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迷案追踪

大案实录:河南太康县女学生被害案侦破纪实

时间:2023-08-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2010年5月,在河南省太康县,一个13岁的小女孩惨遭杀害,警方在现场发现了一串脚印。

尸体被发现时是仰躺着的,头朝西南,脚朝东北,上身衣服向上卷起,下身赤裸,鞋袜都没有穿,初步判断应该是一起性侵犯的案件,但是在小女孩体内没有提取到精斑。尸体的颈部有明显的掐痕,推断小女孩是被人掐住喉咙窒息而死的。案发现场十分凌乱,从尸体周围散落的书包和随身物品中警方发现了学生证,学生证上的照片正是死者,警方因此确定了死者的身份。

河南太康县女学生被害案侦破纪实

案发现场

警方立即联系了女孩生前就读的学校。证实死者名叫申苗苗,13岁,是毛庄镇第一中学初一的一名学生。当天早上申苗苗的老师还给申苗苗的家长打电话,但是她的家长没有接,帆叶网,老师觉得可能申苗苗家里有什么事,所以没来学校。

得知道申苗苗被害的消息,申苗苗的妈妈,哭死了过去。苗苗的妈妈说,孩子是一早就离开家的。家里人一直以为孩子是上学去了,不成想却出了这样的事。法医经过检验,确定女孩死亡的时间是5月28日凌晨4:30左右。时值初夏四点多钟的凌晨,天还未完全亮,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正是酣睡的好时候,苗苗为什么要早早的出现在村庄附近的庄稼地里呢??苗苗的父亲说,那天苗苗是为了去给她同学送衣服,所以出发的稍早了一点,但是没有早太多,平时一般也都是4点多出门。

一个好学上进的女孩子被人伤害了,这让办案人员的心像刀子割了一样的痛。苗苗出事的地方是一片庄稼地,距离苗苗家不足500米。现场周围的环境比较偏僻,案发现场的南侧是个河堤,河堤下面是黑河,现场西侧是铁道。河堤上长了许多树木和草,现场环境相对照较封闭。

河南太康县女学生被害案侦破纪实

现场周围环境

警方在走访当中了解到,本来在苗苗出事之前案发现场附近就发生过一次不大不小的事。有女学生从那里过的时候,有个男的故意在女学生面前脱裤子。还曾经对路过的女学生有过猥亵行为。女学生骂他是流氓,他就追着女学生尿。这个时常骚扰女学生的人会是一个什么人呢??他会是杀害苗苗的凶手吗?原因是这样的?如果他真的是要发泄兽欲,为何只脱去了苗苗的衣服,并没有真正实施强奸呢??是有人经过这里打断了他的犯罪进程?还是因为他有别的犯罪动机,只是伪装出了一个强奸案的现场?

就在侦查员苦苦思索的时候,痕迹人员在现场发现了两串并不明显的脚印。脚印是成趟的,而且两串脚印是并行的,从并行的情况来看,这两个人是一起到死者死亡的位置的。这一大一小的两串脚印是从铁路桥方向走过来的。警方推断,犯罪嫌疑人是把小女孩带到了玉米地里下手的。

由于现场脚印儿大多残缺不全,警方请来了足迹专家王清举,对现场留下的脚印进行分析。王清举推断,这个人1米68左右,体态不胖,30岁左右,应该是一个干力气活的人。大脚印是一双40码的解放鞋留下的,鞋印具有外八字的特征。凶手的足迹表明他是向东逃窜的,但是他的足迹在东边麦田的尽头消失了。

河南太康县女学生被害案侦破纪实

足迹专家王清举

太康县盛产小麦和棉花,基本上当地居民都是本地的农民,很少有外来务工人员,而且这么早出来作案,一定是一个当地人,因此警方决定以案发地为中心,对方圆10公里以内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逐一进行排查。

很快警方就有了新的发现,有一个叫陈海港的人就有一双40码的解放鞋。陈海港的老婆说,之前一次给他买了两双解放鞋,陈海港在案发前半个月离家之前穿了一双,家里还有这样一双。警方立即将陈海港的鞋与现场的脚印进行了比对。陈海港的鞋与现场的留下的脚印虽然有相似之处,但是磨损程度似乎不太一致。

