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作为常胜将军的赵云,是在哪里遭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

时间:2023-08-0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古代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古代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重要政权。那么下面帆叶网 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赵云哪一次作战败得最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云可谓是三国演义大家最喜欢的角色之一了,他人长得帅气,武功又高,还对刘备忠心耿耿。长坂坡之战中,大家都撤退了,唯有他留了下来,誓死拼杀,也要救出刘备的骨血阿斗。而在此战中,他说展示的忠义与武力,震惊了众人。按演义的说法,曹军数万人竟然都没能困住赵云,反而让赵云如入无人之境,连一代奸雄曹操都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个虎将啊。我们来看看赵云在此战的战绩有多大。

image.png

  演义原文: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此战过后,赵云给众人留下了极大的阴影,尤其是曹军,帆叶网,当面对赵云时,完全不敢上场作战,在诸葛亮北伐战争中时,赵云还制造了一个记录,他一声大吼,直接使得数百曹军跌落马下,太神了!可见在战场上,大家是多么的怕遇到赵云。

image.png

  然而当作常胜将军的赵云,却在诸葛亮北伐时期,遭遇到了人生的滑铁卢,差点没命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诸葛亮首次北伐期间,命赵云率军至凤鸣山,西凉大将韩德(投降了曹魏)派人前来攻打,结果他们一家在一天之内全部阵亡,四个儿子围攻赵云,最后都被赵云给一一拿下了。赵云趁机挥兵冲杀,大败西凉军,韩德无奈,只能徒步逃跑,找夏侯求援。而夏侯楙听说赵云正在凤鸣山,也立即派兵前来。

  夏侯楙本想亲自上场单挑赵云,结果韩德沉不住气,要冲上去为几个儿子报仇,才不到三个回合,韩德就被刺于马下了,这一下,韩德一家彻底完蛋了。赵云挥兵冲杀,又击败了夏侯楙大军。夏侯楙后撤十里,扎下营寨,聚众商议如何应对,在程昱之子的建议下,决定使用诈败计,引诱赵云追击,趁机伏击。

image.png

  第二天,夏侯楙再次领军前来挑战,赵云手下副将认为曹军败而复来,必有阴谋。

  演义原文:芝在马上谓赵云曰:“昨夜魏兵大败而走,今日复来,必有诈也。老将军防之。”子龙曰:“量此乳臭小儿,何足道哉!吾今日必当擒之!”便跃马而出。

  然而赵云一生征战,又取得昨日大胜,早已志得意满了,不做思考,就直接向夏侯楙杀来。结果当然是曹军败退,夏侯楙撤走,赵云乘势追杀,最后进入了曹军的伏击圈。赵云左冲右突,始终冲不出去,这也没有办法,赵云此时已经年老,哪里还有当年长坂坡的英勇。而且此次曹军有备而来,根本不怕赵云冲阵,你冲得越凶,曹军人数越多。三番五次冲杀,赵云都被曹军打退,只能仰天长叹,难道一世英雄,最后要陨落于此吗?

  演义原文:赵云从辰时杀至酉时,不得脱走,只得下马少歇,且待月明再战。却才卸甲而坐,月光方出,忽四下火光冲天,鼓声大震,矢石如雨,魏兵杀到,皆叫曰:“赵云早降!”云急上马迎敌。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云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此时此刻,英雄落寞,无比悲凉啊!然而,随着曹军的一阵混乱,战场形势出现了变化。张苞率领一支军事及时杀出,凿穿了魏军的防御,直接冲杀到了赵云面前。赵云一看,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他立刻和张苞合兵一处,向西北角杀去,这时,西北这边的魏军后阵也起了混乱,原本关兴偷袭了曹军的后背,将曹军杀得人仰马翻,打开了一个口子,顺利的迎接到了赵云和张苞。三人会合后,一合计,既然都杀穿了魏军的防御,不如趁机直冲魏军大营,活捉夏侯楙。想到就做,大军即刻杀向夏侯楙,夏侯已经被吓破了胆,哪里还敢阻止抵抗,直接逃往了南安郡,而群龙无首的曹军则被赵云他们杀得大败逃窜。

