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想登基的消息传出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不光很多遗老私底下骂她妲己再世,就连民间很多崇尚男权的义士也扬言要杀了这个谋权篡位的女妖精。

一天,武则天找来狄
仁杰,吩咐狄
仁杰派人到长安四周选一个寺庙,规模大小都无关紧要,只要环境好、风水佳就成,她想在登临大宝前去上上香,一来是想在寺庙抽支签为她黄袍加身选一个良辰吉日,二来是想为她执政后的大周朝祈个福,愿她执政时能够国泰民安。狄仁杰说:“法门寺不是很好吗?而且还是皇家寺院!”武则天脸一沉,说:“什么皇家寺院,那是大唐李家的皇家寺院,我要重新修葺一个大周武家的皇家寺院!所以你最好找个规模小点儿的,风水好点儿的,这样不但有一点香火基础,将来大兴土木时也能按我的意图修葺!我要它和我的大周朝一起壮大,相互赐福!”
狄仁杰就派人四处寻找合适的寺庙。最后,经过几位一流风水大师的实地考察,他们一致呈报狄仁杰,位于长安城南翠华山上一个规模很小的圆福寺很适合做将来大周朝的皇家寺院。听说圆福寺只有两个住寺和尚,一个是老和尚了悟,主持寺里的日常事物,一个是了尘小和尚,负责清扫卫生和做斋饭。
圆福寺被定位大周皇家寺院和武则天不久就要前来拜佛的消息不胫而走。
过两天就是武则天去圆福寺拜佛的日子了,狄仁杰打算亲自提前去看看圆福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武则天拜佛当日把禁卫安全工作安排得万无一失。毕竟要谋杀武则天这个大逆不道叛妇的信息是此起彼伏。
一身布衣的狄仁杰和武三思带着两个随从从长安一路南上,很快就到了翠华山前。远望翠华山上苍松郁郁葱葱,山腰处薄雾缥缥缈缈,一派人间仙境,果真是个佛门圣地。来到山下,狄仁杰和武三思等四人拾阶而上,不大工夫就到了圆福寺山门。匾额上“圆福寺”三字苍劲有力,寺门半掩着,狄仁杰推门进寺,寺庙的规模果真不大,进门便见前方宝殿左侧是僧寮和香积堂,右侧是云水堂,寺庙内此时不见诵经声,四人转遍左右庙舍,竟无一人。突然,狄仁杰听到前方正中的大殿里似有动静,就走过去缓缓推开大殿门。进到大殿,狄仁杰看见一老一少两个和尚正在擦拭香案和巨大的石刻佛像,年龄大的手拿抹布正在擦香案的灰尘,年龄小的正站在木梯上擦香案后佛像头上厚厚的浮尘。年长的那个和尚看见有人进来,忙放下抹布说:“三位施主,寺庙这两天不接待香客了,你们求签或者还愿的话,改日再来吧!”狄仁杰四处看了看,问:“师傅,为什么这两天不接待香客了?”和尚答:“因为过两天寺里要来一位贵客,我们要闭门打扫打扫寺庙,一尘不染地来迎接这位贵客!你看,只有我和了尘两个和尚,擦完大殿我们还要擦外面的经房,忙不过来,没时间给各位香客解签了!”狄仁杰说:“哦!那您定是了悟大师了!久仰您的法名,还是第一次见!大师来圆福寺多久了?”和尚说:“了悟正是贫僧,来这里也有年头了!”狄仁杰抬头看了看站在木梯上擦佛像的小和尚说:“了尘师傅擦得好认真呀,佛像看起来干净多了,佛祖会感激你的!在上面小心!”了尘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多谢施主夸奖!”狄仁杰对了悟和尚说:“师傅,既然贵寺不接待香客,我们就告辞了!”了悟说:“请三位施主见谅,不送了!”
走出寺门,狄仁杰对武三思说:“那两个和尚是假的!他们一定有问题!”武三思不解,问:“狄大人怎么知道他们是假的,我看慈眉善目的呀!”两个随从也半信半疑。狄仁杰笑了笑说:“你们若不信,咱们可以打赌,如果他们是真和尚,我请你们在长安最好的饭馆吃羊肉泡馍!如果是假的,武大人就要破费了!”武三思说:“好啊,一言为定!那咱们现在就进去问他们!”狄仁杰说:“今天不是时候,他们还没露出尾巴呢,没有证据,等他露出马脚的时候你们就自然明白了!”