河南太康县女学生被害案侦破纪实

40码的解放鞋

据陈海港的妻子说,陈海港在案发半个多月前就已经外出打工了,何时走的,去了哪里,她也不太清楚。原本陈海港经常失踪,他经常突如其来的离开他的生活圈儿,很长时间不回来。30岁的陈海港,原名王海港。在他七八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然而父亲忙于生计,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管他,这让陈海港饥一顿饱一顿的。陈海港七八岁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一走就是四五年,由于年纪太小,陈海港在外面过起了流浪儿的生活。10多岁回来以后,跟着父亲一块外出打工。在外出打工期间经常嫖娼赌博打架的。因为家境贫寒又不务正业,陈海港一直找不到对象。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比他大19岁的女人。这个女人的丈夫去世比较早,她一个人领着一个孩子在婆家住,她就想招一个男的来帮她养家糊口,也就是招夫养子。

于是陈海港做了上门女婿,改名鲁永长,和大自己19岁的妻子一起生活。陈海港平时很少跟家人联系,跟家里人也没有什么感情,想回去就回去,不想回去就不回去了。由于从小流浪的经历,让陈海港变成了一个没有家庭观念的人,虽然结婚有家了,却还过着流浪人一般的生活,经常露宿街头,不愿意回家。陈海港还爱喝酒,有时候打工结束之后弄点酒一喝,然后往树林里一躺,或者往哪个路边一躺,这是经常的。

陈海港的这次消失不见是如以往一样的随性出走,还是有着不可告人的谜团呢?。由于陈海港早在案发半个月之前就因信全无,警方对他的调查也没有什么发展。而此时,太康警方对死者家庭的调查也出现了意外。对于警方的调查,死者的父亲申某并不配合。就在这个时候,警方发现死者的父亲也有一双解放鞋,和案发现场的脚印大小很是相像,而且死者父亲的走路也是外八字儿。更让警方怀疑的是,申某在警方面前的表现。侦查员感觉到在申某的内心深处有一种自卑感,或者有一种负罪感在里面。死者的父亲申某是一个送货的司机,母亲常年在外面打工,平时家里就只有死者跟申某一起生活。

警方从村民那里调查得知,申某本来并不是苗苗的亲生父亲,而是苗苗的姨夫。村民们都说苗苗的命不好,刚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送给了别人,家里都盼望着能生一个男孩。苗苗被送给姨夫家后,才有了一个安稳的童年。面对这样一个调查结果,警方的内心很是矛盾。苗苗的养父40多岁了,看起来很年轻,虽然侦查员们不愿意相信苗苗的父亲是一个嫌疑对象,但是对于案件的侦破,侦查员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申某为什么会对警方的调查出现抵触情绪呢??他疼爱苗苗的背后原因又是如何样的呢??从村民和苗苗的养母那里得知,虽然苗苗不是他们的亲生孩子,但是,身为养父的申某对苗苗疼爱有加,感情十分深厚,苗苗对养父申某也十分的孝顺。经过警方的多次接触,申某终于打开了心结。在警方询问他的时候,他感觉好像是自己的孩子再一次被伤害了一样。而足迹专家王清举经过仔细的比对发现,死者养父的鞋和现场脚印有细微的不同之处,死者养父的年龄跟现场留下脚印的人的年龄,明显不是一个年龄段的,申某的嫌疑被排除了。

申某被排除了,陈海港一直不见踪影,这让警方很是担心,因为警方感觉杀害小女孩的凶手,应该经常出没在案发现场附近。隐匿在学校和村庄之间的恶魔会是哪位呢??苗苗出事之后,学校方面极度重视。学校特别强调学生必须有家长接送,没有家长接送的孩子不得上早晚自习。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也为了早日破案,警方在案发现场附近进行了24小时不间断的蹲守。希望通过蹲守能够发现可疑人员或者目击证人,或者犯罪嫌疑人。

案发几天后的一个凌晨,负责蹲守的民警,突然发现了一个神奇的身影,出现在了案发现场附近的铁路桥上。当时是大概凌晨3点多,6月份的天气,这个人还戴了一个帽子,帽檐压得很低,走路很神奇,朝案发现场走过来,最终消失在大王庄。警方跟着他一直到了大王庄,看到他进了一户人家之后再也没有出来。侦查员盯着这户人家几天,也不见这个神奇男子出来。警方立即对这个人进行了调查,很快他的身份就被敲定了。有村民告诉警方,他就是王磊。王磊这个名字,对于太康县公安局民警来说,是多年来的一块心病。王磊在几年前伙同他人在县城北关河堤强奸、轮奸、抢劫,当初的同案犯纷纷落网,只有王磊一人逃亡在外。而之前的村民告诉警方,王磊已经回来一段时间了。回来以后王磊白天很少出门,只有夜晚或者凌晨出去转转。

