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西汉大臣王吉为官贤德,一生平安顺遂

时间:2025-02-13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前77年春,正逢大汉盛世。

山东昌邑城内,酒肆林立,商贾如云,一派繁荣景象。

昌邑城内最热闹的一家酒楼,二楼临窗,一个年轻人身着长衫,白皙俊朗,独自占了一张桌。

他要了两碟小菜,一壶白酒,自斟自饮,眉宇间隐现忧思。

他名吉,山东琅玡人氏,本是云阳,因贤名远播被调到府担任中尉,由七品升到五品,可谓平步青云。

可昌邑王刘贺虽是汉武帝的嫡孙,却荒淫无度,身边全是小人。

王吉虽升迁了,但在这样的主子手下为官,又摊上这么一班同僚,胸中抱负不展,周围关系复杂,只有借酒浇愁了。

半壶酒下肚,他忽然发现邻桌有一位老者正微笑举杯向他示意。

老者衣衫素净,儒雅亲和,王吉心生好感,连忙趋身请教。

两人谈诗论史,一见如故,转眼一壶酒就见底了。

老者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道:“小友似有心事?” 王吉便将烦恼之事一一向他道出。

老者眼睛一亮,随即大笑:“我明白了,现送你三个字,可保你从此顺顺畅畅。

”“哪三个字?”王吉满脸疑惑。

“言宜慢!”老者缓缓说道。

“言宜慢?”王吉若有所悟。

等他回过神来,老者已飘然而去。

从那以后,王吉谨记老者教诲,勤于政务,三思而后言。

在暗流涌动的昌邑王府,居然平平安安,数次均有惊无险。

由于勤政,公元前73年,王吉被任命为谏议大夫,成了朝中重臣,一时间门庭若市。

公元前67年,王吉回乡省亲,又路过昌邑城。

有位老者自称是王吉的故人,要见王吉一面。

王吉下轿一看,竟然是十年前的那位老者,他心中大喜,一揖到地。

“十年前,太平楼上得前辈一句教诲,晚生终身受益。

”老者哈哈大笑,上前扶起王吉:“十年前我送你三个字,保你十年顺畅。

今天我再送你三个字,你若能遵从,可保一世无忧。

”老人贴近王吉耳边,轻声说道:“心宜善!”声音虽轻,王吉却心中一震。

担任谏议大夫这些年,王吉还是勤政为民的,但是偶尔也会党同伐异。

比如长史赵珞,就因与他政见不合,被他恶意弹劾,终致罢官归乡,不久郁郁而终。

省亲归来,王吉认真地反省了这几年来的。

从那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不管什么事,都严格要求自己,言宜慢,心宜善,终成西汉的一代名臣。

据说,那老者就是隐居于昌邑的、汉武帝时著名的宰相。

“言宜慢,心宜善”从此被王吉列为家规代代相传,自至明清的一千七百多年间,王吉的后人中,二十四史中有明确记载的,就有36人为后,35人成为驸马,186人担任过宰相!琅玡王氏,也因此成为中华第一望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托孤大臣为什么是霍光?汉宣帝对霍光是什么态度?

托孤大臣为什么是?对霍光是什么态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临终之前任命霍光、、上官、四位为托孤大臣,共同辅佐时年八岁的汉昭帝。拜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为托孤大臣首位。新君年幼,托孤大臣更要谨慎选择,那么汉武帝为何选择的是霍光,为何如此信任霍光呢? 霍光同父异母的兄长是。霍光十来岁时,被霍去病从乡下带回长安,走入仕途,先后担任郎官、侍中等职务。凭借谨慎低调勤恳的工作作风,并在兄长的帮助下一路高升,官至光禄大夫,都尉,并得到机会侍奉汉武帝左右。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也有劳兄长霍去病拉一把。霍光仕途坦荡,做了汉武帝的奉车都尉,享受光禄大夫待遇,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所谓“出则奉车,入侍左右”。为政二十余年在工作上基本上没犯错误,因此深得汉武帝信任。 在昭帝时期,作为托孤大臣的霍光总揽朝政,又深得汉昭帝信任。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对外恢复与匈奴和亲政策,缓和了紧张的关系;对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着力发展农业、轻徭役,国力较汉武帝时期有所恢复。但这位权倾朝野能力出色的大臣并没有越界,君是君,臣是臣,江山还是老刘家的,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意思,可谓是鞠躬尽瘁。汉武帝真没选错人啊。元平4年,汉昭帝驾崩,他没嗣。霍光只能另找宗室继承帝位。 汉废帝时期,霍光曾拥立汉武帝孙即位。刘贺仅仅做了二十几天,就被举证做了不少荒唐事 ,于是霍光以其不堪重任,上奏14岁的皇,走个形式,把刘贺废黜,送回封削去王号,改为食邑二千户。可怜这刘贺,屁股还没坐热就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刘贺即是后来的。 汉废帝之后,霍光与群臣商议决定迎立民间的刘询继承帝位。刘询即位之初,霍光经过一段时间考察,觉得这人不错,就决定还政于帝。刘询觉得自己突然从庶民到皇帝,处理国家政务没有经验,就没有接受。政务之事经过霍光处理之后再禀告刘询。 刘询此时心里多少有些忌惮霍光,毕竟这位大臣权倾朝野,在他之前还废过皇帝。说是有一次霍光与刘询同坐一辆马车,刘询不敢正视霍光,心里惶恐,浑身不自在像是有芒刺在背上那样难受。此后刘询见到霍光总是有些拘束,也小心翼翼的,直到霍光去世,才感到放松自由。 霍光为什么被刘询封为麒麟阁功臣首位? 第一,政务能力突出,不越红线。霍光辅佐四位皇帝,依次是汉武帝,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汉武帝之后,霍光权力极大,总揽朝纲,有机会也有权利自立,而他却选择履行白马之盟,积极拥立刘氏宗亲,不辱使命,匡扶汉室。 第二,刘询本人是霍光拥立的,并在他继承帝位之后,经过一段时间考察,霍光决定还政于帝。刘询对霍光虽然有畏惧,而内心是感激霍光的,毕竟从庶民到皇帝,真的是一步登天啊。就事论事,霍家谋反也是在霍光死后开始的。 总体来说,从霍光辅臣的角度上讲,他做到了鞠躬尽瘁。刘询对他是肯定的评价,将他比作前丞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西汉帝王世系表:细数那些名垂青史的大汉天子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