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王敦简介 东晋时期丞相王导之堂兄王敦生平

时间:2025-03-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

为东晋丞相王导的堂兄。

王敦出身琅琊王氏,曾与王导一同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成为当时权臣,但一直有夺权之心,最后亦因而发动政变,史称王敦之乱。

王敦,士族出身,娶晋武帝女襄城公主为妻。

早年任给事黄门侍郎,王衍荐为青州刺史,东海王司马越掌权时,任为扬州刺史。

司马睿移镇建业,召为军咨祭酒,后又继刘陶任扬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

与王导共同扶植司马氏的江东政权,消灭不从命的江州刺史华轶,镇压以杜弢为首的荆湘流民起义。

东晋的经济、军事重心在于荆、扬二州,王敦进位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掌握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贡赋入己,将相官吏多出其门,专擅朝政,威胁晋室。

司马睿既畏惧又嫌恶,重用刘隗、刁协等与之抗衡,并放免扬州地区的僮客组成军队,任命刘隗为镇北将军,戴渊为征西将军,名义上北讨,实则防御王敦。

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以诛隗翦恶为名在武昌(今湖北鄂州)起兵,江南大族沈充也起兵响应,王敦攻入建康,杀戴渊、周顗、刁协,刘隗投奔石勒。

朝廷以敦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还屯武昌。

当年元帝病死,明帝即位,在胁迫下手诏征敦入朝辅政。

敦自武昌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以王导为司徒,自领扬州牧,不久病重。

太宁二年(324)明帝下令讨伐。

王敦以兄王含为元帅,使钱凤等率兵三万攻建康,明帝亲率六军抗拒。

敦病卒,戮尸悬首南桁。

有集十卷。

(案:《祖纳传》,平北将军王敦辟为从事。

《华阳国志》、《大同志》又有王敦,皆非处仲,盖同时同姓名有三。

)立身乱局王敦娶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襄城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后任太子舍人。

元康九年(299年),皇后废太子司马遹,迁他于许昌,并不许东宫官属送行,王敦则与太子洗马江统、潘滔、太子舍人杜蕤、鲁瑶等违命去送行,得到当时议论者的称许。

后王敦改任给事黄门侍郎。

永宁元年(301年),赵王篡夺帝位,并派王敦到兖州慰劳担任兖州刺史的叔父王彦。

三个月后,齐王司马冏兴兵讨伐司马伦,诸王都响应,此时王彦收到齐王的檄命,邀请一同起兵;王彦畏惧司马伦兵力强盛,不敢应命。

王敦此时劝王彦响应,最终齐王击败司马伦,王彦亦获功勋。

司马伦失败后,晋惠帝复位,王敦迁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侍中。

永嘉元年(307年),司徒王衍推荐他做青州刺史,拜广武将军。

不久又征命王敦为中书监,王敦将襄城公主的侍婢都分发给将士,又向人分发金银财宝给部众后才回到洛阳。

此时在荥阳遥控政权的太傅司马越来朝,王敦认为他此行一定时有诛杀处罚,后司马越果然收捕中书令缪播等十余人,并处死。

司马越后来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潘滔认为让王敦到外偏远地会令他肆意妄为,成为无法制约的地方豪强。

但司马越不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露梁海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是怎么回事?露梁海战简介

