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军队历史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时间:2023-08-11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黄歇,楚国大臣,曾任楚相。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春申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之一,能言善辩,阻止秦昭襄王伐楚。后来他帮助楚考烈王从秦国逃走。任楚国令尹,力图振兴楚国,同时积极参与六国合纵,对抗秦国,使楚国得到一定振兴。那么春申君是如何振兴楚国的

  一,阻秦伐楚

  黄歇是战国末期的楚国名士,早年为楚顷襄王效力。楚顷襄王见黄歇能言善辩,于是派他出使秦国。黄歇来到秦国,听说秦国要联合韩魏伐楚,急忙向秦昭襄王上书,阻止秦国伐楚。

image.png

  黄歇劝秦昭襄王说:“秦、楚是天下最强的两个诸侯,就好比两只猛虎,如果两虎之间互相残杀,那么得利的必定是猎狗,所以秦楚两国一定要交好。大王屡次攻打韩、魏,获得众多土地,还迫使韩魏臣服,威震天下,可以说是天下最贤明的君王。大王现在若想要凭借武力使天下诸侯臣服,恐怕危险就不远了。韩魏与秦国血战百年,死伤惨重,对秦国一定是恨之入骨,时时刻刻想报复秦国。大王若是联合韩魏伐楚,那等秦楚两败俱伤之时,韩魏一定会趁机攻打秦国。智瑶联合韩魏伐赵,韩魏却背叛智瑶,联赵灭智,就是证明。如果秦楚联合,那么韩魏就会屈服,齐赵燕也会畏惧,大王就可不费一兵一卒而威慑天下。”秦昭襄王看了觉得十分有理,下令停止伐楚,与楚交好。

  二,迷惑秦国

  黄歇回到楚国,劝说楚顷襄王与秦交好,送太子熊完入秦为质,显示楚国结盟的诚意。楚顷襄王于是派太子熊完随黄歇入秦,同秦结盟。周赧王五十二年(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消息传到秦国,熊完十分着急,想要返回楚国,但被秦国阻止。

  黄歇前往游说秦相范雎,对他说:“相国真的与楚太子交好吗?”范雎回答:“真的”。黄歇又说:“现在楚王病重,秦国若让楚太子回国,那么楚太子一定会感激秦国的恩德,同秦国交好。这样秦国就有了一个强大的盟友。如果秦国不让楚太子回国,那么他只是咸阳的一个普通百姓。楚国一定会另立新王,不会与秦交好。失去一个朋友却多了一个敌人,希望相国好好考虑。”范雎回答:“好,让我想想。”

  范雎见到秦昭襄王,告知利害,秦昭襄王于是决定先让黄歇回楚国打探情况,然后再让楚太子回国。黄歇听了对楚太子说:“秦国这么做,是要从太子身上获得好处。但太子现在没有能力给秦国好处,我很担忧。大王病重,阳泉君的儿子在国内侍奉。若大王去世,阳泉君之子一定会被立为楚王,到时太子就什么也没了。不如由臣留下来冒充太子,太子则乔装打扮逃出秦国。”熊完听了觉得有理,于是化妆出逃。

  三,辅佐楚王

  黄歇伪装成楚太子的模样,留在馆舍迷惑秦人。过了几天,黄歇觉得楚太子已经逃回楚国,于是前往见秦昭襄王请罪。秦昭襄王大怒,决定处死黄歇。范雎进言说:“黄歇忠心为主,熊完即位,一定会重用他。不如放黄歇回楚国,显示秦国的善意。”秦昭襄王听从,饶了黄歇。

  黄歇回到楚国不久,楚顷襄王病逝,子熊完即位(即楚考烈王)。楚考烈王为了奖赏黄歇的忠诚,让他担任令尹,封春申君(封地为淮北十二县)。春申君积极招揽门客,选拔人才,以振兴楚国。

image.png

  楚考烈王六年(前257年),秦军包围邯郸,赵国危急,急忙向楚国求援。春申君联合魏军击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楚考烈王八年(前255年),春申君率楚军灭鲁,使楚国得以振兴。

  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春申君向楚考烈王建言,说淮北靠近齐国,十分重要,应该设立为郡,自己愿意献出淮北十二县,改封到江东一带。楚考烈王同意,将春申君改封到吴地。

  四,遇害身亡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国与韩、魏、赵、燕合纵伐秦,楚考烈王担任盟主,春申君负责具体事宜。五国联军在函谷关被秦军击败,损失惨重。楚考烈王认为是春申君的错,于是对他日渐疏远。为了防止秦国报复,楚考烈王将都城迁往寿春。

  赵人李园为了谋求富贵,于是前往楚国依附春申君。李园在春申君门下勤勤恳恳,很快获得春申君信任,然后李园通过春申君将自己的妹妹献给楚考烈王,李园妹妹生嫁给楚考烈王后,为其生下王子熊悍。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子熊悍即位(即楚幽王)。楚幽王之舅李园为了谋夺令尹之位,将春申君骗入宫中杀害。

  总的来说春申君能言善辩,很有才能,深得楚考烈王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振兴了楚国。但秦国实力强大,楚国仍不是敌手,结果五国联军被秦国击败,春申君也遭楚考烈王疏远。最后春申君误信李园,被他杀害。

