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张廷玉为什么能做三朝重臣?他有哪些丰功伟绩?

时间:2025-02-20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廷玉为何能做三朝重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安徽桐城历来是出文人、名宦的地方,这在明清之际尤盛。

就仕途来说,张廷玉可谓登峰造极。

他为官五十多年,深受、、三朝的倚重,最后成为清代配享太庙的唯一汉臣。

是什么让他走得如此高远?和他的成长经历、人品素养有无关联?且看本文为您揭晓。

成长之路:努力勤春耕 张廷玉出生在京城,这天是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重阳节。

父亲张英刚任编修,长兄廷瓒乡试未中,正在加倍刻苦攻读。

家中书香萦回,日子虽清苦却充实。

教育是桐城世家的头等大事。

各家既是乡邻,又常互为姻亲,一时才俊结集,砥砺学问,堪称盛况。

张家待人宽厚,又家学渊深,大家自是,赴京科考交游,常寄居张家。

这其中,就有张廷玉的两位表兄,成了他的蒙老师。

一位叫刘辉祖,是明末状元刘若宰的,后来在江南乡试中一举夺魁。

另一位叫倪浑,是处州知府倪祚善的孙子,学问淹通,但屡试不中,后来耕读自娱。

廷玉天资聪颖,加上优良的教育,进步很快,十岁就能通读《尚书》《毛诗》。

张英退朝回家,最喜温一壶香茶,喊廷玉到跟前,给他背诵中的《豳风》《无逸》等篇章。

张英高兴地写道:“已通典诰兼风雅,远胜而翁十岁时”,看来此子要胜过自己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廷玉随父亲在家乡龙眠山游玩,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才思泉涌、佳作不断,引得张英称赞:“喜看玉儿刚十二,也能捉笔咏寒蓉”。

父亲回朝后,廷玉留在桐城读书。

他深知,对友人姚士陛说的“掩书微笑破疑团”,大为赞赏,觉得解疑释惑才是读书乐境。

他在披阅书籍时,看到的文章,就抄录下来,,形成了厚厚的《随手录》。

他读书并不盲从,而是善于辨析。

比如读到《五柳先生传》时,他认为并非手笔,而是后人代作。

因为文中“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等词,太过于刻意,真正旷达隐逸之士,反而不会说这些自夸的话。

书本之外,他也留意思考社会问题。

古代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丈夫可以凭着“七出之条”中的任何一条,和妻子离婚,其中包括“恶疾”“无子”。

廷玉就觉得很不合理,认为生病、不育已是不幸了,并非失德,作为丈夫又怎能忍心抛弃妻子呢! 京城中的父兄也很关注廷玉的成长。

张英叮嘱廷玉:“惟期孝友承家好,须解谦和涉世难”“江乡远隔重牵情,爱尔惟期宝令名”,希望廷玉珍爱名节,秉承谦和礼让的门风。

大哥张廷瓒寄诗:“寄语阿二好自爱,努力膏火勤春耕”,希望二弟趁年轻勤学习,日后能继往开来。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春,在饱尝艰辛后,廷玉考中,并被康熙选为,进入翰林院学习。

这一年,他二十九岁。

宽严相济:不负康熙之望 入京没两年,父亲就急流勇退,休致回乡。

他给廷瓒、廷玉留下叮嘱:“惟期汝兄弟恪恭勤慎,竭蹶尽瘁”,要兄弟俩怀着恭敬之心,为国尽力。

和父兄一样,廷玉是满文庶吉士。

他每日钻研,废寝忘食,满文水平大大超过他人。

三年期满,廷玉在散馆考试中拿到一等第一的好名次,授职检讨,连康熙都称赞是张英“为翰林掌院多年,善于教习”之故,真可谓家学相承。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张廷玉奉旨入值南书房,任日讲起居注官,从此在内廷晨入夜出,异常辛苦。

