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南北朝时期齐国第三位帝王高演登基前后

时间:2025-03-22来源:网络作者:小白
(535年―561年11月23日),即齐肃宗,时期齐国第三位皇帝。

名演,字延安,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景县南),齐高祖神武帝的第六子,齐世宗文襄帝、齐显祖文宣帝、齐世祖武成帝为其同母兄弟。

他自幼英俊过人,很早就有成大器的气量。

武明皇十分喜爱和看重他。

他发动政变,废侄子,自立为帝,改元为皇建。

即位后,进行改革,注意民生问题,释放奴隶,大力屯田,广设粮仓,有效解决粮食危机,同时依法量刑,大力宣传汉文化。

政治清明,广收人才,礼贤下士,孝敬母亲。

在位时间虽仅一年,但作为较多,死时传位于其弟高湛。

高演去世,时年二十七岁。

葬于文靖陵,谥号孝昭皇帝,庙号肃宗。

网络配图早年经历高演幼时才智超群,很早就有能成大事的器量,其母武明皇后娄昭君早就宠爱看重他。

东魏元象元年(538年),封常山郡公。

高演长于政术,善于理解事情的细节;天保朝起开始参预朝政,政治经验逐渐成熟丰富,眼见次兄文宣帝沉湎酒色,大臣趋炎附势,惟高演满脸忧愁,不时直谏。

天保元年(550年),晋升爵位为常山王。

天保五年(554年),授任并省尚书令。

高演善于决断,擅长文辞义理,并省内的人都害怕并服从他。

天保七年(556年),高演跟随文宣帝高洋返回邺城。

文宣帝认为尚书上奏政事,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命令高演和朝中大臣先讨论确定是非,然后陈述奏上。

高演擅长执政的方法,分析判断都合乎道理,文宣帝赞叹器重他。

天保八年(557年),转任司空、录尚书事。

天保九年(558年),授任大司马,仍任录尚书事。

劝君戒乐当时文宣帝沉溺于游乐宴饮,高演忧伤气愤流露在表情上,文宣帝觉察到,对高演说:“有你在处理国事,我为什么不放纵行乐?”高演只是哭泣拜倒在地上,始终不说话。

文宣帝也十分悲伤,把酒杯推到地下说:“你这样嫌弃我,自今以后再有敢进酒的人,我就斩了他!”于是取来所用的酒杯全都砸坏丢弃,但是后来高洋更加沉湎于游乐宴饮,有时到各皇亲国戚家比武搏击,不分贵贱。

只是高演一到,里里外外都静了下来。

高演又秘密撰写条例,将要进谏,他的朋友王晞认为不可。

高演没有听从,借机会竭力劝说,于是文宣帝大怒。

网络配图高演的王妃本来是魏朝宗室,文宣帝想要高演离开她,私下为高演广泛寻求美好的女子,希望转移高演对元氏的宠爱。

高演虽然接受旨意接纳,但和元氏的感情更加深厚。

高演的性格十分严厉,尚书郎中分析判断有失误,就加以鞭打,令史干了不法的事,就刑讯追究。

文宣帝就让高演站在面前,用刀头上的环抵住高演的肋部。

召来被高演惩罚的人,用刀子逼着,要求说出高演的不是,全都没什么可说的,才被放了出来。

从此不许鞭打郎中。

后来文宣帝赐给高演魏时的宫女,醒来后忘了此事,说是高演擅自带走的,于是用刀头上的环乱打一气,高演因此受伤。

皇太后日夜哭泣,文宣帝不知怎么办才好。

在这之前囚禁了高演的朋友王晞,就放了他,让他侍奉高演。

高演一个多月渐渐康复,不敢再进谏。

政变登基天保十年(559年),文宣帝去世,高演住在宫中料理丧事,文宣帝的太子高殷继位,授任高演为太傅、录尚书,朝中政事都由高演决断。

其兄文宣帝临终时,表示必要时皇位可以相让,唯不可伤害高殷。

一个多月后,高演就住到藩王的住宅,从此高殷的诏书命令不再由高演决断。

乾明元年(560年),高演跟随高殷到邺城,住在领军府。

当时杨愔、燕子献、可朱浑天和、宋钦道、郑子默等人因高演威望已经很高,心里害怕权力受到威胁,请求高殷任命高演为太师、司州牧、录尚书事;长广王高湛为大司马、录并省尚书事,解除京畿大都督之职。

高演因自己是高殷的叔叔而被猜疑排斥,于是和高湛相约打猎,在野地里设下计谋。

网络配图乾明元年(560年)三月二十三日,高演刚刚到官署,早上从领军府出发,等到了官署,朝中官员都会集在一起。

坐好后,酒喝了几巡,在座位上将尚书令杨愔、右仆射燕子献、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等抓了起来。

