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被杀,的卞夫人听说后为何会情自不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弘农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弘农杨氏代表人物杨彪忠于汉室,处处跟曹操作对。
曹操一怒之下,把杨彪抓了起来。
等曹操抓了杨彪之后,才发现自己捅了马蜂窝。
们纷纷组团要求曹操放了杨彪,在和等人的压力之下,曹操不得不放了杨彪。
曹操本来想杀了杨彪,后来却只能放了杨彪。
曹操很郁闷,但是无可奈何。
曹操抓杨彪又放杨彪的事情发生之后,曹家和杨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曹操这个人,有一个长处,就是特别能隐忍。
曹操那么能忍,也是吃过大亏之后得出的血的教训。
当年曹操杀了名士边让,引发了兖州叛乱,差点被和打成了。
有了杀边让的教训之后,曹操要杀名士,总是小心翼翼,总是要找一个非常理直气壮的借口。
比如曹操杀杨彪的儿子杨修,就找了一个违反军纪的借口。
曹操杀杨修的原因,按照国家级正史《.杨修传》的记载是因为那句“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
” 在我看来,曹操杀杨修,一是因为他是杨彪的儿子,二是因为他是的心腹,三是因为他的大嘴巴口无遮拦。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反正就是曹操把杨修宰了。
杨修是当时名士,他的名气太大了,曹操杀了杨修之后,必须想办法平息舆论。
曹操一方面亲自出马安慰杨彪,一方面派出他的老婆卞夫人安慰杨修的母亲。

卞夫人安慰袁夫人,产生了一篇千古名文《与杨太尉夫人书》。
卞夫人在这封写给袁夫人的信中,态度十分谦恭,开头就是“卞顿首”。
要说当时的卞夫人,是堂堂的丞相夫人,堂堂的魏王正妃。
她的地位,比前任太尉夫人袁氏高了许多。
卞夫人用词能够如此谦恭,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袁氏的娘家四世三公,她的婆家弘农杨氏也是四世三公。
这两个家族虽然靠边站了,但是影响力依然十分巨大。
卞夫人给袁夫人做工作,主要是为了消除曹操杀杨修的恶劣影响,所以她不得不用“顿首”那样的谦恭词汇。
卞夫人在给袁夫人的书信中,首先对杨修的才华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她说:“贵门不遗,贤郎辅位,每感笃念,情在凝至。
贤郎盛德熙妙,有盖世文才,阖门钦敬,宝用无已。
”把这段翻译一下,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说清:“你儿子杨修太有才了。
” 杨修有才吗?确实有,但是要跟卞夫人的儿子曹植比,还是差很远。
我反正是只听说过曹子建,没听说过才高八斗的说法。
卞夫人自己的儿子那么有才,肯定没必要对杨修“阖门钦敬”。
这段话,其实就是客气话,卞夫人能把客气话说得那么清新脱俗。
由此可见,卞夫人能成为曹操最爱的女人,靠的不仅仅是美貌,而是美貌加才华。
卞夫人把杨修夸了一顿之后,接下来该说正事,给曹操杀杨修洗白了。

她说:“方今骚扰,戎马屡动,主簿股肱近臣征伐之计,事须敬咨,官立金鼓之节,而闻命违制,明公性急忿然,在外辄行军法。
”把这段翻译一下,也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杨修是犯了军法,死的不冤。
” 卞夫人接下来又说:“卞姓当时亦所不知,闻之心肝涂地,惊愕断绝,悼痛酷楚,情自不胜。
夫人多容,即见垂恕,故送衣服一笼,文绢百匹,房子官锦百斤,私所乘香车一乘,牛一头,诚知微细,以达往意,望为承纳。
” 卞夫人这段话,其实就是典型的打一巴掌揉一揉。
她的意思就是说:“杨修确实有才华,但是他犯了军法,所以他被杀了不冤。
我听说杨修被杀了,我也很伤心。
我把我的香车送给你,再送你一些钱物作为精神损害赔偿金。
生活还得继续,我希望袁夫人,不要伤心过度。
” 卞夫人这篇文章,通篇就是外交辞令。
“闻之心肝涂地,惊愕断绝,悼痛酷楚,情自不胜”之类的话,其实都是套话。
这篇文章把外交辞令用的滴水不漏,是官样文章的典范,所以它被收录在《古文苑》里,一直流传至今。
卞夫人能有如此官样文章传世,说明她确实睿智沉稳。
至于杨修嘛,他在历史上就是那种聪明又嚣张的形象,跟《机密》里形象倒也十分相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解析:刘备生命中最爱的一个女人是甘夫人?