过了两天,武则天到圆福寺拜佛的时间到了。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向翠华山开去。
大殿里,武则天虔诚地拜了佛,祈了福,然后摇动那签筒,当啷一声,一支竹签掉到了地上,武则天五丈以内除过了悟和了尘以外别无一人,今天也更不可能有香客进来,寺庙已被禁卫军围了起来。武则天拿起竹签,对站在距自己十步开外的了悟说:“有劳大师解一下签!”了悟念一声“阿弥陀佛”,慢慢向武则天走去,距武则天不到五步时,突然都从身上掏出一把锋利的匕首扑向武则天,在场的众大臣及侍从都一声惊叫,这下完了,侍卫都在五丈以外,想阻挡都来不及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嗖”的一声响过,了悟一声尖叫,“咣当”,匕首落在了地上,众人一看,原来他的胸口被一支长箭射穿,血滴滴答答地淌着。那了尘一看情势不妙,一纵身要逃,又听“嗖嗖”两声,了尘双腿各中一箭,已疼得蜷在地上。侍卫们也猛醒过来,一齐奔过去,有的忙护起武则天,有的缚住了惊魂未定的了尘。箭是五丈外的两个神箭手射出的,两个神箭手是狄仁杰提前安排好的,他们按照狄仁杰的吩咐一直在暗暗监视着了悟和了尘的动静。那天,武则天其实也早早按照狄仁杰的安排穿上了刀枪不入的金缕衣,两名神箭手也是万里挑一、一等一的高手。这一切早在狄仁杰的预料之中。
经过审问了尘,得知两人果真是假和尚,而且还是父子二人。原来,他们两个在狄仁杰第一次来寺庙的前一天刚刚制服了寺里真正的了悟和了尘和尚,并把二人禁于后山的石洞里,帆叶网,然后就剃头,穿了两位师傅的僧衣等武则天的出现。侍卫们在后山上解救出了一老一小两个和尚,经找来的附近村民辨认,正是寺庙里真正的了悟和了尘两位师傅。二人为什么要刺杀武则天呢?这还要从徐敬业说起。武则天为了当皇帝做了长期的准备。当年高宗想禅位于长子李弘,武则天竟不念母子之情,将亲生子李弘毒死,立次子李贤为太子,后来武则天见李贤精明能干,就废李贤为庶人,又立李显为太子。弘道元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刚刚继位,武则天就以皇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一年后便废掉中宗,立昏庸无能的四子李旦为睿宗。至此,武则天已实权在握,她在一步步走向皇帝梦的过程中更是排除异己,大用酷刑,其野心令朝野上下不服者众。这一年,徐敬业因事被贬为柳州司马,赴任时途经扬州,便和同被贬官南方的唐之奇、骆宾王等一起策划起兵反对武则天篡政。他以扶助中宗复位为号召,并由骆宾王撰作了檄文徐敬业起兵后,宗室琅玡王李冲在博州,越王李贞在豫州也相继反武,全国响应者一时竟达十数万之多,武则天命大将军李孝逸统兵三十万镇压。不久,徐敬业兵败,李冲、李贞等发难者不是死于战场就是被捕入狱,徐敬业也被部下叛将所杀。
这两个假和尚中的长者正是当年徐敬业的一员步将。徐敬业被杀后,他便脱下戎装,携妻带子隐身山林,苦练武功准备俟机刺杀武则天,一是“为民除害”,二是了却徐将军未尽的“宏业”。
一年断案1.7万起:狄仁杰绝对是神探中的战斗机
“神探”是在很多人脑海中的印象,但这距离真实的狄仁杰有不少差距。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是再造唐室的大功臣。网络配图根据史料记载,狄仁杰由明经科中第,从此踏上仕途。按照规定,明经科上来的人,根据考试成绩,授予不同品级的官职。狄仁杰被派到汴州担任判佐,是个从七品下的官。很快他就遭受了仕途上第一个打击——有人向上级诬告他,这让他经历了不大不小的一番折腾。此事由时任河南道黜陟使的来处理。唐代前期为了监察地方官,经常派遣官员担任黜陟使,不定期巡察各地,惩处违法官员。阎立本把这个事审查了一番,得出了结论——狄仁杰不但不是个坏官,而且是个大大的好官。于是他找来狄仁杰,对他说:“仲尼云:‘观过知仁矣。’