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探索 > 迷案追踪

马加爵事件原因是什么?受不了同窗讥讽

时间:2023-08-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2004年,云南大学发生一件轰动全中国的事件—马加爵事件。

化学电:马加爵事件真相是什么?受不了同窗讥讽

马加爵其实是云大的在校学生,因为受不了同窗讥讽,有预谋的进行了犯案侦破纪实:三天内连杀四个人,之后用假身份证逃跑。

马加爵在犯案的时候,中间一名同学侥幸逃过,只因为这位同学以前帮他带过饭。

马加爵真的只是因为受不了同窗讥讽就痛下杀手吗?马加爵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来和小编了解下事件的经过吧!

马加爵是哪位?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南宁宾阳县人,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县。

1999年至2000年读高中,成绩优异,曾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二等奖,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

2004年3月1日被公安部列为A级通缉犯,3月1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2004年4月24日被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4年6月17日被依法执行死刑。

马加爵事件

2004年,马加爵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

此案件由于作案者为大学生,出身卑微,手段残忍而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

据马加爵供认,杀人事件的起因是因为打牌争执。

2004年寒假马加爵因为打工没有回家,留在学校住宿。

邵瑞杰和唐学李提早回到了学校。

唐学李原来是住在校外的出租房的,只是因为那几天还是假期,校内宿舍的床位空置率较高而入住邵瑞杰和马加爵的317室。

马加爵事件案发前几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打牌时,因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争执。

曾被马认为与其关系较好的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马认为他的这番话伤害了自己的自尊心,转而动了杀机。

马加爵利用电脑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确定用杀人后流血相对较少的铁锤作为他的作案工具,同时查阅了一些省份的地理资料及登录过公安部的网站。

他在自己电脑上查阅的这些资料后来成为警方的查案线索。

马加爵到一个旧货市场买了一把石工锤,据其自称为了使用方便,他请店主把锤子的木柄锯短,虽然马加爵没有像中国最变态杀人恶魔贾那样,丧心病狂的吃尸体,但是依旧罪不可赦。

马加爵把锤子藏在宿舍楼内厕所的隐蔽处,但后来却被人偷走。

他又到同一间商店再买了一把锤,并同样让店主锯断。

他还买了日后用于捆扎尸体的黑色塑料袋、胶带纸,又制作了假身份证以备逃跑时使用。

马加爵事件中可以看出来他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比起3·15杭州扑克牌女尸案还要可怕。

碎尸4人藏在衣柜后逃跑

唐学李的存在成为马加爵杀人的障碍,因此马决定先除掉他。

2月13日晚,马加爵趁唐学李不备用石工锤砸向其头部,杀死唐学李后马用塑料袋扎住唐的头部,藏进衣柜锁好。

14日晚,邵瑞杰回到宿舍,因隔壁宿舍同学已经回来他只好回到317室。

马加爵趁其洗脚时用石工锤把他砸死。

15日中午,杨开红到 317室找马加爵打牌,马趁机用同一办法将他杀死。

当晚马加爵到龚博的宿舍,跟龚博说317室打牌三缺一,将其引到317室后杀死。

四人的尸体均被马加爵用黑色塑料袋扎住头部后放入衣柜锁住。

据马加爵本人事后指称,当时曾有一广西老乡过来找马加爵打牌,马加爵曾打算将其杀死,因其曾为马加爵到饭堂拿饭,加上马加爵觉得他平时对其不错而没有动手。

15日当天,马加爵到云南省工商银行汇通支行学府路储蓄所分两次提取了350元和100元人民币现金。

杀死4人后,马加爵在2月17日带着现金和自己之前制作的假身份证乘坐火车离开。

在火车站他的假身份证被警察查到,但由于其案情还未被发现,他得以逃脱并乘坐到广州的火车离开。

2004年2月23日中午13时18分,结束寒假刚返校不久的云南大学北院鼎鑫学生公寓6幢317室两名学生感觉宿舍有异味,遂一起打扫卫生,发现本室一衣柜内有液体流出并带有臭味后,随即向学校宿舍报告,保安撬开后发现四名学生尸体都被藏在宿舍内的四个衣柜里,校方随即向昆明市公安局报警,最终马加爵被依法捕捉并且判处了死刑。

心理自卑人性扭曲造成惨案

据报道,马加爵杀人的动机,是因为在与同学打牌时,被疑似作弊,遭到同学的嘲笑作导火索,加上长期积累在心里的积怨,最终喷薄而发,酿造了惨剧。

比如遇害者之一过因为生日没请他,另一位遇害者冬天曾在他被子上撒尿等无数事件的累积,慢慢导致他人格扭曲,有预谋地实施了犯罪。

人格扭曲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以来,不良心态累积的结果。

这种不良心态主要是自卑,自卑与一个人的生活境遇与对这种境遇的认知有关。

自卑通常来源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他人生活状态与自己生活状态之间的巨大落差。

最常见的自卑根源,是原生家庭与学校。

以马加爵来说,他的贫穷与不甘贫穷使他自卑,让他感到深受歧视,从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与外界形成一道墙。