八月与甘皇后合葬于惠陵,至此,刘备心中的最爱昭然若揭,也好,也好,都没有享受这一特殊待遇。 谁是刘备最爱的女人? 刘备人生的一大特点就是丢东西,不仅丢的东西种类很多,而且一样东西可以重复丢很多次。作为枭雄,他丢过徐州、荆州等好几块地盘;作为兄长,他丢过、两个最好的兄弟;作为丈夫,他丢过三个妻子。如果问领袖中,谁的命运最坎坷,无疑就是刘备。不过话说回来,刘备虽然丢过很多妻子,但一辈子的桃花运也不差。其中后来被封为皇后的甘夫人,还是是三国时代着名的美女之一,也是刘备众多夫人中最美的一个。 (公元188-2O9年),生于微贱的家庭,幼小的时候乡里会看相的说:“这个女孩子此后贵不可限,当位极宫掖。”等她长大后体貌与一般女子不同。而她的丈夫刘备在年轻的时候,即被人看出克妻,后来他在老家果然“数丧嫡室”。刘备起兵后,于沛城娶甘氏为夫人。对于甘夫人的美貌,史书上还有细致的记载,“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先主召入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这句话大概介绍了一个情况,甘夫人的皮肤像玉一样白,恰好刘备得到一个三尺高的白玉人,晚上就在月光下,把甘夫人脱的不着一缕,和玉人放在一起看哪个更白。刘备把美人当作玉人,玉人当作美人,迷恋不已,自己还常说:“玉之所贵,比德君子。况且雕凿为人形,而难道可以不玩么?”网络配图 刘备白天与谋臣谈论军国大事,夜里就抱着甘夫人玩弄那个玉人,甘夫人与玉人洁白温润没有二致,看见的人都分不清哪一个是甘夫人哪一个是玉人。嬖宠者不仅仅妒忌于甘后,也妒忌那个玉人。甘夫人常想将玉人毁去,她对刘备说:“以前子罕不以玉为宝,春秋上赞美他。现在吴魏未灭,怎么能玩物丧志呢?凡是淫惑生疑的东西,不要再拿进来。”刘备听从了甘夫人的话,撤下玉人再也不玩了,取嬖者见没有机会可趁都退靠后了。当时的君子议论以为甘夫人是位神智清醒的夫人,即“神智妇人”。 甘夫人娴淑端庄,识大体,就连都很尊重她,但是甘夫人却被刘备“抛弃”过两次。刘备从手里接管了徐州之后,用、陈登为辅佐。自接邻的扬州起兵与刘备争夺徐州。建安元年袭取徐州的治所下邳,守将张飞嗜酒误事,刘备的家眷都陷落在城里。刘备溃退到广陵收集败兵散卒,以图后举。糜竺与陈登辗转找到了刘备,糜竺原来是一个商人,家产十分丰厚。糜竺在广陵遇到刘备,刘备问及自己的家眷,糜竺说还在下邳城里。刘备丢了城池失去了甘夫人,弄得两手空空,无奈只有叹息一番。 糜竺有一个年已及笄的妹妹,长得很美艳。为了安慰刘备,他便将妹妹送给了刘备,并将家产倾囊而出充作军资。刘备正是穷困潦倒的时候,好像天下掉下一个馅饼,不仅使危军复振,而且还得到一个美女相伴。他写信给吕布请他送还家眷,互释嫌疑。吕布只是为了得到徐州的地盘,与刘备本来没有什么个人恩怨,便了得做个人情,将家眷送还了刘备,并且还格外开恩让没有地方安身的刘备驻扎在徐州的小沛。甘夫人回来后,却发现刘备战场失意情场得意,又娶了一个小妾。不过她没有表现出不快的神情,古代男子本来是很平常的。甘夫人与糜夫人相见后寒暄了一番,然后暗中彼此偷偷打量对方,再将自己与对方做了一番比较。不过这是妻妾心中的小波澜,外人不得而知。吕布归还了甘夫人,但是刘备与吕布已经互生嫌怨。