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塞尔金字塔是一座六层四边阶梯金字塔,建于4700年前。(图片来源:uux.cn/Prisma,由Dukas Presseagentur GmbH通过Alamy提供)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Jennifer Nalewicki):一项有争议的新研究称,古埃及人可能使用了一个复杂的液压系统来建造世界上第一座金字塔。
根据7月24日发布在ResearchGate上的研究,这座六层四边阶梯金字塔被称为乔塞尔金字塔,大约建于4700年前,位于埃及北部的考古遗址塞加拉高原。该研究尚未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
考古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想知道,在推土机和起重机等大型机械出现之前,古代工人是如何完成这一建筑壮举的——这座建筑包含1170万立方英尺(330400立方米)的石头和粘土。
根据法国研究中心CEA古技术研究所的翻译声明,由于金字塔位于尼罗河一条早已消失的支流附近,研究人员推测古埃及人利用水源设计了一个由大坝、水处理厂和液压货运电梯组成的“现代液压系统”,建造了这座204英尺高(62米)的金字塔,所有这些都是由河流提供动力的。他们推测,金字塔附近神秘的Gisr el-Mudir围栏是一个捕获沉积物和水的结构。
“这是一个分水岭式的发现,”主要作者、Paleotechnology首席执行官Xavier Landreau告诉《生活科学》。“我们的研究可以彻底改变(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现状。在这项研究之前,对于这些结构的用途没有真正的共识,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它被用于葬礼目的。我们知道这已经引起了争论。”
为了使水力系统正常工作,水将从尼罗河流向大坝,大坝将延伸1.2英里(2公里)长,在金字塔以西的两个山谷之间有49英尺宽(15米)的墙。大坝将在水向下游流入一个名为“深沟”的处理设施之前过滤掉任何沉积物,深沟长1300英尺(400米),深89英尺(27米),并切入现有的岩石。该设施将包含几个盆地,沉积物或颗粒将沉积在底部,以防止系统堵塞。
从那里开始,一系列地下管道将把金字塔下方92英尺(28米)的水隧道输送到水力电梯。根据声明,汇集到中心井中的水的力量将用于使石头在竖井上下“漂浮”,在工人建造“火山”形金字塔时将重型建筑材料运送给他们。

液压升降机可能如何工作的说明。(图片来源:uux.cn/Landrea等人)
Landreau说,电梯“在让水充满主井内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设施,表明水是建造金字塔的燃料。电梯会有填充和清空的循环,让石头以火山般的方式上升到建筑高度。”
Landreau说,这不是古埃及人第一次用水来运输物资;他们经常利用尼罗河将建筑材料沿河运输。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埃及人使用液压系统建造金字塔。
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的考古学家Julia Budka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生活科学》杂志:“我对这项研究最大的担忧是,没有埃及古物学家或考古学家直接参与其中,作者实际上质疑将乔塞尔金字塔用作墓地。”。“从科学上讲,他们的假设根本没有得到证实,他们自己在文章末尾说,有必要在有关区域内外进行地质研究和样本分析,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拟议的液压系统——不仅是它的运行时间,而且是总体上。”
陕西蓝田发现考古鼻祖北宋吕大临家族墓
北宋金石学家吕大临与兄吕大忠、、吕大钧,并称“蓝田四贤”。13日,陕西省研究院研究员张蕴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考古学论坛上详细汇报了陕西蓝田县“中国考古学鼻祖”吕大临家族墓地的发掘情况。 吕大临是中国最早的金石学家(青铜器专家),他的大部分著作已散佚,只留下《易章句》和《考古图》。《考古图》将青铜器和青铜器铭文做为一门学问系统地进行研究,并对文字加以考证,奠定了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基础。 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陕西蓝田县五里头北宋吕式家族墓地进行调查、测绘、勘探及发掘,共清理墓葬29座(成人墓葬20座、婴幼儿墓葬9座),出土遗物700余件,砖、石墓志铭24合,另勘探出家庙遗址一座。 北宋吕式家族墓葬排列脉络清晰,中轴线上自南向北纵向为长子长孙系列,横向按辈份分排布置。墓地使用时间为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至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共计埋葬五代吕氏族人。 随葬器物种类有瓷、陶、石、铁、铜、锡、银、金、漆及珠贝类。其中,瓷器品相好,以耀窑为主,兼有景德镇湖田窑、定窑、建窑产品。石器以当地骊山石打造,做工精细。有茶具、香具等。 北宋时稀有珍贵的白茶,即赞之“如玉之在璞”的冲泡味道无异伦比的茶叶,在蓝田吕氏墓葬中发现。另外,还发现不少闺阁化妆用品,如白粉、等,经成份分析,都是矿物质。 出土的众多墓志铭文不仅确定了大部分墓葬主任的名讳身份,还为研究北宋官制、科考制度提供了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吕大临的墓葬早年被盗,墓志遗失,但墓葬位置也可基本确定,对研究中国考古学史亦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金字塔汉武帝刘彻墓:卫青霍去病都是陪葬人