三姓家奴吕布比赵云强的 不仅是战斗力还有霸业雄心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夷陵之战中,陆逊为什么看到赵云救出刘备就撤退了?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为何救出就撤退了?他是否真的害怕赵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八月,刘备才刚刚称帝三个月。为了给死在东吴手里的二弟报仇,他亲自提点了数万大军起兵伐吴。这一战可以说是刘备志在必得,也听不进劝说。手中更是没有良将可用,之中五个有三个不在了:关羽被东吴所杀、被手下暗算、早已在夷陵之战前病逝(并非演义中死于夷陵之战中)。 另外两个,一个,必须在北方防卫曹魏。另一个赵云则是理智的劝说刘备不要兴兵伐吴,咱们应当循序渐进先诛国贼-。然后子龙兄就被愤怒的玄德留在家里不带他玩了。很快,大军出征,顺流而下的蜀军一开始攻势凶猛,在土地上斩将夺旗、,正如后来北伐攻魏的一样,那真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不过很快,东吴派来了,谁呢?接吕蒙班的新任东吴大都督-陆逊。在陆逊的操作下,吴军翻盘了,一通把蜀军烧的屁滚尿流被迫撤军。但是陆逊并没有乘胜追击,在蜀国派赵云前来支援后,陆逊撤了。难道陆大都督怕了赵云不成?如果不是,他为什么要撤退呢? 其实陆逊还真不是怕了赵云,因为这是正史,这个赵云固然有强大的军事能力但是真不是演义里那个长坂坡、全场最佳、一骑当千的常山,跟陆逊相比,都是一方大将。 陆逊也是受到过良好教育,手下吴军也是骁勇善战的精锐之师不是老弱病残组成的旅游观光团,而且自己的军队又士气占优势,并没有惧怕赵云的理由。他之所以知道赵云来了,立马撤退,是因为他简单观望之后,大致因为两个原因而作出的决定。 第一,进不可进,难图速胜,且消耗会巨大。 陆逊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的谨慎从他在《·陆逊传》中的一番话就能看出来: 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当初他来抵御刘备的时候,因为刘备军士气正旺而没有上前,等到刘备军士气衰落并且有了自己火攻的余地才上前进攻。 在把刘备手里的大军打的哭爹喊娘之后,他也的确带领吴军一路乘胜追击。追到了蜀汉国界内之后,他看到了赵云带来的援军。这时候赵云在永安接应到了刘备他们。一群人在永安城安顿了下来。 陆逊在详细对比了自己的军队与永安城的防守兵力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自己无法速克永安。之前能速败刘备军队是因为刘备那些营房摆得太近了,随便一防火就能开个火烧连营,这么一片大型法术扔下去,大军肯定败得快,也不是自己的军队特别骁勇善战各个都是关羽张飞的原因。 既然不能速克永安也就不能击杀刘备。那么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后路不保,担心曹魏偷袭大本营。 虽然东吴在前线打刘备打的非常欢实,看起来加把劲就能直接攻克永安擒住蜀汉君主刘备了,即使是不能速克那就僵持一下呗。但是诸位可不要忘记这是三国乱世,有三个国家的。 老话说得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和陆逊光顾自己这东吴先锋军在前面攻城拔寨,那曹操是傻子吗?不是!肯定会趁这个时机直接攻击东吴。别跟我说什么曹操马上死掉了,继位,魏国不稳,只要发动对外战争,国内的矛盾八成能被转移出去。您说孙权已经向曹丕俯首称臣被封吴王了?拜托 这是战争乱世,不是道德模范评比,并没定数。 所以就算东吴打蜀汉,那么曹魏发现是绝对不会放过这到嘴边的大肥肉的。考虑到这个原因,再加上本次出征的战略目的(反击刘备军队)已经完美地完成甚至有些超额,陆逊才退兵了。 三国的历史很复杂,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不仅仅是影响着历史,他们同样也在被历史影响。所以看到他们的举动时要多想想正史中的背景,不能单纯地思考害怕这种原始情绪。要代入历史去思考。当然,也要分清演义和历史,比如这个问题,陆逊退兵就和演义中说他被困一点关系都没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