高演穿着军服和平原王段韶、平秦王高归彦、领军刘洪徽从云龙门进入宫中,在中书省前遇到散骑常侍郑子默,又将他抓了起来,在御府内一起杀了。

高演来到东阁门,都督成休宁拔出刀呵斥高演。

高演命令高归彦说服他,成休宁高声大叫不肯听从。

高归彦当时已是领军,向来被士兵敬服,一声令下,兵士们全部扔下了武器,休宁叹息着走到一边。

高演来到昭阳殿,皇帝高殷、太皇太后娄昭君、皇太后都出来坐在御座上。

高演呈奏杨愔等人的罪状,为擅自杀了他们请求处罚。

当时庭院中和两边的走廊下卫士两千多人都身披铠甲等待高殷的命令,武卫娥永乐武力超群,又受过文宣帝的优待,准备随时为高殷效力。

高殷本来口吃,加上事出突然不知说什么。

太皇太后娄昭君又对皇太后李祖娥发誓,说高演没有异心,只是去掉威胁罢了。

高归彦下令卫士解除戒备,娥永乐才将刀放入鞘中哭泣。

高演于是命令高归彦带领侍卫的士兵去华林园,派京畿的军队入宫守住门阁,在华林园里杀了娥永乐。

高殷被迫下诏任命高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相府僚属都晋升职位一等。

高演不久到晋阳,高殷下诏军队和国家大事都由他来决断。

乾明元年(560年)八月初三,太皇太后令废皇帝高殷为济南王,令食一郡,出居别宫。

同日高演在晋阳宣德殿登基,大赦天下,改元皇建。

下诏复尊太皇太后娄昭君为皇太后,皇太后李祖娥称文宣皇后,宫殿称为昭信宫。

高演继位后,文治武功兼盛,颇留心于政事,积极寻求及任用贤能为朝廷效力,政治清明。

并亲征北讨库莫奚,出长城,虏亡遁,分兵致讨,大获牛马。

事母至孝,友爱诸弟。

即位第二年,高演坠马,伤到肋骨。

之前高演封废帝高殷为济南王,并约定不杀害他,但后来违反了约定。

娄太后探病,再三问高殷的所在,高演不应,太后知道高殷已被害,发怒。

临终前悔过,叩头求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酷吏张汤 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御史大夫张汤因何而死

酷吏张汤:酷吏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也是其牺牲品,用酷吏,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之威;杀酷吏,也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而张汤就是其中十分出名的酷吏之一。那么张汤又是因何而死呢? 张汤的失败,最致命的原因在于他的两面性格,为法过酷,结怨太多,最后被武帝抛弃。公元前115年,武帝元鼎二年,由于盐铁收归中央政府独占,极大损害了同姓诸侯国的利益,再加上以前的个人恩怨,赵王刘彭祖率先指控张汤与其下属鲁谒居合谋诡计危害国家。鲁谒居是张汤的心腹手下,曾故意炮制冤案以陷害张汤的旧怨御史李文。鲁谒居因赵王上告被关入狱中不久病死。被连累的鲁谒居的弟弟认为张汤见死不救,于是在牢里揭露了其兄与张汤违法挟私寻仇的黑幕。武帝特命廷尉减宣调查李文案,而同为酷吏的减宣恰也是张汤的老对头,欲借此案置张汤于死地,便私下秘密行动罗织大罪。正在这危机时刻,有贼偷盗了汉文帝陵园的下葬钱,依惯例,丞相庄青翟与张汤相约一同向武帝谢罪。张汤临时变卦,单方面推卸责任,准备先弹劾庄青翟,将罪名全归于丞相。而丞相府的三位长吏朱买臣(“覆水难收”的主角)、王朝、边通也都与张汤结有深怨,三人得知张汤计划后,一起联名先发制人,替丞相声辩无罪的同时,告发了张汤平日的种种非法行径,将前后数件事一一联系。武帝暴怒,认定张汤内心险诈一惯欺君,便不由分说,派使者带着罪名簿以八项大罪痛责张汤。 “天子果以汤怀诈面欺,使使八辈簿责汤。汤具自道无此,不服。於是上使赵禹责汤。禹至,让汤曰:“君何不知分也。君所治夷灭者几何人矣?今人言君皆有状,天子重致君狱,欲令君自为计,何多以对簿为?”汤乃为书谢曰:“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然谋陷汤罪者,三长史也。”遂自杀。汤死,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皆所得奉赐,无他业。昆弟诸子欲厚葬汤,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葬乎!”载以牛车,有棺无椁。天子闻之,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乃尽案诛三长史。丞相青翟自杀。上惜汤。稍迁其子安世。” 武帝还派出当年与张汤情同兄弟的酷吏赵禹来质问他。张汤见了好友,自以为事情终有转机,正准备长篇解释,却被赵禹当头痛斥:“今天你觉得自己冤枉了,当年被你杀的那么多人就不冤枉吗?现在别人告你都是有真凭实据的,皇上关你到牢里,就是希望你自我了断,为什么还要争辩呢?”(这与成语“请君入瓮”有神似之处)这么一折腾,张汤终于清醒了,回想自己昔日所作所为,再以自己对武帝的了解,尽管不甘心,但是非死不可了。在诸侯、部属、酷吏、同僚上下内外四面八方的夹击下,皇帝也抛弃了他。张汤自杀了,面对下葬事宜,张母之所以正气懔然地说了些我们不能理解的怪话,我想大概是因为在她眼中儿子一贯是清廉正气尽心为公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秦军: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以及统一后秦国的军队

