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准噶尔汗国最后的游牧帝国,与清朝交战六十多年

时间:2025-03-15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强大帝国,他们往往有一个特点,“其兴也勃,其亡也速”,如风一般掠过。

17世纪末,在中国西北地区,世界历史上最后一个游牧帝国崛起,他们称霸中亚,抗衡俄罗斯帝国,与交战近百年,并多次取得胜利。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帝国呢? 这个游牧帝国就是称霸中亚的准噶尔汗国!事情还得从中期说起,蒙古瓦剌部首领死后,势力衰落,被迫西迁。

到16世纪末,瓦剌部(此时被称为卫拉特)逐渐分为四部,即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

因长期的征战,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流域,和硕特部迁到了青藏高原。

而准噶尔部势力最为强大,到1670年,准噶尔部首领僧格被杀,其弟噶尔丹还俗,成为新的首领。

噶尔丹采取“”的策略,先扫平天山以北地区,然后建立汗国,称博硕克图汗。

接下来,噶尔丹又把目标对准天山南部,于1680年(即十九年)占领南疆。

此后噶尔丹又向中亚进军,控制了哈萨克草原。

之后噶尔丹将目光转向东方,对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地区)诸部用兵。

喀尔喀蒙古诸部无法抵御噶尔丹,于是向清朝的康熙帝求援。

1690年,噶尔丹亲率大军杀进入内蒙古地区,康熙帝御驾亲征,双方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

清朝虽然获胜,但损失也很大,康熙帝的舅舅佟国纲战死。

之后,康熙帝又两次亲征准噶尔部,众叛亲离的噶尔丹自杀。

噶尔丹虽死,但准噶尔没有灭亡,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任首领。

策妄阿拉布坦在位期间,一方面继续西征,在准噶尔的打击下,哈萨克汗国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部,均向准噶尔称臣;另一方面,他与清朝撕破脸,派军占领了西藏地区。

在与清朝交战的同时,准噶尔部与俄罗斯帝国也一直处于战争状态。

当时俄国在额尔齐斯河设置了不少军事要塞,侵占准噶尔的领地。

1715年,准噶尔与沙俄在亚梅什交战,歼灭俄军1千多人,沉重打击了俄国的侵略气焰。

不过处于多线作战的准噶尔也为此付出代价,俄军趁准噶尔与清朝交战之际,还是侵占了不少领土。

策妄阿拉布坦死后,他的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此时的准噶尔汗国依然强大,噶尔丹策零多次打败清军。

无奈之下,帝与准噶尔议和,双方以以漠北杭爱山为界,以东属清,以西属准噶尔。

游牧帝国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们必须有一位强大的首领,随着噶尔丹策零的死,准噶尔走向了衰落。

1745年,噶尔丹策零病死,汗国陷入争权夺位的内乱之中,清朝帝看到了机会,再次对准噶尔用兵,于1755年活捉准噶尔汗达瓦齐,强盛一时、称霸中亚的准噶尔汗国至此灭亡。

随机文章隋恭帝杨侑简介,被逼退位死因不明的傀儡皇帝死亡率最高的极限洞穴潜水,美国洞穴一年死25人黑化版的白雪公主,联合王子让生母穿烧红铁鞋跳舞致死吸粪车为什么会爆炸,广西吸粪车爆炸/操作不当引起爆炸野生壁虎有毒吗会咬人吗,壁虎不咬人/毒性也没有到毒死人的地步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韩德让和萧太后奸情:史上最冏的“君臣之恋”

翻开中国历史,不乏的“君臣之恋”。但君臣恋情中最冏的一例当数大辽萧与重臣韩德让的“相许终身”,为此竟残暴地“杀人妻、夺其夫”。 萧太后史称承天太后,名绰,小名燕燕,系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皇后,之母,主持辽国朝政四十载。从小就聪明伶俐,办事利索,对任何事情都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一些琐碎的小事上也不例外,这种举动深深赢得了她的父亲萧思温的宠爱。她被人称为“细娘”,应该是一个气度非凡的绝色美女。在我们看过的不少影视作品中,萧太后往往被刻画成一个式的形象、大宋及最强劲的敌手。网络配图 历史上真实的萧太后三十岁即丧夫守寡。公元982年,一向羸弱多病的景宗在焦山行宫(今山西大同)撒手归西,萧绰年仅十二岁的儿子即位,是为圣宗。萧绰便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 萧绰的少年时代主要是在燕京(今北京)度过的,因而在她情窦初开之际的梦中情郎,大概兼具契丹人的血性与汉人的儒雅。而英武又不失儒雅的汉人韩德让正具备这个特征。据曾出使大辽的宋人路振所著《乘轺录》记述,萧绰幼时曾许配于韩德让,而且已谈及婚嫁。韩德让,大臣。即耶律隆运,匡嗣子。初侍景宗,以勤谨著称,累迁上京皇城使,代其父为上京留守。所以,这韩德让应该是萧绰的初恋情郎。后萧思温拥立辽景宗登基,景宗为报恩选时年十六岁的萧绰入宫为贵妃,三个月后便册封为皇后。从此,萧绰步入辽国的政治舞台,一对的情侣就这样被拆散了。 年轻守寡的萧绰,并未忘掉与韩德让的那段往昔情缘,面对称制之初的内忧外患,她需要寻找自身感情上的安抚与寄托,便在景宗的葬礼上就开始向韩德让,表示“愿谐旧好”,相许终身。之后,两人开始暗中往来。但韩德让已有妻室,萧绰便狠心地横刀夺爱,暗中使人鸠杀(另有说是缢杀)韩德让之妻。从此与韩德让“入居帐中,同卧起如夫妻,共案而食。”形影不离地过起同居生活,上演了一出缠绵悱恻的君臣之恋。按照契丹的风俗,这也无可非议。网络配图 由此,萧绰不仅有了情感上的寄托,也找到了稳固政权的“靠山”。圣宗即位后,萧绰临朝称制,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则是。《》上说萧绰泣曰:“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当时诸王宗室200余人拥兵握政,个个,欲取萧绰孤儿寡母而代之。于是,萧绰笼络在感情上向着自己的韩德让,而韩德让时任南院枢密使,握有军权。萧绰命韩德让“总宿卫事”,担任辽国中央警卫局的“一把手”,全面负责皇室的保安。与此同时,萧绰又让自己的侄女婿、南院大王耶律斜轸节制诸军。根据韩德让“随机应变,夺其兵权”的策略,萧绰命令“诸王归策,不得私相燕会”,将他们软禁,难以相互串通。借助韩德让、耶律斜轸的力量,萧绰很快稳住阵脚,控制了局面,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势力集团。因而萧绰许身韩德让,既是重续旧情,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桩政治联姻。 公元988年9月,萧绰大胆决定把自己与韩德让的恋情公诸天下。她在韩德让的帐中大宴群臣,实际上是变相宣布他们的关系。此后,萧绰与韩德让时常是“偶坐”(《宋会要辑稿》)处理朝政、接见使者。公元999年韩德让兼南北枢密使、大丞相,总揽辽国军政大权。1004年萧绰赐韩德让姓耶律,特许他设置只有辽朝天子才拥有的百人护卫,辽圣宗“见则尽敬,至父事之”。不久,萧绰又下诏韩德让“出宫籍,隶横帐季父房后”,赐名耶律隆运。韩德让也不负萧绰厚望,为辽政权的巩固与辽邦的“中兴”立下殊功。萧绰评价他“进贤辅国,真大臣之职!”网络配图 韩德让的历史评价: 他是辽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对圣宗前期的施政,如改革制度、改善契丹族和的关系,以及维护辽宋盟约等,他都起了重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清朝最有才能的皇后孝庄文皇后的很大贡献

