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宠物百科

鱼病防治:三大策略彻底消除鱼体白点病

时间:2024-09-2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要说的是在世界上无数的鱼友们基本都会遇到的一件事,那就是鱼身上的白点病,这种鱼类疾病不仅常见,且危害严重。那么,如何科学地治疗这种疾病,让鱼儿恢复活力呢?此次我就为大家带来三个科学治疗的方案。

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白点病其实并不是鱼身体发生了病变,白点病的元凶其实是一种俗名为“小瓜虫”的寄生虫,它们会穿透鱼的鳃上皮、皮肤和鳍,因此产生了微小的皮肤隆起,形成白色反光结节,也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白点,所以要治好白点病就是得消灭小瓜虫。

鱼病防治:三大策略彻底消除鱼体白点病

 

以下便是我讲述的三大治疗方案:

一、升温法:

1.升温加盐:小瓜虫只能适应于温暖的水体,水温太高或者太低都无法生存,鱼缸调节成低水温不太好办,而且温度太低热带鱼也扛不住,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加热棒升高水温,就升至鱼的最高耐受温度,再配合盐浓度为百分之三的盐,直接整缸下盐即可,一般一周就可以杀干净小瓜虫,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波动,不可过快太剧,以免鱼儿产生应激反应。

鱼病防治:三大策略彻底消除鱼体白点病

 

2.升温加亚甲基蓝:操作基本和升温加盐一样,但是需要注意的得把病鱼单独隔离治疗,不要整缸下药,还有亚甲基蓝的浓度也需要注意,一般2毫克兑每升水。

二、重金属消杀法

1.硝酸亚汞治疗方案:硝酸亚汞也就是鱼商口中的白点净,这是一种利用重金属的毒性杀死小瓜虫的方案,疗程一般在四五天天左右,但是硝酸亚汞对人对鱼都有极强的毒性,过量甚至可以致癌,而且对鱼缸硝化系统也有影响,需要单独隔离适量使用,浓度要把握好,一般为1ppm,浸泡时长也不要超过2小时,而且用的时候人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2.孔雀石绿治疗方案:注意事项跟硝酸亚汞差不多,一样毒性极强,也会致癌,但是不得不承认作为水族用药疗效很好,药性也比白点净更加缓和,现在已经是水产养殖的禁药,不过观赏鱼暂时还不受影响,孔雀石的用药浓度一般为0.05-0.15ppm,需要根据水的酸碱度来判断用药量,水质偏碱性就需要加大浓度。

鱼病防治:三大策略彻底消除鱼体白点病

 

3.硫酸铜治疗方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蓝汞,虽然不如前面两种可以致癌,但是毒性也很强,注意事项也和前面两种一样,还有需要注意的是浓度不要超过0.1PPM。

三、甲硝唑治疗法

甲硝唑片也被各位各种鱼商改名为为“白必除、大白片等等”,这种治疗方式对硝化系统影响较小,可以往整个鱼缸倒,一般为25升水一片的比例,使用期间也要记得换水,虽然除虫效果可能稍微慢一些,一般得十天左右,但是安全性却没的说,比较适合新手。

除了以上几种科学治疗方法,一些传统的治疗方式,也可以为鱼类减轻一些病症,但是很多都是只对白点病的幼虫阶段有效果,至于那些乱七八糟的治疗偏方基本都不能完全根治白点病,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水体干净、水温稳定,并保持定期换水的习惯,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是关键。

鱼病防治:三大策略彻底消除鱼体白点病

 

以上几种方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使用,勇于创新的鱼友也可以尝试新的治疗方式。无论如何,我们都需铭记:早检疫、早发现、早治疗,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愿每一位鱼友在享受养鱼之乐同时,也能给鱼儿们带来一份健康与快乐,此外也欢迎各位鱼友分享自己的治疗白点病方法,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白兰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白兰花株形直立有分枝,落落大方,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现广植于东南亚,在中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栽培极盛,长江流域各省区多盆栽,还可以兼做香料和药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兰花在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吧!红蜡蚧【危害特征】红蜡蚧的若虫和成虫刺吸花卉汁液,其排泄物常诱导煤污病的发生,使叶片上形成一层黑霉或较厚的黑膜,全株成为黑树,植株衰弱,很少开花或完全不能开花。【防治方法】①冬季和早春,结合剪枝去除部分多虫枝。②如被害花卉植株较少或较矮,可在冬春人工刮除。③在若虫孵化盛期,喷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隔4-6天喷1次,连喷3次。④引种花卉苗木时,严格检疫,防止将虫带入。红蜘蛛【危害特征】红蜘蛛以口器刺入叶片内吮吸汁液,使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叶片桔黄、脱落,甚至落光。【防治方法】①用柑橘皮加水10倍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洒植株。②洗衣粉15克,20%的烧碱15毫升,水7.5千克,三者混匀后对植株进行喷雾。③50克草木灰,加2.5千克水充分搅拌,浸泡两昼夜过滤,再加3克洗衣粉调匀后喷洒,每日1次,连喷3次,隔1周后再喷3次,可消灭第二代害虫,放入土中可防治蛆虫。④点燃蚊香1盘,置于病株盆中,再用塑料袋连盆扎紧,经过1小时的烟熏后,可杀死虫卵和成虫。

怎么样防治牡丹、芍药红斑病

红斑病除危害牡丹、芍药的叶片外,严重时还危害茎秆、叶柄、花、果实和种子。发病初期在新叶背面出现绿色针头状小点,以后扩大成0.7-1.2厘米直径的病斑,病斑中央淡黄色,边缘紫褐色,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全叶枯焦。在潮湿的空气中病斑背面还会出现暗绿色霉层。在嫩茎上发病后出现紫褐色圆形小点,扩展缓慢,严重时连成一片。叶斑病的病原菌在枯枝落叶的病组织内越冬,来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侵染危害植株。每年秋末应收集枯枝落叶烧毁;早春萌芽前可喷布波美3度石硫合剂;叶片展开后喷布50%多菌灵500倍液,15天喷一次,共喷3-4次。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