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明知落凤坡有埋伏,为何还要去送死?
优质回答:导语:当年有句传言,谁拥有卧龙或凤雏其中一人,就可以拥有天下。卧龙肯定是诸葛亮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经常以妙计战胜对手,而这个凤雏庞统竟然能与诸葛亮齐名,可见这个凤雏庞统雄才谋略绝不在诸葛亮之下。
当年在落风坡的时候,庞统明知前面有埋伏,庞统依然选择前进,简直就是送死,一点反抗都没有。庞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为何?
我们先来了解下庞统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东汉末年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
早年便以“凤雏”之名与诸葛亮齐名于荆州。当时人评价他的经典言语是:
“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自谓曰
“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刘备领荆州牧,庞统来投,但未得重用,不过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其后经诸葛亮、鲁肃极力推荐,刘备方才再度召见庞统,与之谈论军国大事,大为器重,于是拜庞统为治中从事,不久又与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和鲁肃举贤荐能的宽广胸襟固然令人钦佩,但庞统本身具有的非凡才华,恐怕才是其最终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现在来看庞统为什么知道落凤坡有埋伏?凶兆一。诸葛亮夜观天象,发现有颗将星摇摇欲坠,于是去了封书信给刘备,要刘备小心为上。刘备告诉了庞统,庞统哈哈一笑,说刚刚斩了敌方大将泠苞,正好应了此兆,风险已经解除了!
凶兆二。刘备夜里梦到了一个妖怪,用铁棒打他胳膊,到现在还觉得痛呢?就把这件事和庞统说了,庞统一听,哈哈一笑,说主公你这是睡觉压的。
凶兆三。庞统临行前,说了句
“统肝脑涂地,方称本心”,临行之前,说这话相当不吉利。
凶兆四。庞统临行前,马突然发了疯,将庞统掀了下来。而这马向来很听话很老实,头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牲畜更有灵性,预感到了危险。
凶兆五。庞统马疯了之后,刘备将坐骑让给了庞统,刘备的这匹马叫作的卢,的卢虽然是千里马,但这马眼里有泪槽,必须妨死一个人,主人骑了才能安全。
庞统明知落凤坡有埋伏,为何还要去送死?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报刘备知遇之恩。刘备曾多次暗示庞统小道有风险,庞统依然选择小路,这是有意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
刘备与益州刘璋产生间隙之后,刘备军与川军已经多次交兵,魏延更是活捉了冷苞,可以说两军矛盾不可调和,战事一触即发。再次关键之际,庞统向刘备进献了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取中计:攻下雒城,然后在徐图益州。
只是去雒城有两条道路:南边有小路,可以取雒城西门,山北有大路,可以取东门。庞统知道小路有危险,为了让刘备规避风险,庞统宁愿选择小路。毕竟刘备是三军主帅,在庞统看来,三军可以没有庞统,但不可以没有刘备。
演义中曾这样记载:
玄德曰:“吾自幼熟于弓马,多行小路。军师(庞统)可从大路去取东门,吾取西门。”庞统曰:“大路必有车邀拦,主公引兵当之。统取小路。”庞统取小路保护刘备,除了因为刘备是三军主帅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刘备对庞统有知遇之恩,并且十分敬重庞统。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让刘备师出有名,直取西川。刘备号称仁义之君,被刘璋请过去相助共抗张鲁,转眼快两年了,还没有得到西川的地盘。庞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公太仁义,这样取西川遥遥无期。恰巧这个时候和刘璋有了隔阂,再返回荆州的路上,刘璋派兵伏击刘备。庞统自然是一清二楚了,也知道这就是取西川的好机会。
于是,借口和刘备换了马,让敌将以为自己就是刘备。最后,果不其然,在落凤坡中箭而亡。刘备大怒,一面命人前去请诸葛亮、赵云相助,一面自己先行进攻西川。西川那些兵,哪里是刘备这个常年征战,手下算是老兵人的对手,没有多久,便得了西川。
庞统之死颇有些玄乎,恰巧有个落凤坡,恰巧庞统叫凤雏,恰巧庞统经过这里,恰好有只利箭,恰好射死了庞统,一切都好巧,到底是天意还是巧合呢?
我认为,既不是天意也不是巧合,落凤坡是在庞统死后得名的,庞统死于此处,所以人们才将此处叫作落凤坡。
庞统绰号“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而且从水镜先生的点评来看,庞统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并不输于诸葛亮。所以说庞统知道落凤坡有埋伏,其实也是有这个可能性的,而他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的原因,主要有这么两个!
落凤坡有埋伏
其实关于落凤坡有埋伏,文章曾出现过好几次提示,以我们普通人的眼光都知道落凤坡会有问题,庞统会不知道?庞统好歹也是个诸葛亮齐名之人!
