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奕劻死后,溥仪赐给他的谥号是什么?意义颇深

时间:2025-03-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历史上,每一个国家都会有横跨几个朝代的元老大臣,这些大臣服侍过好几任,在朝中的地位自然是很高的,而且在朝中说话也是很有分量的。

晚清时期,面对列强的侵犯,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在这种背景下,软弱无力的清朝迎来了它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众多大臣的簇拥下,溥仪登基了。

在众多的大臣中,有一位老者十分显眼,他穿着华丽的服饰,昂着头站在朝堂之上,这个人就是庆亲王奕劻。

一九零九年,清朝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改革,很多原先的一些老臣被免职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批的年轻人,但是在这些被免职的大臣中,并没有奕劻。

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却依旧留在官场上。

而且,这位陪伴了四位皇帝的元老,并不仅仅只是挂了一个职位,他还手握重权,是清朝外务部的领导。

清朝的改革,奕劻是全程参与其中的,这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实在是不容易。

撇开清朝最后的命运不谈,奕劻的一生也算是享尽了荣华富贵,出尽了风头。

他的名气不仅在中国比较大,在外国也是一个风云人物,西方的很多报纸就曾多次提到过他的名字。

外务部,自然就是专门处理外交事务的,所以奕劻就算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是常年活跃在国际上,所以知名度才会非常大。

除了外交官,他被人们所熟知的另一个原因是贪污。

奕劻本身就是一个十分能花钱的主,可是不管他怎么花,他的手上总是有一大笔巨款。

为了钱,他还规定如果要进他家的门,就必须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并且数字还不小,所以在当时,他可以说是清朝最有钱的人之一。

但是为什么这样一个贪官,却没有被人拉下去,反而是一步步地成为了核心人物呢? 所以我们对奕劻的认识,不能仅仅认为他是一个贪官,他其实还是一个深谙政治的高手。

在当时如此动荡的政局中,奕劻充分地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所拥有的智慧。

当时,很多大臣都主张联合,来一起抵抗外敌的入侵。

可是奕劻并不这么想,他认为义和团是个不稳定因素,他主张尽一切手段消灭义和团,以免最后几个强国拿这个当借口。

以载漪为首的那些主张联合义和团的大臣们都将奕劻视为眼中钉,时刻都在找机会将他除掉,而义和团的那些人也把他叫做是西方的走狗。

一股巨大的力量将奕劻推上了风口浪尖,奕劻自己也意识到了他的处境之艰难,所以在接下来的几次讨论中,他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是打哈哈,但是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

最后,当外国列强攻入北京城的时候,那些主张联合义和团的人四处逃离,将一大推烂摊子留给了身为外交人员的奕劻,还有。

面对列强的长枪大炮,两位清朝重臣根本就没有多少实际的话语权,为了给清朝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奕劻和李鸿章可谓是费劲了心思,这其中的苦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而且这两个人的努力,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慈禧对他们两人也是恩宠有加。

而且作为一个王爷,他也是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职权,在许多的变法中,他为李鸿章,甚至是袁世凯,都付出了很多。

有很多的国人在那时候积极地探索着新的出路,想让清朝重新变得强大,而奕劻就是那个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的人,他成为了这些勇于实践之人的保护伞。

所以也有人说,他推动了清政府的前进,却也将大把大把的钱财塞进了自己的口袋。

他的这种行为,自然是很多人看了都会不爽的,尤其是在这种时候,竟然还贪污。

针对他的反腐败,就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的时候,是发生在一九零七年,弹劾的是他的儿子。

当时他的儿子办事情路过天津,看上了当时天津十分有名的一位歌姬杨翠喜,当时有一个叫段芝贵的官员猜出了奕劻儿子的想法,于是便把那个歌姬给买了过来,送给了奕劻儿子。

本来这也就是一件普通的风流韵事,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段芝贵在不久之后就突然升官了,而且是连跳了好几级,成为了黑龙江巡抚。

这一下,朝廷里就炸开锅了,有一个叫赵霖的御史马上上书给皇上,要弹劾奕劻他儿子。

其实这些人看奕劻早就不顺眼了,但是苦于没有把柄,这一次,他的儿子犯了这么大的事,他们自然是抓住了这个机会,趁机将奕劻一军。

朝廷面对众多大臣的呼声,自然是不能掩盖过去,于是便派了载沣等大臣去查这件事,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竟然没有查到一丝证据,最启霖被罢免了官职。

大臣们就更不乐意了,这不是把忠臣往绝路逼嘛,于是大臣们群情激昂,朝廷迫于压力,只能将赵启霖官复原职,而段芝贵被免了职。

而第二次弹劾是发生在一九一零年,这次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奕劻。

江春霖是也是清朝的御史,这一次是他上书弹劾奕劻,理由是奕劻贪污腐败,导致朝廷奸臣当道。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江春霖恶意中伤奕劻,给他降了职,江春霖气不过,自己辞职了。

这一举动又得到了众多大臣的支持,人们纷纷模仿,奕劻最后好长时间没有上朝,以避风头。

其实这两次针对奕劻的反腐败弹劾,只是那些御史为了保住职位而不得已才做的。

因为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原先的部门都要被撤掉,以精简机构,而都察院就在被裁之列,所以这些御史才会如此反击。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奕劻竟然没有被打倒,反而是这些御史吃了大亏。

奕劻早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要做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而爱钱财和女人,可以让皇帝觉得他是一个没有志气的人,所以溥仪才一直都没有动他,就让他安心当他的王爷。

但是在他死后,溥仪却赐给他一个,叫“密”。

意思就是暗指他应该对清朝的灭亡负责任。

这意味着当时清朝的统治者还心存侥幸,并没有真正明白清朝灭亡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震惊!这个帝王死后竟然被敌国做成灯油?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武则天是不是女皇?为什么死后是以皇后名义下葬

我们现在对于古代历史的探知大多数来自于史料和文物的考证,对此才得出了古代历史的某个时刻发生了什么时候。其中对于女性的探知,受到影响更大的是来自于很多以后宫为基础的影视作品。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影视作品是用现在的开放自由和包容来描述古代皇家社会女性的一种态度。但是中国历史上对于女性的最高标准是,当然往往也会有例外发生,比如说和。网络配图 人们熟知慈禧的原因是因为在她将近半个世纪把持朝政的时期,她将中国推到了最困难的边缘,让中国不断接受着世界其他国家的凌辱。 而相反的,人们对于武则天则保持着另外一种崇拜感,于是很多人把武则天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女皇。那么现在我们冠以女皇的名义对于武则天是否真的合适呢?那么今天我们就简单的来缕缕,把武则天称为是女皇到底是否真的合适呢?网络配图 从史料上来看,武则天称为中国最高权力的统治者的时候,按照史书中的记载来看,中国并没有男性傀儡,并且武则天可以直接组建自己的权力机构,整体的做事风格跟皇帝的权力是匹配的。这么来看的话,武则天似乎应该被称为是一代女皇。网络配图 但是另外一个矛盾的冲突点在于,武则天下葬的时候是以皇后的身份下葬的,期间的被逼宫之类的小细节就不多说了。只是从整个历史的进程来说,武则天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了。 古代封建社会确实是一个男权社会,而这个妄图打破整个平衡的女皇,最后只能顺从于历史的发展。所以说,如果按照古代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以及对于一个统治者的评价来看,或许称武则天是女皇有些唐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