康熙曾对近臣说:“张廷玉学问素优,在内廷供奉年久,其勤劳数倍于外廷翰林。

”后来,他在礼、刑、吏部担任侍郎时,还一直兼着内阁批本,可以说工作能力很强。

说起张廷玉的“严”,可真是不讲情面、不怒自威。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张廷玉任会试考官。

有个同僚深夜拜访,欲语还休之间,隐含舞弊之意。

张廷玉心知肚明,当着同僚的面,铺开白纸,地提起笔,写了首《对月诗》:“暗室无欺古所难,四知常凛寸心安。

帘前月色明如昼,莫作人间暮夜看。

” 那人一看,立刻明白了。

诗的大意是说虽然夜已深,但明月却将人间善恶照得清亮着呢!这是告诫自己为官不能暗室欺心,于是只得怀惭而退。

会试放榜后,不管中没中榜,考生们都称赞张廷玉洁己奉公,大臣们中也传颂一时。

康熙六十年(1721年),因为吏治松弛,康熙屡加训斥,特意将小心谨慎的张廷玉提拔为吏部左侍郎,希望他有所作为。

张廷玉到任后,就痛下决心,立即整顿不正之风。

吏部有一胥吏长期舞弄文法,构陷官员,大家都敬之畏之,呼为“老虎”。

张廷玉立即将其拿下,予以严惩。

面对来说情的大小官员,他也毫不客气,义正词严,被人称为“伏虎侍郎”。

又有一天,司官送来文件,不满地说:“这里‘县’错写成‘先民县’,应当追究府县责任。

”张廷玉拿着一看,笑着说:“如果‘先民’写成‘元氏’,是地方错误。

现在‘元氏’写成‘先民’,定是书吏略添笔画,以勒索钱财!”司官恍然大悟,查明真相后,就将书吏赶回了老家。

张廷玉的“宽”,在于他心系苍生,有好生之德。

他任刑部侍郎时,赴山东查处两千人劫案。

当时普遍认为是反叛朝廷的大案,但张廷玉昼夜检阅卷案,认定是盗案,而非叛案。

看到大家颇为不解,张廷玉说:“口供里的义勇王、飞腿将军,不过是市井混名,不足深究!”经过审讯,除解送百余人外,未再查捕一人。

一些官员替张廷玉捏把汗,担心这放归的数千人仍滋事生扰。

张廷玉则说:“如果为避免隐患,就滥杀无辜、草菅民命,这实非刑律本意。

” 他回京后,山东盗伙也果如所料,自行解散,未再生事了。

其实,张廷玉宽严相济的背后,是颗澄澈如镜的公心。

康熙御赐廷玉“澄怀”二字,正是此意。

勤慎仁爱:做雍正的挚友 古时所谓“君臣一体”,是指和大臣相互信任,在多年图治中积累了深厚情谊,密切协作,如同一个整体。

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像和、唐太宗和等,才算得上。

而雍正和张廷玉也是典型的一对。

从雍正即位起,他们就朝夕相处,共同处理国计、民生、军务等各种复杂问题。

为君者、运筹帷幄,为臣者夜以继日、尽忠报国。

这里有三个关键词,可以了解他俩的关系。

第一个关键词是:“器重”。

雍正还是皇子时,有次因公事认识了张廷玉,见其气度端重,奏报工作清晰详尽,非常赏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心甚器重之”。

