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元代中国文化是如何西传的?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开始!

时间:2025-03-04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中国文化是怎么西传的?从统一蒙古之后开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早先居住在额尔古纳河的东部,后来逐渐向西扩展,生活在蒙古高原的广大土地上。

少数部落在北部和西部森林里以狩猎为生,多数部落在辽阔的草原上放牧牛羊、马和骆驼。

牲畜公有,同部落的人共同游牧。

每转换一处牧场,牧民们就支起毡帐。

部落首领的毡帐居中,普通牧民的毡帐在四周围成圆圈。

游牧部落自己修造车辆和帐篷,也用牲畜向邻近民族交换农产品和手工业品。

他们从输入铁器、布匹和茶叶等产品。

蒙古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曾先后处在和辽、金的管辖之下。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大约在十二世纪,蒙古部落的牲畜开始转为私有,富裕的家族开始单独放牧,形成游牧贵族阶级。

这些家族的代表人物建立起亲兵队伍,互相混战。

他们夺取牲畜,霸占牧场,奴役被征服的部落和俘虏,强迫他们照管畜群,修剪羊毛,挤牛羊奶。

那时候,蒙古各个部落互不相属,也没有现固的部落联盟。

在部落的混战中,居住在斡难河(今石勒喀河和它的上游鄂嫩河)上游一带的一个部落,在首领(1162-1227年)的统率下联合一些部落攻打另一些部落,接着重新集结力量攻打原来的同盟者。

他按十进制组织军队,设立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等军职,挑选忠于他的亲信担任千夫长和百夫长。

铁木真特别吸收贵族子弟建立一支护卫军,作为自己的近卫和主力队伍。

铁木真加强了力量,降服了蒙古各个主要部落。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召集各部落的贵族大会。

贵族们推戴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

统一的蒙古国家宣告成立。

成吉思汗把军事和行政组织结合起来。

他推行“领户分封”制,能够抽出十人当兵的居民编成十户,上面逐级成立百户、千户和万户。

大汗分封贵族亲信为万户长、千户长和百户长。

他们领有封户,成为封建领主,有权在各级组织里统治牧民,支配牧场。

法令禁止牧民从一个十户擅自迁入另一个十户。

平时,牧民向大汗和贵族纳税,服役。

捐税以牲畜为单位计征。

战时,适龄男自备战马和武器,编入军队。

成吉思汗实行军事独裁。

他把护卫军扩充到一万人,作为独裁统治的有力保证。

二、蒙古帝国的建立 统一的蒙古国家的建立,制止了蒙古的部落混战,展开了蒙古社会发展的前景。

但是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利用新建立的国家政权,把蒙古人民的力量投向侵略战争。

蒙古踏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1211到1216年,成吉思汗进攻衰朽的金国,1215年洗劫了金的首都中都。

成吉思汗在出征中看到金兵使用的火炮和石弩。

他掳走汉族工匠,强迫他们以奴隶身份制造攻城武器。

1219年,成吉思汗发兵西侵中亚细亚。

当时中亚细亚最大的王国花刺子模,辖有里海、咸海、帕米尔、波斯湾之间的地区,疆域广大,但是政权很不稳定。

面临蒙古的入侵,花刺子模不能组织全国性的。

首都玉龙杰赤的人民在围困中苦战半年,城破以后,还继续进行了七昼夜的巷战。

蒙古军队在屠城以后,又掘开附近的堤防,放水淹城。

其他地方的人民,尤其是工匠和城市贫民,也奋勇保卫自己的家乡,但是一城一地孤立的抵抗都失败了。

蒙古贵族野蛮地屠杀当地百姓,摧毁农田灌溉渠道和城市文明。

他们把工匠掳走,单在撒马尔罕,就掳走了三万人之多。

蒙古军队灭了花刺子模,追击花刺子模王族直到印度西北境内。

一支蒙古军队绕过里海南岸,越过高加索山,闯进南部罗斯草原。

蒙古军队打败了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又打败了一些罗斯公国 的联军。

1225年,成吉思汗回到蒙古,第二年,他又率兵南下,计划征服西夏和金。

1227年,蒙古军灭西夏。

西夏灭亡前夕,成吉思汗病死在六盘山。

二十年间,在东起海边,西到里海的土地上,成吉思汗乘各国的分裂和衰弱,凭借军事力量,建立了空前的军事封建大帝国。

他把帝国分封给四个儿子。

儿子越是年长,封地离蒙古本土越远。

长子术赤得到咸海、里海以北之地,次子察合台得到天山地区和阿姆河以东之地,三子得到鄂毕河上游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之地,四子按照习惯守护祖业,得到蒙古本部。

