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学昌的被捕和自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很多网友对缅方为什么不能抓活明学昌表示疑惑,认为这可能使得白家明金蝉脱壳。
事实上,缅北的情况变化得非常迅速,明学昌一家人被逮捕不到几天,竟然就全部落网了,这真的令人难以置信。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次只移交了三个人,据称明学昌已经自杀,所以要谨防罪魁祸首白家明家金蝉脱壳。
根据缅甸妙瓦底电视台的报道,明学昌、明珍珍、明国平三人是缅北园区集团的头目,在果敢自治区被缅甸警方抓获。
而央视报道称,明国平、明菊兰、明珍珍三人已经被缅甸警方成功抓获并移交。
据澎湃新闻称,消息人士透露,明学昌因畏罪自杀身亡。
从发布通缉令到明家覆灭仅仅过去了四天,这是为何?难道仅仅因为10-50万的悬赏吗?显然并不是那么简单。
第二个信号是缅军对明家的行动特别关注,动作特别迅速,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缅方希望尽快处理掉。
园区问题并不是一天之间出现的,我们什么时候见过缅方如此迅速的行动呢?
这可能与两次会面有关,10月31日,公安部部长王小洪会见缅甸国家管委会敏昂莱。
11月3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会见缅甸副总理兼外长。
缅方所承受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最终导致明家被迅速抓捕的真相可能是通缉令的公布。
有些军迷可能会问,一张通缉令有这么大的作用吗?事实上是有的。
还记得上一次园区通缉令是何时公布的吗?让我帮大家回忆一下,10月12日对陈岩板 鲍岩板、肖岩块 何春田公开悬赏通缉。
而且鲍岩板还是佤邦鲍有祥的侄子,后来怎样呢?
他们被开除,大义灭亲,鲍有祥在这方面的觉悟非常高。
自明学昌被捕以来,一直有很多关于他命运的推测。
有人认为他可能会向缅方提供主要的情报信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然而,明学昌却选择了自杀,这引发了人们对他死前的内心活动和动机的推测。
明学昌的自杀被一些人解读为他对团伙的忠诚和不妥协的态度的表现。
他可能胆怯被逮捕后受到严酷的审讯和判决,选择了以死来保护自己和团伙的谜团。
他的自杀也被视为他对缅方的不信任和愤怒的表达,认为缅方在逮捕他们时有所隐瞒和不公正。
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
一些人赞扬缅甸警方的行动迅速和高效,认为这是对违法团伙的有力打击,增强了人民对缅甸执法机构的信心。
另一些人则质疑为何缅方不能活捉明学昌,认为这对于了解团伙的内幕信息和追究其犯罪责任非常主要。
这次事件对缅北的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园区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缅北地区的一大痛点,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威胁。
明学昌一家的被捕和自杀无疑是对园区问题的一个主要突破,也给其他犯罪团伙发出了强烈的警示。
缅方的行动速度和决心也为解决园区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缅甸政府和警方对园区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他们采取了更加果断和积极的行动,以保障当地居民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园区问题的解决仍然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除了打击犯罪团伙,缅方还需要注重园区的经济进展和社会治理,以解决当地居民的实际问题。