建安三年春,吕布派人去河内买马,半路上被刘备将马匹都抢走了,吕布正好没有借口,便遣部将高顺、率兵攻打小沛。刘备知道自己的力量不支,飞书向许都的求救。曹操立刻派遣领兵往援小沛。 夏侯惇来到小沛还没来得及安营,被高顺部下的锐骑冲得四散,急得他脚忙手乱。夏侯惇左目中了一箭,鲜血直流,多亏亲兵救护才逃出险境。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前来接应夏侯惇,刘备正与高顺相遇,不料被张辽袭击背后,刘备全军陷落。他前后都没有了去路,不得已跑往梁地。小沛里只有孙干、糜竺等几个文士,甘糜二位夫人被吕布劫去。看来当刘备的老婆真是不容易,三天两头被人家抢走。刘备跑到了梁地,正仓皇穷蹙的时候,曹操亲自督兵前来救他。救刘备是假,夺取地盘是真。曹军首先攻下了彭城,并将彭城的守兵平民全部杀戮一空,然后再引军进攻下邳。吕布作战失利,听信妻子的话,又怀疑属下的谋士将领,导致将士离心,被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出卖给曹操。这样刘备又找回了妻妾甘糜二位夫人。网络配图 甘夫人第三次遇险是在前。建安五年曹操打败了刘备,甘糜二位夫人再一次被抢走,关羽也被擒。后来关羽听说了刘备流落到那里,遂带着二位夫人离开曹操回到刘备的身边。不过幼子阿斗在乱兵中窜匿西入汉中,被人贩子所卖。到了建安十六年,扶风人刘括避乱来到汉中,买到了阿斗。这时阿斗不知已经被卖了几次,估计是太傻的缘故,谁也不愿意养活他。刘括给他娶了媳妇,还生下一个儿子。起初阿斗与刘备失去联系时,还记得父亲叫玄德。邻居简雍后来依附了刘备,并告诉他阿斗的下落。于是刘备遣简雍到汉中寻找阿斗,知道后给阿斗洗了个澡送还给了刘备。 这件事鱼豢的《魏略》有记载,但不知是否可信,裴松之虽然对《魏略》作了辩驳,但鱼豢搞错的可能只是人的名字,并不能否认事情的存在,也就是说刘备还有一个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儿子。因为阿斗的生母甘夫人并不是第一个正室,在她之前刘备还死了几个夫人。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葬于南郡(今湖北江陵县北)。公元222年,追溢“皇思夫人”,迁葬于蜀。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死于白帝城,追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八月刘备与甘皇后合葬于惠陵,至此,刘备心中的最爱昭然若揭,糜夫人也好,孙夫人也好,都没有享受这一特殊待遇。 刘备可以放弃兄弟,可以放弃爱情,可以放弃儿子,但从来没放弃过野心,正因为此他成功了,虽然不是满分。所以,有志于的人一定要在一个时期内设定唯一的一个目标,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中,时间在哪儿,你的成就就在哪儿。 附史书中对甘夫人的记载: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临豫州,住小沛,纳以为妾。