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慈禧太后的晚年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并没有人们传言的那样

时间:2025-02-2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很多人都不了解的晚年生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也算是历史上一位比较知名的女人,垂帘听政,将的政治牢牢的握于手中。

执政47年,先后将、两位玩弄于鼓掌之中。

在西方流传的一些照片中,也可以看出,慈禧太后是个比较漂亮爱美的女性,可是她26岁就没了丈夫,而且这一守就是40多年,对于一个正在花样年纪的女性来说,这是多么不幸的一件事啊 从女人角度去看待慈禧的一生,慈禧是可悲的,作为一个妻子,青年丧夫是挺惨的,作为一个母亲,同治皇帝自小竟和太后亲近,和自己这个生母作对,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中年丧子,即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所有王公大臣都跪在她脚下膜拜,但慈禧却无法得到一个正常女人该享受到的生活,这位寡居的皇太后,是如何度过在深宫中的漫漫长夜呢? 守寡的不止慈禧一个人,和慈禧类似遭遇的还有时期的,武则天的做法就十分张扬,在宫里养了不少男宠来刺猴自己,排解寂寞。

不过根据清朝的史料记载,慈禧太后并没有和武则天一样在宫里养男宠,从这点来看,慈禧的私生活并没有人们传言的那么糜乱不堪。

其实早在慈禧生下了载淳后,咸丰皇帝的本性发作了,喜新厌旧,自古以来皇家都是“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慈禧便失宠于龙床之上,面对寂寞空虚和冷落,慈禧便整体绘画,据传慈禧的绘画技巧是非常高超的,她最喜欢画的是兰花,她的草书也写得不错,这都是在失宠期间自己练出来的。

根据慈禧太后的私人秘书德龄在回忆录中曾写到。

“她(慈禧)像普通人一样,爱着各种生物,像花草、树木,猫狗等,她不仅赏花、嗅花,还喜欢吃花,她最爱吃的是白菊花和荷花。

慈禧在深宫生活的那些年,常常以菊花代茶喝,1894年,慈禧办六十大寿时,就用了许多菊花布局场面,慈禧不仅自己天天饮菊花茶,她还让人在种了大量菊花,品类超过两百多种。

除此之外慈禧还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非常的注重保养,特别是在自己的皮肤上,还专门让人制作了花露水,每天洗澡的时候就把香水涂在身上,茉莉香和玫瑰香是她的最爱。

而且还喜欢吃花,以吃荷花白菊花为最。

她还让人把花摘下后,先放到温水中飘洗,然后拿到配上一些材料,最后拿来花瓣,配合着汤汁吃了起来,听宫内的人说她一次可以吃很多。

另外在40多年的守寡日子里,她经常找人请教画画的技巧,从慈禧留下的画作可以看出,她却是比较专业,不是一般人能够画出来的。

除了写字画画,慈禧太后还研究,夜晚寂寞睡不着的时候,常常会 把自己最信任的——李莲英叫过来,跟他一起讨论黄老之学,二人常常讨论到深夜。

看的出来,慈禧的后半生确实很寂寞,不然也不会整天研究这些东西,不过她和清朝的覆灭是脱不了关系的,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95年属猪婚姻感情 冲太岁属猪佩戴饰物是什么意思?