同时,国际社会也需要加大对缅北地区的支持和援助,共同推动园区问题的解决。
总之,明学昌的被捕和自杀是缅北园区问题取得的一次主要发展,也是缅甸政府和警方对园区问题的重视的体现。
这次事件将对缅北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提醒我们园区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合作。
据报道,缅甸方面逮捕了明家,并且只活捉了其中三个人,引发了人们对明学昌是否已经身亡的推测。
此次事件暴露了缅甸方面对于类似于明家这样的家族势力的态度,他们已经意识到放手某些事情也是明智的,需要将其彻底清除。
同时,缅甸方面不希望明学昌进一步对此事做评论,这也说明了他们对于明家的行为和影响的认识。
这不是首次发生这样的事件,之前也有白家成员乘坐直升机出逃遇难的说法,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烟雾弹。
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需要警惕缅甸方面可能会使用金蝉脱壳的策略,以逃避处置。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四大家族的任何一个人物,因为他们都有可能会成为被逮捕的对象。
此外,这次事件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信号。
首先,缅甸方面的态度已经明确,他们已经开始清除那些不良势力,对于同盟军、魏家、刘家和白家等势力的打压和清除将会加剧。
其次,同盟军兄弟需要在巷战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他们需要挑起更重的担子。
最终,我们需要更多的准确信息,以便了解事情的原因和缅甸方面的处置方式。
对于这次事件,网友们也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人对于缅甸方面的打压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对于不良势力的必要清除,有利于缅甸的进展和稳定。
另一些人则对于缅甸方面的做法提出批评,认为他们应该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于公众了解原因。
还有一些人则表示担心,担心缅甸方面会使用极端手段,对于四大家族进行彻底清除。
总之,这次事件暴露了缅甸方面对于不良势力的态度,同时也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信号。
我们需要更加警惕,同时也需要保持警觉,以便于了解事情的原因和缅甸方面的处置方式。
我们相信,只有在保持警觉和谨慎的同时,才干够有效地应对这些事件,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利益。
永历帝王朱由榔流亡缅甸期间是如何度过的?