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随先主于荆州,产后主。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于当阳长坂,于时困逼,弃后及后主,赖保护,得免于难。后卒,葬于南郡。章武二年,追谥皇思夫人,迁葬于蜀,未至而先主殂。丞相诸葛亮上言:“皇思夫人履行修仁,淑慎其身。大行昔在上将,嫔妃作合,载育圣躬,大命不融。大行皇帝存时,笃义垂恩,念皇思夫人神柩在远飘飘,特遣使者奉迎。会大行皇帝崩,今皇思夫人神柩以到,又梓宫在道,园陵将成,安厝有朝。臣辄与太常臣赖恭等议,《礼记》曰:‘立爱自亲始,教民孝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不忘其亲,所由生也。《春秋》之义,母以子贵。昔高皇帝追尊太上昭灵夫人为昭灵皇后,孝和皇帝改葬其母梁贵人,尊号曰,孝愍皇帝亦改葬其母,尊号曰。今皇思夫人宜有尊号,以慰寒泉之思,辄与恭等案谥法,宜曰昭烈皇后。《诗》曰:‘谷则异室,死则同穴。’故昭烈皇后宜与大行皇帝合葬,臣请太尉告宗庙,布露天下,具礼仪别奏。”制曰可。 刘备有多少老婆?刘备的老婆有多少,史无记载。但是刘备的名言是“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见老婆不少,刘备似乎命中克妻,老婆都死的很早,后来取了一个寡妇,结果不知道怎么样。 刘备的老婆中比较有名的有四个,一个是甘夫人,一个是糜夫人。后来有了孙夫人,吴夫人。先来说说刘备的这几个老婆。网络配图 阿斗的生母-甘夫人 甘夫人是刘备的小妾,很多人都人认为是妻子。因为甘夫人是阿斗的生母,所以追封甘夫人为昭烈皇后。甘夫人比较命苦,跟着刘备就没有享过福。在徐州的时候,张飞守城,吕布攻下了徐州,甘夫人被劫掠;后来在下邳,关羽守城,关羽无奈带着两个嫂嫂投降了;再后来在新野,到长坂坡,又被曹操追杀,幸亏赵云救了他。在荆州平定后不久,甘夫人就死了。 乱世红颜-糜夫人 糜夫人,长的很漂亮,是糜竺,的姐妹,嫁给刘备。遭遇和甘夫人差不多,不过比甘夫人更惨一点。在长坂坡的时候,为了让赵云无后顾之忧,全心救阿斗,投井而死。 政治婚姻- 孙尚香,又叫。统称孙夫人吧,是同父异母的妹妹,因为要和刘备联合,孙权把妹妹嫁给了刘备,上说的是美人计。后来吴蜀开战,孙夫人回到东吴,至此再无音信。是个典型的政治牺牲品。 蜀汉皇后-吴夫人 吴夫人,又叫吴苋。是吴懿的妹妹,刘备如川后,为了拉拢人心,用了许靖,取了吴夫人。后来为汉中王后,继位后,尊为皇,住长乐宫。吴夫人最早是刘循的老婆,刘循死后,刘备取了过来,所以说是个寡妇。 刘备的老婆肯定不止这些,史书记载,刘备数克其妻,可治老婆很多,但多无记载。但从这几个老婆的命运来看,刘备的老婆果然不好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国时丰臣家武断派精神领袖——“战国三夫人”浅野宁宁
