧宫平时是一个有些沉默的人,他并不会张扬自己的个性,相反很多时候都是安安静静的听取别人的意见,然而当事情发生或是战争开始的时候,臧宫往往是冲在第一线的人。一个真正的战争英雄往往会将行动看的比语言更加重要,而臧宫将这一点做的非常的好。另外范晔还觉得臧宫本性十分的质朴,平时为人谨言慎行,在跟随刘秀外出作战的时候,他表现的非常勇猛善战,军队中的将领没有人不夸奖他。尤其是他做事情认真勤快,而话语却并不多,这样的性格获得了很多人的喜欢,也让刘秀十分的器重他。 除此之外刘秀也曾经评价过臧宫,有些时候在作战之前刘秀都会将大臣聚集在一起讨论和分析敌情,或是一起制定作战的相关计划。然而他却只召见过一次臧宫,之后再也不肯和他一起探讨敌情了,因为在他看来臧宫绝不会在意任何的敌人。当然这种说法并不是说臧宫狂妄自大目下无尘,相反的是臧宫每一次都会将敌人的情况掌握的十分详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在战争中。刘秀这样评价臧宫也是想要表达对他的一种赞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东汉太后邓绥和北魏胡太后谁更厉害?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