一、国破山河丢 ,作为一个的四儿子,按理说连继承王位的机会都不大,更何况是继承帝位。可是,历史偏偏给了他走上权力巅峰的机会。 朱由榔出生时,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已经走上的不归路。他的堂兄任由乳母客巴巴和对食胡作非为,自己则一门心思做他的木工活儿。魏忠贤以自己为中心,结党营私,与人势不两立,双方斗争几近白热化,大有鱼死网破之势。本就被折腾得衰弱不堪的帝国,又经天一朝七年的混乱,彻底是难再有翻盘的机会,帝国斜阳血光,覆灭已经是指日可待。 崇祯皇帝的继位,最初还是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可是好景不长,他的刚愎自用与猜忌成性,将看起来好不容易才有所起色的国势又丢进了深渊之中。长城外边,女真人已经建国称帝,要与明王朝分庭抗礼,中原农民军在大灾之年里宛若星火燎原,一发而不可收。 在内忧外患中,崇祯皇帝的执政能力和应急能力已经捉襟见肘,苦苦支撑十几年后,率军入京,结束了朱明王朝的统治。 年方二十岁朱由榔跟着父王在失去衡州这个封地后,四处流亡。灭亡后的第二年(1645),朱由榔的父王死了,三哥安仁王朱由楥继承桂王位,但几个月后就病死了,朱由榔继位,成为第三任桂王。 如果说,乱世为朱由榔创造了机会,登上了王位,是他的幸运的话,那么,更大的幸运还在后头。 弘光元年(1645)五月,清军南下渡江,消灭了弘光政权。 同为朱明王朝宗亲的鲁王和唐王分别在浙江和福建重新建立了政权。但是,这两小朝廷非但不能团结一致抵抗侵略,而且还相互攻伐,打起来内战。最后,两败俱伤,隆武帝被清军所害。 隆武二年(1646)十月,朱由榔在广西巡抚等人拥戴下,在肇庆宣布就任监国,就是代理皇帝。可是,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在广州也被一帮人拥立为监国,十一月初五,宣布继承皇位,是为绍武帝。 永历帝见此,也忙于十一月十八日继承皇位。这样一来,南明又出现了俩政府。两个小朝廷为了争正统,又打了起来。最终,绍武帝被清军攻破广州城后不屈而死,永历帝逃到了广西。 二、失势奔国外 永历帝即位后,基本上是一直处于不安定的环境里,看哪个权臣有兵有地盘就去投奔,不行的话再跑,始终没有建立起一块儿自己的根据地。他虽然名为皇帝,但实为四处流浪的汉子。 永历帝虽然继位时已经二十四岁了,但是读书不多,也没什么权谋和能力,驭人之术更是两眼一抹黑。他的臣子相互争斗倾轧,他管不了,也不敢问,任其发展。南明有几次复国翻盘的机会,就在永历帝在位时期,可是他一回也没把握住,导致了南明最终败亡的不可避免。 永历六年(1652)以后,无家可归的被迫来到大西农民军孙可望的地盘上,当上了寓客,实际上等同于傀儡。虽然他的求自保,但孙可望却依然容不下他。孙可望的地位巩固后,一门心思要取代永历帝,自己做皇帝,甚至国号都定好了,叫后明。 虽然同为的干儿子,李定国和却对明朝忠心不二,与孙可望不同。永历帝就想方设法联系到李定国,请他出兵帮助自己解脱困境。 永历十年(1656),李定国带军来到安龙,救出永历帝,带回了昆明城。虽然永历帝在昆明城过上了好日子,但惹怒了心胸狭窄的孙可望。 李定国劫走永历帝,进入昆明城,脱离了孙可望的控制,这是孙可望所不能容忍的。他认为李定国这是对他权威的公开挑衅,于是决定付诸武力,打败李定国,抢回永历帝继续做自己的傀儡,然后让他禅位。 尽管永历帝和李定国释放出了和解的友好信号,将在昆明城的孙可望的家属送回贵阳,但孙可望还是咽不下这口恶气。于是乎,在大西军内部上演了兄弟反目为仇的历史悲剧。 永历十一年(1657)八月,孙可望带领十四万军队进攻云南,以白文选作先锋。双方在曲靖相遇,孙可望的部下不愿意同李定国互相残杀,就在白文选的带领下,击败了孙可望。孙可望兵败奔回贵州,却已是、。无奈之下,孙可望降清。 降清后,孙可望急于表现,就自愿做向导,领着清军杀向了云南。永历十三年(1659)正月,永历帝和南明军队被迫撤出昆明城,向西南流亡。奸臣马吉翔又从中作梗,永历帝与李定国分离,流亡缅甸。 三、流亡何其难 永历皇帝在缅甸流亡了两年多,可以说是受尽了苦难。 当初,缅甸一直是朱明王朝的,朱明王朝是其。按说,宗主国皇帝来了,缅甸王应该主动前来接驾的;但是,缅甸这边明白,永历帝是来逃难的,说白了就是在国内混不下去了,逃到缅甸乞讨来了,所以也就不会尊重他和他的臣子们了。 这边,永历皇帝一进缅甸,那边,缅甸军方就在他身后拉防,遇到仓皇来追驾的明朝臣民,男的杀害,女的留下服役,被折磨而死的消尸灭迹。 永历皇帝如一般火速逃离,生怕走慢被清军追上。