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大豆螟虫、斜纹夜蛾、美洲斑潜蝇等害虫的严重发生,使用普通化学农药不仅导致害虫抗性增强,而且使农药残留超标。
因此,从2001年起,我市开始推广采用虫网覆盖栽培法生产夏秋豇豆,实现无(少)药栽培。
然而,在推广使用蚊帐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希望广大农民重视栽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以克服。
地面日平均气温一般为4~5℃ 比空旷的田野还要高。
如果地面温度过高,种子的发芽率就会降低。
生产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 选择耐热性好的品种,如阳江40号、宁江3号。
② 播种前应浇水,尽量降低棚内地温。
播种后,种子应覆盖2厘米深的土壤。
如果土壤太浅,表层土壤容易干燥,种子也不容易发芽。
防治措施如下。
① 选用防虫网时,网目不宜过密。
一般选用18-22目防虫网,既能防止害虫入侵,又能提高透气性,尽可能降低网内温湿度。
② 在肥水管理方面,必须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分解有机肥3000公斤,同时施高效三元复合肥30公斤。
营养生长期应尽量少施氮肥,生殖生长期应施磷钾肥,多功能叶面肥。
③ 根据试验,豇豆网栽密度应比露地低5%~10%。
适宜的株行距为大行80cm,小行60cm,株行距25cm,每667m2穴3500-4000穴。
要使防虫效果显著,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 为保证夏秋两季整个生育期网室豇豆产量,6月上旬梅雨到来前应进行覆盖,不能太迟。
否则,入侵产卵后的害虫将很难控制。
② 覆盖前必须进行土壤处理。
遮网前,要将太阳深翻,清洗棚子,同时对地面进行化学处理。
一般每667平方米,用48%乐本乳油1000倍量喷洒在地界表面,以杀灭残留在土壤中的害虫。
③ 加强网络机房管理。
生产期间,网室要密封,网脚处泥浆压力要严密,棚顶压力线要严密,防止夏季大风。
为了防止飞蛾飞进大棚产卵,进出大棚时要把门关上。
同时,要检查防虫网是否有孔洞、缝隙,发现后及时修补,确保生长期无虫害。
④ 银灰色网能有效驱赶较小的蚜虫。
由于采用防虫网覆盖,网内水分蒸发量小,网内空气流通性差,雨后大棚内容易长期保持高湿度,因此比露地更易发生病害。
防治措施如下。
① 首先,大棚采用深沟高畦种植,沟深必须达到30cm;其次,棚外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便有效排除田间积水,降低植物根际的温湿度。
② 合理使用化学品。
病害主要由锈病和煤霉病引起。
采用20%三唑酮2000次液喷除锈。
煤模喷70%代森锰锌500~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注意,每种药剂最多可使用两次,安全间隔超过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