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为什么忽必烈违背成吉思汗遗志将佛教立为国教
在历史上是一个神秘而活跃的朝代,一度将中国的边疆拓展到北海、鄂毕河一带。而这时期的宗教也在碰撞中进行着融合。说起元朝的宗教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元朝历代君主皆崇,但元朝初期的宗教政策却是兼收并蓄,不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皆是照单全收,并未打压某一家。 网络配图 但元朝后世统治者为何违背各宗教平等待遇的初衷,立佛教为国教了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元朝四次著名的官司——佛教和道教的大辩论。 事情的起因是,全真李志常根据西晋王浮所撰的《化胡经》绘制了《老子八十一化图》,并在朝野广为散发。这一举动引发了以曹洞宗少林长老福裕为首的佛教徒的强烈不满。为何道家的几幅图会引发佛教如此大的反对呢?在这里给大家插播一个小故事。 王浮是西时的一位道士,因其常与沙门帛远争邪正,遂著《老子化胡经》,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化胡人,以谤佛法。这卷经曾引发佛道之间的激烈冲突,、中宗都曾下令禁止。所以李志常绘制《老子八十一化图》的行为会引发福裕长老等人的反对也是必然的。 气愤的福裕长老向当时的元君主汗汇报了此事,请蒙哥汗来主持公道。元朝前期,统治者虽然对佛教有好感,但整个宗教政策相对宽松,对各个宗教多是兼收并蓄。蒙哥汗为公平起见,便建议佛教和道教展开一场大辩论,真理自然在胜者一方。 网络配图 于是佛道双方分别在1255、1256年展开了两次大辩论,由佛道双方领袖一对一展开辩论,最终皆以佛教胜出告终。1258年,双方改变了1V1的辩论方式,展开了一次阵容空前的大辩论。佛教一方以少林福裕长老为首,那摩国师、八思巴等藏传佛教僧侣助阵,合计三百余僧;道教一方,则以继任教主张志敬为主,合计全真教徒200余人,此外,还有官方、文人代表的裁判200余人。由双方各出17名辩手,并在赛前约定:道胜则僧冠首而为道,僧胜则道削发而为僧。结果,双方的论争以道家失败告终。道教17位辩手遵照约定皆脱袍弃冠落发为僧。蒙哥汗下令焚烧道教伪经45部,并归还侵占佛寺二百三十七所。 1280年,佛教要求朝廷追究被蒙哥汗禁断、但尚存于世的伪经。次年,元朝廷命沙门诸僧、翰林院文臣和道教等人会集长春宫,考证道藏诸经真伪。释道双方论辩了数十日之久,终以道家失败告终。佛教敦促朝廷下令焚烧道教伪经,归还侵占佛寺。说,“道家经文,传讹踵谬非一日矣。若遽焚之,其徒未必心服。彼言水火不能焚溺,可姑以是端试之。俟其不验焚之,未晚也。”于是命令道教诸派各推一人,佩符入火,自试其术。道教等人惊慌失措,承认:“此皆妄诞之说,臣等入火必为灰烬。实不敢试但乞焚去道藏。” 四次佛道的大辩论,皆以佛教的胜利告终,在某种程度上奠定了佛教在元王朝的地位。元朝建都燕京后,忽必烈以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帝师,统领天下释教。从八思巴开端,终元之世,历朝都以喇嘛为帝师。新帝在即位之前,必先就帝师受戒。 网络配图 而元世祖忽必烈亦带头祟佛,于“万机之暇,自持数珠,课诵、施食”。忽必烈曾自述:“自有天下,寺院田产,二税尽蠲免之,并令缁侣安心办道。”此后,诸帝对待佛教,大都依世祖的范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抗击金军的著名将领牛皋是大笑而死的吗
牛皋是时期抗击金军的著名将领,一生堪称戎马倥偬,多次重创金军,在抗金斗争中声名显赫,一开始的时候牛皋在自己的家乡组织抗金力量保卫自己的家乡,后来牛皋因为抗击金军而声名远播,走上了抗金的全国战争,成为了中的一员,得到了的重用,一直担任岳家军的副帅。下面就做一下牛皋简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人,也就是今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牛皋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早年的时候在家里依靠打柴打猎为生。后来金军攻打到了牛皋的家乡,牛皋组织人马开始了抗金活动。 1130年,牛皋在宋村大败金军,并且俘虏了金军的首领耶律马五,因此一役牛皋成名。