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李定国是哪位?南明最猛的大将,听到帝王驾崩吐血而死

时间:2025-03-0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清军自从被放进关内后,在北方几乎所向披靡,将轻松赶走,还顺势拿下了的故土。

然而,在南方,清廷也曾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拉锯战。

最后,在很多明朝降臣的倒戈下,基本平定了江南。

同时,清廷也派和吴三桂一起,打败了盘踞四川的。

就这样,两个本来是死敌的政权,南明和张献忠余部联合起来。

他们的联合,有一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张献忠的养子李定国。

李定国这个名字是后来取的,以前的名字叫过很多,本文还是用最为人熟知的这个。

他自幼父母双亡,《》中说他十岁就投奔了张献忠,似乎不太可信,还是王夫之的《永历实录》中所述较为真实:他是被人贩子卖给了流寇张献忠。

没想到,这个小孩被张献忠看了一眼,就心中喜欢,收他做了义子,并改。

张献忠一共有四个义子,其中长子是孙可望,而次子就是李定国。

李定国作战勇敢,经常一马当先,人称“”或“万人敌”。

但是,李定国的辉煌并不是在张献忠的大顺政权时期,反而是遭到清军的沉重打击后,转投南明永历以后。

其实,张献忠在临终前也表示,明朝这么折腾都没完,看来是天命所归,你们这些将领与其投靠,不如还是效忠明朝吧。

李定国听进去了,打算和黔国公沐天波联手,然而孙可望却不愿意,他打算单干,实在不行就跑到交趾去。

最后诸多将领还是站在的李定国这一边,同意归顺南明。

并且张献忠的余部表示,以孙可望为尊,但孙可望为人器量狭小,李定国和永历帝都成为他的眼中钉,由此埋下了祸根。

但是,李定国没有多想,他全力安抚部众,招揽流民,善待百姓,开垦荒地,操练军队,慢慢将实力壮大。

更为闪耀的是,他还在与清军的作战中,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

他转战几千里,只手撑起了南明的半壁江山,一共消灭了清朝三品以上高官38名,其中满洲19名,蒙古5名,汉军旗14名。

其中在衡阳一战就消灭清廷三品以上高级将领15名,如果对于这个枯燥的数据没有什么概念,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从清军入关到桂林战役的八年时间中,南明、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三权一共才消灭清廷三品以上将领18名。

如果对于这个数据还是很模糊,那么干脆拿出最有震撼力的说法:他以一己之力杀死了两个清朝的王爷,分别是定南王和敬谨亲王尼堪,这就是李定国两蹶名王的故事。

孔有德很早就投靠了清廷,久经战阵,从北向南一路杀来,为清廷立下的功劳不亚于吴三桂。

而且孔有德也不是泛泛之辈,他做过的义子,又从那里学到了火器的用法和布阵。

但是,一旦碰到李定国,他就如同失魂落魄一样,再也没有横扫中原的气概。

多次被李定国战败后,孔有德被破防守桂林城。

李定国却没打算让他等来援兵,迅速攻破了城门。

孔有德在走投无路之时,手刃全家后,自焚而死。

尼堪的身份则更为尊贵,他是之孙,也是清初理政三王之一。

清廷为了挽回孔有德失利的败局,任命他为定远大将军。

可是,任命书是十五日发布,二十三日尼堪还在行军途中,就在衡阳被李定国伏击而死。

这也是清廷对明朝作战身亡中的级别最高的将领。

黄宗羲评价李定国的这两次战斗,不由赞叹道: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自戊午以来所未有也。

功垂成而物败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所以呵笔而问天也! 只可惜,南明亡于内斗,形势差的时候斗,形势好的时候斗,从来没有中止。