在渡河时,由于缅甸官方提供的船少,许多大臣为了坐船竟然打起来了。甚至提供给皇的船也被人抢走,皇太后正要去质问皇帝,却发现皇帝已经坐上船准备跑,就将他训了一顿,才暂停逃奔。 到缅甸王城外,由于永历皇帝的玉玺与明朝历代皇帝使用的玉玺不同(明朝历代相传的玉玺在北京留给了李自成),缅甸王拒绝与其相见。幸亏黔国公沐天波携带着征南将军印,与以往文书往来中的印迹一致,缅甸王才允许南明君臣暂且留境居住。说白了,缅甸王只把永历皇帝作为政治避难的暂住者,不将其作为宗主国皇帝看待。 这年五月,缅甸当局将南明君臣带到首都阿瓦城隔河相望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竹城,里面建几间茅草屋作为永历帝的宫殿。其他文武百官只有自己出力建造自己的“府邸”。 尽管永历皇帝和缅甸王之间仅仅一河之隔,但是他们从没会过面。因为,在缅甸王看来,永历帝已经是穷途末路来投,一旦会面,用什么礼节?对待宗主国皇帝那样,以后怎么办?岂不是要供着这位主子?不用吧,也不妥,毕竟缅甸是明朝的藩属国,全国上下会怎么看?再者说,万一会见的事儿被政府知晓,以后如何交代?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以后清朝取代明朝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还是不见的好。 不过,缅甸王并没把事情做的太绝,还是为南明君臣提供了一些必要的物资帮助。永历帝以宗主国皇帝的名义对缅甸王进行赏赐,缅甸官员却说没有得到王命,不敢向行大礼。永历帝只是苦笑,却也无可奈何。 在缅甸稍稍安定下来,南明的一些大臣又开始了享乐。当地的一些缅甸百姓前来与他们贸易,交换一些东西,一些大臣见了外国妇女,竟然上前调笑,动手动脚。他们喝醉后,脏话不绝,还在永历帝居住的房外赌博,吆五喝六的,毫不顾忌。马吉翔等人在永历帝生病期间,强迫一个广东女子唱歌助兴,遭到拒绝后,将该女子打伤。 缅甸年节,缅甸当局强迫南明大臣脱掉官服,光着脚去向缅甸王行礼。这是对宗主国莫大的不敬和讽刺。许多大臣回来后。 到九月后,许多大臣粮食不济,已经揭不开锅,求永历帝拿出钱财去买稻谷。时至今日,永历帝哪还有什么钱,一怒之下,把玉玺扔下,让他们拿去换钱买粮食。一些大臣见此跪下请罪,而马吉翔却真将国玺凿碎,与几个人分得些许碎金。 不久,缅甸军方将稻谷送来,永历帝让分给大臣们,马吉翔却据为己有,引起公愤。总兵邓凯怒斥马吉翔是贼人,被马吉翔让手下人当着皇帝的面儿打伤,永历帝竟无法阻止。 对于马吉翔、王坤、庞天寿等人,永历帝虽然知道他们是奸臣,却不能用忠臣良将锄奸,导致这些奸贼一再祸害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小朝廷,南明的趋势谁又能逆转? 永历帝流亡缅甸的两年多时间里,李定国、白文选等抗清人士多次率军深入缅甸境内,寻找皇帝行踪,希望能将其解救出来。永历帝身边的奸臣马吉翔等人唯恐皇帝回到中国后重用原大西军部大臣,自己不能继续为所欲为,就多方阻挠。一边,李定国等人火急火燎的要迎接永历帝回国,一边,马吉翔等人破坏皇帝与大西军联系,造成的结果是:抗清复明事业逐渐没了指望,最终只能付诸东流。 其实,当时四川、湖北、福建、云南、贵州、台湾、浙江等地仍有许多人在坚持抗清斗争,若是永历帝能顺利返回国内,重新举起抗清复明的旗帜,明清双方的对峙肯定会再延长一段时间。这期间,若真的发生什么转机,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可惜,永历帝朱由榔绝非能担当起中兴国家大任的皇帝,他的懦弱无能、优柔寡断,一步步将中兴大业推向深渊。别说与东相比,就是同、宋高宗比起来,朱由榔的能力还是要略逊一筹的。历史把他推上政治角逐的舞台,上演的只能是一出悲剧。 永历帝的不争气,导致留在国内的南明文武大臣无所瞻依,之际,也只有纷纷降清了。甚至到最后,白文选也在部将的劝说下,向清王朝屈膝投降。