最有才能的皇后:文皇后(太宗)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孝庄身历四朝,辅佐两代幼主,在纷繁复杂得清初政治格局下,为爱新觉罗世族统治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位皇后(太祖)姐姐。在众多的后妃中,声名最为显赫的莫过于叶赫纳喇・孟古姐姐了。综观整个太祖一朝,只有她一个人拥有皇后的正式称号。 叶赫纳喇氏孟古姐姐能获得如此殊荣,要归功于她的儿子,正因她所生的这唯一贵子后来荣登汗位并成为大清国,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孟古姐姐以初谥孝慈武皇后,后改谥孝慈高皇后,尽享了270多年的供祀香火,正所谓真是母以子贵。 孟古姐姐与努尔哈赤的姻缘,说起来极富传奇色彩。十年(1582),尚未建功立业的努尔哈赤来到叶赫,经过一番攀谈,杨吉冲是发现努尔哈赤胆略过人、相貌非常,于是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一是为自己增加个战略伙伴,二是为自己心爱的女儿找个应有的归宿。 他对努尔哈赤说:“我有两个女儿,待小女儿长大成人,希望能与你结成,让她为你端茶倒水朝夕侍奉,是我平生最大的心愿。”努尔哈赤顺势说:“既然同我缔结姻盟,为什么不把年长的女儿配我为妻呢?”杨吉冲解释说:“不是我舍不得大女儿,你不是一般的人,恐怕大女儿福薄配不上你。小女姿色端丽无双,品质高尚,而且见识不凡,是你的佳偶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努尔哈赤听了非常高兴,因为若能与强大的叶赫部联姻,那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当即回答道,不用等孟古姐姐长大,岳父大人若有意联姻,他可以立即就娶杨吉冲的大女儿。杨吉冲郑重地告诉努尔哈赤,他并不是为了推诿而不把长女嫁给她,实在是自己品貌出众的小女儿才配得上他,是他未来的佳偶,希望他能耐心地等待。 听了岳父这番,努尔哈赤欣然从命。杨吉冲对其十分器重,不但赠送了马匹甲胄,还亲自派兵把女婿护送还家。说来也是真巧,孟古姐姐的名字menggun满语意思是“银子”,而努尔哈赤的姓氏aisin gioro(爱新觉罗)意思是黄氏,也许这就是天意。 最有才能的皇后:清朝孝庄文皇后(太宗)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孝庄太后身历四朝,辅佐两代幼主,在纷繁复杂得清初政治格局下,为爱新觉罗世族统治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孝庄皇后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的一个显赫家庭。在明末东北各族各部的混战中,她作为政治联姻的纽带嫁给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侧福晋,时年十三岁。 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渐卷入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的漩涡,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华,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成为清初政坛上的一个的人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孝庄文皇后一生经历清初三朝,正是由乱到治的关键历史时期。她全力辅佐皇帝,对调和清宫内部矛盾和斗争,稳定清初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后世称之为“清代国母”。 候选人中,既有的女儿,又有遏必隆的女儿,选谁为皇后必然会导致皇后所在家族力量的壮大,当时,鳌拜的狂妄已经日益暴露出来,洞察力极强的孝庄文皇后当然不会没有察觉,因此,鳌拜的女儿被第一个从名单中去除。遏必隆是一个两边倒的人物,哪一方强大,他就倾向于那一方,对待遏必隆既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遏必隆的女儿可以进宫为妃,但不可以为后。 事实证明,孝庄文皇后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在与鳌拜的斗争中,索家立下了。虽然老索尼中途去世,但是他的二儿子,也就是的叔父--,在这次斗争中帮助皇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孝诚仁皇后也因此受到了的宠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