说起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陪葬最为丰厚的陵墓,你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陵,但有一座古墓比更加奢侈,那就是的茂陵,茂陵不仅陪葬丰厚,甚至连都只是他的陪葬人。汉武帝的茂陵被人们称为是“中国金字塔”。 茂陵墓内的殉葬品极为豪华,,史称 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汉武帝自在位第一天就开始建造陵墓,寻找陪葬品。由于他在位时间较长,到最后这个墓里已经放不下他搜罗来的奇珍异宝了。网络配图 在他的墓周围,还有很多的陪葬墓,卫青、霍去病、还有等二十多人与其作伴。 中国的金字塔 --浩大的茂陵工程 金人赵秉文有诗云: 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 其诗道出了咸阳原上的历史兴衰荣辱。西汉王朝,凡214年,历经11位,建陵园11座,有9座位于咸阳原上,其中最为显贵的有五陵,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昭帝平陵。在这片故地之上,一座座高大的封冢雕刻着历史的沧桑…… 在西汉的11座帝陵中,最大的当数汉武帝茂陵,是厚葬之风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历史上,如此规模浩大的皇帝陵,只有秦始皇的骊山墓方能与之相比。 不复容物 的神秘地宫宝藏 相对于庞大的地面建筑,茂陵的核心建筑地宫规模之宏大更是令人瞠目。据《汉旧仪》载:地宫占地一顷,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每边长二丈,墓室四面各设有能通过六匹马驾之车的墓道。各墓道门还埋设暗剑、伏驽等机关以防盗。这些机关的设置极其隐蔽,文献记载说:茂陵建成后不久,有个守陵的士兵想偷盗陵墓内的珍品,结果他连第一道墓门都没有过去,就被乱箭射死在墓门边上,可见整个陵墓机关设置的严密。 据说汉武帝的梓宫,是五棺二椁。五层棺木,置于墓室后部椁室正中的棺床上。墓室的后半部是一椁室,它有两层,内层以扁平立木叠成 门 形。南面是缺口,外层是黄肠题凑。五棺所用木料,是楸、梓和楠木,三种木料,质地坚细,均耐潮湿,防腐性强。梓宫的四周,设有四道羡门,并设有便房和黄肠题凑的建筑,便房的作用和目的是 藏中便坐也 。《汉书·霍光传》曰: 便坐,谓非正寝,在于旁侧可以延宾者也。 简单地说,便房是模仿活人居住和宴飨之所,将其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与死者一起殉葬于墓中,以便在幽冥中享用。网络配图 虽然茂陵尚未正式发掘,但人们纷纷猜测,在事死如生,风行厚葬的汉代,这位君王的陵墓地宫之中必定是充盈着各种奇珍异宝。也难怪人们这样猜测,在许多史料中都有对茂陵地宫极尽奢华的描述。《汉书·传》记载, 武帝弃天下,霍光专事,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钱鳖牛马虎豹生禽,凡为九十物,尽瘗藏之 。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刘彻陵墓中陪葬品的数量之丰。后有文字称, 武帝历年长久,比葬,陵中不复容物 。这话就是说,由于刘彻在位时间长,到他死时,陵内已没有空间放那些稀世了。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因为汉武帝在位年久,又处在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所以随葬品很多,除190多种随葬品外,连活的牛马、虎豹、鱼鳖、飞禽等,也一并从葬。另据记载,康渠国国王赠送汉武帝的玉箱、玉杖,以及汉武帝生前阅读的30卷杂经,盛在一个金箱内,也一并埋入陵墓之中。又据西汉刘歆撰《西京杂记》, 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弯凤鱼麟之像,世谓为蛟龙玉匣。 据说,汉武帝身高体胖,其所穿玉衣形体很大,全长1.88米,约有大小玉片2498片,串玉片的金线就有两斤多。 但目前界比较忧虑的是,茂陵内的丰富陪葬品还是否完好地保存在地宫中。茂陵曾多次被盗,据《》记载,当年农民起义军赤林军攻占长安后,焚烧了皇宫,又 发掘诸陵,取其宝物 ,连的尸体都遭到奸污。据说是当时看到的尸体就像生前一样,所以盗墓者才起了淫心。茂陵中的宝物,搬了几十天, 陵中物仍不能减半 。后来起义军没有钱用时,再一次盗挖了茂陵。在末年,也盗挖过茂陵,他叮嘱,在进入茂陵时注意寻找一种专治哑巴的秘方,原来他的孙女董白是个哑巴。最大的浩劫在公元881年,起义军攻入长安,为了筹集军饷,他们将目标指向了茂陵。这次盗掘茂陵地宫,起义军搬运了3天,或许是宝物太多以至于大量的金银器皿散落在茂陵周围。时期,军阀孙连仲在陵上修筑战壕,被怀疑实为盗墓。网络配图 但是,这些盗墓说法,并无具体文字记录,茂陵地宫中的宝物有多少谁也说不清。目前考古界对茂陵还是较为乐观的,一是茂陵修筑了半年多世纪,内部机关重重,很难进去,据《汉书》记载,茂陵除了玄室、明堂留有空间外,其余大都被随葬品堆放得密不透风。茂陵地宫深遂,四周有用石头砌好的护壁。假设有三五个盗墓者联手,不分昼夜地挖宝,至少要一年到两年才可以掏到墓穴的中心部位。况且,茂陵周围,盗墓贼很难得手。所以陪葬品不可能被盗尽,要盗也仅是一部分;二是早期盗墓,仅看重金银珠宝,一些如经书类的文物、当时人们用的器物并不被看重,还会留在地宫中,这也是现在发现的不少被盗多次的陵墓仍能有重大考古发现的原因。 名垂青史的陪葬陵 汉武帝的茂陵之所以名扬海内外,除了空前的规模和无数的珍宝以外,众多的陪葬陵墓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所谓 武帝遗寝峙荒墟,名将佳人左右扶 ,茂陵陪葬墓目前共发现了13座,除武帝宠爱的李夫人墓在茂陵西北外,其余陪葬墓均在茂陵以东。文献记载,陪葬茂陵的有、上官安、上官、敬夫人、李延年等,其中能确定名位的有:卫青墓、霍去病墓、墓和霍光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