等到雍正继位后,政权交接,事务繁杂,便命吏部侍郎张廷玉兼学士衔,到内廷起草谕旨等工作。

张廷玉每日入内,耳听雍正口授大意,手中便落笔起草,谕旨写得又快又好。

雍正十分满意,称其“居心忠赤,办事敬诚”。

继位一个月多后,雍正便将张廷玉升为。

当时需要举行康熙和仁寿皇的丧仪、加徽号、祭祀等一系列典礼,可谓国之大典,马虎不得。

雍正亲自叮嘱张廷玉:“正当大礼举行之时,朕再四考虑,非你不能胜任。

” 张廷玉凭着多年学识和经验的积累,在内外趋走、应承文稿的同时,还殚心竭虑,博考典章,把典礼办得妥帖周全,毫无差错,果然不负雍正的厚望。

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张廷玉转。

上任不久,他就对多年棘手的江西、浙江等省棚民问题,详加分析,提出建议。

他认为,棚民只是垦山种麻的流徙失业者,并非不法分子。

作为朝廷,一方面要挑选精干的地方官,平时安抚有方,遇事惩戒有法,另一方面编造户册,将有技勇或读书向学的棚民收录使用,从而不敢或不愿为非作歹。

经过广泛商议,朝廷制定了安辑棚民的条例,推行以后,棚民得以,不再为乱地方。

张廷玉这份建言影响深远,也被收录进《皇清名臣奏议》。

张廷玉还受命担任雍正元年恩科的顺天乡试、会试大主考和殿试读卷官,以及雍正二年正科的会试大主考、殿试读卷官。

衡文抡才,原本就是桐城张家的世职。

张廷玉诚惶诚恐,不敢懈怠,以免落个不忠不孝的恶名。

他在闱中细心搜阅,尽拔佳文,深孚众望。

雍正对选文也大加赞赏,认为达到了自己振兴文教、倡贤育才之意。

除此外,张廷玉还担任《》《圣祖实录》《大清会典》《治河方略》等总裁官。

雍正四年(1726年),张廷玉升任文渊阁,仍管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事务。

雍正赠诗:“还期作霖雨,为国沛殊恩。

” 国恩之隆,与职责之重,相随而至。

第二个关键词是:“股肱”。

股肱,是指足和手,意喻辅佐的重臣。

雍正五年(1727年),张廷玉曾患病数日。

雍正对近侍说:“朕连日臂痛,你们知道吗?”近侍们吃惊不小,赶紧询问。

雍正回答:“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难道不是朕臂痛吗?” 张廷玉此时已被雍正视为左右手,并于该年晋升文华殿大学士。

到了年底,雍正又赐张廷玉典铺一所、本银三万五千两,特意嘱咐说:“你父亲一生廉洁,没有多少遗产。

你现在身兼数职,夙夜在公。

赐给你这些,只是希望你从容开支,尽心于公务,不必推辞了。

” 张廷玉身在高位,更不敢懈怠。

当时,蒙古的准噶尔部占据西北疆域,经常骚扰边地安宁。

为密办军需,张廷玉奉命创设军机处,规范职官和奏折制度,事务繁重时,甚至要从清晨忙到深夜。

军机处能够高效处置军情,机密调配物资,以至于大胜准噶尔部,各省却不知有出师运饷之事,这其中就包含了张廷玉的智慧心血。

从此以后,军机处就成为的权力中枢。

雍正六年(1728年),张廷玉晋升保和殿大学士。

数月后,他的肩上又多了兼管吏部事务的担子。

雍正说:“吏部考选官员,必得公正无私。

想了很久,实在没有第二个深信的大臣能担此任。

” 雍正还先后御书“调梅良弼”“赞猷硕辅”匾额赠给张廷玉,意喻辅助治国的贤良大臣。

君臣之间的这份信任,在雍正的传位密旨上最能体现。

雍正在去世前数年就写好了密旨,要传位给皇四子。

这可是关系政权交接的大事,极重要机要,雍正只透露给了张廷玉一人! 第三个关键词是:“契友”,即的好友。

多年的朝夕相处,令张廷玉深知雍正治国理政的良苦用心,经常能审时度势,提出合理建议,被雍正采纳。

比如雍正十年(1732年),山东省有不少士绅欠粮,众臣都要求加以惩戒。

而张廷玉则进言:“山东连年荒歉,情有可原,能否宽限一年?等明年还不完粮,再来议处,以昭示法外之恩。

”雍正便降旨宽限三年,使得一千多名读书人得以宽免,对于安稳人心、维护文教,起到很大作用。

再比如,雍正十二年(1734年),因为西北用兵数年,将士劳苦,雍正特召将军、王公、文武大臣商议:是增加兵力以早结军务,还是遣使宣喻,晓以利害,促其醒悟? 当时,主战者居多,要求彻底歼敌。