三、蒙古帝国的扩张和分裂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承大汗位(1229-1241年)。

不久,蒙古继续发动侵略,征服了高丽,灭了金。

1236年,术赤的儿子拔都统率大军远征欧洲。

罗斯各公国顽强地抗击蒙古的侵略。

梁赞、莫斯科、弗拉基米尔、基辅等许多城市被战火毁坏,百受了惨重的牺牲。

拔都从罗斯分兵两路西进,一路攻到波兰西境,一路冲过匈牙利,把战火烧到亚得里亚海滨。

整个欧洲都震惊了。

但是罗斯和东欧其他各族人民的抵抗给予蒙古军队很大打击。

1242年,窝阔台去世的消息传到军中。

拔都停止了军事行动。

在东起额尔齐斯河,南到高加素,西抵德涅斯特河,北至罗斯境内的广大土地上,建立了饮察汗国。

他在伏尔加河下游建萨菜城,定都于此。

拖雷的儿子蒙哥做大汗的时候(1251-1259年),他的弟弟忽必烈进军云南、四川一带,攻占大理,并且进攻印度支那半岛的北部。

蒙哥的另一个弟弟旭烈兀征服了波斯全境,侵入两河流域,1258年攻下巴格达,结束了哈里发的统治。

城中一连七天遭到抢劫,数十万居民被屠杀,许多艺术品和宏伟建筑都被破坏。

1260年,蒙古军队在叙利亚被埃及素丹所败,停止西进。

从此阿姆河、印度河以西包括两河流域一带,成为旭烈兀的封地,叫做伊儿汗国。

这样,到十三世纪五十年代,地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十分强大。

在这个大国里,中央和地权都由蒙古贵族掌握。

窝阔台在位时候,把贵族派到各地任地方长官,实行民族压迫和专制统治。

蒙古贵族无情地剥削农民;把工匠或者掳到蒙古,或者编在各地的作坊里充当奴隶。

历次远征中的俘虏大量沦为奴隶,被迫服最艰苦的劳役,参加最危险的战斗。

各地人民不能容忍异族压迫和苛重的剥削,反抗斗争连年不断。

许多农民离乡逃亡。

十三到十四世纪,中亚细亚、波斯、阿塞拜疆等地都发生了大规模的起义,打击蒙古统治者和当地大封建主。

在蒙古帝国,商业受到特殊的重视。

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就推广了我国的驿站制度,用大量汉族工人开山辟路,修桥梁,筑驿站。

他还派人保护道路,颁布保护行商的法令,使东西交通出现畅通的局面。

许多蒙古贵族都向商队投资,牟取厚利。

在各地,尤其在中亚细亚,不少富商被选任官吏。

但是蒙古帝国的商业大都是过境贸易,很少促进商路两侧的生产,因此也很少现巩固帝国各部分的经济联系。

蒙哥以后,忽必烈称大汗(1260-1294年),在中都东北郊营建新城,建都于此(1272年改称大都)。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他受到军民的长期抵抗,1279年才灭掉南宋,统一中国。

就在忽必烈统治初年,蒙古帝国结束了短短几十年的统一。

成吉思汗的其他子孙的封地这时已经扩大,分别成为实际上独立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和钦察汗国,不再受大汗的节制;各汗国内部也了。

蒙古侵略者以少数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各地,往往处身于比蒙古社会发达得多的封建社会,逐渐为多数被征服者同化了。

四、中国文化的西传 蒙古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中国同西方的交通。

同二十多国建立了通商关系。

在元朝的军队和朝廷里,都有来自中亚、西亚和欧洲的人。

欧洲基督教士衔着罗马教皇的使命,来到中国试图传教。

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波罗,在元朝得到忽必烈的任用。

他游历过中国的许多省份,又在往返途中分别经过中亚细亚、南洋印度等地。

回国以后,他口述东方见闻,请人笔录成书,那就是《马可波罗行记》。

他介绍了亚洲国家的,着重描绘了中国城市的繁华,叙述了元朝的朝政、宫廷生活和历史掌故。

这部书在欧洲引起强烈的兴趣,很快被译成几种文字,广泛传抄流行,引起了好多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元朝大量印造纸币。