但他同时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与人交往。

这种矛盾使他的行为看起来会比较古怪,反而更容易引起别人轻视,比如同学们就认为他性格孤僻,脾气暴戾,从而不愿意与他来往。

渐渐地,他的精神寄托方面找不到支点,失去了对人的信任,对社会的期许,那么任何小小的芥蒂都会形成一种仇恨,这是他人格扭曲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为何,一些看起来性格温顺的老实人,有时候会做出瞠目结舌的事件,比如放火、投毒、杀人等等,那是因为积攒了太多的负面情绪,一旦爆发出来,社会危害性更大。

看了马加爵事件,大家是不是都在感谢当年大学室友的不杀之恩,马加爵是因为心里扭曲才造成惨案侦破纪实:大家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千万不能与这种人结仇。

什么是拜上帝会?他们的宗教思想与民间信仰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是 中国 化了的基督教,实际上,这夸大了基督教色彩。拜上帝会与基督教的表面联系看起来比较接近,实际上其内在联系上相去甚远。运动作为一场农民革命运动,民间信仰对他们的影响极为突出。拜上帝会的宗教思想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国民间信仰。拜上帝会本质上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民间宗教组织。 中国时期,传教士东来。他们在传教过程中发现纯正的基督教教义在中国推广起来极为困难。他们不但没有被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作神的福音的传播者,相反,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他们被妖魔化,传教事业举步维艰。一批传教士有鉴于此,他们开始穿儒服,习儒学,以“洋儒”自居,并援引儒家经典来传播基督教的教义。他们在坚持基督教教义精髓的前提下向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汲取有用的文化资源。这使得基督教在中国具有了区别于本土基督教的中国特色。这时,我们可以将基督教的这种状况称之为中国化了的基督教。从这种观点出发,拜上帝会是中国化了的基督教还是仅仅具有基督教色彩的民间宗教?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毫无疑问,拜上帝会是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就我的认识,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是将其估计大了的。我倾向于认为拜上帝会是一个镀上了一层基督教薄膜的地地道道的中国民间宗教。 中国 历史 上以宗教来发动农民革命的事例数不胜数,其思想资源也是极为丰富的,从、拜上帝会、太平天国的思想与实践看,它是中国农民革命历史发展中合乎逻辑的产物。罗孝全曾说,洪秀全在叙述其异梦时,令他莫名其妙,“迄今仍未明其究从何处而得此种意见”。事实上,考察洪秀全所述异梦的种种情形,我们不难发现:此种意见的得出来源于当时的民间信仰。民间信仰虽然从古至今没有享有过官方认可的宗教自由的权利而受到礼遇。但是它却从来没有失去它固有的自发、 自然 、自在的本色。它从它的无法遏制的流传趋势,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广泛地影响和支配着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着异常突出的位置。是一场农民革命运动,民间信仰对于他们的影响无疑是极为突出的。我们认为,拜上帝会的宗教思想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中国民间信仰。拜上帝会本质上是一个传统的中国民间宗教组织。 第一,神话。洪秀全对其异梦的宣扬作用就在于神话教主,为拜上帝会的存在提供合法性。仔细研读洪的异梦,我们不难发现洪在对其异梦的 艺术 加工中吸取了许多民间信仰的因素。首先,宣称得到天神托梦的这种宣传形式我们在历次农民起义中都能略窥其踪影。其次,从所做异梦的内容来看更是如此。无论是人梦时所遇的龙虎雄鸡、换心肝五脏,还是老人赐予宝剑、印绶和美果等等都可以与民间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一一相映,均为民间信仰所提供之资源。至于洪仁开谓“能行奇事,能预言未来”。洪秀全长子出世“同时有鸟千百成群出现,或大如乌鸦,或小如喜鹊。众鸟翱翔天际既久,即集于秀全屋后诸树上,逾一月之久。”等等神化洪秀全的材料无一不来自于中国的民间信仰。冯云山在紫荆山的创会时期,洪秀全并没有参与其中而能在会众中享有崇高的声望,以至后来波澜不惊地实现了拜上帝会领导权的转移,这一切洪秀全受惠于自身的“神化”。相对于“不语乱、力、怪、神”的儒家文化而言,民间信仰中的“神人”崇拜思想在拜上帝会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第二,拜上帝,除偶像。诚然,拜上帝会的这一教义受到了基督教的某些影响。但是,当在对这条教义的仔细分析后我们会发现:这里的“拜上帝,除偶像”与基督教的“拜上帝,除偶像”有本质的区别。 首先,此“上帝”已非彼“上帝”。在洪秀全等人的心目中,他们拜的上帝就是 中国 古代的上帝。洪秀全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中的“上帝”代替了“洋上帝”。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唐虞三代都是事迹昭彰的太平时代,从尧舜之时起,至上神“上帝”或“天”就具有崇高的地位。如舜摄位时,先“肆类于上帝”。即祭告上帝。“上帝是抵,帝命式于九围”}6}就是说因崇敬上帝而得天下。周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怀多福”,武王伐封,众人勉励他:“上帝临汝。