在中缅边境地区仍然带领大部人马坚持抗清的只剩下李定国了。 而在缅甸国内的永历帝处境越来越不妙。清朝政府军逐步平定西,加大了对缅甸的政治攻势,命令他们交出永历帝等人。 缅甸当局也明白,清朝取代明朝已经是既成事实,对永历帝也不再客气。为了扫清障碍,缅甸当局首先将矛头对准了永历帝身边的文武大臣。 永历十五年(1661)五月二十三日,缅甸国内发生了军事政变,国王的弟弟杀了哥哥一家,成为新的国王。新国王希望得到永历帝的祝贺,但是永历帝却不想向一个杀死哥哥的非法君主朝贺,使缅甸新国王大怒。七月中旬,缅甸当局让永历帝渡河去议事,说是吃咒水盟誓。在沐天波的带领下,马吉翔与众臣一同前往,却被缅甸军队屠杀殆尽。 随后,缅甸军队进入永历帝所住的“寝宫”里肆意妄为,将随他流亡的大臣们家属任意凌辱,抢走许多妇女,就连他身边的宫女也未能幸免。情急之下,永历皇帝决定与一同上吊自杀,被侍卫总兵邓凯苦苦拦下,劝阻道:“皇上失去社稷江山,已经对列祖列宗不忠,现太后尚健在,若抛弃母亲而自裁,又将不孝,泉下如何面对太祖高皇帝?” 永历帝的两位贵人和十几个王公贵族的女眷为了避免被缅甸人欺辱,一同自缢而死。 正在此时,李定国等人再次率军深入缅甸国内,希望能将永历帝迎接回去,继续坚持抗清斗争。可惜的是,缅甸官方已经明白清朝取代明朝已成定局,只想以永历帝作为见面礼,取悦清王朝,又怎么会让李定国与永历帝相见呢?李定国督军苦战数月,终不得与永历帝互通声讯,又怕后路被堵死,只好退回云南。 永历十五年,即清朝十八年,十一月,带军进入缅甸。永历帝得知后,写了一封信,派人交给吴三桂,摇尾乞怜,希望能饶自己不死,甚至:“倘能转祸为福,反危就安,以南方片席,俾朕备位共主,惟将军命。是将军虽臣清朝,亦可谓不忘故主之血食,不负先帝之厚恩矣。” 抗清复明的志士们若是见到这封信,估计也会绝望吧。 四、叶落终归根 十二月初二,吴三桂安排提前降清的原明朝武功伯王会去见永历帝,骗他说是李定国来接永历帝回国。永历帝高高兴兴地随他走了。到了清军营中,朱由榔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大骂王会。王会心里有愧,偷偷溜走了。 吴三桂觐见永历帝,遭到永历帝的训斥,长跪不起。最后他被人扶着出来,大汗淋漓、面如死灰。毕竟自己愧对明朝在先,此后,吴三桂再也不敢去见永历帝了。 元年(1662)三月,身为阶下之囚的朱由榔回到了阔别三年之久的云南昆明城。三年前,他是以南明皇帝身份在昆明城享受着万民的瞻仰和崇敬,三年后,却是一位亡国之君了。作为明朝的君主,永历帝被原来的明朝大臣吴三桂给俘虏带回,这又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回到昆明城后,永历帝不知作何感想,对于当初放任奸臣胡作非为,是否会有些许的悔恨之泪从心中流出呢? 回到昆明城后,永历帝父子被软禁了一个多月。清朝政府考虑到,若是将永历帝从云南押回北京献俘的话,路途遥远,中间难保不会被坚持抗清的人士劫走;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地处决。 在如何处决永历帝这事儿上,吴三桂与清朝满洲族官员发生了分歧:吴三桂主张直接拉出去砍头,满洲族官员爱星阿、卓罗等人认为砍头太惨了,毕竟永历帝曾经是南明的皇帝,要留一个全尸为好。 四月二十五日,昆明知县聂联甲带人将永历帝父子和国舅恭的儿子用小轿抬出,到城外篦子坡用弓弦勒死,翌日放火焚尸。从此,篦子坡被改称为逼死坡。永历帝的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南明的历史宣布结束了。 清朝借吴三桂的手处死永历帝,手段是极其高明的。一是告诉天下人,特别是不忘明室的遗民,永历帝是他吴三桂亲手杀掉的。导致明朝遗民恨透了吴三桂,吴三桂此后只有死心塌地追随清王朝,一条道走到黑了。二是若以后吴三桂敢反叛清朝,至少明朝遗民将不会支持他,减少了清王朝平叛的阻力和压力。 事实上,永历帝被杀十二年后的康熙十三年(1673),吴三桂发动时,原明朝遗民确实没有群起响应支持他,尽管他最初打出的旗帜是反清复明。