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家里的大黄狗遇到别的狗就会去闻它们的屁股,这让我很好奇,于是我也闻了闻大黄的屁股,结果差点没把我臭死,加上那个时候家里的狗经常吃屎,于是我认为狗狗闻屁股是为了找屎吃,这个原因我深信不疑。
所以长大后我也认为养狗互相闻屁股是为了找屎吃,但是事情似乎不是这样,工作后我养了一只狗,也是个普通的大黄狗,但是我养的很好,吃的都是很高级的狗粮和肉,从来不会给他机会接触到屎,但是它出门如果遇到别的狗狗,还是会去闻别的狗的屁股,别的狗狗也会闻它的屁股,看来狗闻屁股并不是因为想吃屎。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了解决我的困惑,我特地去请教了宠物店的朋友,朋友说见面闻屁股是狗狗见面正常的社交活动。

这就要从狗狗的特点开始说起了,狗的嗅觉是最灵敏的,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灵敏到什么地步呢,大概是人类的一万倍到十万倍,具体的数值和狗狗的种类和个体略有差别。至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那是因为狗狗的鼻子里有一点五亿个嗅觉感受器,相应的,人类只有五百万个,所以嗅觉特别突出的狗狗自然会以嗅觉作为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
就像人是更多依靠视觉来感知世界一样,人与人相遇便会相互打量,狗狗之间的相遇打招呼和感知对方的方式就是相互闻味,以此来获得信息,至于为何要去闻屁股,那就是另一个原因了。
狗狗的屁股可不只是用来拉屎的,它们的屁股上有一个特殊的腺体,叫做肛门腺,狗狗的肛门腺会分泌多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里含有信息素,气味也很特别,98迷吧,而且每一只狗的气味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点类似人的长相,即便很相似,也会有细微的差别,狗狗通过嗅觉就可以辨别这个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包括狗狗的性别、心情、体魄、健康状况等,也就是说狗狗之间互相闻一闻屁股,就知道是不是熟狗了,而且这里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通过互相闻屁股,可以知道狗狗的性别以及是否需要交配,如果两只性别不同的狗狗,又恰好都想要交配,两只狗互相一闻,可能就会一拍即合,开始造狗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狗狗都喜爱去闻别的狗的屁股,也不是所有的狗狗都喜爱被闻屁股的,这其实主要和狗狗的个体有关系,如果狗狗胆子比较大,而且个体比较强壮,这一类的狗狗就比较喜爱去闻别的狗的屁股,有点宣示主权的意思,因为从气味可以判断狗狗的强大与否。

所以相应的,狗狗胆子小,又很弱小,如果再是小母狗,那就很有可能不喜欢别的狗去闻它的屁股,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自己被欺负。

所以狗狗见面互相闻屁股就是一种正常的社交行为,而且有时候还能一闻定情,组成一个家庭生育后代,有点类似人类的一见钟情,说起来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呢。
周世宗柴荣:称帝后终身不能与生父见面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岳飞和秦桧后人曾同朝为官!他们见面会“眼红”吗?
和后人曾同朝为官!他们见面会“眼红”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名将岳飞在宋高宗和秦桧的构陷下,被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20年后,岳飞得到了昭雪平反,千古流芳。秦桧虽然,却遗臭万年。 据史书记载,岳飞遇难后,为了躲避朝廷的迫害,岳飞子孙不得不东躲西藏,甚至改名换姓。为岳飞平反后,岳飞子孙不用逃难了,此时他们已经分散到各地,像蒲公英一样,在全国各地扎根、繁衍。但是,千百年来,岳家和秦家仿佛有着深仇大恨一样,,而且互相不同婚姻。 那么,岳飞和秦桧的后人有没有同朝为官呢? 还真有。他们分别是乾隆时期的岳钟琪和秦大士。 岳钟琪是岳飞21世孙,于1686年11月8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他父亲叫岳升龙,官至四川提督,在跟随西征噶尔丹时,立下战功。还送了一块匾牌给岳升龙:“太平时节本无战,上将功勋在止戈。” 受父亲的影响,岳钟琪25岁时弃笔从武,投身军营。岳钟琪英勇善战,多次率部出征,屡立战功,官至川陕总督,手握川、陕、甘三省兵权,成为的封疆大吏,步入人生巅峰。 1729年,岳钟琪在奉命平息科尔沁、喀尔喀草原叛乱时,因受到雍正皇帝的猜忌和制约,屡屡受挫,被雍正皇帝撤掉所有职务,关进大牢。即位后,将岳钟琪放出来。岳钟琪回到四川成都,过上了闲居日子。 1748年,四川爆发大小金川之乱,等挥师征伐,劳而无功。乾隆皇帝将岳钟琪重新起用,授四川提督,率部平叛。岳钟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平息了大小金川之乱。 1750年,西藏发生叛乱,岳钟琪奉命出征,平息叛乱。1754年,岳钟琪在平定重庆陈昆叛乱回师路上,因病去世,享年68岁。 秦大士是秦桧的后人,父亲叫秦有伦,祖父叫秦应瑚,没有在朝廷做官。秦大士于1715年出生于南京,自幼聪明好学,10岁便能写诗作文。 秦大士的仕途相当顺利。1852年,秦大士进京参加会试,金榜题名,并在殿试里被点为一甲第一名,这就是高中状元了。此后,秦大士点了翰林,入值上书房,教皇子们读书。 《野史大观》记载了秦大士与乾隆皇帝的一段对话。 一次,乾隆帝突然想到似的,问秦大士:“汝家果秦桧后人乎?” 秦大士楞了一下。他可压根没有想到乾隆皇帝会如此直白地问自己。乾隆皇帝的问题很简单,却是一个很深的坑啊。回答“是”或者“不是”,似乎都不够得体。最后,秦大士回答了七个字:“一朝天子一朝臣。” 秦大士的回答滴水不漏,巧妙至极。 我们从岳钟琪和秦大士的履历看出,他们在1852年——1854年之间,的确同朝为官。只不过,岳钟琪戎马倥偬,一直率部在外作战,没有机会回到朝廷见秦大士一面。 倒是岳钟琪的长子岳濬,很有可能与秦大士见过面。 岳濬以二品荫生授西安同知,步入官场,历任口北道、山东布政使、山东巡抚、光禄寺卿、福建按察使、广东巡抚、云南巡抚。1853年,岳濬被召还京师,授鸿胪寺少卿,转任通政使司参议。不久,因病去世。 那一年,岳濬与秦大士都在京城当京官,一定有很多见面的机会。虽然史料没有相关记载,但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他们如果见过面,会聊些什么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