(朝鲜:노량대첩,译文:露梁大捷),是发生于公元16世纪末的一场海战,该战役因发生地露梁而得名。 露梁海战是朝鲜壬辰战争最后的一场海战,交战双方为中国与朝鲜联军和日本军队的岛津立花一部,指挥官分别为:陈璘(中国)、邓子龙(中国)、李舜臣(朝鲜)、小西行长(日本)、岛津义弘(日本)等。战争结果以明朝联军获胜而结束。 这场海战,中国明朝派出军队抗日援朝,取得海战胜利。这场胜利在中华民族乃至亚洲海洋战争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形势。 海战背景 明年间,日本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全国。但国内仍有一些拥兵自重的封建主难以控制。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丰臣秀吉把国内的注意力引向国外,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 作为第一步,向朝鲜提出了“借道入明”的狂妄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朝鲜政府的拒绝。 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十三日,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中国称为“万历”,朝鲜称为“壬辰倭乱”以及“丁酉再乱”。 日本侵略军乘大小舰船700余艘,由对渡海,翌日晨在釜山登陆,分北、南、中三路发起进攻。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汉城、开城和平壤。朝鲜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于是,朝鲜国王李昖遣使向明朝求援。朝鲜当时是我国的藩属国,且“关白(指日本首相丰臣秀吉)之图 朝鲜,其意实在中国。”(明援朝经略宋应昌语,见《·纪事本末》卷六十二)鉴于这种情况,明朝廷遂决定发兵援朝抗日。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李如松率领明军入朝参战。翌年初,连克平壤、开城。四月二十日,收复汉城。日军退据南部诸道,并提出议和。不久,实现了停战。万历二十五年正月(1597年),日军再次侵略朝鲜,次年八月,丰臣秀吉病死,遗命从朝鲜撤军。 东南会战后,侵朝日军被压缩在东南沿海的顺天、泗川、南海一带。十月,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死讯传至朝鲜,日军全线撤退。当时,盘踞在朝鲜东南一隅之日军,除驻蔚山之第一军主力已先期撤退外,尚有兵力4.6万余人,其撤退部署是:东部驻西生浦、梁山、竹岛各部,于十一月先行撤退,在釜山集结,候船返国;中部居昌之敌,就地上船迳返本国;西部驻顺天、泗川、南海、固城之日军,待东部日军撤离后,分头到巨济岛集结,再乘船回国。 海战简介 1598年11月,日军无心恋战,由蔚山出逃,明军分道进击。加藤清正率乘船撤退。明军由陈璘提督水师,副将邓子龙、游击马文焕等皆由其统属。以战舰数百,分布忠清、全罗、庆尚各个海口。 就在日军将领撤退之时,陈璘派遣邓子龙偕同朝鲜将领李舜臣联合出击,在露梁海上截击想援救小西行长的日军援军立花宗茂、岛津义弘、小早川秀包、高桥统增、宗义智、寺泽广高等部。 邓子龙年逾七十,仍然意气风发,率三巨舰向日军进攻,并自为前锋,与日军决战。战斗时曾携壮士三百人跃入朝鲜战舰以救援,直前奋击,日军死伤无数。但其他战舰却误掷火器于邓子龙的战舰,使战舰起火,结果邓子龙无路可退,最终战死。 随后副将陈蚕、季金等领军赶至,夹击日军,日军则因为成功让小西行长脱困而且战且退。而得以逃脱登岸的日军又为明朝所歼。这时刘綎方进攻小西行长,并夺取桥寨,陈璘以舰队一同攻击,再焚烧日军舰数艘。小西行长的友军岛津义弘引舰队来援,陈璘亦将其击败,结果来援日军只得扬帆退去,立花宗茂则作为殿后接应小西行长让其余日军成功撤退。然而对日军而言,此战的目的仅是救出被围困在顺天的小西行长并撤退回日本,并非求战胜。 随机文章汉朝的成就有哪些?2018.1.30美国ufo事件,环状不明飞行物倾斜悬浮于半空中国火龙有毒吗,1毫克毒蛇秒杀一个成年人/野外稀少成保护动物鱼鳞云代表什么天气,出现漂亮的鱼鳞云表示要下(冷空气到来)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机器人始终为人类服务(不可能取代人类)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露梁海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露梁海战简介