无贰尔心”川。这些缔造盛世的人物都是敬拜上帝,得到上帝保佑的。洪秀全在阐述上帝时多次提到《》、《尚书》等表明上帝原本就是中国的。在中国的民间信仰中,也不乏对上帝的崇拜。在中国,上帝与天是相互通用的。远古的中国人将“至高无上”的天作为一种食物加以膜拜,后来才逐渐 发展 成“天帝”、“上帝”的观念,向神灵化过度。在中国民间保留了许多对“天公”、“天帝”祭祀的史料。洪秀全只是用经书上的“上帝”代替了民间俗称的“天公”而已。 从拜上帝会的教义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民间信仰在其中的重要影响。当然,拜上帝会的教义远不止以上几点也并非那么清晰。然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杂糅性与模糊性恰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基本特点之一。总之,从对拜上帝会教义的分析看,拜上帝会确实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但这是肤浅的表面的影响,民间信仰才是拜上帝会教义的主要内容、本质内容。我想,从民间信仰的角度去考察拜上帝会的情况应该是不无益处的。当然,这只是拜上帝会的一个侧面,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拜上帝会。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对拜上帝会的理解完全有可能见仁见智。不过这并不矛盾, 历史 的发展总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我们认为,民间信仰就是拜上帝会的主要因素。 随机文章宋朝宰相寇准的出身与来历明朝最有影响力的臣子有哪些?七/八/九/十/级地震威力有多大,12级地震直接震碎整个地球(吓尿)黑鳞鲛人真的存在吗,揭秘黑鳞鲛人被美国抓获(探测海底文明)彭罗斯阶梯真实存在吗,无限循环的楼梯揭秘(只存在于三维世界)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北宋被贬宰相丁谓的故事 丁谓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参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生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谓以参知政事身份任平江军节度使,衣锦归里,“建节本镇,一时为荣”。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丁谓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一举三得 原文: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尘壤实於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4]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宫中着火。当时丁谓主持重建宫室(需要烧砖),被取土地很远所困扰。丁谓于是命令从大街取土,没几天就成了大渠。于是挖通汴河水进入渠中,各地水运的资材,都通过汴河和大渠运至宫门口。重建工作完成后,用工程废弃的瓦砾回填入渠中,水渠又变成了街道。做了一件事情而完成了三个任务,省下的费用要用亿万来计算。 北宋丁谓的“一举三得” 重建皇宫方案。我国古人管理策略。丁谓的“一举三得”方案表明了这一点。宋真宗时期,大臣丁谓用“一举三得”方案重建皇宫,是一次典型的系统管理实践。当时,由于皇城失火,皇宫被焚,宋真宗命丁谓重修皇宫。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要设计施工,运输材料,还要清理废墟,任务十分艰巨。丁谓首先在皇宫前开沟渠,然后利用开沟取出的土烧砖,再把京城附近的汴水引人沟中,使船只运送建筑材料直达工地。工程完工后,又将废弃物填人沟中,复原大街,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取土烧砖、材料运输、清理废墟三个难题,使工程如期完成。工程建设的过程,同现代系统管理思想何其吻合。丁谓主持的皇宫修建工程体现了中国古人高超智慧的管理实践。 溜须 那年,汴京城发生火灾,绵延了半个皇宫。火熄,宋把灾后重建的任务放在了丁谓的肩上。 丁谓命人在京城大街取土,将三街九衢挖成壕沟。取土完毕,将壕沟灌上黄河水,外地运来的树木,全部通过壕沟水放入城中。房屋盖好,过去那些灰土碎瓦废砖,又倒入壕沟中,平整成街道:一举三得。 思维的缜密,规划的精妙,用在建设设计上,固然无人可及,如果用在排挤他人、打击政敌上,同样也无人可及。 和丁谓,开始时,是朋友,更是知己。一日,寇准与另一宰相议事,丁谓来拜,谈了一会儿,离开,李沆叮嘱,像丁谓这人,万万不可使得势。 寇准一笑,不以为然。后来随着寇准做宰相后,丁谓登上了副宰相的位置。丁谓曾兵不血刃,安抚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叛乱;还曾奏议为民减赋。大文学家曾对丁谓的文学成就给予很高评价。 一日,是中书省举行宴会吧,寇准不注意,一点汤汁流到胡须上了。丁谓忙上前给他抚去。 今天看来,这种做法也没有什么出格的,毕竟是同事兼朋友嘛。可寇准却冷了脸,说了一句话,让丁谓下不来台——一个副宰相,给上司溜须,成何体统? 这以后,丁谓就恨上了寇准,而且私下里处处寻寇准的短。丁谓这样精明的人,要寻别人的错,还不是举手之劳。不久,丁谓投靠真宗皇后刘后,将寇准出知相州,一直贬到雷州半岛。丁谓掌权,不久也犯法被贬,到了更远的海南。最可惜的是,最终他上了《佞臣传》。其实,除了排挤寇准外,他实在没有干什么坏事,算得上一个干吏。 再后来的故事是,丁谓被贬路过雷州,要求拜访寇准,被寇准拒绝,至此,一对朋友永别,彻底断了联系。想过这件事,寇准错了。丁谓也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