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西汉辅政大臣霍光:辅政的栋梁还是专权的权臣

时间:2025-02-18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西汉之时,权位最高的莫过于。

但其死后亦遭到无情清算。

其后人,惨到连一张吃饭的嘴都没有留下的地步。

但凡权臣,其之祸,都是在权高位重之时埋下的。

霍光,班固《汉书》说:“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

他是西汉著名将领的同父异母之弟。

其父霍仲孺曾在平阳侯曹襄府中为吏,与平阳侯的侍女私通生下霍去病,后归家娶妻生了霍光。

有一点是霍仲孺想不到的。

这位侍女,后来不仅有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妹妹,即(庞幸封卫皇后),还有一个弟弟大将军。

霍去病则因这层人脉而得汉武帝赏识。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以骠骑将军之职率兵出击匈奴,路过河东,方与其父相认,并为其购买了大片田地房产及奴婢。

霍去病得胜还京之时,遂将11岁的弟弟霍光带至京都长安,将其安置于自己帐下。

从此,霍光亦飞黄腾达。

短短几年,便官至奉车都尉,负责保卫汉武帝的安全。

汉书说霍光“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身边之人,二十余年,居然“未尝有过”,没有任何过失,不简单。

伴君如伴虎,可见霍光为官之精到。

网络配图 霍光历经武帝、昭帝、宣帝三朝,权倾一时。

不过,汉武一朝,他还是夹着尾巴做人的。

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武帝悉心培养的太子因“”被逼自杀。

汉武帝将幼子立为太子,并将其母处死,以绝母后专权之患。

汉书说:“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

刘彻环顾群臣,似乎只有霍光可辅佐刘弗陵。

因此,他命画工画了一幅背负的画赐予霍光。

其意甚明。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春,汉武帝病死,霍光受遗诏,与、上官等人共同辅佐朝政。

从此,霍光掌握了的最高权力。

“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

这个“一”字,用之绝炒。

霍光当权,自然有政敌。

霍光的办法,就是诛杀怠尽。

汉书记载,有一个右将军叫(与后来专权的王莽同名),他有个儿子叫王忽,任侍中。

其曾说汉武帝遗诏可能有假,他说:“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事?”霍光因此深责王莽,逼人家毒死了自己的儿子。