十三世纪末,伊儿汗国的蒙古统治者仿效中国办法发行纸币,从此中国的刻版在波斯一带开始应用。

后来,也从元朝向西方传播。

关于制造火药和火器的技术也在这一时期西传。

十三世纪,蒙古军队进攻时就使用了火器。

1260年,埃及素丹打败蒙古军队,许多蒙古士兵投降,为埃及素丹提供了制造火器的工匠。

后来火器制造方法传入伊斯兰教各国,一直传到欧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历史上身材最奇丽的皇后:柳敬言是哪位老婆?

导读:手垂过膝,是史料中常见的一个词,多用来描述帝王身材奇异,如蜀国昭烈“垂手下膝,顾自见出耳”(《》),“立发委地,手垂过膝”(《》),文帝“发长委地,垂手过膝”(《周书》),后燕皇帝“手垂过膝”(《晋书》)。古人认为,凡是帝王,身材总有些异相,“手垂过膝”便是异相其一。不过,“手垂过膝”并非皇帝的专利,陈朝皇后柳敬言也是这样一个人。 柳敬言是谁?柳敬言是谁的老婆? 柳敬言(531—615),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祖父柳恽官至梁朝秘书监,父亲柳偃是的女婿。之乱中,柳敬言投靠时任荆州刺史的舅舅,也就是后来的梁元帝。后来,萧绎因平乱功高,封其侄子陈顼为直阁将军、中书侍郎,并将外甥女柳敬言许配给陈顼为妻。承圣二年(553),柳敬言为陈顼生下长子。太建元年(569),陈顼当上了陈朝皇帝,是为陈宣帝,立陈叔宝为皇太子,立柳敬言为皇后。 据《陈书》记载,柳敬言不仅“美姿容”,相貌十分俊美,而且“身长七尺二寸”,拥有一副绝好身材。南朝后期,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5厘米,那么“七尺二寸”的柳敬言身高便有1.76米还多。容貌娇美,身材高挑,一身贵相,难怪陈顼对她一见钟情。更令人惊奇的是,柳敬言居然同前面提到的那些横空出世的帝王一样,也“手垂过膝”(《陈书》、《南史》),堪称史上一奇。在史料记载中,柳敬言是唯一一位手垂过膝的皇后。 身材好在哪里?——柳敬言是唯一一位手垂过膝的皇后 手垂过膝,给人的印象是不甘居人之下,而柳敬言却是一位性情谦和之人,她律己修身,善待他人,甚为陈宣帝敬爱。陈宣帝早年娶了一女子,称帝后将封为贵妃,对其宠爱超过皇后。对此,柳敬言非但不妒忌,反而“倾心下之”(《陈书》),甘心居于钱贵妃之下。每逢各地送来供品,柳敬言总是选最好的让给钱贵妃,自己则用一些差的。身为皇后,虽执掌后宫,但柳敬言并无争宠之事,更没有去挤兑情敌,足见其宽广胸怀。 除了谦和,柳敬言还临危不惧,危急时刻能够舍己忘我。太建十四年(582),陈宣帝驾崩,陈叔宝“哀顿俯伏”,始兴王陈叔陵趁其不备,突下黑手,“以剉药刀斫后主中项”,用切药刀朝陈叔宝脖子上乱砍,意在制造宫廷血案,夺取皇位继承权。面对突发事变,面对凶暴之徒,柳敬言“驰来救焉”,用身体和手臂护住儿子。陈叔陵穷凶极恶,“又斫(柳敬言)数下”。柳敬言虽被砍伤,陈叔宝却得以“自奋得免”(《陈书》)。 经云:“手长过膝,盖世英贤”。柳敬言是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人;生逢乱世,更是给了她施展才华的机会。陈宣帝死后,举行大丧;陈叔陵行刺不成,开始兴兵作乱;隋军也趁机逼近长江,陈朝失去了淮南大片土地。此时,陈叔宝因刀伤不能料理政事,国家危亡。内忧外患之际,柳敬言不顾伤痛,以皇太后的身份坐镇京城,担起攘外安内重任,“诛叔陵、供大行丧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陈书》),井井有条,巾帼不让须眉。 柳敬言“美姿容,身长七尺二寸”——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对于权力,柳敬言没有太多的欲望,更没有借机揽权,只手遮天。等内乱平息了,外敌打退了,国家安定了,儿子病愈了,她立马急流勇退,将权力交还陈叔宝,“后主创愈,乃归政焉”(《陈书》)。然而,陈叔宝是一个昏聩无能且荒淫风流的天子,整日,纸醉金迷,致使朝政腐朽,怨声载道,亡国之势已成。看到国力日衰,柳敬言后悔没有教育好儿子,但事到如今,她只能在幕后加以辅助,这才使陈朝政权得以苟延残喘。 祯明三年(589),陈朝被隋军灭亡,柳敬言被俘虏至长安,后转至洛阳,并得到了和的优待。大业十一年(615),柳敬言死于洛阳。关于柳敬言的年龄,正史中说她活了八十三岁;而她的墓志铭中却说她于“大业十一年(615)春遘疾,……春秋八十有五”。相比《陈书》和《南史》,墓志铭上的记载时间更早,更准确。算起来,柳敬言比西汉皇后王政君(前70—13年)活的时间还长,她才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值得一提的是,柳敬言的身材相貌与其丈夫陈宣帝极其相似。柳敬言“美姿容,身长七尺二寸,手垂过膝”,而陈宣帝也是“美容仪,身长八尺三寸,手垂过膝”(《陈书》)。这对帝后,男俊女美,身型匹配,且都“手垂过膝”,论相貌,论身材,论特征,这两口子是典型的夫妻相,堪称中国历代帝后的绝配。不过,早死的陈宣帝葬于南京显宁陵,而晚死的柳敬言却葬在了洛阳邙山,二人没能合葬,成为历史的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李贤是武则天的儿子吗最后是因为武则天而死吗