张廷玉在分析准噶尔部人心涣散的基础上,建议以爱养生灵、罢兵息民为重,给以自新之路。

雍正帝考虑数日,最终不忍劳军远征,听从张廷玉奏言,遣使宣谕,令画清边界、彼此相安。

雍正十一年(1733年),张廷玉回桐城祭父,与雍正分别数月,先后七次写折奏报沿途民生、农业情况,并请求赈济穷民。

雍正一一用心批复,还一改封建君主高高在上的姿态,温情地在批复中说与张廷玉“义固君臣,情同契友”,“未免每每思念,然于本分说话,又何尝暂离寸步也。

” 我们不难理解,这对君臣兼好友,在治国之志、爱民之心上,是如此接近。

也正是这份恒心决心,造就了联接的坚固桥梁。

求实求退:再扶乾隆一程 张廷玉受雍正之命,曾担任乾隆的老师。

那时,乾隆还是十二岁的皇四子。

张廷玉精心讲授经文要义,甚至有段时间,每天陪着皇四子,上午办理公务,下午讲读直到傍晚。

这对师生也颇为相得。

几年下来,皇四子将诸多习作汇编为《乐善堂集》。

张廷玉大加赞赏,在序言里赞扬他学习勤苦、不避寒暑,“笔力雄俊健捷”,阐明了“圣贤之精蕴”,同时又告诫他“非言之艰,行之维艰”,寄望皇四子能够身体力行、进德修业,不要仅停留在文词上。

张廷玉回乡祭父,皇四子也专门写了篇《送桐城生暂假归里》,称老师“在一乡则一乡受其惠”,在宰辅之位则“天下受其惠”,推崇之意溢于言表。

随着雍正的溘然长逝,张廷玉成了顾命大臣,挑起了辅佐年轻皇帝的重任。

他以六十多岁的年纪,每天处理大量公务,钱粮、吏治、民政、典礼、科考、修史等国事,无一不深思熟虑、。

此时的乾隆,可谓血气方刚,经过几年熟悉朝政后,就想做些革新的举措。

而此时的张廷玉日见老迈持重,在乾隆看来,只是一个老实人,过于保守了。

加上乾隆六年(1741年),左都御史刘统勋提出张廷玉亲族居官人多,应予裁抑,张廷玉不得不尽量避嫌,更加如履薄冰。

但对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张廷玉却不能含糊,哪怕不得新皇帝欢心,哪怕遭到朝中新派官员的排挤。

当时,一些官员迎合乾隆,常提出看似新颖却无法施行的主张。

乾隆七年(1742年),刑部侍郎盛安奏请限田。

张廷玉心知其弊多利少,赶紧上奏《罢限田议》,并在朝堂上据理力争。

他指出,限田之议理论上能均贫富、保证家给人足,但实际却会带给百多危害,是“应行而实不可行之事”。

他说:“田如何精准划分好坏?以多少田为限?各地风土互异、贫富不一,非清查不知。

如果查,就会骚扰百姓,胥吏也会乘机讹诈,改户移名、互相告发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 廷议后,乾隆仍在淮安府试行限田,直至一年后真如张廷玉所说,因“名虽正而难行”,不得不取消。

张廷玉的眼光与气节,由此可见一斑。

高位退休是难事。

与别人贪位恋职不同的是,张廷玉多次主动要求解职,希望让位给年轻的贤能之士。

他在《澄怀园语》中写道:自己平生遵守父母教诲,存知足之心,没想到中年官阶荣显,“高出云表”,深夜思之,真是汗流浃背。

在他的请求下,先后解除了户部、吏部等兼职。

但乾隆偏不让这位年届八旬的老师退休,觉得他虽不讨喜,却应该像“鼎彝古器”般,摆设朝中,鞠躬尽瘁。

张廷玉不禁慨叹:“一生扰攘伊谁惜”。

直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张廷玉久病不愈,真的难以再参与政务了。

乾隆才准许他退休回乡。

乾隆二十年(1755年)农历三月二十日,操劳一生的张廷玉病逝于安徽桐城。

两百多年后,他和父亲张英的美德故事仍在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摩洛哥有多少领土还被西班牙占领着?为什么没有要回来

