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马钧:三国时期发明家,造出两大超级武器曹魏却没用

时间:2025-02-26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钧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里面,有两大圣人为人熟知,智圣,武圣。

除了他俩,还有一位低调的圣人——木圣马钧。

史上被称为木圣的,多指。

张衡和三国马钧,因为擅长发明创造,也被称为木圣。

葛洪 在《抱朴子·辨问》里说:善刻削之尤巧者,则谓之木圣,故张衡、马钧于今有木圣之名焉。

鲁班是传说的人物,生活轨迹不可考证。

张衡出生在大家族,条件优越,而马钧则出生贫寒。

不同阶层,让两位木圣选择不同的关注点。

张衡,选择的是大方向,如、浑天仪、瑞轮荚、指南车、记里鼓车、地形图、历法,不是天,就是地。

马钧,选择的是小问题。

这些小问题有—— 织布效率低。

在马钧之前,织绫机有两种,一种50个脚踏板,一种60个脚踏板,复杂繁琐,效率低下。

马钧认真研究之后,设计出一种新型织绫机,只有12个脚踏板,不仅效率提高了五、六倍,而且织出的花纹图案更丰富了。

种菜没有水。

都城洛阳,不像东汉洛阳人口密集,有一片坡地没人住,挺适合种菜,但因为地势高,没有水而空闲。

马钧反复研究、试验,发明了龙骨水车。

这种新式翻车,轻快省力,连儿童都能踩动,效率是过去运水方式的百倍。

这两个小问题,关注的都是人。

马钧的解决方案,被老百姓采用了上千年,尤其是龙骨水车,到20世纪时,一些地区仍在用,像笔者小时候,都在田间见过、踩过。

不过,这两个大发明,在当时高贵人眼里,只是小技巧,让马钧出名的,是另外两个没啥作用的作品。

一个是指南车,一个是水转百戏。

指南车,时就发明了。

到东汉,张衡又制造出来。

到三国时,指南车又失传了。

有一天,当着的面,一些大臣和马钧争论,到底有没有指南车这个东西。

马钧说有,一些大臣说没有。

魏明帝命令马钧制造指南车。

马钧既没资料,又没模型,但就这样,他硬是完成任务,把指南车造出来了。

史书说,“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 水转百戏,是有人献给魏明帝一些精美的木偶。

魏明帝问马钧,你能让这些木偶动起来吗?马钧回答,能。

他用木头做成轮,用水来推动,通过传动,让摆在上层的木偶全部动起来:有女子奏乐、舞蹈,有木偶打鼓、吹箫、叠罗汉,有木偶丢木球、掷剑、走绳索、翻筋斗,有木偶坐堂审案,舂米磨面、斗鸡,动作灵活,各式各样。

这两个物件,让马钧在皇帝那里确立头牌木匠的崇高地位。

但是,和新型织绫机、龙骨水车比,指南车和水转百戏就是一个玩具,没释放什么生产力。

对于曹魏来说,马钧有两样发明,最为可惜。

如果魏国能重视和运用,将是对付蜀国和的一大杀器。

这两样发明是改良版的诸葛连弩和轮转式发石车。

马钧改良的诸葛连弩,比诸葛亮的威力强五倍。

轮转式发石车,可以连续往数百米外发射几十块砖瓦,是当时最具杀伤力的攻城武器。

然而,这两个当时的超级武器,得不到重视。

有人向大将军推荐马钧,曹爽也不重视,也不去考查马钧的发明。

加上马钧口吃,不善言谈。

没有宣传和营销,他的发明创造,自然难以应用和推广。

我们现在知道马钧,还得感谢他的知音——文学家傅玄。

他在《马钧传》里说,“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当时的魏晋风气,喜欢清谈,讲玄论道,逃避现实。

也许是现实太埋汰,一两个大杀器或许能改变战局,但改变不了人心,更改变不了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前期宣皇帝司马懿一幅忠臣样是何时开始变心的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东吴的董袭:三国中竟被水淹死的水军大将

中水军最强的军队无疑是东吴,至于东吴诸将,也都是水上猛兽,一个个精于水战。只不过,有一位东吴大将手持超级神兵,最后却被水活活淹死。此人就东吴将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这位东吴的水军大将。网络配图 董袭,会稽人,身长八尺,勇力过人。早年跟随,斩杀东吴剧盗,获得孙策赏识,被封为将军。继任江东之主,董袭死心塌地追随,获得全军赞扬。后跟随孙权讨伐世仇黄祖。 黄祖用两艘艨艟斗舰横在江面上,中间用巨大的缆绳捆绑,以此拦住东吴军队进攻的路线。当时孙权亲自指挥大军,猛攻黄祖,但因为被艨艟战船阻拦,因此无法继续前进。孙权于是下令:无论如何要将两艘艨艟分开,开辟出进攻的道路。吴军将士纷纷冲上艨艟,用各种兵刃猛砍缆绳,但是没想到,缆绳十分结实,一切兵器皆不能断,吴军将士一筹莫展。黄祖军则在远处用弩箭射击登船的东吴兵,吴军损失惨重。 混战之中,董袭飞身冲上战船,斩杀周围敌军,然后用掌中神兵宝刀猛砍缆绳。结果,一刀下去,巨大的缆绳瞬间崩断,两艘艨艟顺着激流被冲开。东吴大军因此攻入敌阵,孙氏世仇黄祖也在此战中被斩杀。战后,孙权举着酒杯给董袭,对他说:“今日之会,断绁之功也。”网络配图 那么为什么别人都斩不断的缆绳,董袭一刀便砍断了呢?原因就是因为他有一把神兵。 《古今刀剑录》记载:董元成,少果勇,自打铁作一刀。后讨黄祖于蒙冲河,元成引刀断冲头为二流,拜大司马,号断蒙刀。正是因为这把神兵斩断艨艟缆绳,因此被冠名为“断蒙刀。”董袭正是凭借此刀建功。 东吴大将董袭,屡立战功,但最后死的却颇为遗憾。建安十八年,率领大军亲自南征,进攻东吴军事要塞濡须口。董袭奉命率领楼船增援,结果夜间遭遇大风,战船眼看要倾覆,众人都劝董袭弃船逃命。网络配图 董袭却说:“受将军任,在此备贼,何等委去也,敢复言此者斩!”这句话就是说:孙权将军命我在此抵挡曹军,怎能临阵脱逃呢?再有敢说撤退的人力斩!董袭忠于职守,仗剑不走,结果,战船倾覆,董袭竟然被活活淹死!要说起来,当年,,中箭落入水中,仍能逃命,如今董袭将军竟然被水淹死,实在令人唏嘘。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为了保住自己那把“断蒙刀”而影响了他的游泳能力呢?如果是这样,那就太不值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