永徽五年十二月的一天,的在与祭拜昭陵的途中腹痛不已,高宗惶恐不已,当季命太医产婆接生,不多时,武则天诞下第二子,是为。 李贤壁画(网络图) 永徽六年,尚在襁褓之中的李贤即被高宗封为潞王,后太子被废,其皇兄李弘被立为太子,李贤迁任歧州刺史,同年加封雍州牧与幽州都督,龙朔元年改封为沛王。 李贤从小与其皇兄李弘一同成长,但其才华远超皇兄李弘,才思敏捷,其行为举止颇具大家风范,深得高宗李治的欣赏与喜爱。 上元二年,年仅二十三岁的皇太子李弘猝死于出行洛阳途中,武侯悲痛不已。后李贤被立为太子。因其在太子位期间才能突出,不仅多次在高宗和武后离国期间独自监国,更是招募其有能之士为其编纂多部名著,其中就有“”中的,颇受文武百官的称赞。 李贤是皇太子、也是武后众多子女中唯一一个敢与其对抗的皇子,他集合朝中有能力的大臣暗中筹备,等待时机,再将武后等势力一举歼灭。首先便暗中派人杀害了当时颇受武后赏识的江湖术士,却不料此举引起了武后的怀疑派人查了太子府并且人赃俱获。 武后派人严查此案,高宗李治因其李弘之死已是悲痛万分,不想再痛失第二子便出言劝阻,岂料武后已是下定决心要惩治李贤等一党并未听信高宗的劝阻而罢手。 李贤由此被贬为庶人,永淳二年被流放至巴州,文明元年被武后赐死。 李贤是武则天的儿子吗 武则天的名字在中国不知道的恐怕不多,原因就是,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走向帝位,并成功举办了登基大典的女人,虽然在历史上也不乏有掌政的女人,但是没有一个和她一样敢自封,她和唐高宗李治一共育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李贤是她的第二个儿子。 武则天像(网络图) 李贤出生在父母拜祭唐太宗的昭陵途中,两岁时被封为潞王,在原太子李忠被废之后,他的同母长兄,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同一年,李贤出任岐州刺史,五年之后又改封沛王,另加多重官职,之后几年在仕途上更是步步高升,原本有着太子长兄、帝后父母的他,应该荣华一世,但是这一切随着李弘的猝死、他的即位,全都悄然远去了,在他即位太子一职后不久,唐高宗让他留在京城监国,一出生就是皇子的他,在处理政务方面以公正、不偏颇的态度,得到了满朝文武的称赞,唐高宗对他也是很满意的,而且在他召集学者注释《》后,更是当众赞扬他,并公开给予了赏赐,以显示自己对太子的满意,武则天在这期间没有露出过不满意,还曾多次作书教育李贤,并指令文人撰写《孝子传》等赐给太子,用来表示自己对这个儿子的喜爱。 然而,变故总是来得让人措不及防,调露二年,在李贤的住处东宫找到了数百具铠甲,因被怀疑他要谋反所以被废了,不过即使犯了这么大的罪,唐高宗和武则天也没有杀他性命,永淳二年,李贤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走的时候衣衫单薄,十分凄凉。 