很多人都知道摩洛哥讨厌西班牙,是因为西班牙占着地中海南岸的休达、梅利利亚两座城市。摩洛哥始终认为这两座城市是摩洛哥的。 不过,你要对摩洛哥说这事,他们会非常气愤地告诉你:西班牙抢走我们的,仅仅是休达和梅利利亚吗?雷拉岛(西班牙称佩雷希尔岛)、戈梅拉岛、胡塞马群岛、阿尔沃兰岛,这些地中海沿岸的岛屿,都是西班牙抢我们的。 不看地图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摩洛哥的地中海沿岸,竟密密麻麻分布着由西班牙控制的岛屿和城市。密集程度虽不如希腊在爱琴海围堵土耳其那么惨烈,但也在很大程度影响了摩洛哥在地中海沿岸的发展。 摩洛哥对西班牙非常不满。地中海出海口北岸的直布罗陀被英国控制,西班牙控诉英国的同时,却牢牢控制南岸出海口的休达。不过,西班牙会说1580年,我们占领了葡萄牙控制的休达,那时还没有你们摩洛哥,装什么受害者? 梅利利亚的情况和休达差不多。1497年,梅利利亚被西班牙占领,并以此为跳板,进入摩洛哥内陆发财。1860年,摩洛哥和西班牙发生战争,西班牙胜利后,扩大了在梅利利亚周边的地盘。 摩洛哥想收回这两座城市,不要说西班牙不同意,就是两座城市的人也不答应。他们会说我们是的成员,跟着非洲算怎么一回事。对于摩洛哥的控制,两城的人会讽刺道:西撒哈拉不也控诉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了吗? 摩洛哥丢了休达,无法扼守地中海出海口。而出海口中间有个小岛叫雷拉岛,距离摩洛哥海岸只有200米,也被西班牙控制。摩洛哥看着每天出入地中海的大量船只,只能望洋兴叹。 摩洛哥想夺回雷拉岛,2002年7月1日派小部分士兵登岛树旗。西班牙打不过英国,对付摩洛哥绰绰有余。很快,这些摩洛哥士兵被西班牙抓获。虽然不久后放了人,但岛依然被西班牙控制。 位于摩洛哥沿岸却被西班牙的,除了休达、梅利利亚,还有个戈梅拉岛。戈梅拉面积不大,总共也只有0.019平方公里。西班牙早在1564年就控制了该岛。不过,现在的戈梅拉,已经不是岛,而是半岛了。1934年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所产生的泥沙,把戈梅拉岛与摩洛哥沿岸本就非常近的水道堵死了,形成了半岛状。 摩洛哥和西班牙控制区之间划了一条只有85长的直线,摩洛哥人只能站在线南边,看着戈梅拉岛上的几百名西班牙人载歌载舞,庆祝着属于他们的节日。 沿着戈梅拉半岛往东二十多公里,有一个叫胡塞马的沿海城市。胡塞马倒是摩洛哥控制的,但胡塞马东南有个胡塞马群岛,统治者又是西班牙人。 总面积0.046平方的胡塞马群岛有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叫薰衣草群岛。胡塞马群岛只有3个小岛,但战略价值高,正好夹在梅利利亚和休达之间。西班牙控制胡塞马群岛,可以就近监视摩洛哥的胡塞马市。让摩洛哥在地中海并不多的活动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摩洛哥要求西班牙归还胡塞马群岛,西班牙却说:历史站在我们这边,1559年,所谓的胡塞马群岛就被划归西班牙,那时摩洛哥在哪? 以上这些地盘丢了,摩洛哥可能还会忍一忍,最让他们不能接受的是,阿尔沃兰岛被西班牙控制。 直布罗陀海峡以东的喇叭状海域,在地理上被称为阿尔沃兰海,就是以阿尔沃兰岛命名的。 阿尔沃兰岛非常小,只有0.072平方公里。因为位于阿尔沃兰海与地中海主海的出海口,阿尔沃兰岛拥有非常高的战略价值。所有进出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所行驶的航线,就在阿尔沃兰岛的北边不远。谁控制着阿尔沃兰岛,谁就能在战略上掌握主动。如果摩洛哥拥有阿尔沃兰岛,就可以弥补休达、梅利利亚丢失后的地缘战略的损失。可早在1540年,西班牙就控制了阿尔沃兰岛,常年驻有海军。 这些地盘没有控制在摩洛哥手上,对摩洛哥的地中海战略影响非常大,让摩洛哥在与西班牙的竞争中非常被动。 而对西班牙来说,控制摩洛哥沿岸这些地盘,可以最大限度上弥补英国控制直罗布陀、对西班牙造成的地缘战略上的损失。 地盘的事情,通过谈是很难成功的,除非是利益交换。在没有利益交换的情况下要想改变地盘的归属,只有打。可现实非常残酷,摩洛哥打不过西班牙,就如同西班牙打不过英国。 摩洛哥到处哭诉西班牙欺负人,西撒哈拉气得大骂:收起装可怜的嘴脸!就问你们什么时候撤出西撒哈拉。 随机文章历史上对赵匡胤的评价如何?看到未来的欧拉琳达秘书,劫数难逃论预言人类末日美国洛杉矶级核潜艇撞上登陆舰,传言死30多人消息被封锁1964美国不明飞行物拦截导弹,带走两人形生物(未证实)谷歌可自由拆卸的积木手机,能添加血糖检测仪等附加功能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属虎和属兔欢喜冤家相冲吗 为什么虎兔相冲是什么意思?