黄歇腐败堕落挥金如土:竟然与平原君斗富误国

有一年赵国相国派来了使者看望春申君,客人远道而来,热情款待当然少不了,黄歇(春申君)安排平原君使者住进了“上舍”。 我们知道在战国时代,像、平原君这样的权贵在招揽食客的时候都会把食客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的食客住进相应级别的房子,以区别对待。平原君使者住进了春申君的上舍,也就是享受了春申君门下食客最好的待遇。网络配图 不过平原君派来的使者显然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为了炫耀赵国的雄厚国力和平原君“不差钱”的经济实力,特意在接受春申君接见的时候精心打扮了自己,他们不仅在头上插上了的簪子,而且在随身带的宝剑剑鞘上也用珠宝进行了奢侈的装饰。 然而当平原君的使者见到春申君的时候,才意识到楚国显然比赵国更富有,与平原君相比春申君才是真正“不差钱”的大款。 当平原君的使者拜见春申君的时候,按照礼节他们需要低头作揖,随着赵国客人们的视线向下移动,他们突然发现了地面上有两排光彩照人的脚,那是陪同春申君接见平原君使者的上等食客的脚。这些脚之所以光彩照人是因为这些脚上穿的鞋子让远道而来的客人非常震惊,因为这些鞋子上都装饰着名贵的珍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珍珠是不能人工养殖的,要想获得这种大自然的宝贝,就必须从大江或者大海里捕捞。当时没有氧气瓶和潜水装备,因此在捕捞这些珍珠的时候,采珠人必须憋住一口气潜入水底,然后以的毅力去寻找和捕捞那些名贵的珍珠。可以想象在当时原始的条件下进行这样的水中作业是多么辛苦和危险,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传统的珍珠捕捞业内就有“一颗珍珠一条命”的说法。然而,这样用命换回来的珍珠不仅装饰到了春申君门下的上等食客的鞋上,而且人人都有,这是多么恐怖的奢侈场面!网络配图 这场精心策划的斗富比赛以平原君使者的失败而告终,平原君的使者什么也没失去,但是丢了面子,“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春申君虽然在与平原君的这次斗富中胜利了,不过以朴素的历史发展眼光来看,春申君和平原君无疑都是失败者。平原君使者代表平原君拜访春申君的事件发生在长平大战和邯郸之围之后,也许正是因为春申君率领楚国军队及时救援了赵国,所以平原君才派出使者来对春申君表示问候和感谢。 可以想象,当时的赵国刚经历过两次的恶战,国内精壮男子几乎损失殆尽,国内的经济状况用民不聊生来形容毫不为过。平原君的使者跑到楚国去见春申君,既没有提出两国继续发展联盟关系对抗秦国的建设性意见,也没有带来发展两国经济的合作项目,而是竭尽全力地去和春申君斗富,平原君及其使者的素质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再看春申君,身为楚国相国,这位大佬级的人物在当时秦国的险恶形势下对楚国的命运丝毫没有危机感,反而地装饰着自己的门面,同样。当然,装饰门面本身算不上错误,谁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何况是贵为楚相的春申君。不过春申君装饰门面的行为实在是,可以想象一群穿着珍珠鞋的大男人是多么的妖艳,而这种妖艳又是多么的令人绝望和窒息。网络配图 当然,就像女人也可以强悍一样,男人也可以妖艳,但是不幸的是这样一群妖艳的男人既不是演艺人才,也不是艺术家,而是影响楚国政治决策的楚相智囊团。性格决定命运,审美决定存亡。 用中国传统的历史观来评价春申君和平原君的这次恶俗的斗富,可以得出这两个国家早已显露出了亡国之相的结论,所以说该灭亡的一定会灭亡,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泉信纲:日本战国时代的兵法家

上泉信纲(1508-1577.2.3?)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兵法家。 开创日本剑术知名流派:新阴流,与冢原卜传入道一起被后人尊称为「剑圣」。 而其殁年有异说是于天正十年(1582)。 上泉信纲 (かみいずみ のぶつな) (永正5年(1508年)- 天正5年1月16日(1577年2月3日))本名武藏源五郎,后成为武士改名上泉秀纲,信洲之战后引退潜心研究剑艺,拜领武田信玄第三字更名信纲,战国时代的兵法家。 上泉信纲另一名称是上泉伊势守秀纲。 上野国赤木山麓的大胡城出生。早年在鹿岛师事松本备前守修习香取神道流和鹿岛中古流,16岁时在冢原卜传的指点下完成了鹿岛家传的特殊修炼(即三天三夜总计一千次的试合),成年后再拜爱洲阴流的爱洲移香斋为师修习阴流,在23岁的时候取得印可状,并且研究各种各样的刀法,创出新阴流。期后成为长野业正及武田信玄的家臣。 但是为了普及新阴流,在永禄6年在各国流浪旅行。 他在永禄7年上洛,传授兵法给室町幕府13代将军足利义辉,被授予「天下第一」的剑圣称号。 永禄8年传授给柳生宗严。 之后亦传授给其他高徒。 上泉信纲在天正5年逝世。 根据『本朝武艺小传』(日夏繁高、亨保元年(1716年)),上泉信纲在永禄6年(1563年)上洛的时候,遇上了强盗绑架幼儿并禁固於屋中,当时信纲向附近的僧侣借了袈裟,并剃头装出家人。 信纲在强盗的房屋附近,拿出饭团并将其气味传入屋中,以引开强盗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则逮捕强盗,将幼儿安全救出。黑泽明的时代剧电影『七武士』中,以这个逸话作为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黄歇战国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