秦军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以及统一后的军队。秦军是当时强大的铁军,横扫六国,北击匈奴,南攻蛮族,一统江山。为中国的统一做出巨大贡献。 秦军时期著名将领有:,,等为秦国统一和保卫疆土立下了。 秦统一六国后秦军的来源已经不再是秦人、巴蜀人、西楚人构成,而是由原七国的兵力构成。据《·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将王翦在率领六十万大军伐灭楚国,“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之后,随即“因南征百越之君”。 从动用兵力的规模来看,这次南征百越,应该是一场相当重大的战役,宋人谓之曰“盖空国而战也”。《卷七·本纪第七》:“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在十年内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主要有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有一批运筹帷幄、勇冠三军的善战之将。秦帝国建立后,始皇选拔大批将领充任全国各级官吏,建立由边防军、京师军和地方军构成的军事体系。他希望依靠强大的武力威镇天下,以使江山永固,帝位恒传。 始皇死,迫令蒙恬、兄弟自杀,王翦、王贲父子也相继病卒。秦之名将唯剩王贲之子王离、李由、杨熊等人。当时,王离率军二十万正与匈奴对峙。 本非军事将领,而是一个税官。当部下周章进攻至戏时,章邯,率七十万骊山刑徒东击义军。章邯斩周章于渑池,逐陈胜于陈郡。 秦将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六国贵族纷纷起兵复国。、项羽叔侄起兵于吴,闻陈胜死,复立孙心为楚王,仍称怀王。项梁派兵与章邯大战于雍丘,大破秦军。至此,由骊山刑徒组成的这支秦军基本消失。秦二世命各地秦军支援章邯,章邯率此劲旅大败楚军于定陶,项梁败死。 章邯见楚地已平,于是率近三十万秦军渡过黄河以攻赵、燕。同时,王离率二十万边防军南下。两支秦军大破赵军于邯郸,围赵王歇于巨鹿。 赵王歇告急于楚怀王。怀王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率五万楚军救赵。宋义率军滞留于漳水之南,无意进取。时已冬初,大雨竟日,士卒饥寒。项羽斩杀宋义,率军渡过漳水,,与秦军大战于巨鹿。楚军猛攻王离,,喊声震天。当时,来救赵的义军十几支,均作壁上观,见楚军之威,无不惊惧。项羽大破王离,斩秦军二十余万。章邯率秦军残部二十余万退往洹水。诸侯皆归附项羽,项羽号称诸侯上将军。时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初。 王离败亡后,秦二世多次派人责备章邯,章邯恐惧,派长史去咸阳陈述军情,留司马欣三日,不让其见驾,并准备杀司马欣。司马欣逃回后,章邯深感绝望。 项羽命赵将申阳率军攻克荥阳、洛阳,阻断章邯西退之路。然后于是年七月,大败章邯,章邯遂降楚。项羽立章邯为雍王,长史欣为上将军,使率秦军为前导,向西进军。次年十一月,项羽的大军过洛阳,驻扎于新安城南。 秦军向来傲慢,不少人身经百战,曾参加过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对征服的地区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诸侯吏卒多受其害。秦军既降,诸侯吏卒乘胜侮辱之,秦军将士多怨,窃窃私语道:“章邯欺骗我们投降,今能入关破秦尚可,如果失利,他们必挟我们东走,秦必尽诛我们父母妻子。”项羽及其部将闻此,以为秦降卒入关必然哗变。于是,项羽除留章邯、长史欣、都尉翳三人外,将二十万秦军将士皆坑杀。 随机文章隋文帝杨坚都有哪些政治举措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室将变得多热,90年上升7度(持续升温将面临末日)喜马拉雅山脉红雪之谜,仿佛山脉哭泣流下的血泪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造价,4000万美元一枚(与民兵3相当)盘点人类不能承受的真相,国家隐瞒的超能力者被收纳进秘密部门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标签:
>推荐阅读 >特别推荐 >火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