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玉佩相当重视。
《礼记·玉藻》里写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组佩,就是串成一串的各种单件玉佩,用于腰间悬挂。
组玉佩后来称为权贵身份的象征或标志。
学者王泉,张瑶在玉委会会刊上发表的《南京明墓出土组玉佩初考》一文中有如下介绍。
徐膺绪墓出土组玉佩,1983年出土于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永乐十四年(1416年)徐膺绪墓。
玉佩存6片,分2组。
一组存4片:云头形珩1片,长方形瑀1片,玉花1片,璜l片。
另一组存2片,云头形珩、长方形瑀各一。
玉佩因长时间土沁呈现“鸡骨白”色。

墓主徐膺绪,中山王徐达第三子,其名乃朱元璋所赐。
官至骠骑将军,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世袭指挥使。
永乐十四年(1416年)二月卒。
徐钦墓出土组玉佩,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永乐二十二年( 1424年)徐钦墓。
玉佩存14片,玉珠若干,分2组。
一组存9片:翘角云头形珩1片,底边并排等距离3穿孔;长方形瑀1片,长4.2厘米,上下边各3个穿孔;圭形琚2片,长4.3厘米,尖端及底边各有1个穿孔;菱形玉花1片,长6.7厘米,沿边缘一周共8个穿孔;璜2片,长4.5厘米,上端有1个穿孔;玉滴1个,长1.7厘米,尖端有1穿孔;珩形坠饰1片,长7.7厘米,顶端有1个穿孔。
另一组存5片:翘角云头形珩、长方形瑀、珩形坠饰各一,圭形琚二,尺寸及穿孔情况与前一组相同。
青白玉,玉质较细腻,局部因受沁呈现赭红色。
墓主徐钦,中山王徐达长孙。

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袭公,十九年(1421年)困罪除爵。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卒。
以上组玉佩都出土于明初功臣及其后裔墓中,在时间段上都在永乐二十二年 (1424年)之前。
自洪武开国经建文、永乐三朝(1368~1424 ),共半个世纪多的时间。
在这短短的56年里,明初统治者对蒙元统治近一个世纪的中国作了相当彻底的改变。
朱元璋阔斧地革除胡风胡俗,举凡政治、社会、风俗制度皆以古制及唐宋之制为参考,对于服饰、礼仪等制度也参照、夏、商、周、汉、唐、宋等朝来制定实行,认为不妥,再经修改重订,这些在《舆服志》等史料上都曾一一记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太祖朱元璋问女子:天下什么最大?被逼嫁给皇子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绝对天下第一,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莫非王臣"。 但是偏偏有些皇帝就是对"天下什么最大?" 这个问题比较偏好,让朝中的大臣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你说不到皇帝心里,可能就断送前途。 要说他皇帝天下第一,他还谦虚推脱。 说自己哪里敢称天下最大,朕的衣食父母是普天下的子民。 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曾问过这个问题。 但是他问的不是身边的大臣,而是一个女子。 结果这个女子,回答了四个字,仰头大笑说:你做我的儿媳妇吧。 朱元璋问的这个女子,可不是一般人家的闺女。 她是元末名将的妹妹。 这个扩廓帖木儿可是朱元璋的劲敌,汉语名字叫。 他作战勇敢,战术精良,既让朱元璋恨的牙疼,也是朱元璋最想得到的战将。 元末,由于朝廷的腐败,各路起义军风起云涌。 那时的蒙古士兵似乎没有了当年的剽悍,被农民起义军追着打。 的帝国大厦在风雨中飘摇。 而此时的王保保就成了元朝重振雄风的最后的稻草。 在同起义军的交战中,王保保发挥的卓越的指挥才能,几乎每战必胜。 就连朱元璋也佩服,日夜都想得到这员良将,为他所用,但是最终没有实现。 朱元璋在消灭其他割据武装后,就派徐达和常遇春开始北伐。 并秘密交代,凡是遇到王保保的一定活捉。 徐达的北伐大军一路北上,把元顺帝杀的落荒而逃。 而王保保就在元顺帝身边,最终王保保还是逃脱了。但是他的妹妹却被俘虏。 王氏从小也是识文断字,满腹经纶,朱元璋一看心里甚是喜欢。 决定把她许配给自己的儿子朱樉。 他这样做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一是让王保看看大明朝没有亏待她妹妹。 希望他能早日归顺大明,主要的还是用这种方法来离间王保和元朝的关系。 但是这个王氏也是烈性女子,宁死不从。 他对朱元璋说: 自己的老父亲刚刚过世,要为父亲守孝三年,守孝期间谈婚论嫁这是对亡父的大不敬。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小女子,问了一句话:"你说说天下什么最大?" 王氏张口说:忠孝最大。 她想表达的意思是,自己是在守孝期间,不能婚嫁。 但是朱元璋听到这四个字,仰天大笑。 指着王氏说: "你不要忘记,孝的前面还有一个忠字。 忠君为先,守孝为后。我是君王,我让你嫁,你就必须嫁。" 随机文章秒杀人类的火焰龙卷风,比世界上最恐怖的龙卷风还牛(尸骨无存)哥斯拉和基多拉哪个强,前者体重机能碾压基多拉/哥斯拉未尝一败赤道为什么是一条重要的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动植物长得更快更大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发射40颗导航卫星/精度堪比GPS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地貌的区别,丹霞地貌是红色/喀斯特地貌是白色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明朝为什么要建立水师?明朝的水师实力有多强?