文明元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他的弟弟,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继位,同一年,李贤死在了巴州,死的时候年仅二十九岁,武则天得知李贤已经死的的消息之后,还曾在洛阳显福门为他举哀,也因此,综上所述,李贤是武则天的儿子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李贤是怎么死的 李贤的死或许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从他降生在皇家那一刻,是从他被唐高宗所赏识喜爱的那一刻,是从他被封为太子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的必然。 《》李贤剧照(网络图) 生在了皇家,成为了皇子,之后又成为了太子,甚至于曾经离龙椅只有一步之遥的他是幸运的;可他也是不幸的。 他生来就注定了要被卷入权利争斗的漩涡中,即便他不愿;可是那唯我独尊的皇权的诱惑,又有几个人能无动于衷呢? 他不能,因为李贤只是一个凡人,所以他要竭尽全力的争夺,甚至不惜与自己的母亲为敌,但可惜的是上天并不眷顾于他,所以他失败了。 曾经他幸运的成为了太子,只要他的父亲唐高宗一死,他就可以成为这天下最为尊贵的人。 却也不幸的要与自己的母亲兄弟争个你死我活。 当初李弘的死给了李贤一个巨大的机会使他成为了太子,而李贤的母亲如果是其他人的话,或许他最后不但不会死,天资聪颖的他甚至会成为一代名君。 但可惜的是,他的母亲是武则天——一个可以为了权力骨肉相残的女枭雄。 一山不容二虎! 所以这就导致了李贤母子二人互相忌惮猜疑,为了皇位骨肉相残,最终被自己的母亲忌惮逼至于巴州自尽身亡。 诚然,也有人说李贤其实是被当时的宰相裴炎为权所逼。 可不管怎么说,李贤的死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一个“权”字! 李贤墓 高宗死后武后把持朝政,专权专政,更是随意废黜皇帝,将仅在位一个月的中宗李显废除,改立睿宗。并派人逼死李贤,李贤死后,武后曾于洛阳显福门举行哀悼,以表达自己痛失爱子之情,但知情者皆不以为然。 李贤墓出土彩瓷陶俑(网络图) 李贤死时窘境凄凉无比,睿宗在位次年也就是垂拱元年,武则天由于内心的不安与歉疚 便下令恢复李贤的雍王身份,但还是没有将李贤的尸骨接回长安。到了神龙初年,中宗李显再次复位,因念其手足之情,不忍兄长尸骨遗落他乡,派人将李贤的棺木从巴州迎回了长安,并追封司徒官爵,以亲王的身份陪葬乾陵。 到了再次继位,景云二年也就是公元711年,睿宗下旨追加已故皇兄李贤皇太子身份,赐谥号“”,并将太子妃与其合葬进章怀太子墓中。 章怀太子墓于1971年被发掘,位于乾陵东南约3公里处,其墓室保存相当完好,墓壁之上绘壁画50多幅,绘画内容及水平都显示出了时期的超高水平,墓内也一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与陶俑。然而比较遗憾的是章怀太子墓也没能幸免于盗墓贼的洗劫,其中丢失的非常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已不可追究了,所幸墓室并未遭到什么强有力的破坏,还是保存了一些比较大件的文物,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到如今我们来反观李贤的一生,也算是集万千荣誉与不幸于一身得太子了,他的父亲母亲以及两个弟弟都曾登上皇位,其妹更是名垂历史,哥哥李弘死后也被追封为孝敬皇帝,只有他虽曾为太子却被贬为庶人,最终客死异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