河南太康县女学生被害案侦破纪实

王磊

2008年,王磊曾经伙同他人对一个单独外出的年轻女子实施过抢劫和强奸。案发之后,王磊跑得无影无踪。太康警方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王磊的追捕,但是苦于没有任何线索,这也成了太康警方心里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逃亡了两年的王磊突然出现在案发现场的附近,有过强奸前科的他,会不会和这个案件有关呢??王磊的家距离案发现场只有短短不到2公里的距离。民警从村民那里了解到,白天为了躲避警方的追捕,王磊基本上不出门,只有在深夜的时候才会偷偷的出去和朋友见面。他的出现以及活动规律与苗苗的被害的时间很是吻合。

侦查员们很兴奋,认为这个案件的嫌疑人有可能就是王磊。有着类似犯罪经验的王磊,会不会因为最近几年相安无事再次平而走险呢??警方立即决定对王磊实施抓捕。警方组织了100多名警力对大王庄村进行了包围,然而王磊还是趁着夜色的掩护消失在了庄稼地里。侦查员们感觉既气愤又自责,因为这次王磊逃跑之后,以后可能就很难再抓到他了。

正在警方全力追捕王磊的时候,王磊却自己出现在了太康县公安局,对2008年抢劫强奸案,王磊供认不讳,不过,他对5月28日发生的杀害申苗苗的案件却只字不提。他是避重就轻掩盖罪行?还是小女孩被害的案子真的与他无关呢??在审讯的过程中,细心的警方有了发现。

警方发现王磊身上有外伤,警方怀疑这个外伤会不会是小女孩在挣扎的时候给他造成的,而在王磊家的床底也发现了一双40码的解放鞋。王清举将王磊的足迹与案发现场的足迹进行了反复的比对。结果发现年龄、身高、行走姿势都有点接近。种种迹象表明,王磊跟5月28日发生的案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王磊交代,案发那一天他在家休息,并没有出门。但是除了家人,没人能证实他话语的真实性。而面对警方的再一次审讯,王磊却再也闭口不谈了。警方认为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不能仅凭王磊犯过错,就认定他是这个案件的凶手。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嫌疑是最大的。就在案件陷入僵局的时候,足迹专家王清举有了新的看法。王清举肯定的说,犯罪嫌疑人是陈海港。

河南太康县女学生被害案侦破纪实

王清举得出结论

原本面对几双40码的解放鞋,王清举经过仔细比对认定陈海港的鞋与案发现场留下的鞋印非常吻合。那么申苗苗案的重点嫌疑人应该是陈海港,而不是王磊。这个时候到哪里去寻找陈海港呢??

根据我国公安部门的规定,公安人员在刑事侦查过程中是不允许单纯依靠鞋子进行足迹鉴定的。找不到陈海港本人,这让警方有些无计可施。就在此时,从尸检人员那里传来一个新的消息。警方在苗苗的裤子上发现了两根极短的毛发。警方猜测这两根毛发极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警方立刻将两根毛发,送往周口市公安局进行检验,并提取了王磊的血液。虽然没能找到陈海港,但是警方在陈海港的家中提取到了他的DNA样本。只要鉴定结果一出来,凶手立刻就能现出原形。

一天之后,DNA的比对结果出来了。然而让公安局上下都没有想到的是陈海港和王磊的DNA样本,竟然都和案发现场凶手留下的完全不同。经过足迹专家的鉴定,陈海港那双40码的解放鞋大小、形状甚至连磨损的位置,都跟现场发现的足迹十分的吻合。而且就在案发当天的夜晚,陈海港从工地上不见了。种种迹象表明,陈海港有重大的作案嫌疑,但是警方在陈海港家提取到的DNA和案发现场毛发的DNA却又比对不上,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河南太康县女学生被害案侦破纪实

足迹比对

DNA的比对结果表明陈海港和王磊都不是申苗苗案件的杀人凶手,难道王清举对案发现场足迹的判断错了吗?原因是这样的?