足下可谓海曲之,东南之遗宝。”大致意思是人的品性不同,看这个人犯的过错,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从你狄仁杰的所谓过错来看,你是个好官,是被埋没的啊!于是,狄仁杰非但没有受到处分,反倒升官了,阎立本保荐他担任了并州都督府法军,这是个正七品上的官职,狄仁杰因祸得福了。担任法曹这样的官职对狄仁杰来说是个极好的锻炼,日后他断案的能力极有可能就是在并州培养起来的,在这里他工作了10年以上,为他日后的行政生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网络配图上元二年(675年),他被调到了长安担任大理寺丞。由法曹到大理寺丞,都是司法官员,他获得此职,一定是因为在法曹任上的杰出表现。可见历史上狄仁杰善于断案的美誉不是浪得虚名。当了大理寺丞后不久,狄仁杰就创造了一年断案1.78万起的纪录。这意味着一年不休息的话,平均每天要断案49起。审理卷宗不是看小说,我敢担保多数人看小说的速度都没这么快。后来,狄仁杰那个神探的美名,就与他在地方和大理寺善于断案有关系。后来,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狄仁杰得到了高宗的赏识,从大理寺丞升任侍御史,后来又担任过宁州刺史、冬官(工部)侍郎、洛州司马等。在天授二年(691年)9月,62岁的狄仁杰第一次被任命为宰相。但没过几个月,狄仁杰就因酷吏的诬告“谋反”被捕入狱,还差点死掉,虽然后来真相大白,武则天却不肯完全为他平反昭雪,贬他到去担任一个小小的县令。网络配图史书上没有记载狄仁杰在彭泽县的,只有《新唐书》里留下了短短的6个字:“邑人为置生祠。”为活人建立的祠堂就是生祠。古人在表达对某个官员的深厚感情的时候,会凑在一起建个德政碑,在该人去任的时候进行欢送或者挽留,而建立生祠则是老百姓表达自己感情最强烈的手段了。狄仁杰在彭泽县的时间一共是两年多,并不长,但是以狄仁杰一贯的仁政思想和敬业精神来说,他一定在任期内兢兢业业,为彭泽县老百姓办了许多的好事,老百姓对他感恩戴德,所以才有了这座生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金朝最后的名将:400破8000蒙古兵的完颜陈和尚
(1192—1232),原名彝,字良佐,小名陈和尚。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人。父完颜乞哥,章宗泰和年间与宋战争,以战功授同知阶州军事。不久,战死于嘉陵江。 金宣宗贞佑初年,蒙古军攻入中原,占领丰州,时陈和尚二十余岁,曾被蒙古军俘掳,供役于蒙古大帅帐下。其母仍留居丰州,由族兄完颜斜烈奉养。年余后,陈和尚以省母为由请还丰州,大帅遣一军卒监视同至丰州。陈和尚与兄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十余匹,奉母南逃归金。不料被蒙古兵发觉,合骑追击。他们弃马走小路得以逃脱。母年高不能行走,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黄河归金。宣宗闻知,以斜烈有世爵(猛安谋克世爵)授都统,陈和尚试补护卫,宣宗知其有才,未几转为奉御。 不久,完颜斜烈出任行寿(今安徽凤台)、泗(今江苏盱眙西北)元帅府事,奏请陈和尚自随,诏充任宣差提控,从军。斜烈敬贤下士,辟太原王渥(字仲泽)为经历。王渥文章论议,与金末名儒雷渊、李献能比肩,很受斜烈重视。陈和尚极聪慧,爱好文史。在充护卫居禁中时,就有秀才之誉。王渥教他《孝经》、《论语》、《春秋》、《传》,尽通其义。军中无事,则窗下作牛毛细字,如。正大二年(1225),斜烈罢帅改任总领,陈和尚随兄屯守方城(今属河南)。斜烈卧病,军中事由他代掌,将领李太和与方城镇防军将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葛宜翁理屈,陈和尚令军士杖之。