当年辅佐昭帝之人,还有上官桀、等人,自然不满霍光一人专权,便联合燕王刘旦密谋“共执退光”。

汉书说,昭帝听闻燕王书奏,既“不肯下”,而且“上不听”。

似乎想说明,昭帝虽年幼却有主见。

但是,昭帝年仅十四,凡事霍光做主,他又能干什么呢?有一句话,昭帝倒也实在:“将军为非,不须校尉”,你霍光要造反,还需要密谋组织吗?连禁军校尉都不需要的。

因此,我怀疑,所谓燕王刘旦、上官桀、桑弘羊等人谋反之事,可能是有人罗织出来的。

此事的结果,如汉书所说:“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

燕王、盖主皆自杀”。

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被诛族,长公主、刘旦亦先后自杀。

其结果是“光威震海内”,几乎无人可及了。

元平元年,汉昭帝亲政一年即驾崩了。

汉昭帝卒时22岁,竟然无嗣。

这也是奇怪的事情。

野史对昭帝之死,深有怀疑。

毕竟,日渐年长的皇上,对霍光肯定是一个巨大威胁。

这个皇帝,据记载身材魁伟。

他五六岁即“壮大多知”,“武帝常谓类己”,“始冠有八尺二寸”。

应该身体不错。

《汉书?外戚传》说:“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

”霍光大权在握,甚至管到了皇上的房事。

其目的,就是要让自己的外孙女上官皇后“擅宠有子”。

《剑桥中国史》说:“年轻的皇帝死时只有22岁,死得可疑;他显然还没有子嗣。

他是否流露出什么迹象,致使霍光或其他人希望把他除掉,则不得而知。

”昭帝无子,是不是拜霍光之赐?!网络配图 昭帝崩,既无嗣,当然要另觅新君。

汉书说:“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

汉武帝六个儿子,只剩广陵王刘胥。

但是,这个人,“光内不自安”,霍光不满意。

理由也是简单的。

“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

不过,我以为,霍光真正不安的,仍是刘胥早已成年,将来是不可控制的。

于是,霍光便将目光扫向汉武帝的辈了。

最终,他锁定刘彻之孙。

在霍光看来,刘贺年方十九,又是纨绔子弟,胸无大志,正是他利用控制的对象。

可是,这个刘贺,仅仅当了27天的皇帝,又被废了。

其原因,汉书里写了一大堆。

无非是找女人奸宫女之类,经常从宫外私自买东西进来吃,“常私买鸡豚以食”等等,之事耳。

其实,霍光最不满的,乃是刘贺滥封属下官职之事。

这个刘贺,进京之时,带了二百多人来,个个封官许愿。

刘贺受玺二十七日,竟发诏封官“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

显然,他也是一个之人。

这样下去,怎生了得?于是,霍光上奏年仅十五岁的,当着百官的面,立即废除皇上。

刘贺带进京的二百余人,除两人外,其余皆被诛杀。

其权之大,可见一斑。

刘贺既废,谁来继位?于是,霍光思来想去,找到一个汉武帝的后代。

此人即为卫皇后曾孙、废太子刘据之孙。

当时,刘病已正流落民间。

“巫蛊之祸”时,刘病已的祖父、太子刘据和父亲刘进均被杀,年幼的刘病已也被投入牢。

后因群臣据理力争,才保住刘病已的性命。

刘据案平反之后,刘病已寄居在祖母史良娣娘家。

他就是。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汉宣帝即位后,即改名,其理由是“病已”两字太常用,怕臣民避讳不易。

霍光荐刘病已,目的也是清楚的。

这个皇帝,从小依倚祖母娘家,外戚之中,均为没落士人,将来不会影响其执掌大权。

霍光的愿望,依然是想把汉宣帝当作傀儡皇帝。

汉宣帝即位之后,霍光夫妇又做了两件不光采的事。

汉书均有记载。

一是将女儿嫁给皇上,二是将汉宣帝在民间所娶的皇后毒死了,使他自己的女儿成了皇后。

有一点,霍光至少是看走眼了。

汉宣帝饱受磨难,又深知民间疾苦。

他显然是一个有抱负、也有城府的皇帝。

汉书说:“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

上廉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

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汉宣帝处处表现出对霍光的敬重,不擅权不用权。

尽管是装出来的。

霍光去世之时,汉宣帝还“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掉了不少的眼泪。

他知道,皇帝报仇,十年也不晚。

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汉宣帝即宣布亲政。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逐步开始剥夺霍家人的政治权力。

此时的霍光一脉,在朝廷已盘根错节,势力强大。

汉书云:“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甚为形象。

汉宣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霍光家族军权。

他任命霍光的儿子霍禹为大司马,霍光侄孙霍山为尚书,削其实权。

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将“羽林及两宫卫将屯兵”,“悉易亲信”,换成了自己的人。

第二步,则下诏封原皇后所生之子为太子。

网络配图 这一切,自然令霍家人坐立不安。

霍禹、霍山等人,甚为恐惧。

汉书记载,他们梦见“井水溢流庭下”,“灶居树上”,家里老鼠“暴多”,与人相触,以尾画地,“鸮数鸣殿前树上”,“第门自坏”,等等。

显然,都是凶象。

于是,决定冒险。

汉书说:“谋令太后为博平君置酒,召丞相、平恩侯以下,使范明友、邓广汉承太后制引斩之,因废天子而立禹”。

这是说,他们想让霍皇后下毒酒,毒死汉宣帝,然后由霍禹做皇帝。

然而,此时的汉宣帝早已羽冀丰满、成竹在胸了。

公元前65年,汉宣帝一举将霍家及其余党一网打尽。

汉书说“禹要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

唯独霍后废处昭台宫,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

可怜霍氏一族,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活口。

霍光的老婆儿子被腰斩后,甚至还被弃尸街头,唯一活下的人,是霍皇后,在冷宫终其一生。

霍氏一家,真正算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直到之时,霍氏家族才得以抚慰。

汉成帝时,仅仅为霍氏一家所置的坟头便有百余处,并“吏卒奉词焉”。

霍氏一脉,毕竟为汉家天下立有,也算是皇恩浩荡了。

史书有云:“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霍光威震四海、自以为光宗耀祖之时,也给霍家埋下了祸根。