属虎和属兔:欢喜敌人还是相冲克星?十二生肖虎兔性格特征完全不同,往往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很多争执和趣事。因此,他们常被称为快乐的敌人。但这种快乐掩盖了潜在的冲突吗?性格完全不同属于老虎的人性格坚强果断,勇于冒险,不屈不挠。兔子的人精致敏感,体贴,注重和谐。这种不同的性格碰撞不仅能激发彼此的活力,还能引发矛盾的导火索。喜欢敌人的本质从表面上看,老虎和兔子相处时,矛盾不断,相互拆除。老虎的人霸道而直率,而兔子的人光滑而谨慎,善于处理。但正是这种针锋相对的对抗已经成为他们相处的乐趣。他们互相嘲笑,互相开玩笑,加深对笑声和责骂的理解。属于老虎的人欣赏兔子的人的智慧和聪明,而属于兔子的人欣赏老虎的人的勇气和决心。潜在的相冲相克86属虎男和87属兔女合不合然而,在快乐敌人的外表下,也隐藏着潜在的相互冲突因素。属于老虎的人属于木头,属于兔子的人属于金子。五行相互生成,木克金,说明属于老虎的人在某些方面自然会克制属于兔子的人。属虎的人坚强霸道,容易忽视属兔的人的感受。而属兔的人心思细腻,容易被属虎的人的力量所伤害。久而久之,这种相克会积累矛盾,影响彼此的关系。解决相冲的方法为了解决虎与兔之间的冲突,双方需要共同努力。虎人:学会尊重兔人的感受,控制自己强大的个性,多从兔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兔子人:增强自信,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不要总是忍气吞声。双方共同:培养共同兴趣爱好,加强沟通理解,减少摩擦。虎兔是天生的快乐敌人。他们在不同的个性特征中相互吸引和排斥。这种快乐与冲突并存的状态不仅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而且测试他们的情感基础。只要双方积极解决冲突因素,他们就能长期维持这种快乐的命运。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