进攻雒城,有两条路可走,走山北大路,可直达雒城的东门;走山南小路,可以直达雒城西门,于是庞统和刘备商议,可以两路并进,增大成功的概率。当时法正也在军中,其实他对于庞统分兵进攻的战术也是非常赞同的,没有提出任何意义。只不过对于谁走小路,刘备和庞统产生了分歧。刘备认为他可以来走小路,毕竟他骑马征战惯了,走小路很顺手,但是庞统并非经常骑马之人,走小路恐怕不方便,不过庞统却认为刘备是一军主帅,应该在大路指挥众人。两人争执不下,于是文中出现了此行不顺的暗示。
第一个暗示:刘备梦到有人机打他的右臂,认为此行不顺。
第二个暗示:诸葛亮修书前来,让大家注意,此战将帅身上可能会出问题。
第三个暗示:庞统出征前,坐下战马发狂,把他给掀下来了。
综合这三个暗示,其实很明显可以看到,此次作战很可能有风险,落凤坡很可能有埋伏!诸葛亮、刘备都认为有问题,难道庞统不知?怎么可能呢?庞统才华出众,丝毫不逊色于诸葛亮,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那么庞统又为何明知落凤坡有埋伏,还要去送死呢?其实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庞统把星象看错了
诸葛亮会夜观星象,其实庞统也会。诸葛亮修书前来,说从星象来看,此次出征,将帅可能会出现损失!
原文:玄德拆书观之,略曰:“亮夜算太乙数,今年岁次癸巳,罡星在西方;又观乾象,太白临于雒城之分: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
诸葛亮能看到此行不利,庞统当然也看到了,只不过诸葛亮觉得这个将帅,很有可能指的是庞统,但是庞统却认为,这个将帅指的是刘备!庞统认为根据星象来看,刘备此行可能有危险,所以他一直阻止刘备走小路的打算!刘备算是对庞统有知遇之恩,当年孙权看不上庞统,是刘备对庞统委以重任!而且刘备又是主帅,确实没必要去走小路,以身犯险。如果刘备走大路的话,即便是遭到敌军的埋伏,在众人相助下,也能护住刘备的周全!
庞统之所以一直坚持让刘备走大路,自己走小路,很大的原因就是他看懂了暗示,认为此行确实有风险,只不过他认为根据星象来看,风险在刘备身上,他这么做其实算是在保护刘备!
二、庞统艺高人胆大
庞统在刘备集团的位置有点尴尬,虽然刘备非常看重他,但是他在集团中还寸功未立!诸葛亮之前可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赤壁之战,基本算是奠定了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地位。庞统急于改变自己的地位,而进攻益州就是他的立功机会!此次刘备带他入蜀而不带诸葛亮,其实也是想让庞统捞取功劳的,以此提升庞统的地位,平衡集团内部。
要是此次进攻计划,就因为诸葛亮一道书信就宣告破产,那不仅庞统立功的机会没了,而且庞统的声望必定会大受打击,从此以后很可能都会生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下。作为和诸葛亮齐名之人,这是庞统万万不能忍受的!所以说,虽然从种种迹象来看,此行可能有风险,但是庞统觉得,还是可以冒险一试,毕竟打仗怎么可能没风险?只要谋划的好,人定是可以胜天的!
也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庞统明知落凤坡很可能有风险,也坚决前行。因为庞统觉得,自己是可以掌握局势的。根据刘璋部下之前的表现来看,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庸才,没有这么聪明,庞统完全可以击败他们。而且庞统在战术上的安排也是非常聪明的,他让魏延先带着部队打头阵,前去探路,一旦发现对方有埋伏,庞统可以及时做出反应。
只不过庞统没想到的是,他这次碰上了一个硬点子,张任!
张任这个人,可谓是智勇双全的典范。武力上他可以硬刚张飞,连诸葛亮都认为对于张任不能硬攻,只能智取。谋略上,张任也是非常厉害,义释严颜、大败张郃的张飞,被他使用计谋轻松击败,还差点把张飞给活捉了,令人惊叹。而在这次对阵庞统时,他不仅力排众议,于落凤坡设伏,而且对战场形势把握得非常精准,放过了魏延的先锋军,专门针对庞统这一路大军。最终,也是在他的指挥下,众人专注攻击身骑白马的庞统,最终击杀庞统。
总的来说,庞统之所以会战死于落凤坡,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他不该骑刘备那匹显眼的白马,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想不通,既然走小路上战场,有可能遭到伏击,为何庞统还要骑这么一匹显眼的白马?刘备不是很担心庞统吗,为何要让庞统骑白马呢,这不是在坑庞统吗?除此之外,谁也没想到,庞统会在这里遇到如此强悍的对手张任,根据剧情来看,张任的能力确实是非常强悍的,刘备手下那么多文臣猛将,愣是没几个人玩得过张任。要不是诸葛亮出马,刘备进占益州的美梦很可能就被张任给打破了。
结语
综合文中的种种迹象来看,落凤坡有风险这件事情庞统应该是知道的,而他之所以还执意前往,一方面是因为他把星象看错了,他认为这次有风险的是刘备而不是他自己,所以他坚持不让刘备走小路。另一方面则是庞统艺高人胆大了,庞统与诸葛亮齐名,也是个非常厉害的人,就算此行有风险又如何?庞统根本不惧,他相信凭借他的才能,完全可以化险为夷,只不过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会栽在刘备的白马身上!
