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作中国古代上的两个强盛朝代,隋唐两朝的帝王都被草原和西域政权尊为“可汗” 隋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但根据史载分析,那么隋文帝的“圣人可汗”比不上唐太宗的“天可汗”。那么隋文帝的“圣人可汗”有哪些地方不如唐太宗的“天可汗”呢?
“圣人可汗”比“天可汗”的第一项不如:“圣人可汗”的政治含义是要低于“天可汗”的。众所周知,“天”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了无上的至尊,草原民族同样如此。与“天”相比,“圣人”的含义就要低一些了。可以说唐太宗的“天可汗”是空前绝后,而“圣人可汗”更像是“英雄天子”的翻版。
“圣人可汗”比“天可汗”的第二项不如:“圣人可汗”的认可广泛性不如“天可汗”。开皇四年 584年,东突厥的沙钵略可汗给隋文帝上尊号为“圣人莫缘可汗 圣人可汗”。当隋文帝成为“圣人可汗”之时,天下尚未统一,东突厥以外的各个政权和部落都是不承认“圣人可汗”的。
贞观四年 630年,唐太宗灭亡东突厥,包括西突厥在内的西部各蕃邦在震惊之下联名给唐太宗上尊号为“天可汗”。正因如此,除了新罗、日本之外,唐朝周边的各个外部政权都承认唐太宗的“天可汗”。与隋文帝的“圣人可汗”相比,唐太宗的“天可汗”的认可广泛性更高。
“圣人可汗”比“天可汗”的第三项不如:“圣人可汗”的政治影响力不如“天可汗”。直到隋朝灭亡,隋朝帝王的“圣人可汗”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对各藩邦的实际影响很小。与之相比,唐太宗以“天可汗”建立了一个可以实际影响各藩邦的政治体系,甚至可以调动各藩邦的军事。
“圣人可汗”比“天可汗”的第四项不如:“圣人可汗”存在的时间不如“天可汗”。由于隋朝二世而亡,隋文帝的“圣人可汗”也跟随隋朝一起退出古代舞台,只存在了三十多年。唐太宗的“天可汗”在唐太宗去世后依然世代相传,连有名的“安史之乱”都没有让唐朝帝王失去“天可汗”。
唐太宗之后的历代唐朝帝王都拥有“天可汗”的头衔,“天可汗”直到唐朝灭亡后才退出古代舞台,足足存在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这是隋朝难以比拟的。有意思的是,隋朝和唐朝的帝王中只有两位帝王没有被尊为“可汗”,一个是唐高祖,另一个是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