面对DNA这一强有力的证据,从事足迹研究38年的王清举也感到十分疑惑,但是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判断。王清举有着一双奇怪的眼睛,任何案发现场只要是他看到的足迹,就能将嫌疑人的面貌和身高以及走路的姿势大致描绘出来。38年来,他凭借一双慧眼和对足迹知识的精通,破获了大大小小1000多起疑难案件。这位从周口市公安局副局长位置上退休下来的70多岁老人,因其公安部刑侦技术专家的特殊身份,经常出现在全国各地重大案发现场。为了慎重起见,王清举决定将陈海港的鞋剪开,从足迹上进行再一次的辨认。

6月初,正是地里农活最多的时候,繁重的农活之余,还要兼顾着孩子的安危,这让周围的百姓不免有些怨言。而失去孩子的亲人则天天以泪洗面,无法接受孩子离开的现实。苗苗的养父每次看到坟头,都会感觉特别不好受,每次看到他闺女舍不得花,攒下来的零钱都特别难受。

河南太康县女学生被害案侦破纪实

被害人的父亲

顶着各种质疑和重重的压力,王清举将自己关了起来,他一遍一遍的比对着两双鞋印儿。经过两天两夜的仔细比对以及深思熟虑之后,王清举终于有了答案:磨损对上了,脚型对上了,鞋外底、鞋内底都对上了,不会出错的!就是陈海港!

河南太康县女学生被害案侦破纪实

陈海港

面对着王清举再一次肯定的判断,专案组反复研究着原本的破案环节。侦查员们感觉侦破方向不会错,但是为何会出现一个相互矛盾的结果,这也让侦查员们非常困惑。这时侦查员想到了当时陈海港的DNA是从他的生活用品上提取的,难道提取错了吗?原因是这样的?为了慎重起见,警方提取了陈海港儿子DNA,经过鉴定,陈海港儿子的DNA与苗苗衣服上毛发的DNA有遗传关系。至此,所有证据都指明,陈海港就是“5.28”案件的杀人凶手。

警方立即对陈海港发出了通缉令,然而陈海港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讯。为了早日将陈海港捉拿归案,太康县的公安民警几乎跑遍了陈海港曾经打工的地方。虽然陈海港已经被列为重大嫌疑人,但是太康县警方还是对陈海港的家人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在陈海港逃亡期间,陈海港妻子跟前夫生的大儿子考上了大学,但是家里却根本拿不出钱来上学,太康县警方积极捐钱捐物帮助陈海港的家人。

警方所做的一切,也打动了陈海港的家人,他们向警方提供了一个陈海港从山东打过的电话。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在山东青岛的一个工地上,警方将陈海港捉拿归案。归案之后的陈海港如实交代了犯罪事实。

案发当天,喝了酒的陈海港在铁路旁边睡着了。凌晨三四点钟就醒了,醒了之后有了找女孩搞一下的念头,然后他就在铁路桥边看到了赶往学校的申苗苗,顿生歹念,将她劫持到了案发的庄稼地里,企图实施强奸。因为女孩一直在挣扎反抗,他就把女孩的腰带解掉,捆住女孩的双手,为了防止苗苗大声喊叫,陈海港捂住了她的口鼻。等到他企图实施强奸的时候,发现苗苗已经没有了呼吸。

河南太康县女学生被害案侦破纪实

交代犯罪事实

案件虽然告破了,但是面对一个消失了的小生命,民警们心里并不轻松。

陈海港因强奸杀人罪被判处死刑,于2014年1月执行枪决。

一串脚印,一份DNA的数据,这是太康警方破案的利器。在常人看来,似乎掌握了这样两个证据,破案是很简单的事。那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严谨的职业态度和缜密的刑侦思维,主要的证据也许也发挥不了它的作用。而太康警方对嫌疑人儿子的做法,也让我们看到了法律之外,他们那颗充满了温度的心。