来都来了,点个赞再走呗!本文由超级七品小芝麻官原创,欢迎关注交流!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其他网友观点三国演义中,有一句名言,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可以得天下,而刘备得到了两人,却为何没能一统天下呢?实际上,如果卧龙和凤雏真的全心全意帮助刘备,一个守成都,一个守荆州,刘备还真有一统天下的希望,只不过庞统在进攻西川的途中,死于了落凤坡。
关于庞统的死,很多人有疑惑,因为在庞统死亡之前,其实有种种的预兆,似乎庞统此行会有危险,然而庞统仍然坚持前往,最终遇伏身亡。所以大家都会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庞统是真的知道落凤坡有埋伏吗?他是去送死的吗?
刘备这次进攻西川,并没有带诸葛亮,只带了庞统。而在此之前,庞统曾多次建议刘备趁机拿下刘璋,出其不意的进攻西川,以免西川方面做好准备。然而刘备为人仁义,虽然很想得到益州,但是不愿意和刘璋撕破脸皮,一次一次的错过了大好机会,最后刘璋减少刘备的粮食供应,才逼得刘备掉头进攻西川。刘备一路势如破竹,还是比较顺利的,不过在雒城刘备遇到了他入川以来,最厉害的对手,张任,军师庞统其实也是死于张任手中。
当时刘备其实本不想这么快就去攻打雒城的,因为诸葛亮送了一封书信前来,说此行有危险。
刘备看了诸葛亮的书信后,感到凶多吉少,本来想暂时罢兵,回荆州去和诸葛亮商量一下,结果庞统不同意,他认为不能错过时机,坚持请刘备进兵。刘备见庞统如此自信,也就决定继续进攻了。不过在进攻之前,还是出现了几个不祥的预兆。
首先,就是诸葛亮的书信,预言说此时动兵,将会损失一员将帅。
其次,刘备做了一个不好的梦,预示着此行不佳,但是庞统认为梦是假的,不能因为一个梦而放弃大事。
最后,在出发之前,庞统坐下战马发疯,把他给掀翻在马下。这是一个很不好的预兆,不过庞统也没当回事,换了的卢马之后,继续出兵作战。
这三件事便是庞统出发前的预兆,也被众多的人拿来解读。实际上,在庞统看来,这些事情都很平常,根本算不上是凶兆。诸葛亮的书信在庞统看来是怕庞统立功,这一点要说明一下,庞统和诸葛亮的关系算不上差,但也绝对算不上很好。两人都是天下名士,都在刘备手下,都想立下大功,诸葛亮在此之前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庞统还没有,他顶着刘备军师的名号,还没有立下大功,所以他自己心中也还是比较着急的。
所以在诸葛亮书信来劝时,他会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妒忌。此一战,拿下雒城,再长驱直入成都,那庞统就算是立下了绝世大功,不负他的名声了。而至于说刘备的梦,战马的发疯,在庞统看来都是小事,偶然事件而已,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哪有因为这种小举动就停止军事行动的?
所以说,庞统是根本不知道落凤坡有埋伏!敌人都有埋伏了,庞统还傻乎乎的冲上去,那他不是傻吗?没有必要过分解读,真实情况就是庞统不知道!而且在庞统出发前,他还让魏延做先锋,去探路的,一旦发现不对,他是会立刻停止行动的。在庞统看来,这已经是十分妥当了。
原文:庞统令魏延为先锋,取南小路而进;张任引三千军,先来抄小路埋伏。见魏延兵过,张任教尽放过去,休得惊动。
庞统行事还是比较妥当的,只不过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大的对手,这就是张任。可千万不要小看张任,他可是有勇有谋的名将。张任先放过魏延的先头部队,专门截住庞统厮杀,这换做谁都挡不住。庞统的死完全是个意外,他的所有决策都没错,唯一的失误就是骑了刘备的的卢马,全身雪白的战马,成为了敌军的活靶子,也应了的卢妨主的故事。
结语
庞统为人聪慧有大志,此次作战,他坚决请愿作战,其实就是想快一点攻下雒城,立下大功,报答刘备。他根本没有提前察觉落凤坡会有埋伏,为此他还专门让魏延当前锋,一旦有伏兵,魏延过去的话就会碰到,所以不能说庞统明知落凤坡有埋伏还要去送死,这完全是过分解读了。此战中,庞统的策略基本没有问题,唯一的失误就是骑了的卢马,让敌人以为他是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