这次是孙可望担心李定国的功劳太大,影响了自己,便不断破坏大好形势。

最终,孙、李的不和导致了南明永历政权的内斗,实力大大受损。

李定国东征西讨,与永历帝失去了联系。

后来他得知皇帝逃到了缅甸,还派了兵去攻打缅甸,让他们交出皇帝。

当李定国得知永历帝已经被吴三桂勒死在昆明时,他从马上跌落下来,伤心吐出鲜血,双眼哭得流出血泪。

此时,他重病在身,自知无望,对儿子说:“宁可死在荒郊野外,也绝不降清”。

李定国在南明的表现,让我们知道了个小朝廷不仅有望风而逃的将军,不仅有沉醉在青楼的文人,还有铮铮铁骨,永不言败的好男儿。

几百年后,蔡锷起义,都以李定国为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国历史上身材最奇丽的皇后:柳敬言是哪位老婆?

导读:手垂过膝,是史料中常见的一个词,多用来描述帝王身材奇异,如蜀国昭烈“垂手下膝,顾自见出耳”(《》),“立发委地,手垂过膝”(《》),文帝“发长委地,垂手过膝”(《周书》),后燕皇帝“手垂过膝”(《晋书》)。古人认为,凡是帝王,身材总有些异相,“手垂过膝”便是异相其一。不过,“手垂过膝”并非皇帝的专利,陈朝皇后柳敬言也是这样一个人。 柳敬言是谁?柳敬言是谁的老婆? 柳敬言(531—615),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祖父柳恽官至梁朝秘书监,父亲柳偃是的女婿。之乱中,柳敬言投靠时任荆州刺史的舅舅,也就是后来的梁元帝。后来,萧绎因平乱功高,封其侄子陈顼为直阁将军、中书侍郎,并将外甥女柳敬言许配给陈顼为妻。承圣二年(553),柳敬言为陈顼生下长子。太建元年(569),陈顼当上了陈朝皇帝,是为陈宣帝,立陈叔宝为皇太子,立柳敬言为皇后。 据《陈书》记载,柳敬言不仅“美姿容”,相貌十分俊美,而且“身长七尺二寸”,拥有一副绝好身材。南朝后期,一尺相当于现在的24.5厘米,那么“七尺二寸”的柳敬言身高便有1.76米还多。容貌娇美,身材高挑,一身贵相,难怪陈顼对她一见钟情。更令人惊奇的是,柳敬言居然同前面提到的那些横空出世的帝王一样,也“手垂过膝”(《陈书》、《南史》),堪称史上一奇。在史料记载中,柳敬言是唯一一位手垂过膝的皇后。 身材好在哪里?——柳敬言是唯一一位手垂过膝的皇后 手垂过膝,给人的印象是不甘居人之下,而柳敬言却是一位性情谦和之人,她律己修身,善待他人,甚为陈宣帝敬爱。陈宣帝早年娶了一女子,称帝后将封为贵妃,对其宠爱超过皇后。对此,柳敬言非但不妒忌,反而“倾心下之”(《陈书》),甘心居于钱贵妃之下。每逢各地送来供品,柳敬言总是选最好的让给钱贵妃,自己则用一些差的。身为皇后,虽执掌后宫,但柳敬言并无争宠之事,更没有去挤兑情敌,足见其宽广胸怀。 除了谦和,柳敬言还临危不惧,危急时刻能够舍己忘我。