(朝鲜:노량대첩,译文:露梁大捷),是发生于公元16世纪末的一场海战,该战役因发生地露梁而得名。 露梁海战是朝鲜壬辰战争最后的一场海战,交战双方为中国与朝鲜联军和日本军队的岛津立花一部,指挥官分别为:陈璘(中国)、邓子龙(中国)、李舜臣(朝鲜)、小西行长(日本)、岛津义弘(日本)等。战争结果以明朝联军获胜而结束。 这场海战,中国明朝派出军队抗日援朝,取得海战胜利。这场胜利在中华民族乃至亚洲海洋战争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当时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形势。 海战背景 明年间,日本国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全国。但国内仍有一些拥兵自重的封建主难以控制。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丰臣秀吉把国内的注意力引向国外,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 作为第一步,向朝鲜提出了“借道入明”的狂妄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朝鲜政府的拒绝。 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十三日,丰臣秀吉发动了侵朝战争,日本称为“文禄庆长之役”,中国称为“万历”,朝鲜称为“壬辰倭乱”以及“丁酉再乱”。 日本侵略军乘大小舰船700余艘,由对渡海,翌日晨在釜山登陆,分北、南、中三路发起进攻。只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汉城、开城和平壤。朝鲜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于是,朝鲜国王李昖遣使向明朝求援。朝鲜当时是我国的藩属国,且“关白(指日本首相丰臣秀吉)之图 朝鲜,其意实在中国。”(明援朝经略宋应昌语,见《·纪事本末》卷六十二)鉴于这种情况,明朝廷遂决定发兵援朝抗日。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李如松率领明军入朝参战。翌年初,连克平壤、开城。四月二十日,收复汉城。日军退据南部诸道,并提出议和。不久,实现了停战。万历二十五年正月(1597年),日军再次侵略朝鲜,次年八月,丰臣秀吉病死,遗命从朝鲜撤军。 东南会战后,侵朝日军被压缩在东南沿海的顺天、泗川、南海一带。十月,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死讯传至朝鲜,日军全线撤退。当时,盘踞在朝鲜东南一隅之日军,除驻蔚山之第一军主力已先期撤退外,尚有兵力4.6万余人,其撤退部署是:东部驻西生浦、梁山、竹岛各部,于十一月先行撤退,在釜山集结,候船返国;中部居昌之敌,就地上船迳返本国;西部驻顺天、泗川、南海、固城之日军,待东部日军撤离后,分头到巨济岛集结,再乘船回国。 海战简介 1598年11月,日军无心恋战,由蔚山出逃,明军分道进击。加藤清正率乘船撤退。明军由陈璘提督水师,副将邓子龙、游击马文焕等皆由其统属。以战舰数百,分布忠清、全罗、庆尚各个海口。 就在日军将领撤退之时,陈璘派遣邓子龙偕同朝鲜将领李舜臣联合出击,在露梁海上截击想援救小西行长的日军援军立花宗茂、岛津义弘、小早川秀包、高桥统增、宗义智、寺泽广高等部。 邓子龙年逾七十,仍然意气风发,率三巨舰向日军进攻,并自为前锋,与日军决战。战斗时曾携壮士三百人跃入朝鲜战舰以救援,直前奋击,日军死伤无数。但其他战舰却误掷火器于邓子龙的战舰,使战舰起火,结果邓子龙无路可退,最终战死。 随后副将陈蚕、季金等领军赶至,夹击日军,日军则因为成功让小西行长脱困而且战且退。而得以逃脱登岸的日军又为明朝所歼。这时刘綎方进攻小西行长,并夺取桥寨,陈璘以舰队一同攻击,再焚烧日军舰数艘。小西行长的友军岛津义弘引舰队来援,陈璘亦将其击败,结果来援日军只得扬帆退去,立花宗茂则作为殿后接应小西行长让其余日军成功撤退。然而对日军而言,此战的目的仅是救出被围困在顺天的小西行长并撤退回日本,并非求战胜。 随机文章1934年8月8日营口坠龙事件,龙摧毁日资厂房掀翻火车9.8新疆ufo事件悬停5小时,5条光柱飞行物竟是俄罗斯火箭蚊式战斗机用的什么木材,专用巴尔沙木制造(速度碾压德军战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牢骚效应,企业应对发泄情绪的员工宽容对待液压升降椅会爆炸吗,会爆炸/质量不合格导致的爆炸(小概率事件)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