1995年出生的猪人性格温和、善良、热情,在婚姻关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1995年猪人在婚姻中的特点,揭示他们如何在关系中获得幸福,以及他们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应对方式。猪人的婚姻特征:温暖与真诚的结合猪人以温柔的性格和真诚的态度在他们的关系中表现出色。当他们对待伴侣时,他们往往充满耐心和体贴,这使他们能够建立一段稳定而温暖的婚姻关系。1995年,猪人在这段关系中表现出的优势包括:忠诚与诚实猪人非常重视感情的忠诚和诚实,他们往往是婚姻中信赖的伴侣。他们不会轻易欺骗对方,诚实是他们对待感情的基本原则。善解人意他们天生有很强的同理心,能理解伴侣的情感需求,愿意为对方付出代价。这种体贴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婚姻中与伴侣保持良好的沟通和深厚的感情。家庭观念强猪的人非常重视家庭。他们通常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愿意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这种家庭观念使他们在婚姻中更加稳定和可靠。挑战与应对:猪人婚姻中的潜在困境虽然猪在婚姻中有很多优势,但它们也面临着一些独特的挑战。了解这些挑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对建立幸福稳定的婚姻关系至关重要:过度依赖猪有时会表现出过度依赖伴侣的倾向。这种依赖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婚姻中失去自我。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猪需要学会保持独立,培养兴趣,增强自我价值感。95年属猪的姻缘配对过于保守猪通常保守,对新事物的接受度较低。在婚姻中,这种保守可能会导致他们对伴侣的期望不切实际。适应变化和灵活应对是克服这一问题的关键。猪需要学会适应伴侣的需要和变化,保持婚姻的新鲜感。处理冲突的能力猪人虽然体贴,但在处理冲突时可能会过于让步。有效的沟通和积极的冲突解决能力对维持婚姻稳定至关重要。猪人可以通过学习沟通技巧和冲突管理策略来提高这种能力。幸福的秘诀:猪人的婚姻发展建议1995年属猪的人为了在婚姻中实现幸福,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促进感情的稳定和发展:保持良好的沟通定期深入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可以有效避免误解和矛盾。猪需要学会积极沟通,而不是等到问题积累后再解决。设定共同目标与伴侣一起设定共同的生活目标,如购房、规划家庭旅行等,有助于增姻中的团结感和目标感。培养共同兴趣寻找与伴侣的共同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可以增加感情的深度和广度,增姻生活的乐趣。1995年,猪人在婚姻中有独特的优势,但他们也需要面对和克服挑战。猪人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设定共同的目标,培养共同的兴趣,在婚姻中获得长期的幸福和满足。