“隔河两宰相”——明朝能臣胡广与解缙的轶事

在中国历史上,的胡广与解缙应该算是名人,尤其是解缙号称“大明奇才”。他们二位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可谓同庚、同乡、同学、同僚、,演绎了许许多多是是非非的故事,至今为故乡人。 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639年),素有“人文渊源之地、文章节义之邦”之称的吉水县,恩江两岸先后曾有两个婴儿诞生,犹如两颗冉冉东升的“文曲星”,为庐陵大地争光添彩。 恩江与赣江交汇的东岸是古老的吉水县城,太平山下,鉴湖侧畔有一家破落的“”,男主人解开曾是元末进士,二魁胄监,五知贡举,以父死节赠官参政知事不拜。后,回乡一心从事著述、办学,培养人才。明初曾授以官,他又不授,家道中落,生活拮据,兼业作豆腐卖贴补家用开销。女主人,名妙莹,字淑婉,也出身于书香门第,贤良淑慧,从小,不仅自经史、传记、天文、地理、医学之书,皆能论析,而且善小楷,晓音律,是解缙的蒙老师。解缙出生于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家庭里,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更兼颖悟过人,出口成章,应口成对,素有“神童”之称。 恩江西岸再沿着赣江东岸往上行十公里,有个山清水秀、树木葱郁的村庄———胡家边。是年,胡家边“长林书屋”诞生了一位小主人,名广,字光大。 胡广的故里胡家边村可谓风水宝地,地处吉水与吉州交界点,面临清澈逶迤的赣江,前面有孤兀青翠的螺子山,文风深厚的白鹭洲;背靠天玉名山,后面有铜壶滴漏瀑布,圣地青原山净居寺。正如胡广与解缙后来的好友,同僚(今泰和县人)到访赞语:“前有金螺、白鹭之胜,后有青原、石垅之奇,芙蓉、天狱诸峰,截然相望于左右,实江南胜处。”胡广也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实乃名臣胡铨之后裔。胡广的高祖胡敬之系胡铨七世孙,仕南宋末修职朗,率家族由庐陵芗城(今青原区值夏镇)迁居吉水县大洲上(今青原区天玉镇胡家边村)开基兴业。胡广的曾祖父胡弥高、祖父胡鼎享,父亲胡寿昌皆业儒,以德行称乡里。胡寿昌在明初洪武年间,列文学之选,被任命为御史,出任广西按察佥事,后改任彭州知府,官终延平府知府。他为官清廉,风纪秉正,爱国恤民,深得黎民百姓称颂。胡广从小长相端庄,生性聪慧,好学上进。 胡广与解缙同年(1639年)出生于吉水县恩江两畔,同出身于书香门第,可谓同庚、同乡、同出身,初见二人的缘分。 解缙的“学前教育”得益于慈母高妙莹。高氏是位才女,更是贤妻良母,一面体谅丈夫在外教馆辛苦,操持家务,作豆腐卖贴补家用;一面做女红,兼做解缙启蒙老师,督促小儿识字读书,对课吟诗。解缙稍长,拜师于街坊邻居,解开的好友徐泰先生。徐先生是吉水县平湖村徐家人(今青原区天玉镇平湖村)是个举人。他欣赏解缙的正直品格和敏锐才华,将小女素娇许配给他,成为解缙的泰山老岳父,这是后话。后来,解缙直接受教于父亲解开,并与胡广同学。原来,胡广八岁丧父,由他的叔祖父胡子贞调教,少长,胡广师从鸿儒黄仲器,后慕解开的才学和名气,又有远房姑表老亲的关系,拜教于解开老先生,与解缙有了直接的交集,同窗切磋,友情日深。 解开老先生才学渊博,可惜一生不甚得志,年长后辞官不授,专心致志办学,硕果累累,甚可了得! 洪武廿年(1387年),小儿解缙参加洪都乡试,名列榜首,一举成了江西解元。 洪武廿一年(1388年),金陵会试,解开的两个儿子解纶、解缙及女婿黄金华三人同科考取进士。江西吉水“一门三进士”的消息轰动了南京城,传遍了,实在太厉害了,解开老先生教育真是有方! 好戏还在后头。历时十一年后,明建文一年(1399年),解开先生曾经的学生胡广在乡试中荣获第二名。翌年,他参加京城会试夺得了第八名。殿试对策以“亲蕃陆梁,人心摇动”等语攫取帝心,甚合帝意,建文帝遂亲擢其为第一名。胡广高中状元,走出了故里。 解缙与胡广两位同学先后科考进士。胡广高中状元,解缙本来也是状元人选。据说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文笔犀利,主考官本来点他为“一甲”,拟为状元人选。但其他考官认为解缙文章的言论过于尖锐,怕招惹是非,便有意将解缙名次往后排列,屈居第七名。解缙虽然与状元擦肩而过,但丝毫遮掩不住他的才华和名气。 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事变”燕王兵临金陵城下,惠帝玩失踪,同朝为官的解缙偕胡广附之。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登基,重用了解缙、胡广等一批旧朝名臣。 明朝自案后,废置丞相一职。朱棣组建文渊阁替代丞相参与国家的和战、立储、用人、征调、赋役等军政决策,直接听命于皇上,利于朱棣掌控朝政。文渊阁如此重要,能被朱棣挑选进内阁的人当然非同一般。他们有解缙、胡广、黄淮、杨士奇、金幼孜、胡俨、,内阁七人解缙首辅。解缙与胡广两位吉水老乡、老庚、老同学再次成为新朝同僚,当然还有泰和县的杨士奇,新干县的金幼孜,可见吉安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稀世罕见。 永乐元年到永乐五年(1403年至1407年),这是解缙为官最辉煌的时期,他担任文渊阁首辅,主持政务,制命典策,总裁《太祖实录》,主编《》,筑起中国文化史上一座金字塔,光耀史册,。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解缙因“立储之争”遭奸臣谗害被朱革职。胡广进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接替解缙为内阁首辅。胡广心思细密,行事谨慎,多次随成祖朱棣北征或出巡,从其左右,出谋划策,每每建功立业,勒石立碑,帝必命善书的胡广书之,深得朱棣信任。胡广还阻止了成祖封禅意图,并进言停止了在民间追查建文帝旧臣及家眷,平息诸多冤狱,关注百姓疾苦,成为重要缔造者之一。至今,吉水流传“隔河两宰相”指的就是吉水恩江两岸的解缙和胡广。 胡广和解缙同在文渊阁共事。有一次朱棣赐宴他俩。席间,朱棣说:“你们生同里、长同学、仕同官。解缙有个儿子,胡广可把女儿嫁给他。”胡广回答:“我妻刚刚怀孕,尚不知男女。”朱棣说:“一定是个女儿。”后来胡妻果然生了个女儿,应了朱皇帝的“”。朱皇帝指腹为媒,解缙与胡广成了儿女亲家。 据传,解缙被革职后,胡广悔婚,其女宁死不悔,最终与解祯亮完婚。此事遭人非议,实际上胡广一生谨慎,居官缜密,屏绝私情,能“讲政治”,故始终得到成祖信任。胡广从永乐五年(1407年)接替解缙任内阁首辅,历时十一年,直到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朱棣深为之悼惜,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穆”,成为明朝首位封谥号的文臣。 永乐十三年(1415年)解缙冤死后,直到正统元年(1436年)下诏赦还所抄家产。成化元年(1465年)下诏为五十年前屈死的解缙平反昭雪,恢复官职,赠朝议大夫,谥号“文毅”。 胡文穆广公、解文毅缙公,这两位庐陵贤达都为明朝永乐盛世作出了巨大贡献,历史没有忘记他们,故乡人民为他们备感骄傲和自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河南济源社保电子卡与社保卡的分别是什么?