这也是定数。

另有史家评价:“骄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

侮上者,逆道也。

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传奇女人吕媭:西汉最有政治头脑的人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一世英名的汉武帝刘彻刘彻,真的让西汉提前衰败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观看小编今天的文章。小编今天要跟大家讲的是西汉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会喜欢。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才。小编觉得,他确实是一个超级有政治头脑和远见的帝王。汉武帝当时北击匈奴、南讨蛮夷,为西汉开拓了不少的疆土,使得西汉王朝的势力一度达到巅峰。但是,仅仅为了几年短暂的辉煌,西汉也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当时辛辛苦苦,所积攒下的无数财富,迅速都被刘彻给败光。刘彻一再的提高百姓们的税收,很多百姓们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哪里还有什么盛世景象。 因为这个原因,汉武帝专门下诏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表示深深的忏悔。不过,小编觉得,像汉武帝那么骄傲的人,应该是不可能轻易从心底,承认自己所犯得错误的。就像他在临终前,所下的一道命令一样。他自以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在当时却把西汉王朝,再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刘彻当年在临终前,把他只有八岁的小儿子,立为了西汉的太子。并且因为太子太小,他的母亲也很年轻。刘彻为了避免刘弗陵的母亲执政,祸乱朝政,于是用莫须有的罪名把赐死了。 并且在当时,刘彻为了防止其他妃嫔,对皇太子继承皇位构成威胁。于是刘彻又下了一道圣旨,就是把后宫中,曾经所有得到过刘彻恩宠,而生下孩子的的妃子们全部都杀死。小编认为,在刘彻看来,只有这样的做法才能彻底免除后患,刘弗陵才能顺利继位。但是,刘彻为什么要怎么残忍呢?毕竟这些妃子们,曾经都是他心爱的女人啊。若是担心这个儿子太小,刘彻当时完全可以立年长一点的皇子,甚至是可以废除妃嫔,把她们都驱逐出宫等等。刘彻为什么,一定要将她们全部杀死呢? 其实,小编觉得,刘彻之所以如此薄情,真正的原因是和他童年时期,所受到的阴影有很大的关系。当年刘彻他还是皇子的时候,他的父亲汉景帝还在位。刘彻当年三十二岁登基,正是的好时候。可是,从刘彻坐上皇位到他因病去世,整整十七年的时间里,刘彻的母亲以及刘彻的奶奶窦,她们都在都处处的干预刘彻的政事。并且朝廷的许多大事,都是她们在起到最高决策者的身份。因此,刘彻就是常年被过度压抑。 这个窦太后是的皇后,是汉景帝的母亲。如果说窦太后她关爱这儿子还好说,事实却是窦太后她却并不喜欢这个大儿子。她最喜欢的是,她的小儿子。窦太后在当时甚至是毫不掩饰地偏袒梁王,最后逼迫汉景帝,立梁王为皇太弟,使得当时汉景帝和梁王兄弟关系非常紧张。自然,窦太后这个决定,再后来也直接影响到了刘彻的命运。刘彻他对于窦太后这个奶奶的身份,不仅是非常的畏惧,同时也充满了各种的不满。 可是,这个窦太后偏偏又很长寿。她的儿子汉景帝死了之后,刘彻顺利的登基。窦太后就开始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还十分霸道的,操纵了汉武帝刘彻的朝政大事六年。好不容易熬到窦太后死了,刘彻能够当家作主了。这个时候他的母亲王太后,也有了干预朝政这样的心思。于是,王家一门都被安置在了朝廷为官。天下的许多官员人人都畏惧,大家都知道有太后,不知道有。好不容易过了十一年后,王太后终于也死了。综合来说的话,汉武帝在位一共四十七年的时间,其中十七年是在奶奶和母亲的过度操纵下,委屈的度过的。 小编认为,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汉武帝是皇帝,他拥有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什么事情都能做主。但是,在古代毕竟都是遵从孝道的,刘彻他也不例外。更何况,窦太后、王太后她们都是聪明人,并且她们都是整个家族在战斗。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汉武帝对女人掌权就感到深深厌恶。只是,汉武帝忘记了杀掉钩弋夫人所带来的弊端。皇帝刘弗陵因为没有母亲,于是,年幼的汉昭帝,只能依靠托孤大臣。而霍光为了把持朝政,把自己的外孙女嫁给汉昭帝刘弗陵。但是,他21岁时就病死了。霍光就挑选了一个没什么背景、沦落民间的武帝曾孙继承皇位,史称。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虽然汉武帝刘彻他阻止了女人垂帘听政,但是他却一手促成了专政。朝廷的大臣把把家中女孩嫁给了皇帝,以外戚的身份把持了朝政。西汉的江山,也从此陷入外戚专政的局面当中。西汉的国运,也就从此开始衰败了下去,陷入了一蹶不振的泥潭。小编觉得,正是因为刘彻这个错误的,杀掉刘弗陵生母的决定,才使西汉提前进入了衰败。好了,小编今天就说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欢迎大家留言互动小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