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名人的粥汤保养经
4位名人的粥汤保养经
粥,最早的文字记载里就有它的踪影,粥相传与黄帝也有颇深的渊源,《周书》记载:黄帝始烹谷为粥。
粥,更是自古就被赋予了"药用"的保养色彩。

中国人自古就喜欢喝粥,粥当作中国人的一项传统美食,也有着"药食同源"的效果,随着搭配材料的不同,粥也就有了功效上的变化。
现在不妨来看看先贤们赋予汤粥何种保养功效吧。
陆游--粥能长寿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陆游活了85岁,这在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有限的历史也是屈指可数的长寿之人。
相传他因中年时突然换胃病后受人启发,坚持食粥,一年后身体竟奇迹般地好转了,所以也有了脍炙人口的"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的诗句。

李时珍--粥护脾胃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粥"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诀也"。
其中列有50多款粥。
李时珍是如此评价喝粥好处的:"每日起,食粥一大碗。
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良。
"

曹雪芹--粥能美容养颜
在《红楼梦》中记载了一个薛宝钗养身美颜的粥品:"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吊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滋阴补气的。
"这里提到的燕窝是美容养颜的上品,古人视燕窝为八珍之一,是达官显贵家族女性的珍爱。
孙中山--自创"降脂汤"
学医出身的国父孙中山先生,对汤粥也有研究,他发明了一个"四物汤",因营养价值高、物美价廉而流传不衰。
四物区别是金针菜、黑木耳、豆腐、豆芽,金针菜生津清热解毒,黑木耳防治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豆腐含镁、庇护心肌,豆芽能健脾利水。
四物熬汤可用于水肿、贫血、便血等辅助医治,对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用之可降低胆固醇。
十二款养生粥滋补养胃
十二款养生粥滋补养胃南瓜性温,归入脾、胃二经。一方面南瓜具有帮助胃消化的作用,防止消化不良、食物堆积,从而减轻胃负担、保护胃功能的功效。【鲜藕粥】粳米250克,鲜藕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功效:具有清热生津、开胃进食、凉血止血的作用。适用于口渴口臭、咳痰咯血等。【红枣粥】红枣性温,营养价值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铁、钙、磷等矿物质元素以及多宗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满足人的营养需求,对人体保健非常有益处。此外,红枣还能够补气养血,补益脾胃,脾胃虚弱的人常食用红枣粥,可增加食欲,治疗饮食不慎所引起胃胀等胃炎症状。将红枣与小米一起熬粥,由于小米同样具有养胃的功效,因此其滋补养胃的效果更佳。由于红枣所含糖类物质非常高,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忌食红枣。做法:将小米、红枣洗净,并将红枣去核,然后把小米和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一起用大火熬煮开,再转用小火熬至浓稠状,拌入适量的糖即可食用。【红枣糯米粥】山药、苡仁、荸荠、大枣、糯米同煮,放入适量白糖。功效:有健脾胃、益气血、利湿止泻、生津止渴之功效,适用于病后体弱及贫血、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等。【鸡蛋粥】鸡蛋被誉为“最营养的早餐”,能够给人补充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元素等营养物质。不但如此,用鸡蛋熬的粥,还是一道非常营养养胃的早餐粥。中医理论将鸡蛋归入脾、胃经。因此,常吃鸡蛋能够补肺养血、滋阴润燥,防治阴血不足引起的肺胃损伤,补脾和胃,治疗营养不良。做法:将蛋打在碗中,并搅拌打散;把淘洗干净的米放入锅中加水煮开之后,马上将打好的蛋糊放入粥中搅开、加盐调味即可。【苹果粥】苹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功效: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健胃等作用。适用于气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大便干结、高血压等病症。【南瓜粥】南瓜性温,归入脾、胃二经。一方面南瓜具有帮助胃消化的作用,防止消化不良、食物堆积,从而减轻胃负担、保护胃功能的功效。另一方面南瓜还含有可以保护胃黏膜的果胶,使胃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因此,胃病患者非常适合在早上喝一碗南瓜粥。做法:将新鲜的南瓜切皮洗净,放入蒸锅中蒸软后,将其捣成泥;将大米放入锅中加水熬煮开后,加入南瓜泥边煮边搅拌,至米和南瓜足够软烂可口即可。【胡萝卜粥】取新鲜胡萝卜切碎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功效:能健胃、补脾,助消化。因胡萝卜中含有胡萝卜素,人体摄入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适于皮肤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玉米粥】从中医学角度来说,玉米归入胃、膀胱二经,因而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并可使人开胃、增加食欲,胃酸、脾胃气虚者尤为适合食用玉米粥养胃,补充营养、补足气血,改善人体营养不良的症状。