电子社保卡是微信提供的一项便民服务,足不出户也可以在家查询社保信息、缴纳社保费用等等,那么大家知道河南济源电子社保卡和社保卡有什么区别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新社通app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河南济源电子社保卡和社保卡有什么区别1、卡的形式不同一个是以互联网数据的形式存在,一个是以实体卡片的形式存在,这点相信不用做多介绍了。也正是这个区别,很多用户认为现在都是手机不离身,电子社保卡更方便。但新社通小编还是要提醒各位,电子社保卡固然方便,但社保卡也得好好保存不可遗失的。2、使用方式不同电子社保卡是通过微信生成的二维码来进行医疗或者药品费用支付,而社保卡则是以刷卡的方法进行支付,在这个流行二维码付款的年代,前者真的很占优势呢。3、使用范围不同进入微信电子社保卡后,点击二维码后可以查询到能使用刷码支付的医疗机构,拿社保卡所在城市为例,长沙目前还没有医疗机构开通了刷码付。而社保卡则不同,它在任意指定医疗点都可以刷卡支付,比电子社保卡更实用一些。4、账户差异和电子社保卡最大的区别就是,社保一卡通还有一个独立的金融账户,可以用来当银行卡使用,储蓄、转账样样都行,而电子社保卡则没有银行卡功能。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