吴三桂当年处死永历帝时,已经把自己的后路给堵死了,这也正是清王朝统治者最愿意看到的。 永历帝朱由榔流亡国外二年多,虽然回国后不久便被杀害了,但毕竟还是了却了一桩夙愿:叶落归根。他没有客死他乡,成为。这也许是他临终前唯一可以稍感欣慰的吧。 随机文章三国最狂武将!曾追杀曹操、刘备、孙权 威震江东德国导弹射程多远,最远可能不到600公里(受制约)吸毒草可以放在卧室里吗,不适合放在卧室(晚上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葫芦娃七兄弟各自有什么能力,法天象地/喷火吐水个个令人羡慕不已太阳系为什么是扁平的,碰撞三维空间太阳系形成一个平面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元岩品性耿直,多次果敢进言颇受重用
有的人为什么能做一个好官呢?这个问题若交给贪官回答,他们肯定不会回答,因为立场不对。能做利于国民的官员,他心里会有一把尺子,在面临事件时,会本能地反应,是否是正确可行的,经常勉励自己。有的好官,他会注重自己的名声,仔细想想,若忠于朝堂,利于百姓,那便没什么不好的。因而,此次就来说一位的官员,元岩,看他是怎么不顾惜自己的性命,多次直言劝谏,保住他人,也给自己留下了好名声。 元岩在年轻的时候,结交了很多有学问的名仕,其中不乏高官权臣和贵族名流,他们谈论政事,或者是闲聊高雅事物,关系很亲厚。元岩,从小便喜好文学,读书时,不会专门只涉略一个方向,感兴趣的领域都会阅读,因而他才学很丰富,和其他人都能聊得来。他这个人还特别注重声誉,与人往来之间,谦逊宽厚,有人提到他,没有不夸赞的。后周时,出仕做官,才干出众,备受看重,官职升得很快。宣帝时期,手法很是残暴,让那些官员都战战兢兢,每天都在一片阴云密布下任事,很是心惊疲累。有一州郡的官员,他抱着必死的心态,上京进谏,面容严肃,罗列了很多条君王的行为,语气相当恳切,希望能警醒君主。 可是他面对的,是一个易怒又暴戾的君王,这样一番言辞,肯定是让人震怒的,在乐大人性命不保时,这元岩上前奏禀说,皇上不能杀他。高位上的人耐着性子问,为何?元岩说,这乐大人,是做了万全的准备来的,若是皇上杀了他,不正好称了他的心意,全了他的名声,对皇上您不利啊!所以乐大人的命被保住了,因为元岩的一番话。后来,这君王又要杀一位官员,很多人都请求被拒,元岩也不赞同,因而不写文书,气得君王让手下人打罚他,官职也丢了。 到隋时,元岩担任高官要职,也不改他往日作风,在朝堂上,有不当之处,他都会出言说明,也不怕得罪人,认为是对的言行,他便直言上书。他的威名,很多同僚都有些敬畏,连皇上面对他,也要敬重几分。因为形势的需要,得派诸位皇子去往各地,稳固政权。皇子身边,也得分派大臣指导,因此,元岩,就到了其中一位皇子那儿办事。 元岩去了那片辖区后,能力突出,当地政事,一片清明,让百很安心,获得很多的赞美。连被他问罪的人,都对他心服口服,说是元大人办的案,那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而那皇子,个性骄奢自傲,喜欢用当地的人作奴仆,还喜用残忍的手法取药,不过有元岩在,每次的指令都没有执行成功,都会被元大人出声劝止,这皇子也有些惧怕他,不敢胡来。元岩,能让权贵子弟敬畏他,不敢作出违反法纪的事,于百姓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件幸事。他在朝堂上,不畏君威,经常进言,为他人说好话,保住很多贤臣的命,叫人钦佩不已。 随机文章北宋灭亡时为何不见杨家将,历史上真实杨家将的结局世界徒手攀登失手频发,男子从20米高悬崖掉下摔成粉碎杰里科3弹道导弹简析,射程5000公里可打击中东所有国家聪明女人必知的男人心理学,学会了保证男人对你死心塌地德国p-1000超级坦克重1000吨,装两门280毫米火炮(堪比巡洋舰)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