做法:将适量大米洗干净;然后把新鲜的玉米剥下洗净;最后将玉米和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慢煮二十分钟左右即可。【燕麦粥】燕麦在中医中被归入肝、脾、胃经,因此,食用燕麦粥具有益肝和胃的功效,进而能够治疗因肝胃不和引起的饮食减少、大便不通畅等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燕麦虽有养胃功效,但也不可多食。食用过多将会引起胃痉挛或腹胀等不适,而且胃炎患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做法:将水放入锅中煮开后,把燕麦倒入水中,然后边煮边搅拌,直至再次较均匀煮开为止,也可加入点牛奶,味道更香浓。【核桃粥】核桃是食疗佳品,也具有不错的养胃保健功效。人们常食用核桃,可健胃开胃、使人增加食欲,对胃痛、慢性胃炎等有食疗作用。另外,核桃还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对胃癌、食道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做法:将核桃和米分别用清水浸2小时;然后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开,熬至米开花,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食用。【栗子粥】栗子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而且栗子性温,而且栗子中含有含量较高的碳水化合物,能够给人体补充热能,因此可厚补肠胃,对反胃不食、脾胃虚寒有着不错的疗效。做法:将大米用水浸泡;栗子煮熟去皮后,将其擦成茸;将大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并往里滴入几滴油后,大米添足水,开火煮滚,此时把栗子茸放入白粥中,一边搅,一边继续煮,5-10分钟后,即可起锅食用。药粥的保健作用在我国已有很久历史。它把中药的治疗作用与米粥健脾补中气的食疗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寓药粥于食补之中,具有祛病而不伤正气的特点。秋冬季节正是药粥进补的好时机。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15款适合秋冬食用的滋补药粥,快来找款适合你的试试吧!【花生粥】花生有着很好的养胃功效。中医传统将花生归入脾、肺经,具有醒脾和胃的功效。因此,食用花生粥对胃很有好处,能够增进人的食欲,并更好吸收米以及花生中的营养,改善体弱、营养不良的身体状况。但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以及想减肥的人少喝。做法:挑选适量的饱满的花生洗净,并沥干水,连衣捣碎;与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烧沸,再改小火同煮至烂熟,加入适量冰糖即可食用。
从现在到入夏多喝3碗养生汤脾胃好了湿气没了
春季气候多变,寒热反复,人体如果适应不了这样的变化,很容易被外感病邪入侵。此时喝一些养生汤,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还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今天小编就推荐三款,大家不妨试试~适合初春喝的养生汤1、乌梅白糖汤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大家的活动量越来越多,体内津液耗损自然就增多了。而津液一旦不足,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心烦失眠等症状悄然而至。此时,喝一碗酸甜可口的乌梅白糖汤,可为人体补充津液,缓解以上不适。原料:7~8个乌梅(药房可购),白糖两调羹。做法:将乌梅和白糖一起熬煮,至乌梅熬烂即成(可以撒点桂花调香调味)。营养点评:中医有言“酸甘化阴”。乌梅味酸涩平,能生津止渴、敛肺涩肠,配合味甘的白糖一起煮汤,正好有酸有甘,滋生阴津之效上佳。注意:痰多、舌苔白腻的痰湿体质者、易手脚冰冷的阳虚体质者,需少吃乌梅。2、淮山扁豆鸡脚汤春天肝气活跃,若肝气太旺,会犯脾克胃,以致脾胃运化乏力,身体气血生成不足,让湿气“困”在体内。再加上春季雨水增多,会让空气湿度变大。如此一来,内湿、外湿双重夹击,人体湿气不但会变重,而且难以排出,便会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浑身不清爽、大便稀溏等不适症状。此时,喝一些能健脾祛湿的时令汤水正合适,比如淮山扁豆鸡脚汤。原料:淮山、扁豆、芡实、苡仁各15克,鲜鸡脚100克,姜丝少许。做法:将以上原料全部放入砂锅内,中火煲1小时,然后调味饮用。营养点评:此汤有健脾、祛湿、醒胃、抗疲劳之效。3、萝卜丝虾汤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随着温度日渐升高,不少人会倍感疲倦乏力、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即所谓的犯春困。一般来说,春困和季节变化、夜里失眠、湿重困脾有关。因此,除了调整身心以适应季节变化,以及针对性治疗失眠外,我们日常能做的,就是适当多吃一些健脾食物,以缓解春困。原料:白萝卜半个,青虾半斤,盐、料酒少量。做法:将白萝卜洗净切丝,虾洗净从虾背去虾线备用;锅中加水烧开,放入萝卜丝,去浮沫后放入虾,至虾变色,加入适量盐、料酒即可。营养点评:萝卜可以健脾养胃,搭配虾,既容易消化,又不易造成胃部不适,还有助于深度睡眠,赶跑次日春困。春季养生汤品的选择应以润肺养阴、疏肝解郁、增强体质为主,这三款汤品,不仅口感醇厚、营养丰富,更具有针对性的养生功效,助您轻松应对春季的各种健康挑战,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在制作过程中,可根据个人口味和体质适当调整食材与调料,让养生汤品更加符合个人需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春季养生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