宁宁(1547年-1624年10月17日),是的正妻,也叫“於祢”或“祢祢”,宁宁一直被视为丰臣家武断派精神领袖,虽终身未育,但却一直作为母亲照顾着丰臣秀吉培养的年轻武士们,支持着秀吉的霸业。秀吉成为关白后,被称为“北政所”。过世后,就葬在京都的高台寺,法名高台院湖月尼。宁宁与织田信长正妻斋藤归蝶以及前田利家之妻阿松并称“战国三夫人”。人物生平 初嫁秀吉 宁宁生于1549年,在尾张朝日村出生,生父是播磨出身的织田家武士杉原定利,生母杉原朝日,是杉原家利之次女。在幼年,宁宁和妹妹被送到姨母七曲殿处抚养,即浅野长胜家。浅野家是织田信长的步卒头目,当时丰臣秀吉也是个小步卒身分,双方同样住在尾州城邑。 浅野长胜很中意秀吉,在宁宁十四岁那年,让宁宁嫁给二十五岁的秀吉。基于这缘份,令长胜的子孙于日后成为安艺广岛四十二万石大名家门,可见长胜当时并没看错人。日本史上的著名事件「忠臣藏」主角赤穗浅野家,正是长胜的后嗣之一。 婚礼于永禄四年(1561年)八月举行,过程非常简素,只是在浅野家茅草屋内的泥地铺上木板和草席,两人对饮交杯酒而已,证婚人是秀吉的同事前田利家、阿松夫妻。利家虽然比秀吉小一岁,但这时跟阿松已是婚后第四年,所以就婚姻历来说,算是秀吉的前辈。当时的秀吉只是足轻,而且出生微寒,宁宁与他的生活十分贫苦,以至于时常需要向隔壁的松夫人借东西。 居住在长滨时候的宁宁,一直在帮多次远征的秀吉处理家中政务,运用自己善于识人的长处推荐给秀吉很多人才,并且极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加藤清正和福岛正则就是二个例子,所以在她荣尊北政所的时候,身边围绕着一批说是忠于秀吉毋宁说是忠于宁宁的将领,但是基于个人感情的原因,她所重视的武将大都为尾张出生。 永禄四年(1561年),正是织田信长在“桶狭间之战”击败今川义元的第二年,也就是织田信长自一名的地方豪族跃升为受人瞩目的战国大名那个时期。之后,秀吉受到信长青睐,腾捷飞升。婚后十三年,秀吉三十八岁,宁宁二十七岁那时,秀吉已成为近江琵琶湖长滨城(滋贺县)十二万石大名城主身分了。在织田信长所有家臣中,秀吉是继明智光秀之后第二个成为城主身分的人。 成为城主身分的秀吉,由于宁宁迟迟无法生孩子,便开始,弄小纳妾。身为正室的宁宁当然很不高兴,她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女子,何况她跟秀吉在当时算是非常罕见的自由恋爱夫妻。 战国乱世中不会让有才能的人沉寂下去,元龟四年(1572年)秀吉因为建成墨俣一夜城及攻打浅井长政和朝仓义景有功被赐与近江今滨城。天正二年(1574年),秀吉把身在岐阜的宁宁接到在琵琶湖畔的长滨建造的城堡居住。 天正四年(1576年),信长的安土城竣工,宁宁准备了贺礼前往安土城向信长道贺。这时,宁宁可能向信长抱怨了丈夫的种种风流行为,结果,信长于日后写了一封致谢信给宁宁,信中特别提到:“致弥弥:你送来的礼品实在太丰盛了,要回礼也回不了,所以这次就不回礼了,算我欠你的。许久不见,在我印象中本就是十分的美丽的你,已经是二十分的美人了,像你这样才貌兼备的美女,藤吉郎还一再抱怨有所不足,实在是胡言乱语。你们家那只秃头老鼠(秀吉)是再怎么找也不可能找到第二个如你一般的妻室了。所以,你尽可大放宽心,开开朗朗的做你的正室(当然要有偏房才称得上是正室),要有主妇的风范,不要被人讥讽你善妒。照顾老公是妻子的任务,你可要有大家风范地尽到责任。