解析: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武将”朱棣

有26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我死之后,交给谁来坐? 长子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标传说为亲生。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给马皇后吃了颗“定心丸”,册立13岁的朱标为皇太子,即未来的国家领导人,也算是对得起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朱元璋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老师,希望将朱标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 精心培养25年之后,朱标已经38岁,继承父亲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标的身体熬不住。1392年1月,朱标从陕西视察回来后,身上长了个大肉瘤,折磨得寝食难安,异常痛苦。朱标的长子朱雄英10年前已经死了,伺候父亲全靠次子朱允火文。 朱允火文年仅14岁,日夜守在父亲身边,至少也算是1392年度“感动中国”的孝子人物。他是个偏脑袋,朱元璋给他起了个“半边月”的绰号。朱允火文从小生活在深宫之中,在知识分子中间长大,知识渊博,而且以德服人。但他性格仁柔,心太软,脸不厚,心不黑。网络配图 朱标病了4个月不幸英年早逝 但朱标还是不幸早逝。对于勤恳的老来说,这是极为罕见的大事件,不是普通的丧子之痛——接班人没有了,整个帝国的命运怎么办?那么多大将手握重兵,怎么节制?这件事折磨着老皇帝,居然28天没有上朝。 朱允火文将3个年幼的弟弟照顾得十分周到,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继承人。周王、晋王、燕王等都有野心。秦王荒唐成性,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还差点儿被废了王号。晋王外表残暴,违法乱纪,然而本质上是个胆小鬼。鲁王是个天大的蠢货,为长命百岁,乱吃丹药,把眼睛吃瞎了。其他的王子有的杀人犯罪,有的沉溺酒色,稍微几个成器的,却是舞文弄墨、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艺术家。 老皇帝一声长叹 现在,只剩下四子、燕王和朱标次子朱允火文PK了。 朱元璋对朱允火文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对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忧:他柔弱的肩膀,能担负得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吗?这么仁柔,跟个兔子似的,多么大的缺陷啊。做皇帝,必须有狮子、老虎的硬汉性格,否则必定会被政坛上的狮子、老虎吃掉。 朱元璋就立储问题,曾经悄悄征询过大臣的意见。他问翰林学士刘三吾:“太子死了,皇长孙(朱允火文)年幼不懂事。治理国家必须选对人,我想让燕王接班怎么样?” 刘三吾是知识分子,你问他谁当储君,他当然只推荐自己的同类。他头摇得像拨浪鼓:“立燕王绝对不行!如果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怎么办?皇长孙朱允火文四海归心,大家都拥护他,您可以安心睡大觉。” 文官们拥护朱允火文,因为他是文人,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上台后能实行文明德化之治,而不是军事化的高压独裁。朱元璋的统治太过猛烈,官员暗地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长久下去没人吃得消,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位阴柔、仁爱的皇帝,让人民歇歇脚、喘口气。网络配图 朱允火文非常有孝道。而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孝”就是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秘密武器。所以,朱允火文一定要将“孝”进行到底。 朱元璋欣赏四子朱棣的“武” 对于第四子朱棣,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尤其欣赏他的“武”,这是朱允火文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朱棣是闻着战争的硝烟味长大的,1360年4月17日出生于南京,正是大举进攻南京的那一年。他11岁封燕王,17岁迎娶的长女,20岁就藩北平。朱棣的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弯弓射大雕不在话下,尤其喜欢打仗,智谋过人,知道怎么打胜仗。作为罕见的勇士和智慧人物,朱棣可谓一代“战神”。现在他33岁,正当青春年少。 论才能和胸襟,朱棣都胜过朱允火文。一次,大家在宫里看赛马。朱元璋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火文没有打仗经验,所见不过平凡琐事,憋足劲想出“雨打羊毛一片毡”,软绵绵的,没什么味道。而朱棣见过世面,巧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气魄宏大,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 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以他为众藩王之首,与宁王、晋王、肃王、秦王等沿长城一线封国,为天子守边,抵御北方蒙古人的侵犯,号称塞王。朱元璋允许他们拥有3000人的护卫,最多的可以达到1.9万人。燕王、晋王、秦王势力最强,多次奉诏攻打蒙古,即使傅友德、这样的大将也要听塞王指挥。尤其是燕王朱棣,负有控制北部门户的重任,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队多达30万人,军中大小事自己裁决,只有天大的事才向朱元璋汇报。 1390年,一场战斗使年仅30岁的朱棣威名远扬。那年元旦刚过,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晋王分兵合击,打垮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 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3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上银装素裹,车马辎重行进十分困难,士兵们冻得直打哆嗦。将领们请求燕王,等大风雪过后再想办法。 朱棣说:“战机就摆在你们眼前,你们怎么看不见呢?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命令大军顶风冒雪,快速而进。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竟然还在帐篷里烤火。网络配图 朱棣围而不歼,派乃儿不花的好朋友、降将观童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是鸡蛋碰石头,只好请降。朱棣摆酒设宴,酒喝得十分爽,令乃儿不花感动得眼泪哗哗的,主动要求劝降咬住。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夸赞朱棣:扫清沙漠里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 而另一路晋王,生性怯懦,一踏上当年征战的土地,就两腿发虚,走一走停一停,不敢深入蒙古腹地,连个兔打不到。 朱棣的血统带来麻烦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火文杰出,更适合当皇帝。但是,血统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真的是龙子吗? 江山当然只能交给亲生骨肉坐,必须是纯种的龙种,就是说是马皇后所生。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 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接班。 朱棣可能是一个妃子生的,或许这个妃子还是少数民族。有可能是高丽人,究竟是北方高丽民族,还是来自朝鲜半岛,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称朱棣的妈妈是元顺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 根据管理宗庙祭祀、礼乐的官方机构太常寺的记载(现已丢失),淑妃李某生了朱标、秦王和晋王,跟马皇后没什么事儿。而另外一个妃子生了朱棣,这个妃子就是石页妃。网络配图 朱棣称帝后纂改《太祖实录》,把能得到的资料全部纂改,拼命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生的,还拿出很多证据证明他当皇帝是合法的,证明朱元璋有意传皇位给他。 而朝鲜的一条史料足以戳穿朱棣的谎言。1389年,朝鲜使臣权近等人在北平拜谒燕王,回国后写了一本《奉使录》。里面说,他到北京燕府去见燕王,可是很不凑巧,那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燕王妈妈的忌日,燕王不见客人。马皇后是八月初十去世的,所以说朱棣不是马皇后亲生。 朱元璋艰难决定:立16岁的朱允火文为皇太孙 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作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立16岁的朱允火文为皇太孙。这让朱棣十分窝火,十分不服气。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长孙朱允火文的背,讥讽地说:“没想到我侄儿还能有今天的荣耀啊!”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见,厉声责问朱棣:怎敢对皇长孙如此无礼?朱允火文急忙打圆场,才没让朱棣十分难堪。 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火文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集团先后被清洗。网络配图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朱元璋当初的选择是个错误。如果选朱棣当皇帝,就不会出现后来历时4年的内战。但历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泪,它只相信实力。朱棣发动战争,将朱允火文赶下台取而代之。为抹杀篡权的形象,防止天下人心不稳,朱棣拼命说谎,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指“马”为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