葛宜翁性格暴躁凶悍,以理屈受杖感到受到耻辱,竟郁郁而死,遗言要妻子为他报仇。其妻上诉台省,言陈和尚泄私忿杀其夫,并于龙津桥南积薪,言不治罪陈和尚则自焚以谢夫。于是陈和尚下狱,台谏官怀疑他曾在禁卫,又握兵权,一定横恣违法出了人命,请施斩刑。但证据不足,一直不能决断。陈和尚在狱中十八个月,聚书而读,坦然处之。正大三年,斜烈病愈,受命提兵守西边。不久去世。哀宗以斜烈之故,赦陈和尚,令其为金朝建功立业。 陈和尚出任紫微军都统。正大四年(1227)转任忠孝军提控。忠孝军是由回纥、乃满、羌、浑以及中原人被俘掠避罪来归者组成,情况复杂较为难制。陈和尚治理有方,皆俯首听命。所过州邑,秋毫无犯,每战则先登陷阵,疾若风雨,是一支劲旅。正大五年(1228),蒙古军进攻大昌原(今甘肃宁县东南),总帅平章政事完颜合达问谁可为前锋,陈和尚应声而出。他已沐浴易衣,如同赴死之人,誓,率忠孝军四百骑力战,破蒙古兵八千之众,三军将士奋勇参战,取得了大昌原之捷,这是金蒙战争以来金朝打的第一次大胜仗。陈和尚论功第一,授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世袭谋克,一时名震朝野。陈和尚和他率领的忠孝军为诸军所倚重。正大七年,蒙古真定万户史天泽率领河北蒙、汉军围攻卫州(今河南汲县),陈和尚随平章政事完颜合达,副枢密使移刺蒲阿救援,他率忠孝军为先锋,击败蒙古军,解卫州围。正大八年,蒙古速不台部攻陕西,兵至潼关,他率忠孝军往救,大败蒙古军,追至倒回谷(今陕西蓝田东南)。陈和尚在获释后的四五年间,屡立军功,官至御侮中郎将。 陈和尚为人刚直不阿,副枢密使移刺蒲阿虽为金军统帅,但无远谋。经常率兵到附近蒙古军占领地抢掠人口、牲畜,搞得将士人疲马乏,军中将士无人敢谏止。陈和尚私与同僚说:“副枢以大将军为剽略之事,今日得生口三百,明日得牛羊一二千,士卒喘死者则不复计。国家数年所积,一旦必为是人破除尽矣。”有人告诉蒲阿。一日诸将酒会,酒行至陈和尚,蒲阿问:“听说你曾经在背后议论我,又说国家和军队会败坏在我的手里,有这回事吗?”陈和尚饮毕,慢慢说:“有。”蒲阿见他面无惧色,只得说:"算了吧,以后有事当面说." 天兴元年(1232)完颜合达、移刺蒲阿驻邓州欲与蒙古军决战,但蒙古军统帅避开金军主力,分道趋开封。正月,完颜合达、移刺蒲阿率领骑兵2万,步兵13万,自邓州急赴开封,陈和尚亦在军中。蒙古军采取避实就虚、灵活多变的战术,不断邀击北上的金军,金军将士一路作战,疲惫不堪。进至钧州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适遇大雪,军士三日未食,披甲僵立在雪中,枪槊结冻如椽。蒙古军则利用时机充分休息,然后全线进击,金军损失惨重。最后,蒙古军有意让开一条通往钧州的路,放金军北走,乘势夹攻,金军。移刺蒲阿被擒,完颜合达与完颜陈和尚率金军残部数百骑败入钧州(今河南禹县)。 蒙古军攻入钧州,陈和尚与军士顽强进行巷战,最后失败,陈和尚躲藏了起来,等到蒙古军队杀略完了,他自己走到了蒙古军的主将(应该是拖雷)面前大声说道:"我就是大金忠孝军统制!在大昌原打败你们的是我,在卫州城打败你们的是我,在倒回谷打败你们的还是我!我如果死在乱军之中,别人会以为我背叛国家,今天我死在你面前也算死的轰轰烈烈不愧忠臣!"宁死不屈,先斫足折胫,后豁口至耳,喷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41岁。蒙古主将也被他的忠义所感动,隆重的埋葬了他,并以马奶祭祀.说道:"好男儿,他日重生,当要与我做伴!" 同年六月,哀宗为表彰完颜陈和尚的忠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塑像立褒忠庙,刻石立碑纪其事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