太建十四年(582),陈宣帝驾崩,陈叔宝“哀顿俯伏”,始兴王陈叔陵趁其不备,突下黑手,“以剉药刀斫后主中项”,用切药刀朝陈叔宝脖子上乱砍,意在制造宫廷血案,夺取皇位继承权。面对突发事变,面对凶暴之徒,柳敬言“驰来救焉”,用身体和手臂护住儿子。陈叔陵穷凶极恶,“又斫(柳敬言)数下”。柳敬言虽被砍伤,陈叔宝却得以“自奋得免”(《陈书》)。 经云:“手长过膝,盖世英贤”。柳敬言是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人;生逢乱世,更是给了她施展才华的机会。陈宣帝死后,举行大丧;陈叔陵行刺不成,开始兴兵作乱;隋军也趁机逼近长江,陈朝失去了淮南大片土地。此时,陈叔宝因刀伤不能料理政事,国家危亡。内忧外患之际,柳敬言不顾伤痛,以皇太后的身份坐镇京城,担起攘外安内重任,“诛叔陵、供大行丧事、边境防守及百司众务”(《陈书》),井井有条,巾帼不让须眉。 柳敬言“美姿容,身长七尺二寸”——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对于权力,柳敬言没有太多的欲望,更没有借机揽权,只手遮天。等内乱平息了,外敌打退了,国家安定了,儿子病愈了,她立马急流勇退,将权力交还陈叔宝,“后主创愈,乃归政焉”(《陈书》)。然而,陈叔宝是一个昏聩无能且荒淫风流的天子,整日,纸醉金迷,致使朝政腐朽,怨声载道,亡国之势已成。看到国力日衰,柳敬言后悔没有教育好儿子,但事到如今,她只能在幕后加以辅助,这才使陈朝政权得以苟延残喘。 祯明三年(589),陈朝被隋军灭亡,柳敬言被俘虏至长安,后转至洛阳,并得到了和的优待。大业十一年(615),柳敬言死于洛阳。关于柳敬言的年龄,正史中说她活了八十三岁;而她的墓志铭中却说她于“大业十一年(615)春遘疾,……春秋八十有五”。相比《陈书》和《南史》,墓志铭上的记载时间更早,更准确。算起来,柳敬言比西汉皇后王政君(前70—13年)活的时间还长,她才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 值得一提的是,柳敬言的身材相貌与其丈夫陈宣帝极其相似。柳敬言“美姿容,身长七尺二寸,手垂过膝”,而陈宣帝也是“美容仪,身长八尺三寸,手垂过膝”(《陈书》)。这对帝后,男俊女美,身型匹配,且都“手垂过膝”,论相貌,论身材,论特征,这两口子是典型的夫妻相,堪称中国历代帝后的绝配。不过,早死的陈宣帝葬于南京显宁陵,而晚死的柳敬言却葬在了洛阳邙山,二人没能合葬,成为历史的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天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是哪位?三箭就能平叛乱!