还不知道:水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海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重要力量,现在的中国海军虽然只排在世界第三。但是在历史上,有这么一支中国海军却是堪称世界霸主的存在,那就是明朝时期的大明水师。提起大明水师,首先想到的便是富有冒险精神的舰队。七下西洋的郑和,将大明的国威传遍了亚非各地。 明初海军建设的迫切性 罗马城不是一蹴而就的,强大的大明水师也不是一下子就建设起来的。当驱除、统一中国之后,便定下了重建朝贡体制的战略目标,试图恢复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地位,重塑中国的威望。 据《实录》载:“近高丽、安南、、爪哇、西洋锁里、海外诸国,皆称臣入贡。……抑我师之未加,姑以为可自安耶?兹特遣人往谕,能番知天道,率众来归。官加擢用,民复旧业。朕不食言,尔其图之。”为了让周边国家前来进贡,朱元璋采用了武力的措施,这种方式对周边陆军接壤的国家有一定的奏效,但是对远在海外的国家却没有一丝威慑。 特别是远在南洋的爪哇国更是朱元璋重建朝贡体制的绊脚石。洪武十三年,远在南洋的三佛齐遣使来华,请求朱元璋派使臣前去册封他们的新国王。朱元璋欣然应允,可是令他的是自己派去册封三佛齐王印绶的明朝使臣全部被“爪哇诱而杀之。” 由于路途遥远,几年以后朱元璋才知道自己派出去的使者都被爪哇人杀了,龙颜大怒的朱元璋却也拿爪哇国没有办法。最终只能“留其(爪哇)使月余,将加罪,已,遣还,赐敕责之”,结果造成了“使臣商旅阻绝,诸国王之意遂尔不通”。可以说这时候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使得朱元璋的宏图伟业无法实现。 成祖时期:远洋海军的建立 朱元璋在吃了海军实力弱小的亏之后,便开始着手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但是这支强大的海军直到他去世前也没有建设完毕。建文帝跟争权的四年又耽误了大明海军的建设,等到了朱棣顺利登基之后,大明海军才步入了建设的正轨。 永乐年间,大明国力日渐强盛。在这一时期内,朱棣开始着手重组远洋巡防舰队。其实远洋巡防舰队早在洪武七年春正月就开始组建了,朱元璋死后,明朝陷入长达4年的靖难内战之中,在内战当中这支新生的远洋巡防舰队随即覆灭。 朱棣登基后便下令重建远洋巡防舰队,到了永乐六年十二月底的时候,朱棣完成了远洋巡防舰队的重建工作,并从编制体制上强化了对沿海各省海警卫舰队的控制和管理,明朝海军恢复了“远洋—近海—岸基”的三层防御体系。 实战是检验战力的唯一标准,远洋巡防舰队第一次大展神威是发生在与安南的对战当中。当时的安南权臣黎季犁在诛杀前国王后自立为王,公开与明朝武装对抗,试图摆脱的地位而独立。为了打击安南的嚣张气焰,朱棣一方面委任张辅为为征讨安南的总兵官,率领数十万明军去征讨安南;另一方面则是派遣郑和率领强大的舰队远下南洋。 南下的郑和舰队,首先到了占城给予占城国王强大的军事支持,迫使原本在北部抵抗张辅的安南士兵南下。陷入南北作战的安南在几年之后便再一次被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而郑和继续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永乐四年六月郑和舰队到达阇婆(今爪哇岛),当得知在爪哇岛明朝官兵受到了爪哇西王的伏击,170 人被杀。郑和立即组织大部队前去救援,并准备讨伐西王。宽宏大量的朱棣知道这件事后,“赐敕切责之,命输黄金六万两以赎。六年再遣郑和使其国。西王献黄金万两,礼官以输数不足,请下其使于狱。帝曰 :‘朕于远人,欲其畏罪而已,宁利其金耶?’悉捐之。自后,比年一贡,或间岁一贡,或一岁数贡。”自知不敌大明远洋海军的爪哇国王,选择了归顺明朝,从而丧失了对南洋、西洋地区的贸易垄断地位。 以郑和为首的大明远洋海军,所取得的成就还不止这些。在旧港,郑和消灭了海盗集团,设立旧港宣慰使司,成为明朝在南洋地区的最高行政机构。 永乐六年,郑和第二次南洋,在锡兰山(今斯里兰卡)与其国王亚烈苦奈儿发生了武装冲突。在冲突平息之后,亚烈苦奈儿及其妻子官属被明军俘虏,锡兰士兵向明军投降。 永乐十年,郑和第三次南洋,在苏门答剌遭到了与苏门答剌新国王敌对的苏干刺军队的袭击。郑和指挥明军还击,大败苏干刺并将其活捉。最终凭借着这支强大的海军,朱棣实现了自己与父亲重建朝贡体制的战略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