你可以把这封信拿给秀吉看……信长” 这封信给了弥弥很大的支持,以后经常用这封信来向秀吉炫耀,但她也不得不在实质上做出让步。这封信不是后人小说家或说书人创作的架空资料,而是货真价实的史料,由此可见,织田信长不但是位一飞冲天的伟人,也是位尊重女性地位的男人。不过,带着贺礼去向信长道贺新城竣工的宁宁,看来也不是个普通妻子,竟然敢在庆喜筵席上向董事长(信长)诉说丈夫(总经理)包了几个二奶之事,而且那个好色的丈夫并非一般的薪水阶级小员工,而是辅助信长统一天下。自此以后,尽管秀吉依旧到处猎艳,宁宁却不再跟侧室,一切充耳不闻。 关白之妻 婚后二十一年,信长过世,秀吉成为信长的后继者。第三年七月,也就是宁宁三十八岁那年,秀吉操纵朝廷由武家升任为摄政关白,而宁宁也被尊称为“北政所”。“北政所”本来是历代摄政关白第一夫人的尊称,自从宁宁登上这个宝座以来,日本史上的“北政所”便成为宁宁的专用名词。 宁宁四十一岁那年,朝廷又封她为从一品官位,对女性来说,这是可望不可求的最高官位。以宁宁的个性来说,她或许不怎么在乎这种官位,然而在老百姓眼中看来,她的地位已经稳如泰山,不可动摇了。虽然秀吉那时已有数不清的侧室,而且所有侧室都是出身高贵的大家闺秀,只有宁宁出身贫贱,却没人会否定她的第一夫人的存在价值。 而秀吉虽然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茶茶”,但也不会因为如此便忽视宁宁,反而处处把这位糟糠之妻捧上天。例如茶茶生下丰臣秀赖后,秀吉让儿子称呼生母茶茶为“母亲大人”,称呼宁宁时则是“大母亲大人”,而且在写给宁宁的信中,也明确说明“在我喜欢的女人中,茶茶是次于你的女人”。秀吉的意思是说,他再怎么宠爱茶茶,茶茶的地位也永远敌不过宁宁。又例如1590年攻打小田原城时,秀吉召唤了茶茶到阵地歌舞作乐,那时也是拜托宁宁下令让茶茶赴战场。 虽然夫妻俩同样出身贫贱,但秀吉对自己的出身家门怀着不能自拔的自卑感,晚年让书记撰写自传《关白任官记》时,故意在文章内表明自己的母亲是中纳言公卿的女儿,在朝廷内侍奉天皇时怀了孕,生下的正是自己。秀吉的意思是,他其实是天皇的私生子(当然完全是一派胡言)。宁宁却完全不隐瞒自己的出身家门,在侍女面前跟秀吉聊天或吵架时,都用尾张方言,有某侍女留下记录说,因为双方都用方言,所以没有人听得懂关白夫妻俩到底在吵些什么。 一五九八年三月十五日,秀吉在京都醍醐寺举办了生前最后一场大规模的赏花宴会,正室和侧室当然也各自乘著豪华轿子参加宴会。这时的轿子入场顺序也在事前便订好了: 第一顶:北政所(宁宁)。 第二顶:西丸夫人(茶茶)。 第三顶:松丸夫人(京极龙子)。 第四顶:三丸夫人(织田信长的女儿)。 第五顶:加贺夫人(加贺大纳言前田利家的女儿)。 第六顶:大纳言殿夫人(前田利家的妻子阿松)。 除了前田利家的妻子阿松是例外,其他都是秀吉宠爱的正室及侧室,而各位夫人的轿子入场顺序也正表明了秀吉对各位夫人的宠爱程度。宴会途中,发生了“抢酒杯事件”。简单说来,便是秀吉喝下第一杯喜酒后,将酒杯传给宁宁,宁宁喝毕后,打算传酒杯给下一位夫人时,结果茶茶和松丸两人竟吵起架来,争著要喝第三杯。不用我明讲,大家也知道吧,茶茶和松丸表面上虽然只是抢酒杯而已,其实暗地是在抢侧室夫人地位。