天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是谁?三箭就能平叛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时的神箭手大家都知道,说他有一次出猎,看到草丛中伏着一只老虎,李广看得准,张弓搭箭,一箭将那老虎射死,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块像老虎的大石头,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李广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再射,就再也射不进石头里去了。这个故事记载在的《·李将军列传》中:“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在东周时期,也有一位将军把箭头深深地射入石中,这个人就是春秋“第一神箭手”养由基。有一次,养由基看到一块像猛兽的石头,于是一箭射出,此箭力大无比,近前一看,箭杆都射进石头中,只有箭羽露在外面。据《·西周策》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这两个典故都源自养由基,说他在距离柳树一百步放箭射击,每箭都射中柳叶的中心,百发百中。时人称颂他:双手能接四方箭,两臂能开千斤弓。 楚庄王时期,楚国的令尹斗樾椒图谋造反,当时楚庄王手下的大臣们都惊恐万分,因为这斗樾椒是个神箭手。无奈之下,楚庄王贴出悬赏榜,声称谁能平定这次叛乱,就将其封为楚国令尹。身为军营小校也还没多大名气的养由基在街头看到了这张悬赏榜,于是自告奋勇地揭了榜,来到了楚庄王的面前。楚庄王见养由基年轻,怕他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就打算出几道题考考他。这时,楚庄王看见面前有一只蜻蜓飞过,他要求养由基射落一只蜻蜓,但不能把蜻蜓射死。于是养由基张弓搭箭,一箭就将蜻蜓的翅膀射落下来。楚庄王暗暗称奇。 楚庄王带着一帮人又来到后花园。只见两个白猴子抱着柱子,爬上爬下,玩得很开心。楚庄王手下的一个将军拿箭去射它们,但猴子毫不慌张,仍旧攀援跳跃,还对着楚庄王他们做鬼脸。几个将士轮流去射,都被机灵的猴子躲过了。这时,养由基站了出来,接过弓箭,还没瞄准,那两只猴子便抱着树发起抖来,且惊恐万分、绝望至极地哀叫嚎哭。养由基一箭射去,两只猴子同时从树上栽了下来。白猴子是灵物,连动物都知晓养由基的射箭本领,看来这个揭榜的小伙子有两把刷子。这一下,楚庄王放心了,便派养由基去和斗樾椒。 养由基来到清河桥头,向对方喊话道:“反贼,你一向自夸箭术高超,咱们来比试比试吧!”斗樾椒见养由基是个,轻蔑地嘲笑道:“你是谁家的小毛孩?恐怕乳臭都还没干吧,敢到爷爷面前来逞能?”养由基笑着说:“我是养由基,今天特意来取你的狗命!”斗樾椒哈哈大笑:“你这无名小辈,怕是活得不耐烦了,来送死的吧?”养由基说:“你别小瞧人!咱们可立于桥堵之上,各射三箭,死生听命!”斗越椒欺对方无名,说:“你要与我比箭,须让我先射三箭!”养由基说:“莫说三箭,就射百箭,我也不怕你,躲闪的不算好汉!”于是各约住后队,分立于桥堵之南北。 斗越椒挽弓先发一箭,恨不得将养由基连头带脑射下河去,谁知“忙者不会,会者不忙”,养由基见箭飞来,将弓梢一拨,那箭早落在水中。斗越椒又将第二箭搭上弓弦,觑得亲切,嗖地发来。养由基将身一蹲,那枝箭从头而过。斗越椒叫道:“说了不许躲闪,你如何蹲身躲箭?非大丈夫也!”养由基答:“你还有一箭,吾今不躲,你若这箭不中,须还我射来!”斗越椒便又取下一箭,端端正正地射去,叫声:“著了!”养由基两脚站定,丝毫不动,箭到之时,张开大口,正好将箭镞咬住。 轮到养由基射箭。斗樾椒脸色刷白,左闪右躲。养由基不觉好笑,“反贼,我还在试弓哩!看把你吓的!”话音未落,一箭飞速而来,这箭直贯其脑,对方栽倒在地,腿蹬了两下,死了。好一个斗越椒,做了楚国令尹数年,今日竟死于无名小校养由基的一箭之下。楚庄王趁机掩杀,终于平定了叛乱。从此后,楚国人都称养由基为“养一箭”。意思是不消第二箭也。楚庄王要封养由基做令尹,可是养由基不愿做官,将令尹让给了贤明正直的孙叔敖。 楚庄王死后,其子楚共王继位,继续和晋国争霸天下。在鄢陵之战中,晋国大将魏锜暗箭射中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大怒,急唤神箭将军养由基速来救驾,赐两支箭给养由基,对他说:“射寡人者,是一个穿绿袍圈脸胡子的人。将军为寡人报仇!”养由基飞车赶入晋阵,正撞见绿袍虬髯者,知是魏锜。大骂:“匹夫有何本事,怎敢射伤吾主?”魏锜方欲答话,养由基箭矢已到,正射中魏锜项下,伏于弓衣而死。晋国将军栾书赶快引军夺回魏锜的尸体。养由基余下一箭,回来还给楚共王,说:“仗大王威灵,已射杀绿袍虬髯将矣!”楚共王大喜,解下自己的锦袍亲自披在养由基身上,又赐给他狼牙箭百枝。正抽谓“万人丛里诛名将,一矢成功奏凯还”。 楚共王死后,吴国趁楚国治丧,前来攻打,养由基抽箭控弦,立于阵前,追者全部被他射杀而死,晋兵皆踟蹰惊恐,不敢逼近。养由基,真乃天下第一神箭手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