宋村之战胜利后,牛皋又率领乡兵,在鲁山邓家桥,也就是今天的鲁山县辛集乡邓寨将金兵击溃。 1133年,岳飞统管江西、湖北军务,决定由襄汉进军中原,收复失地。这个时候的牛皋前去见了宋高宗,宋高宗将牛皋安排在岳飞的帐下,从此牛皋成为了岳家军一员。跟随着岳飞南征北战,为南宋的抗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134年,牛皋在攻下随州,生擒王嵩,俘敌5000人,收复襄阳。后来牛皋应战攻打淮西的金军,金军大溃而逃。 1135年,牛皋随岳飞征讨杨么。杨么兵败被牛皋擒获。 1140年,牛皋奉命进攻京西一带,所向披靡,直抵黄河沿岸。牛皋被任命为鄂州驻札御军左军统制,又升任真定府路马步军副统总管,转任宁国军承宣使、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 1147年3月3日,牛皋被毒杀而亡。 牛皋和岳飞是什么关系 牛皋和岳飞是什么关系?牛皋和岳飞是上下级的关系。牛皋曾经自己拉起一支队伍在家乡抗击金军,后来声名远播逐渐的从业余抗金走上了专业抗金的道路,成为了岳家军中的一员猛将。在文艺作品中除了两个人的上下级关系之外,牛皋还与岳飞是结义兄弟,牛皋是岳飞的义兄,其实在历史上牛皋和岳飞的关系并没有结拜。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牛皋和岳飞是什么关系?在文艺作品中岳飞小时候去上坟路上遇见劫道的,主谋就是牛皋。后来岳飞与牛皋不打不成交,性情相投,就结拜成为了异姓兄弟,名义上是岳飞的义兄,实质上牛皋在一直追随着岳飞,是岳飞的手下。 而历史上南宋时期真的有牛皋和岳飞这两个人,岳飞生卒年份为1103—1142,是南宋最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领导的军队在对金作战中多次大败金军,让金军闻岳家军丧胆。而牛皋生卒年份为1087-1147,从生辰上来看牛皋要比岳飞年长16岁,1130年牛皋在宋村大败金军的时候,岳飞也刚刚在对金战争中打出自己的威望。所不同的是,牛皋是民间抗金力量,而岳飞一开始走上的就是去军队从军,属于官方的抗金力量。 牛皋在打出自己的威望之后因为两次著名的抗金战役的成功,很快被晋升为西道招抚使及蔡、唐、信军镇抚使。1133年,宋高宗将牛皋划归岳飞管辖,从此之后岳飞与牛皋就成为了上下级关系,牛皋一直担任的是岳飞的副帅的职位,并且在岳家军中屡立战功,可见岳飞对牛皋也是相当的器重的。 牛皋是怎么死的 牛皋,字伯远,汝州鲁山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人,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出身于贫苦的农民之家,当金军打到牛皋的家乡的时候,为了保卫乡里,牛皋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开始了抗金的历程,并且在宋村和鲁山邓家桥大败金军,打出了自己的威望,之后逐渐的被朝廷重用,成为了岳家军中抗金的主力,那么牛皋怎么死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牛皋怎么死的?在文艺作品《岳飞传》中,牛皋是在大败金军的时候活捉了金军的最高统帅之后大笑而死的,所以很多人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笑死牛皋气死金兀术。”牛皋大笑而死从今天科学的角度来看可能是由于活捉了金兀术之后情绪异常激动导致了心脏病发作或者是脑溢血等原因而死去的。当然这是文艺作品中的创作需要,作者根据牛皋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杜撰出来的,其实历史上的牛皋并不是笑死的,那么牛皋是怎么死的呢? 牛皋是岳家军中的最勇猛最有智谋的一位将领,可谓是战功赫赫,追随着岳飞南征北战,身体状况肯定是像牛一样的结实,这样的人心脑血管发病率是极低的,所以笑死牛皋不可信。历史上的牛皋是一个坚决的主战派,在以宋高宗为首的主和派杀死了岳飞之后,牛皋依然不改变自己的坚决的主战主张,于是1147年三月初三秦桧密令都统制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在牛皋的酒中下了毒,牛皋临死前悲愤地说:“牛皋年61岁,官至侍从,已经足够了,所恨的就是南北通和,使我不能而死,而死在屋檐下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