最后还是宁宁聪明,临机应变,发挥了第一夫人的魄力,将酒杯传给前田利家的正室阿松,不但当场解决了侧室争宠问题,也向众侧室以及陪臣显示了第一夫人的威严。 赏花宴会两个月后,秀吉一病不起,该年八月十八日撒手尘寰,享寿六十二。而跟秀吉当了三十七年夫妻的宁宁,此时也已经五十二岁了。 秀吉死后,宁宁跟茶茶开始敌对起来。说是敌对,其实并不正确,对宁宁来说,茶茶的年龄相当于自己的女儿,何况秀吉在生前把正室和侧室的地位分得,茶茶从未也不敢轻视宁宁的存在。祸根是家臣。 以现代用词来形容的话,丰臣秀吉算是暴发户,身边没有代代相传的死忠家臣,因此秀吉过世后,丰臣家臣集团便分裂为二。一是尾张派的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人,这些老功臣是自秀吉还未登上龙门之前,便随同秀吉在战场一直守护秀吉的武官派;另一则是秀吉成为近江长滨大名之后才登用的近江派,这边是擅长经营领地的石田三成、大野治长等文官派。 秀吉逝后 随著秀吉的地位愈高,武官派也愈被冷落一旁。秀吉过世后第二年,茶茶和秀赖搬进大阪城,成为的天下大饼继承人,而扶助秀吉成为天下人的糟糠之妻宁宁,则落发为尼迁居至京都三本木。在外人看来,等于茶茶凭藉儿子秀赖赶走了宁宁,而武官派追随宁宁,文官派则追随茶茶,如此一来,彼此间不发生冲突才怪。 躲在一旁当黄雀偷笑的人正是德川家康。家康以秀赖的监护人为由,住进大阪城西丸,表面上看似在辅助茶茶,暗地里却孜孜向宁宁的武官派伸出援手。之后便是“关之原合战”,石田三成派组成西军向家康率领的东军挑战。按理说,宁宁这边的武官派应该站在西军那方,然而,他们却加入了东军,福岛正则甚至主动成为东军先锋队。 “关之原合战”只打了半天便决定天下的关键球,正是本来归属西军的小早川秀秋。若非小早川临时倒戈,从背后袭击西军,家康的东军也不可能轻而易举便夺得天下大饼。这个小早川秀秋正是宁宁的外甥,秀吉曾收他为养子,或许当时打算让他继承自己的地位,没想到秀吉最后又转念把关白地位让给自己的外甥丰臣秀次。而茶茶正是在这时期生下了秀赖。 既然有了亲生儿子秀赖,那么,对秀吉来说,不管是宁宁的外甥小早川或自己的外甥秀次,二者都是绊脚石。因此秀吉先把秀秋送进小早川隆景(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之五县霸主毛利元就的三男)家当养子,其次再以谋反之由让外甥秀次切腹,并杀死所有相关亲人。总之,倘若当初是秀秋继承了关白地位,后果大概也跟秀次一样。 本来是丰臣秀吉家臣的武官派和小早川为何会归附家康这方的东军呢?不用说,幕后指使人当然是宁宁。“关之原合战”之后,丰臣家自二百万石的天下人沦落为六十万石的大名。换句话说,是宁宁扶助丰臣秀吉成为天下人,但最后也是宁宁让丰臣家走上没落之途。 宁宁是个聪明的女性,她明白茶茶与秀赖母子必定敌不过家康,因此曾受家康之托当使者,进大阪城劝导茶茶母子以臣下之礼归附德川幕府。假若茶茶母子当时首肯,丰臣家便极有可能以大名身分一直维持家门直至幕末时代。然而,傲骨的茶茶最终还是决定与儿子焚于大阪城内。家康虽然灭了丰臣氏,但是宁宁却以善终而退,她晚年落发出家,据说还经常受到家康的照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